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战国联盟论坛战国联盟主论坛『镰仓鹤冈八幡宫』 → 《努尔哈赤》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回复贴子
您是本帖的第 9762 个阅读者
树形打印
标题:《努尔哈赤》
林重政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城主
言论:353
入籍:2003年7月8日
31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我倒觉得机头可以继续写下去,西辽我看了,你的这个我也在看。只是不发言而已。

相比而言,老王的东西未必是鲍鱼,你的也未必就很差。关键是看可阅读性。

建议主要写历史细节的时候不要太调侃,以免完全不了解历史的人产生误解就好。

这篇东西内容就我的知识和阅读性来看,还不至于看不懂,所以目前水平继续就好。


有明刑部右侍郎衔都察院副都御史天津巡抚  林重政
尾张织田脱藩家臣   铃木重政
往来馆主               林重政
北塔死灵法师         Nicholas Ghostaleo
        以上身份,随便选一个吧..........

    2009-4-21 19:41:47
    回到顶部
    浅井亮清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尾张织田家臣
    身份:领民
    言论:2703
    入籍:2003年7月14日
    32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这个也不是打击老吉的信心。只是说写作不要想太多,写下去就好。坚持下去,以兴趣驱动,总会得到一些进步。

    长门对短房,春水对寒川,小水对大江,地黄对藿香,雪斋对日光,,,,(继续增加中,欢迎来稿)

      2009-4-24 10:42:29
      回到顶部
      吉兵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朝仓家督正五位上越前守
      身份:城主
      言论:5167
      入籍:2003年7月7日
      33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响应电贝勒爷的号召,贴出第十一章

      十一,杀子屠弟,创立八旗

      欧洲从15世纪火枪陆续投入战场上开始,已经摆脱了中世纪的落后方式,逐步出现了步兵师的编制。17世纪开始分为专业海陆军,而一个科西嘉矮子则在18世纪末创立了骑兵师编制,被称之为欧洲军事革命性改革……我囧了一下……







      1601年,远离欧洲大陆的东方,一个游牧民族的首领在建州女真的都城赫图阿拉,同样建立了一个军队编制,那就是八旗。

      创建八旗是必然形成的,努尔哈赤的实力逐步雄厚,人口开始越来越多,为了便于管理,他将部众分为黄红白黑四旗,所以严格的说,1601年时建立的是四旗。







      这四旗的详细编制如下:

      每三百士兵为一牛录,头头为牛录额真

      每五个牛录为一甲喇,头头是甲喇额真

      每五甲喇为一固山,头头自然是固山额真了。

      是不是还是有点晕,我换个说法。

      努尔哈赤把部队分为三百人为一个营(牛录)

      五个营为一个团(甲喇)

      五个团为一个师(固山)

      那么,牛录额真=营长;甲喇额真=团长,固山额真=师长。

      而努尔哈赤总共有四个师的兵力,分别是黄旗师、红旗师、白旗师、黑旗师。我们算一下,按照其编制的满编,当时建州女真的总兵力应该是三万人。







      为什么不叫八军啊,八部啊,而叫八旗呢?其实和满语有关。满语里旗的发音为gusa,音译为固山。这个大家应该都听过吧,清戏里总有些什么固山贝勒啊,十固山会盟啊什么的。所以大家要记住,固山是发音,也是个编制,不是某个山。

      因为固山是黄红白黑中最大的编制,所以就叫旗了。黄旗,红旗,白旗,黑旗。
      固山之下是甲喇,满语为jalan,意为一段,一节。

      在创立八旗(或四旗)之前,女真的编制仅为牛录额真。那么牛录和额真又是啥子玩意呢?
      记得以前有人问过我,牛录不是以牛多少为单位的记录员………我又囧了一下,其实牛录也是满语,发音为niru,意为大箭的意思。大概是女真人尚武好射,而箭就成为了武力与崇高的象征,每个女真武士都可以被尊称为箭,三百个武士在一起,那自然是大箭。

      额真就好解释了,满语ejen,意为主,也就是头头。那么联合起来解释:
      固山额真=旗主

      甲喇额真=段主
      牛录额真=箭主

      听起来似乎还是很别扭吧,那么就此打住了。







      努尔哈赤先创建的黄红白黑四旗,于1615年又将黑旗改为蓝旗,因为女真人认为黄色代表土地,红色代表太阳,白色代表水,黑色代表铁,而蓝色代表天。当时的努尔哈赤正和明朝打得热闹,为了表示自己的秉承天意,将黑色改为代表天的蓝色。

