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新战国联盟论坛  (http://newtenka.cn/bbs/index.asp)
--  『镰仓鹤冈八幡宫』  (http://newtenka.cn/bbs/list.asp?boardid=4)
----  [原创]镰仓落日  (http://newtenka.cn/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137)

--  作者:重舟
--  发布时间:2011-1-14 10:15:47
--  [原创]镰仓落日

前言

日本的历史,以镰仓时代为界限,前者奈良、平安时期,日本乃是中国大陆王朝虔诚的门生学子,如饥似渴地吸收唐风宋舞,亦步亦趋。镰仓之后,武士阶层登场,历经南北对峙,战国纷乱,逐渐走上了一条与大陆迥异的道路。直至明治维新,放眼西学,居然后来而上,反过来回赐昔日师长以刻骨痛楚。千年恩怨,如雪融水,虽不能细看出,终究有一丝冷森的凛冽在。

我对镰仓的历史是很有兴趣的,这一次计划是从大觉寺统与持明院统皇位的争执写起,一直到北条执权统治的覆灭。倘若有兴致,或许还会写到足利开幕。

不过我的时间有限,遣词排句又有炼字的陋习,文章是写不快的,或者数月不着一字也是有的。之前的《镰仓纪事》从200810月开始落笔,到今年10月完成,整整蹉跎两年,此即明证。好在吾人写字,求自娱而已,也就随缘了。说到底,我还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啊。


--  作者:重舟
--  发布时间:2011-1-14 10:16:10
--  

镰仓落日(一) 小枝

所谓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日中将昃离,月满有亏缺。世事无常规,盛极有衰微。秦皇挥指江山一统,踌躇满志之时,陈涉乃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唐明筵宴万国来朝,歌舞升平之时,燕山兵马磨刀霍霍,将有所为。越是那太平盛世,越是有罅隙祸患于中渐生;至于那些自吹自擂的伪和谐、假盛世,那更是越发不用去说它,眼见它起高楼,楼却立在沙堆里;眼见它步青云,却原来是断线的风筝随风逝。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承久三年(1221)镰仓幕府与日本朝廷之间决战沙场,后鸟羽上皇为首的朝权贵族一败涂地,北条执权把持的镰仓幕府大获全胜。战乱过后,遵照幕府的意志,后鸟羽上皇、土御门上皇、顺德上皇被流放荒僻之地,仲恭天皇遭废黜,另立后高仓院之子茂仁亲王为后堀河天皇。幕府势力大张,控制畿内,染指西国。其后主掌幕府的北条泰时又是镰仓时期少有之为后人所称道的天下明君,少刑罚,轻徭役,于民休息,天下遂大治。

此时此世,正是日本镰仓幕府全盛的时期。北条泰时就任执权期间制定的一系列大规模开发武藏野的计划初见成效,各地的庄园经济日渐成熟。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有长足发展,并随之出现了经营高利贷和金融业的“土仓”经济。新兴的武士阶层坐拥天下财富,左手金,右手银,广袖善舞,醉生梦死,自觉江山稳固,金瓯无缺,与同时期的南宋王朝一样自诩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混不料祸亡的危险就在眼前。

仁治三年(1242)正月九日,京都的朝廷发生了一件重大的变故。十二岁的四条天皇在宫中玩耍时不慎跌倒,因为脑震荡而不治夭折。四条天皇是后堀河上皇唯一的皇子,而此时后堀河上皇又已经早早辞世,如此一来后高仓院-后堀河-四条天皇的承继体系宣告绝嗣。比较顺位继承的血统,天皇人选只能再次从承久战役后被幕府赶下台的后鸟羽院体系中挑选,世事如此,难以尽如人意,镰仓幕府也只有无可奈何地认命了。

后鸟羽院系统的候选者共有两人,分别是土御门院的皇子邦仁亲王和顺德院的皇子忠成亲王。邦仁亲王的支持者是前内大臣土御门定通,忠成亲王的支持者乃是朝中如日中天的实权者九条道家。九条一族自从祖父九条兼实以来就与镰仓源氏关系匪浅,道家之子九条赖经此刻便就任了幕府征夷大将军的职位,虽说只是个傀儡,也是别人渴求不到的荣耀。众人看来,有九条氏的鼎立支持,忠成亲王继承皇位的赢面或许更大一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然而幕府执权北条泰时并不这么看。承久战役被流放的三上皇中,身为首谋的后鸟羽院不必去说他,顺德院亦是积极参谋赞画,足可称之为倒幕领袖。如果让忠成亲王继位,顺德院便有机会返回京都,重掌院政,这对于犹有余悸的北条氏来说,是万万不可接受的。而相对来说,土御门上皇在承久战役中的表现就温和许多,屡屡劝谏父皇后鸟羽院不要与幕府作对。战后幕府本来无意惩戒土御门院,只是他坚持与父亲、兄弟二人同难,于是自请流放土佐,而后殁于四国岛。北条泰时思虑及此,对土御门院心怀愧疚,于是派遣使者安达义景入京,立土御门院的皇子邦仁亲王为后嵯峨天皇。

