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新战国联盟论坛 (http://newtenka.cn/bbs/index.asp)
-- 『镰仓鹤冈八幡宫』 (http://newtenka.cn/bbs/list.asp?boardid=4)
---- 问个“卒用昏童”的问题-->马羽茶水斋转移 (http://newtenka.cn/bbs/dispbbs.asp?boardid=4&id=7993)
|
-- 作者:上杉秀行
-- 发布时间:2008-6-16 17:06:34
-- 问个“卒用昏童”的问题-->马羽茶水斋转移
这是我和同学在他的博上聊天提到的,有疑问不能决,故发来请战盟诸公一观。B是我的意见。 A:欧阳修在《新唐书.高宗本纪》的赞词中说到:“以太宗之明,昧于知子,废立之际,不能自决,卒用昏童”。 孟宪实把“昏童”解释成“傻小子”——太宗不了解自己的儿子,所以才任用这个“傻小子”作太子 是这样的吗? 我怎么觉得“昏童”不是这个意思啊,“用”也不应该是“任用”的意思吧 B:“昏童”就是“童昏”啊。用就是“以” 以太宗之明,昧于知子,废立之际,不能自决, 卒用昏童。高宗溺爱衽席,不戒履霜之渐,而毒流天下,贻祸邦家。 这句是说太宗昏聩的意思,下一句才是讲高宗。C:“卒用昏童”解释为“卒以童昏”,比较令人信服,但是就文法上却比较矛盾。颠来倒去,古法今用。不似欧阳修写散文的笔法哦。“卒用”解释为最终任命、使用的很多例子,但是卒用解为卒以的却不见有。卒以就是卒以,为什么写作卒用? C:“卒用昏童”解释为“卒以童昏”,比较令人信服,但是就文法上却比较矛盾。颠来倒去,古法今用。不似欧阳修写散文的笔法哦。“卒用”解释为最终任命、使用的很多例子,但是卒用解为卒以的却不见有。卒以就是卒以,为什么写作卒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6 17:08:22编辑过]
|
-- 作者:上杉秀行
-- 发布时间:2008-6-16 17:09:31
--
哎呀,怎么发到八幡来了,麻烦版主转了把。
|
-- 作者:赤軍雪斎
-- 发布时间:2008-6-16 17:31:34
--
昏童就是童昏,童,无智,昏,暗乱也,并列关系,当然可以调换次序。所以还是卒用昏童呀,为何会疑为卒以?这里还是在说高宗为昏童,不是说太宗昏童。
|
-- 作者:上杉秀行
-- 发布时间:2008-6-16 21:54:20
--
解释成“卒以童昏”,意思是“所以最后才昏聩不明”,我是这么想的,望太政指点。
|
-- 作者:赤軍雪斎
-- 发布时间:2008-6-20 8:35:19
--
若有传抄讹误,当然可以你那么解。但没有“以”通“用”的用法呀,目前还只能照着“用”来解,那么童昏肯定是说高宗而非太宗了。
|
-- 作者:赤軍雪斎
-- 发布时间:2008-6-30 8:45:45
--
一个字可以通他义,并不是说任何时候都可通,请注意文法。 “儒者用文乱法”,“用”后面有两个词,一是目标,一是动作,这里“用”现代可释为“使用”,而古文中“以”也有使用的意思,故此相通。 而“卒用昏童”,“用”后面只有目标,没有动作,这里用解释为“任用”,勉强也可以说是“使用”的意思,即便更为“以”,“以”也应当作如是讲。而在“以”做使用讲的时候,此处仍是说高宗而非太宗“昏童”。 虽为前代帝王,欧阳修何敢以太宗比嫔妾?以男比女,不亦妄乎?这里的褒姒,明着是指武曌,褒姒误周,武曌乱唐,其理一也。意识是说,武曌之祸,在于太宗用了“昏童”也。
|
-- 作者:赤軍雪斎
-- 发布时间:2008-7-4 8:41:33
--
你说的话基本没错,但问题就在于落在实际文字上。欧阳修骂太宗?然。是否这一句是骂太宗?不然。他认为武曌之祸始于太宗?然。是否因此责以“昏童”?不然。至于褒姒问题,并不是说在武曌传里骂过她了,太宗传就不能再骂,也不是说碰上很特殊的比喻和骂法,一定要放在本传里,别人的传里不能顺口骂。 是不是这个理儿?
|
-- 作者:赤軍雪斎
-- 发布时间:2008-7-9 8:55:33
--
东北史.......不太关心,没有推荐,抱歉了。
|
-- 作者:uiokmj
-- 发布时间:2009-1-23 21:49:22
--
童是否是董也就是懵懂的懂,昏童就是昏头昏脑的意思。
|
-- 作者:闲云渡柳
-- 发布时间:2009-3-15 19:03:11
--
楼上 唐童,唐童呀,应该不是懂
|
-- 作者:闲云渡柳
-- 发布时间:2009-3-15 19:05:19
--
楼上 唐童,唐童呀,应该不是懂
|
-- 作者:闲云渡柳
-- 发布时间:2009-3-15 19:05:44
--
楼上 唐童,唐童呀,应该不是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