      因为建州女真势力大增,急需扩编,所以同时还增加了四旗,即:镶黄,镶红,镶白,镶蓝。而以前的四旗则为正黄,正红,正白,正蓝。这才是正式的八旗。

      当然,后来皇太极即位后还分别成立了蒙古八旗与汉八旗,这却是后话了。

      八旗的建立,对于女真来说可以说是非常至关重要的,不但完整了军队编制,而且在政治统治上也完整化了。因为在八旗制度下,老百姓出则为兵,入则为民,非常便于管理。此外,还通过八旗制度将整个女真牢牢的团结并掌控在八旗之主努尔哈赤手里。

      有了明确的等级制度,权利细分到下级贵族,努尔哈赤自己只需管住八个旗主,也轻松了不少。但和自古所有的制度一样,八旗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就是分权。到了努尔哈赤后期,这个坏处可是越来越明显,还导致了后金储位的动荡。







      不管怎么样,八旗建立起来了,努尔哈赤则更强大了。他成了八旗之主,但却不得不面对一个他一直不肯面对的问题,他的弟弟舒尔哈齐似乎越来越强悍,强悍到直接影响到了自己的地位。







      那么开始说说这个舒尔哈齐

      舒尔哈齐和努尔哈赤是一个娘生的亲兄弟,而且还是难兄难弟。当年努尔哈赤和后母闹翻,直接出奔了,年纪很小的舒尔哈齐就铁着心跟着哥哥走了。

      后来外公被杀,兄弟两被李成梁抓住,努尔哈赤也是为了保住年幼的弟弟的性命,主动请死。由此可见,兄弟两的感情是很深的。

      之后努尔哈赤起兵打天下,舒尔哈齐也死心塌地跟着老哥打天下。而其骁勇不下于努尔哈赤,其名望地位几乎和努尔哈赤一模一样。在建州苏克苏浒部中,舒尔哈齐可以说是一字并肩王,接受诸部的朝拜都是兄弟二共同受拜,而诸部的贺礼送给两人的也是一模一样,没有丝毫偏差。







      二人一起打天下容易,一起坐天下,那就得另当别论了。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两有个很相象的共同点,那就是明明自己是老大,却要装摸做样的把自己兄弟拉上来一起当老大(当然都是政治形势所迫,不得已尔。),结果自己兄弟当了老大心里又不舒服,又不好再把人家赶下位(自然人家也不愿意),所以只好一刀一刀的把自己兄弟都宰了……皇太极对三大贝勒如此,他的老豆努尔哈赤对舒尔哈齐也是如此。







      在努尔哈赤成了气候之后,兄弟两的矛盾开始逐渐明朗化,这些矛盾有的是别人挑唆的,有的是二人本来就有的。

      从政治上看,舒尔哈齐比努尔哈赤更倾向与明朝一些。同样,明朝也更愿意扶助舒尔哈齐来压制屡次不听话的努尔哈赤,最好能取尔代之。所以,舒尔哈齐与明朝的交往频繁而且越来越密切,多次被明朝授于都指挥使、建洲右卫首领等官职,而且舒尔哈齐还和老上司李成梁结成了儿女亲家。

      另外,舒尔哈齐与乌拉部的关系非常密切,先娶了布占泰的妹妹做了人家的妹夫,接着又把自己的女儿送给布占泰做了人家的老丈人(这关系在汉人眼里看起来很乱伦,其实在满族里并不希奇。)我们所知道的,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乌拉部也在其中,所以兄弟两的冲突也在所难免。

      由此可以看出,努尔哈赤对明朝态度逐渐敌对,舒尔哈齐对明朝态度亲密;努尔哈赤对女真诸部实行军事征讨,舒尔哈齐对女真诸部实行外交拉拢。在政治上的冲突成为了兄弟反目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偶要提的是,努尔哈赤的王权中央集权化欲望才是造成兄弟反目的真正原因,就算你舒尔哈齐是个听话的乖宝宝,和老子并排当王老子一样也要弄死你,后来的代善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于是努尔哈赤需要一个借口,找不到不要紧,那就制造一个借口。1603年,乌拉部的一支族人反出了乌拉部,投奔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就派遣2个儿子褚英,代善与舒尔哈齐一起去迎接这支族人。家里有人窝里反了,人家自然要出面。所以布占泰马上带兵来追击,与褚英等人遭遇,大战将至。而与布占泰关系密切的舒尔哈齐在此时所做的是既不背叛兄长,也不攻打自己的大舅哥兼女婿,而是驻扎在一边按兵不动,让褚英、代善去和布占泰较量。这场战争,有勇猛的褚英在自然不会输,布占泰被揍了回去。