后嵯峨天皇的继位,即非幕府干涉天皇继统问题的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然而却是最致命的一次。由于他的继位,引出一段兄弟阋墙,苍生蒙尘的血泪故事,其影响非但颠覆了北条一族的执权统治,而且发展成日本历史上少有的金戈铁马,遗尸遍野之百年征战;迁延绵转直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犹有余波不平。

只是在当时,世人尚不能够远瞻到后面的结局,依然欣欣然,浑浑噩噩地过活着,全不预料将来的惊天横祸。这件小事,仿佛参天老木上新发的小枝,于无人关注之中默默生成,悄悄潜发。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7 22:18:56编辑过]

--  作者:今出川公艺
--  发布时间:2011-1-16 20:49:12
--  

开局不错,很吸引人。话说我也有炼字恶癖。时宜未必宜,自家心里把持得准,也就不去挂怀他了。


--  作者:重舟
--  发布时间:2011-1-24 16:16:52
--  

镰仓落日(二) 参商

公元1243年,南朝淳佑三年,赵宋潜光养晦,乞和北朝的韬略至此已然破产。蒙宋两国在江淮一带反复争夺的局面渐趋平静,战争重点转移到了长江上游的川渝之地。四川安抚制置史兼重庆知府余玠统率十万军民开始修筑钓鱼城,震动天下的钓鱼城攻防战由此拉开序幕。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古往今来,穷竭民财的和亲纳币策略从来都是破国灭家的取祸之道,譬如用百姓胼手胝足经营出来的财富去购买别国的国债,自以为能买来万世基业,实际里只能换来他国的觊觎和贪欲。跟富甲天下的宋朝比起来,倒是刚烈的朱明更有骨气,不管打不打得赢,勒紧裤腰带也要打;一万人牺牲十万人上,总是不委屈,不投降,哪怕玉石俱焚,亡国绝种,也要抗战到底,终究能够在如画江山上留下一抹血色残阳。至少,不用和两宋的文人一样白白哀叹: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这一年的日本,却是一派祥和气象。宽元元年(1243)六月十日,太政大臣西园寺实氏的女儿大宫院佶子为后嵯峨天皇诞下皇子久仁亲王。宽元四年(1246)三月十一日,后嵯峨天皇退位为上皇,久仁亲王正式即位,是为后深草天皇,入住持明院。时年后深草天皇年且四岁,懵懂无知,朝廷政务由父亲后嵯峨上皇以院政的形式一手把持。

建长元年(1249)五月,大宫院佶子再次为后嵯峨天皇诞下皇子恒仁亲王。虽是同胞骨肉,久仁与恒仁兄弟之间却有很大的不同。后深草天皇自幼体弱,疾病缠身,而弟弟恒仁则心体健康,开朗豁达,颇得朝野青睐;乃父后嵯峨眼里,也是对弟弟恒仁更有偏爱一些。

正元元年(1259),后深草天皇疟病发作,危在旦夕。同年十一月,在后嵯峨上皇的安排下,后深草天皇退位为上皇。皇位被让渡给了十岁的恒仁亲王,是为龟山天皇。朝权依然控制在后嵯峨上皇的院政体系中。

说来也可怪,皇权让渡之后后深草上皇的身体反而日渐好转,再无性命之忧。文永五年(1268),依照后嵯峨上皇的旨意,龟山天皇的皇子世仁被立为皇太子,而较为年长的后深草上皇皇子熙仁则被弃置。后深草上皇因之大为不满,原本父慈子孝的血亲骨肉之间也生出许多隔阂来。

文永九年(1272)五十三岁的后嵯峨上皇仙逝而去,龟山天皇有意接管院政。后深草上皇对此无法认同;双方各有贵戚重臣撑腰,终日在朝堂之上引经据典争执不休,无法决断。眼见朝事废弃,皇室被迫将此难题交于幕府裁判。

