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新战国联盟论坛 (http://newtenka.cn/bbs/index.asp) -- 『镰仓鹤冈八幡宫』 (http://newtenka.cn/bbs/list.asp?boardid=4) ---- 求教 (http://newtenka.cn/bbs/dispbbs.asp?boardid=4&id=4367) |
-- 作者:浅井亮清 -- 发布时间:2007-3-16 10:18:50 -- 求教 东汉三国官吏如何升迁?后汉书说的太简约了,有没有更加详细一点的书?或者那位大人解答下? 欢迎各位大人赐教 |
-- 作者:山名改乐斋 -- 发布时间:2007-3-17 14:56:07 -- 一般性了解的话,看看历代职官沿革史之类书的东汉部分就差不多了。 至于如何升迁,貌似没有常规可循,就一般情况来说。起家最主要的情况是州郡辟吏,再通过官长察举进入中央充任郎官,之后由出为县令,于是便进入官长级别。阎步克分析《陌上桑》说,“十五府小史”,是州郡小吏; “二十朝大夫”,是州郡大吏: “三十侍中郎”,是佐吏通过察举为郎官; “四十专城居”,是由郎官出为县令,也就是用汉代普通人的仕履来解释《陌上桑》。 从县令再往上,无非是县令做到郡守,郡守做到九卿,九卿再做到三公,这就顶天了。 |
-- 作者:山名宗纲 -- 发布时间:2007-3-20 9:56:33 -- 就公卿以下郡国守相所举而言,一般从孝廉、有道、方正、茂才开始。 |
-- 作者:山名改乐斋 -- 发布时间:2007-3-20 16:45:52 -- 郡国守相的察举(举“孝廉、有道、方正、茂才”等等)的对象,既包括布衣也包括佐吏,而以佐吏为主。比如曹操“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这是察举布衣;陶谦“少好学,为诸生,仕州郡,举茂才,除卢令”,这是察举佐吏。 也就是说“佐吏--察举为郎--出补县令”这三个基本步骤,名声或者关系大的士人可以省略掉佐吏这一步骤,由布衣得到察举做郎官,宗纲说的“从孝廉、有道、方正、茂才开始”就是这种情况。 名声更大的还可以连做郎官(宿卫侍从官,实际意义是预备官员)的步骤都省掉,直接由布衣起家补官,甚至徒步至二千石。比如郑玄公车特征为九卿,就属于这类情况。这些都要名动天下的士人才有机会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0 17:00:50编辑过]
|
-- 作者:浅井亮清 -- 发布时间:2007-3-21 9:34:51 -- 貌似史掾很多,太守的属吏有那些呢? 而以军功升职是走的如何路线。 谢谢各位大人了…… |
-- 作者:山名改乐斋 -- 发布时间:2007-3-22 19:07:58 -- 都是太守属吏,郡职中只有郡丞不是,有些边郡有都尉,也不是。 军功升值没啥路线,就沿着军队编制从小往大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