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义慈云寒在2006-8-10 13:37:38的发言:
铜农具应当十分昂贵吧 什么样的身份能够使用铜农具呢?
根据奴隶社会的生产状况,奴隶主宁可大量使用石器,也要把金属用于物质享乐而非生产.铜农具可能诞生之日,只使用了很少时间,以后就丧失使用价值,长期作为装饰品,类似于玉斧\铜钺一样.因此铜农具其实是身份的象征,是相当身份的人才能拥有.他能够在市场流通,主要依靠其所有者的身份与信誉.
贝壳货币也是一样.贝壳不能吃穿,但是,从原始社会末期,贝壳就成了重要的装饰品和身份的象征.奴隶主较大墓穴中,往往有大量贝壳饰品随葬.可知贝壳先为贵族特有的装饰品,然后成为身份等级的标志,而后有了货币功能.可见贝壳之为货币,其价值也是由发行者的身份与信誉决定的.
从先秦诸侯钱形态各异这个方面看,则更坚定地证明了贵族信誉对铜钱价值的影响.铜钱的价值本质上不取决于铜财等固有价值,而取决于其发行者.
铜钱是由贵族意志决定价值,换取社会财富的"债券",不是市场货币.
这种债券在市场上长期存在,最终成为货币,最早只能追溯到五朱钱,至迟可推至于两宋.
我记得国家发的工资不是只有大米白面么,什么时候也发钱了?
你提问之前真有看看相关资料么?
还有,金银成为货币是很后来的事情了,而且金子一直不曾成为主流货币过,银子成为主流货币是很晚的事。农具不用青铜作用什么做?石头?你以为还是原始人穿草裙的时代么……
秦代的半两钱到后来没有了,那是因为一则秦存在时间短,二则新王朝会将旧钱回收铸新钱,因为生产与社会是不停发展的,对货币的需求量就越来越大,古代的开矿不发达,新铜的产量有限,而且铜还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材料,加上它本身也有损耗,所以就算是汉代的五铢钱,你到了南北朝时期,又还有几个人手里有?这不和秦的半两钱后来消失了不是一个道理么?
不管是那个朝代,它的皇帝扑街了,王朝扑街了,你手里有它的钱,就永远证明你握有相当价值的财产,债卷这种东西能比得上么?
诚然 铜钱在后世成为了市场货币,但是我一直怀疑他诞生的原因。就好象现在流行拿一分钱纸币作手工编花篮,而基本丧失流通功能一样,不能因此推断一分钱纸币诞生的时候就是用来编花篮的。铜钱虽然日后完全担负起了社会货币功能,但他诞生时期的社会职能究竟是什么?我想可能跟货币距离很远呢。
你有功夫怀疑,不如先去看看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