时任幕府执权的北条时宗亦感棘手,只得派出使者拜会后深草、龟山的生母大宫院佶子。大宫院给出了证言,说明已故之后嵯峨上皇属意龟山天皇来执掌院政,幕府因此做出如下处分:

分割朝廷所领,后深草上皇分得全国一百八十处御所、长讲堂领、播磨国衙领和热田神宫的领地。龟山天皇分得二百三十处御所以及八条院领。大宫院自己则领有龟山殿、净金刚院和宗像社的领地。

文永十一年(1274)世仁皇子继位为后宇多天皇,龟山天皇退位为上皇,正式开始他梦寐已久的院政统治。朝廷之中龟山一系势力大张,气焰喧嚣。后深草上皇心怀悲愤,于第二年建治元年(1275)辞却太上天皇的尊号,意欲出家。镰仓幕府惟恐过分冷落后深草一系,于是又安排立后深草上皇的皇子熙仁为皇太子,以便实现两统继立。只是出生于文永二年的皇太子熙仁比起出生于文永四年的后宇多天皇还要年长两岁,此事实在殊为可笑。

弘安十年(1287)熙仁取代后宇多天皇继位为伏见天皇,其父亲后深草上皇执掌朝廷院政,同年后深草的皇子久明亲王前往镰仓就任幕府将军职位,形式又变成有利于持明院一系。

后宇多天皇退位后入住大觉寺御所,因此这一系皇胤又被后人称之为大觉寺统。持明院统(后深草-伏见)与大觉寺统(龟山-后宇多)两统的争立,成为后来旷日持久之南北朝的开端。

倘若回想幼年时期父兄和睦,其乐融融的故往岁月,不知已然参商永隔的后深草、龟山兄弟是否还会有一些怅惘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5 18:51:28编辑过]

--  作者:浅井亮清
--  发布时间:2011-9-26 16:43:23
--  
恩,都是此图片要与新浪用户交流……
--  作者:本多平和斋
--  发布时间:2011-9-29 17:04:52
--  

终于又可以看到像样的好文章了,支持。

不过意见也提一些,主要还是第二节中间有观点不同。

首先“公元1243年,南朝淳佑三年,赵宋潜光养晦,乞和北朝的韬略至此已然破产”,这句话本身通顺无疑,但是放在文中有些突兀,因为前后基本都是日本的问题,“至此已然破产”似乎更合乎于总结对于宋元问题有所交代后的总结。其中南朝、北朝的说法也觉得有点别扭。如果是我来写会直接写“公元1243年,在中国的大陆上蒙古和宋朝的战争重点由江淮转移到长江上游的四川一带。。。”

当然也理解这些铺垫可以引出下文作者对于战争或纳币求和的批判论证。但也正是这些结论是我不能完全赞同的。中国历史上我印象中并没有特别严重的“穷竭民财的和亲纳币”的阶段,从汉、唐、宋、明、清的历史看,由于和的策略而输出财富造成严重负担而垮台的恐怕不多,中国历史上的财政问题往往是分配的问题,朝代的颠覆除了外来侵略,其他大体源自中央权力的失控和内部的斗争,抑或是内忧外困。即使如庚子赔款的天文数字,也未必是导致清朝最终垮台的主要原因。

以朱明的刚烈,蒙古、越南、日本、女真,的确很猛,但是身后也就是血色残阳而已,连几天太平日子都没给老百姓留下。

那个纳币和国债从逻辑上去比较的话概念差很多,建议不要扯上。

其实如果能穿越的话,我唯一不想去经历的恐怕就是明朝那窒息的空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9 17:06:09编辑过]

--  作者:重舟
--  发布时间:2011-10-12 16:28:36
--  

镰仓落日(三) 走马


文永、弘安年间,元兵两度渡海东来。此等军国大事,惯例是应该由京都的朝廷来拿捏主意的。然而承久之后皇家威权旁落,已然没有能力对此做出及时的应对。加上又有持明院与大觉寺两统争立的纠葛,越发是一团乱麻,撕掳不清。抵御外敌,备战九州的重任落到了年轻的幕府执权北条时宗的肩上。


理论上来说,此时的镰仓幕府更类似于武士阶层在关东一带创立的自治机构;只是因为承久之役的辉煌战果,才部分接管了畿内和西国的支配权。对于九州这样的远流地,幕府的影响还很薄弱,罕少涉足。凭借异国入侵的大好契机,北条时宗动员了举国的力量,派遣关东一带的御家人武士陆续前往九州戒备,大规模调查全国各地领主、守护的领地以及庄园公领的土地数目,掌握各地军事动员力和经济力,以备不时之需。