      这正是努尔哈赤所需要的口实。舒尔哈齐一回到赫图阿拉,马上被剥夺了军队指挥权,部下的兵马也被剥夺。(当然这一过程没那么轻松,吵得不可开交剑拔弩张的情况还是有的)从此,建洲女真再也没有了两个王,而只有一个努尔哈赤王。

      舒尔哈齐此后脱离了努尔哈赤,自己带领部下族人来到了黑祉木,此地靠近明重镇铁岭,还靠近乌拉部,非常利于自己的发展。明朝在此时也大力支持,封舒尔哈齐为建洲右卫首领,意图很明显,我们承认建洲是你舒尔哈齐的,你去拿吧。

      努尔哈赤得知后大发雷霆,说来也是,搞这么多事情,费那么多心机,为的就是从此就我一个王,不料你小子自己跑出去称王了,而且还是明朝授予的名正言顺的王,搞来搞去,建洲女真还是两个王。努尔哈赤能不郁闷吗??于是震怒的努尔哈赤一口气宰了舒尔哈齐的两个儿子阿尔痛阿,扎萨克图,(找的理由是他们挑唆老豆和老伯父反目)正准备宰阿敏的时候,被一起玩大的皇太极,代善等几个兄弟救了下来。

      舒尔哈齐当然也很愤怒,惹不起你我还躲不起?不料躲起来了你还不依不饶!于是寄期望于明朝出兵帮他。不过明朝是绝对不会借兵攻打努尔哈赤的。玩弄点政治小阴谋、给几个爵位官职让你们窝里斗才是他们愿意做的。而乌拉部也忌于努尔哈赤的强大而不敢有所动作,话也说回来,乌拉部那时已经弱小得可怜,拿什么和人家斗啊?

      一直寄期望的后台在关键时刻都成了软骨头,舒尔哈齐这才明白了自己的处境,无奈之下回到了努尔哈赤帐下。不过努尔哈赤已经做好了决定不给自己弟弟好日子过了。舒尔哈齐的出走让他明白了,这个和自己一起起兵打天下的弟弟有着和自己一样的威望和名份,留着他对自己非常的不利。于是掰了个借口说舒尔哈齐又想造反,关进了小黑屋,并用铁水灌锁,意为永不释放。(他的儿子阿敏后来获得一样的下场)

      1611年,曾经叱咤风云的舒尔哈齐突然神秘死去了,年仅48岁。

      也许是有所愧疚,也许是要做样子给别人看以免人家说努尔哈赤是“弑弟狂”,此后舒尔哈齐的两个儿子阿敏,济尔哈朗都混得不错。阿敏为四大贝勒之一,济尔哈朗为四小贝勒之一。阿敏在皇太极即位后成为主政四贝勒之一,不过最后和父亲一样被自己的兄弟整死。







      兄弟死了,从此只有一个老大了,努尔哈赤心里很满足。不过此时他也年过半百了,年岁也大了,是该好好想想继承人问题了。自己的儿子里面,褚英最能打,又是长子,自己也很喜欢这个儿子。所以决定让褚英和自己一起共掌国政。这一决定,一下就在八旗里炸开了锅。

      为什么?很简单,八旗利益不一。努尔哈赤把自己的儿子分掌各旗,每个儿子几乎手里都有兵,身后都有八旗贵族的支持,每一个旗主都喜欢自己支持的阿哥能上位,如此便能借拥立之功而发达。