元兵两度东侵,皆被枕戈以待的日本武士击退,只得颓然而退。十万南兵,蹈海而去,在蒙兀的酋帅眼里,无非九牛一毛,不伤脾胃。镰仓幕府这边,如何处理战后的封赏,却是一个格外叫人头疼的问题。与源平、承久这样的战乱不同,击退元兵以后幕府并没有缴获任何土地、金银可以用来偿付武士们付出的功绩,于是只能宣扬战败元兵并非武士的殊死拼杀,而是所谓八百万天神降下神风的缘故,因此禁止九州武士讨要封赏。这一措施打破了幕府上层与武士阶级用“御恩”来换取“奉公”的潜在规则,激起下层武士极大不满,镰仓幕府逐渐走到了武士阶层的对立面。


正安三年(1301),在实力派西园寺实兼的操弄之下,大觉寺统的邦治亲王即位为后二条天皇,其父后宇多院执掌院政。持明院统突然丧失皇位承继的权利,大为愤慨,直斥后二条天皇窃据皇位,天下共忧栗。大觉寺统于是向镰仓派出使者声称后嵯峨院素来对龟山院青眼有加,而今之势,正是顺应天意。持明院统听闻此信,也向镰仓派出使者,声称大觉寺统的说法殊为荒谬,惟有后深草院系统才是天照大神的渊流正嗣。


双方如此这般,争相交替向镰仓派遣使者,往复交代,不厌其烦,妄图凭借口舌的力量说服镰仓幕府站在自己这边,以取得承继皇位的际遇。且不说以君王的身份却要奴颜婢膝依仗臣子的支持,一副周赧、汉献的模样;朝廷使臣往来于京都、镰仓之间,大道之上快马扬起的烟尘络绎不绝,被路旁的百姓讥笑为“竞马”,实在是大失朝廷的体面。


镰仓幕府无可奈何,最终定立如下规则:皇太子由两统交替举荐;皇位让继的时机由在位天皇自行决定。


持明院一方推举的皇太子候补是伏见院的皇子富仁亲王,大觉寺统推举的是后宇多院的皇子尊治亲王。延庆元年(1308)八月,大觉寺统的后二条天皇病殁,按照幕府定立的规则,富仁天皇继位为花园天皇,其父伏见院执掌院政。


大觉寺系统推举的尊治亲王乃是后宇多院的次子,生于正应元年(1288)十一月二日,自幼寄养于祖父龟山院处,和父亲后宇多院反倒略显疏离。后宇多院嫡子邦治亲王死后,其子邦良年幼体弱,难以担负皇位继承的重任;后宇多院无可奈何,只能将尊治亲王推举了出去,条件便是尊治必须将皇侄邦良做为大觉寺统的继承人。


文保二年(1318)二月,尊治践祚继位,同年三月立邦良亲王为皇太子。无论是大觉寺系统还是持明院系统,尊治无非是皇位承继过程中的一个渡人;倘若没有意外的话,一待邦良亲王成年,尊治便要让出天皇尊号,退位出家,从此与世事无关。


然而天不遂人愿,与碌碌无为的父祖辈截然不同,这尊治却是日本中世以后少有之励精图治的有为君主,他便是后世颇有争议之“天狗”后醍醐。

(待续)


镰仓落日(四) 暗火


后醍醐天皇即位的时候,已经三十一岁,正是心智成熟,思虑完备的壮年英主。他自幼天资聪颖,博涉史书,崇信佛教,尤其喜爱钻研密宗咒伏之术。南宋灭亡,大陆程朱理学随众多逃亡的儒生流入日本,后醍醐接触之后,大为赞赏其中“君君臣臣”、“纲常人伦”的春秋大义,一心就想要恢复乾纲独断的旧日光景。


然则此时的京都皇族,已经在镰仓幕府压迫下兵权两失,凄凄惶惶如同无木可依的魍魉傀儡。后醍醐有心重振帝威,内无恩赏,外无爪牙,谈何容易。而今之计,既然皇室自身不可恃,惟有放眼另觅草野间的忠义之士,为我所用。


所谓时移势不同,此时之日本又与承久年间大有变化。镰仓幕府表面上依然挟天子以号令全国,风光依旧;内地里作为其统治基础的御家人武士集团却已经无可奈何地衰败下去了。说来也可悲,御家人败落的原因却是日本百余年来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世人往往会有一个错觉,只要经济发展,国家自然稳定,基业于是永固。事实的真相却绝非如此,如果没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分配机制,单纯的经济增长只会将财富集中到少数人的手里,从而引发更大的社会矛盾。古往今来,王朝盛衰,无一不是在验证着这一天演铁律。


镰仓时代便是这么一个典型的范例。作为幕府基石的御家人武士,其财富的来源乃是幕府恩赏的土地,依靠土地出产的众多农产品,武士阶层才能维持其奢靡的生活,忠心不二奉公幕府。但是平清盛以后的日本与宋朝之间展开了大规模的商业往来,海量南宋制钱涌入日本国内,直接冲击了旧有封闭的小农经济,日本初步建立起了全新的货币经济体系。社会财富因之果断地从广大的中小地主阶层迅速向崛起的富裕豪商手里集中。


上至公卿下至黎庶,天下汹汹,皆为金钱的缺乏而困挠。有钱之人,广袖翩翩,心思所想,无往不利。无钱之人,三餐不济,落魄困顿,潦倒成泥。往昔威风凛凛的御家人武士亦不得不屈从于这无形的枷锁,为缺乏钱币而苦恼。


承平日久,御家人武士自身所有的土地收益因为子嗣繁衍也日削月割,加之奉公的开销,官司贿赂的费用,众多中下级御家人只能向豪商以高利贷的形式进行借贷。等到借无可借的时候,就只有忍痛将祖产卖掉还债,然后宣告破产,沦为四处流浪,形同乞丐的野武士。


另一方面,北条家族为了巩固执权政治,也在镰仓幕府内部扶植御内人的势力以便和御家人集团进行抗衡。所谓御家人,乃是创肇幕府的功勋元胄,世代传承,享有封邑,一些尤其有势力的还有自己的私人郎党,割据一方,素为北条氏所忌惮。而御内人则是北条得宗的直属家臣,是其亲信的身边人;在执权的刻意放纵下,御内人操弄权柄,肆意妄为。


弘安七年(1284),执权北条时宗在忧栗中死去,继任的北条贞时年仅十四,摄政御家人安达泰盛推行了一系列弘安新政,社会矛盾有所缓解。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却触犯到了御内人的利益所在,内管领平赖纲借口莫须有之罪名向北条贞时进献谗言。弘安八年(1285)十一月,在北条贞时的默许之下,安达泰盛遭幕府杀手刺杀,满族五百余人被迫自尽,是为“霜月骚动”。骚动结束以后,支持安达泰盛的有力御家人受到了严厉处罚;而平赖纲为首的御内人集团则权势大张,炽焰滔天。随后的七年间,平赖纲专擅幕政,倒行逆施,激起御家人集团的共同愤慨;同时他的擅越举止让逐渐年长的北条贞时也为之侧目。


正应六年(1293)四月,日本关东地区发生重大地震,死伤过万;借此天谴,北条贞时派兵诛灭了平赖纲。御家人和御内人两大势力一时俱灭,镰仓幕府进入了北条执权得宗专制的历史时期。


任何一个时代,如果连统治者引为统治基础的阶层也无法过活,心生怨懑的话,激烈的社会变革也就无可避免了。


朱门贵族尚在高歌盛世和谐,地底的暗火却已经在默默积聚,四处流淌。


(待续)


镰仓落日(五) 德政令


永仁五年(1297),镰仓幕府第九代执权北条贞时颁布了“永仁德政令”,这是日本历史上最早的德政令。法令的主旨是希望借此来保护幕府基石御家人武士集团的利益,维护当时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其内容大意如下:


一 不允许越诉行为的发生。

二 禁止涉及御家人所领土地的交易,之前的交易取消,所有被买卖的御家人土地无条件归还原主人。

三 幕府停止受理关于御家人债务方面的诉讼。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是所谓既没有“当大官”也不能“做大事”的人。而那些当着大官的人中间多半其实选择的是“不做事”,反正一旦出了事情只要满含热泪痛切地说一句“我又来迟了”,也能蒙混过关。只有极少数的人是做着大官同时又选择了做大事的人,北条贞时无疑就是其中之一。


可惜世事难遂人愿,有资格有能力做大事的人最终往往会做成最糟糕的事,其结果比不做事甚至存心去做坏事的还要恶劣三分。


永仁德政令首先牺牲的是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城市手工业主、商人以及高利贷者的利益。由于德政令的颁布,御家人武士跟这些人的债务纠纷被一笔勾销,无数据此过活的小业主转瞬间倾家荡产,不名一文。