      而且儿子们手里有兵,有兵就有了权,有权就有了势力,有了野心,大哥褚英的实力并不比他们强多少,凭什么他可以当大汗,我当不了??于是一场夺嫡之争就此开始。

      目标很明确,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哥哥褚英。

      那么说说广略贝勒楮英,小猪同志是努尔哈赤的长子,骁勇善战,屡立战功,被努尔哈赤赐予洪巴图鲁的称号,并委任其与他一起掌握军政。《清史稿》里记载:“广略贝勒褚英,太祖第一子。岁戊戌,太祖命伐安楚拉库路,取屯寨二十以归。赐号。军夜行,赐洪巴图鲁,封贝勒。……因分军夹击,敌大败,得其将常柱、瑚里布,斩三千级,获马五千、甲三千。师还,上嘉其勇,锡号曰阿尔哈图土门,译言“广略”。”
      无疑,在众人眼里、包括努尔哈赤的眼里,既作战勇猛又是长子的楮英已经是默认的继承人了。但是楮英倒下了,而且下场很惨。为什么?《清史稿》里记载是:“诸弟及五臣愬于上,上浸疏之。褚英意不自得,焚褚英屡有功,上委以政。不恤表告天自诉,乃坐咀,幽禁,是岁癸丑。越二年乙卯闰八月,死于禁所,年三十六。”
      这里提到了“诸弟及五臣愬于上”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因为当时褚英所面临的政治格局与后来康熙晚年的太子胤仁的局面异常的相似。万历四十一年,努尔哈赤授褚英执掌国政,其实就是立为了继承人。但正是这一举动,将褚英推上了太子的宝座,也同样成为了众兄弟们的众矢之的。诸多贝勒阿哥们有了共同利益,成为同一阵线,由此而产生了除大阿哥楮英之外的另外一股政治力量。而这一力量,很明显比有勇无谋只凭血气之勇的褚英要强大得多。更何况,四大贝勒还争取到了努尔哈赤帐下最信任也最有权势的五大臣的支持(五大臣为:额亦都、安费杨古、费英东、扈尔沃、何和里),力量如此悬殊,胜负是很明显的。







      于是,几乎所有的儿子和五个重臣没事就跑到努尔哈赤那打褚英的小报告,吹耳边风。人嘛,都是如此,第一次说不信,第二次也许不信,第三次就半信半疑,第四次就深信不疑,之后再加上你稍微犯个错,于是便是你的死期到了。

      褚英不久就犯错了,他犯的错是他公开的向针对他的弟弟和大臣们反击,利用他掌国政的权利。但这招实在是不高明,国政是老豆给的,老豆的基础是八旗,八旗分别由五大臣与四大贝勒掌管,你明着来,不但不可能获胜,反而会动摇老豆的根基。所以当五大臣和四贝勒告状说褚英折磨他们的时候,努尔哈赤断然的站在了褚英的对立面。
      《满文老档》记载,努尔哈赤公然称褚英“不能公平的治理父汗交付的大国,心术不正,使父汗爱任用共同甘苦的五大臣互不和睦而苦恼,使淑勒昆都仑汗爱如心肝的四个儿子也苦劳起来”。从1612年到1613年,褚英被剥夺了掌政权,被冷落到了一边,两次征讨乌拉部的战役都没让他参加,而是留守赫图阿拉。

      权利被夺,稍微有点政治头脑的都会知道怎么做,要么努力争取八旗势力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然后再做努力一搏,其实留守并非是什么坏事,毕竟自古有皇帝出征,留太子监国一说。

      要么就干脆韬光养晦把自己隐藏起来,让你们几心照不宣的弟弟们斗个你死我活,自己则在关键时刻坐收渔人之利。但褚英所表现的出来的,则是一个典型的怨男形象。其咬牙切齿的诅咒出征的父汗、诸弟、五大臣,将诅咒对天地焚烧,还对僚友说:“我们的兵出征乌拉失败才好!如果那样就不让父、诸弟入城。”

      问题是人家没有失败,有模有样的回来了。而这些明目张胆的怨言马上就被他的弟弟们抓住,一个字不剩的全倒进了努尔哈赤的耳朵里,估计还添了点油加了点醋。震怒的努尔哈赤于1613年三月,褚英被监禁。

      事情到这里应该告一段落了。但奇怪的事,2年后,努尔哈赤下令将褚英处死。

      我就奇了怪了,褚英此时已经被监禁,无权无兵无威胁,为什么努尔哈赤不念舔犊之情而下令将年仅36岁的长子处死呢??而查遍万年不变史料,都无任何记载。都是说,1613年把褚英给关了,之后1615年赐死。

      既无记载,只能揣测了。大家看一下后金大事记就知道,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金!其实如此便不难理解了,建国了,当皇帝了,那么太子立谁?立代善?(当时最受宠的便是他。)嫡长子褚英还活着呢!那么弟弟们就帮帮忙使使劲,多给老爷子灌迷汤,让大哥他就这么去了算了。

      而且褚英被关了,但在八旗贵族中并不是没有支持褚英的势力,这些人多半也就是借建国之机,蠢蠢欲动了。多半此时的努尔哈赤收到了些风。再加上阿哥贝勒们一使劲,干脆处死褚英以绝妄动者之念算了。

      故而,我揣测,褚英是死在了他的身份上,死在了亲爱的弟弟们的政治漩涡中。一位骁勇异常的猛将,死于生父之手,下场也算可悲可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27 7:50:18编辑过]

      そこ...駄目!手を放せ!放して! 痛ぃ!いや!止めろ!
      やめて …速く……気持ちいい ,いやだ,はなして……いい ……だめだ,……ほしい…… すごい…… ぃく!!

        2009-9-27 0:38:36
        回到顶部
        吉兵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朝仓家督正五位上越前守
        身份:城主
        言论:5167
        入籍:2003年7月7日
        34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十二、反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努尔哈赤要和明朝开战。
        没错,他和明朝有仇,他的老爷子和老豆都是被明军杀死的。不过人都死了这么多年了,他依旧吃着明朝的俸禄,当着明朝的官职,和明朝做着买卖,还不断朝贡。从来都是老老实实的当奴才,没有半点想给爷爷和爸爸报酬的意思。
        有人说之所以要反,那是因为明朝太腐败,老是欺负女真人,杀女真人的脑袋,贪污抢夺女真人的财产等等。也没错,但明朝又抢又杀这么多年,努尔哈赤还是跟没事人似得,继续当他的明朝官员。一直谨遵着与明朝的主臣关系。可为什么最后还是要反了?

        值得一提的是,1613年,那时候努尔哈赤已经自称“聪睿恭敬汗”,但他给辽东巡抚郭光复的信中却称对方为“玛法”,玛法在满语里的意思嘛……相当于英语里的grandpa.一层意思是爷爷祖父,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老前辈老爷子。(当然,我肯定努尔哈赤想表达的是第二个意思。)
        但在信里还有“因我心如阿哈之忠”之句。阿哈在满语里更狠,就是奴才的意思。一个大汗,在面对一个小小地方巡抚却如此的恭维,我只能说,这个军事能力超强的家伙,在明朝面前尾巴摇晃得不是一般的厉害。

        努尔哈赤在女真内部到是可以为所欲为,但每每只要明朝把脸往下一拉,眉头一皱派了个使者来,努尔哈赤就乖乖的顺从了。比如说,上次那个中伏的哈家的孟老大各位还记得么?努尔哈赤在后来把他给喀嚓了,吞并了哈达部,明朝那边说:“你酱紫不行,哈达部不能消失,不然我们会很生气,问题会很严重。”努尔哈赤没辙,马上让孟老大的儿子武尔古岱带着哈达部的人口回去了。(不过武尔古岱那时已经是努尔哈赤的女婿了,跑回家后,家里穷得叮当响,拖着一大家族的人,吃饭都成问题。海西其他女真不但不鸟,还趁火打劫。明朝也不接济,武尔古岱便只好拖家带口的又回老丈人那打秋风去了。)

        由此可以看出,努尔哈赤对明朝的恭顺态度。不仅仅是因为明朝对其有所扶持(比如有说李成梁一直罩着努尔哈赤之类的),更因为明朝的地域、经济实力、军事实力都是建州女真无法比拟的。努尔哈赤心里应该清楚,只要和明朝这仗一打,他将面对的是领土人口是其N倍的庞大帝国,胜算是多少?他有数么?这一步他真的敢走么?
        但这一步他还是迈出去了。为什么?我觉得除了以上所提到的积怨,还有两大导火索。
        导火索一:天灾
        不知道大家看过《经济战争》丛书没有?由德国和美国人写的一个系列,《金融战争》,《货币战争》,《石油战争》;这几本书强调,素来战争的起因不过是两个,一个是经济危机,一个是石油危机。当然,明末期间压根没有地下黑呼呼的那玩意。所以,只可能是另外一个原因:经济危机!史料上记载,辽东当时发生了罕见的水灾,以建州为重,田地牲口这么说没了就没了,大伙没了吃的,就去老大那里打秋风。于是无数的灾民涌向赫图阿拉。努尔哈赤虽然仗义,但全都跑他家来吃饭他也受不了,只好向明朝求援。明朝正发愁你小努的势力太强不好驾驭呢,如何会给饭给你吃?狼多肉少,先啃领导,努尔哈赤实在是顶不住了,看着满地的饥民,他想到了一个字:“抢!”
        事实证明,在于明开战后,建州女真大肆掠夺粮食牲畜人口与财产,在连续的掠夺性战争中,努尔哈赤成功的摆脱了经济窘困,并导致国库充盈,很多满族贵族可以说是一夜暴富!