其次是活跃于九州、西国一带的非御家人武士,他们的利益也被大大地损害了。这些武士在源平战役中大多支持六波罗平家对抗镰仓幕府,失败以后遭到了严厉的处分。蒙古袭来时西国武士首当其冲,奋勇争先,拼掉性命才侥幸取胜;然而却没有获得与功绩相当的赏赐,原本便心怀不满。这一次他们才获得的恩赏土地又因为德政令被幕府毫无道理地强行索回,愤怒的烈焰于是熊熊燃烧,不能遏制。


德政令颁布之初,御家人武士们确实尝到了暂时的甜头,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就发现再也不能从得到教训的商人那里获取任何借贷。没有新的收入来源,而日常开销依旧,山穷水尽即便打算出卖土地也已经无人愿意接手。武士们痛苦地发现本意保护他们利益的德政令变成了桎梏的枷锁,让他们陷入到困苦不堪的地步里去。


一项发自善意的法令,最终却得罪了当时社会几乎全部的主流阶层,这一匪夷所思的结局是当着大官想要做些大事的北条贞时所无法想象的。只过了一年时间,德政令便再也无法推行,不得不予以取消。然而此时,原本因为经济发展演化出来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变成为各阶层日益增长的利益分享欲望与镰仓幕府不断下降的统治威权之间的矛盾。北条执权逐渐站到了历史浪潮的对立面,摇摇欲坠,举步维艰。


正安三年(1301),蚩尤旗(彗星)席卷镰仓,望着满天凶晦的恶兆,北条贞时无力补天,满心沮丧,于是将执权一职让给从兄弟北条师时,出家隐居。应长元年(1311),北条贞时薨,年四十一;将死时遗命长崎圆喜、安达时显辅佐幼子北条高时。


正和五年(1316),北条高时继任为镰仓幕府第十四代执权,时年十四。高时年纪轻轻,因袭得位,起初尚有老臣约束,还算平常。等到长崎圆喜老退,其子长崎高资怂恿高时纵情饮宴,声色无度,幕政于是颓然而废。


北条高时所爱者有二事。一是斗犬,远近搜罗至数千头,饲以膏粱,衣以绸玉,载以肩舆;行人遇见将军爱犬,必须下马跪伏,以示尊崇。二是田乐,他召集京都、关东诸地优伶,着镰仓将领各自豢养;每每宴戏之时,一曲终焉,自北条高时起,众人竞相解下锦衣罗衫以做缠头,堆积如丘,不知几千万之数,只为博取伶人一笑。诸般恶行恶状,海内无言,道路以目,时人皆曰祸在眉睫。


镰仓幕府北条一族执权百年,至此众叛亲离,无可挽回。苍天当死,黄天当立,所唯一欠缺者只是一面能够将激荡汹涌的人心集结起来的大义旗帜而已。


(待续)


镰仓落日(六) 帝谋反


元享元年(1321)十二月,后宇多法皇放弃院政,将朝权归还后醍醐天皇。后醍醐自是稍稍舒展心志,略有作为。他恢复了荒废已久的记录所,坚持亲自听取诉讼,以平复冤屈,伸张公义;废止过多的道路关卡,以顺应民意,博取拥戴。尤其第二年夏天旱魃肆虐,京畿米价腾贵,后醍醐传诏减膳,共度时艰;然后征集粮秣,救济贫民。如此种种,颇得人心。四方士庶,一面痛疾幕府的苛政,一面称颂天皇的仁德;此消彼涨,朝廷威望日隆。


正中元年(1324)六月,后宇多法皇崩,遗命立后二条天皇之子邦良亲王为皇太子。邦良亲王为早登大宝,向镰仓幕府提议后醍醐提前退位,自己即位以后再立持明院统的量仁亲王为皇太子以实现两统迭立。对此议案后醍醐天皇自然是激烈反对,然而皇位承继非他所能置喙,全然操于镰仓北条执权之手。后醍醐因此立定“打倒北条氏”的志向。


只是此事非同小可,有如翻江倒海。后醍醐未敢征询臣工近侍,只有日野资朝、日野俊基两名年轻公卿可供驱遣。这日野俊基官至右少辨,是为握兰之职,事务繁忙,无暇分身。某日当众有意读错奏状,于诸人讪笑中趁机宣称遇耻而闭门;暗中换上山僧的妆束外出,考察地理,结交土豪。


不久日野资朝联络上了正在京都番值的美浓豪族土岐赖兼与多治见国长。二人在资朝的引见下得见后醍醐天皇,后醍醐温言抚慰,晓以大义,武士们感怀莫名,誓死效忠。计议之下,土岐二人决定起兵首义,攻灭镰仓幕府驻在京都的六波罗探题,然后奉后醍醐为主,诏令天下诛灭朝敌北条氏。


当时参与其间的还有土岐赖兼的亲族土岐赖春。此人岳父正是六波罗的奉行斋藤利行,举义前某一晚赖春与妻子言及身后事的交代,怆然泪下。妻子大惊,赖春据实告之,嘱咐她万勿泄密。妻子自忖事不成则夫死,成则戚党族灭,不如向六波罗告发,或可保全两家的性命,于是告诉了父亲斋藤利行。利行驰告六波罗,九月十九日三千幕府兵至,土岐赖兼与多治见国长两家顷刻化为齑粉。


事既败露,九月二十三日,六波罗拘捕日野资朝、日野俊基押送镰仓。审讯过程中,日野二人将正中事变的缘由完全推给了战死的土岐赖兼,声称土岐氏心怀不轨,意欲谋反,所以挟天子以为号召。后醍醐天皇也派出亲信大臣向镰仓送去誓诰,自呈毫不知情,无辜受累。幕府方没有确凿的证据,只好放过后醍醐,将日野资朝一人定为反乱的首谋流放到佐渡岛了事。


嘉历元年(1326),做了一辈子皇太子的邦良亲王病死,终于没能等到云开日出,登临皇位的好日子。后醍醐本想将自己的皇子尊良亲王立为皇太子,却被已有戒心的镰仓幕府否决。北条高时明令立持明院统的量仁亲王为皇太子,以便继续两统迭立的规程。


此后数年,看似波澜不兴,太平无事,暗地里后醍醐天皇终究雄心不死,不肯放弃讨幕的伟业。他借口中宫怀妊,召集诸山诸寺高僧法师齐聚宫中施法禳解。如此历时三年,并不见中宫诞出龙子凤女,徒然叫外人诧异。其实后醍醐征集南都北岭的僧人,是在借用密宗咒术祈祷关东调伏,所以旷日持久,日复一日。


密术施法期间后醍醐天皇结识了醍醐寺僧正文观、法胜寺上人圆观和净土寺僧人忠圆,引为臂援。取得寺社势力支持以后,后醍醐信心倍涨,终日谋划讨幕事宜。


但是原本支持他讨幕的重臣吉田定房此时却变了主张,劝谏说时机未到,不可轻动。见后醍醐全然不加理会,吉田定房惟恐事败以后皇统断绝,祸及己身,索性就向镰仓幕府出首告密。


元弘元年(1331)五月十一日,北条高时派兵拘捕圆观、文观、忠圆三人押往镰仓;七月十一日,正中之变逃过一劫的日野俊基也被执送镰仓。这一次,幕府再无慈悲之理,文观流放硫黄岛,忠圆流放越后,圆观流放陆奥。日野俊基和日野资朝则于第二年被斩首处决,死前留下千古绝句“五蕴假成形,四大今归空,将首当白刃,截断一阵风”(资朝);“古来一句,来死无生,万里云尽,长江水清”(俊基)。


八月二十二日,镰仓派兵三千锋指京都。后醍醐天皇只当幕府将行废立之事,于二十四日夜间携取神器,和少数亲随大臣一起逃出皇宫,直奔奈良,然后躲入僧兵守护的笠置山。


(待续)


镰仓落日(七) 笠置山

元弘元年(1331)八月二十四日夜间,后醍醐天皇仓惶脱出京都;到达三条河原时,听闻消息的诸皇子、诸大臣追随而至。后醍醐令大纳言藤原师贤身着天皇御衣,乘坐御舆前往延历寺召集僧众阻挡追兵。


二十五日天明奔奈良,东大寺诸僧奉迎天皇驾临松岭寺。六波罗南北探题北条时益、北条仲时得报天皇出奔,派遣军兵大索皇宫,拘执不及逃走的众多臣工。二十六日天皇车驾离开奈良,至鹫峰山;二十七日,至笠置山。


二十八日,六波罗探听到延历寺车驾喧然,僧众戒备,只当后醍醐藏身于此,遣军兵攻打。皇子尊云法亲王(护良亲王)、尊澄法亲王(宗良亲王)率领僧众,鸣鼓而攻之。六波罗兵久不经阵仗,平素于京中殴打摊贩,欺压良善有余;这般乱战却是猝不及防,被僧兵们一击而溃,鼠窜奔逃。然而入夜以后,吃了胜仗的僧众发觉延历寺中并非天子真身,而是一个西贝货在此指挥,士气沮落,四下叛离。藤原师贤诸人无所凭恃,奔笠置山。


薄秋之笠置山,山高水长,草木蓊郁,乃是一座崔嵬形胜之所在。闻听天皇驻跸于此,周遭伊贺、伊势、大和、河内忠于皇室的武士野党纷纷云集,一时气象万千,小有声势。后醍醐两次策划倒幕,两次一败涂地,而今东山再起,心思又复慨然。传说此君在笠置山上尝有一枕黄粱,梦见自己端坐御座之上,背靠一株古木大树指点群臣,发号施令。大树荫然,南枝最荣,笼罩了整个紫宸殿。而后有两名艸角童子向己跪拜,指着御座泣曰:“普天之下,无处容圣体,唯有此座可以坐也。”言毕翩然南去。后醍醐醒后,自忖其木傍南,意为有楠氏者出,辅佐自己重新正位南面。召来快元和尚解梦,和尚于是荐举了河内土豪楠木正成。


后醍醐遣使召来楠木,温言抚慰,问以大计。楠木正成先以天道宽慰说:“逆贼暴虐,自取祸谴。天讨所加,莫不胜也。”然后婉转对曰:“东兵勇而无谋,若以力争,则武藏、相模之兵,天下无敌焉。以谋屈之,则易与也。然成败兵家常事,或遇小衅,愿勿烦圣虑。有臣存焉,何思不济。”辞归以后,楠木正成返回河内赤坂筑城扬旗。


时至九月,北条时益、北条仲时探知后醍醐天皇行在笠置山,派遣六波罗军兵前来围攻。围山二十余日,略无寸进,只是将笠置山铁桶一样地困住,虽鸟兽亦不得出入。后醍醐满心切盼的举国勤王之军却也仿佛白云苍狗,杳然只存之于梦中。


九月二十日,镰仓幕府对后醍醐天皇终于失去了耐心,扶持持明院统的皇太子量仁亲王践祚皇位,此君后来被尊奉为北朝第一代光严天皇。由于作为皇权象征的神器剑与玺叫后醍醐带走,量仁只能手持仅剩的神镜继承皇位,也是旷古未有的第一例。


新天皇就位,幕府讨逆方才名正言顺。九月二十七日,武藏、相模、伊豆、骏河、上野五国总计二十余万大军开至笠置山。二十八日夜风雨大作,幕府军兵借着恶劣天气的掩护潜上山来,举火焚山;水火交袭,守山僧兵阵脚大乱,溃不成军。幕府大军乘势冲上笠置山,小小的天皇行在就此化为齑粉。后醍醐及诸臣工徒步逃出,十月三日于有王山下被幕府军追及,君臣悉数落网。


归反京都之后,镰仓将领大佛贞直逼迫后醍醐天皇交出神器,后醍醐宣曰:“神器历朝相承,亲所授受,虽时有乱臣,未闻恣相与夺。若欲强得之,朕将先亲用之(指用宝剑自刭)。”倒也无失风骨。留拘六波罗期间,幕府再请传神器,后醍醐于是拿了两件复制品敷衍过去,幕府也装作不知,糊涂了事。


第二年正月,北条高时献僧衣给后醍醐,意思叫他出家。后醍醐坚不肯受。三月七日,幕府迁后醍醐于隐岐岛。后醍醐天皇一手策划的元弘变乱至此风平浪静,再无波澜。


(待续)


--  作者:重舟
--  发布时间:2011-10-12 16:35:56
--  
给本多的话:你的话很有道理,但是到了我们现在的年纪,自己的想法已然根深蒂固,难堪动摇了。我写下来的东西,落在一些人眼里,大概要说一句“私货于中”。可是既然落笔了,就不想去改他。

网上很多东西,看到喜欢了,笑一笑。不喜欢,也还是笑一笑。如此而已,而已。

--  作者:京极宗一郎
--  发布时间:2011-12-16 11:07:41
--  

好久没来了...支持个先~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浅井亮清
--  发布时间:2012-2-17 17:53:11
--  
恩恩,拜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