        导火索二:人祸
        所谓人祸,其实就是努尔哈赤自己——自我膨胀。那时努尔哈赤掌握了建州五卫,长白山三卫,海西扈伦三部以及部分东海野人女真。势力迅速庞大起来,明朝也封他做了满洲都督佥事、龙虎将军。书上说,这时的努尔哈赤控制着整个女真的贸易与资源,他的军队扩充到了六到八万,这个数字在当时三万人就是大军的女真时代是无法想象的。
        每个人到达成功顶点的时候,就会自我膨胀,自信就成为了自大,接着便转变为自恋。拿破仑便是如此,这个伟大的矮子在西并西班牙,东并普鲁士,北有瑞典,南有意大利后,膨胀得几乎快爆炸了。脑子失去了灵光,不顾一切的去远征俄国,导致了最后的失败。(说句题外话,这矬子在奥斯特里茨假装祈和然后一举击溃普鲁士、沙俄联军的表现,和他后来进军俄国之后的表现,精明与愚蠢的对比是如此的鲜明与强烈……)
        努尔哈赤也是一样,虽然他不如200多年后的矮子那么成功,但和当年的十三甲起兵时比已经好得没法再好了,所以自我膨胀的他,决定不再当奴才了,要向昔日的主子开火。


        说完女真人,再来瞧瞧明朝这边。
        大家自然都知道,这时的明朝经历了嘉靖万历几朝的糟蹋,基本已经走下坡路。腐朽、贪婪与堕落充溢着整个王朝。
        辽东驻军以李成梁为首,上上下下哪个不是靠吸女真人的血、吃女真人的肉、啃女真人的骨头发迹的。歧视也就罢了,妄杀无辜百姓冒充军功,驱赶女真人口,霸占女真人的良田与房产,吞没女真商人的货物比比皆是。(有记载说,明朝先诱女真人越过边界或者在边境附近耕种,等到荒地变成良田,再大军开到,以“擅自越境”为由将女真人统统赶回老家,大把良田为腐败官员瓜分)
        抚顺,最大的马市是吧?女真人纷纷跑到哪里贩马,结果捏?价格得由抚顺的官吏来定,他们定的价格自然极低,但这还不算什么,还得承受抚顺上上下下官吏和里里外外关卡的剥削;
        人说了,谁要你来这里卖马呢?那就得忍着呗。没错,不过忍着也不行,因为即便你承受了低廉的价格,忍受了层层剥削,卖马的钱还不一定可以到手,因为明朝官吏可以给你打白条,先欠着。什么时候还?等着吧,等到李自成进北京后看有没有希望。
        还有人说了,谁要你去那做买卖啊??又没请你来,不知道去别处啊?话也没错,不过还真不能去别处,只能去规定的几个地点买卖。如果让明朝的官吏们知道你丫敢偷偷的和蒙古啊,俄国啊,朝鲜啊做生意,找你丫茬!
        找茬很简单,派个使者去就是了。使者来了,好久好肉招待不说,还得找漂亮小妞陪睡,还得贿赂大量金钱。即便这样也不行,只要使者今天有一丁点不顺心,张口就骂,满口大粪的喷出来,见谁都不顺眼。
        辽东连续几年遭灾,明朝受损比较大,就又派出使者问努尔哈赤要钱要粮。努尔哈赤也只能人家要多少就给多少;轮到女真人遭灾了,再跑到明朝去要点粮食救济,得到的就一个呸字。
        总之,到了万历朝后期,被汉愤们口口声声挂在嘴边上的大明也就这么个东西。这样的玩意,要人家不反都难,要不灭亡都难。
        所以,明之亡,亡于己。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已经从内部开始腐烂,被推翻是历史的必然。(不过现今很多民族极端主义者不这样认为。这些人,多半是觉得美国爷爷贼好贼有钱,脑子里羡慕出S来;再看看自己,怎么就这么穷呢?于是联想到了资产阶级革命,再联想到斗是满人入关建立了清朝,所以扼杀了明朝末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于是这气得撒撒,往哪撒呢?入关的满人死了几百年了呀?没关系,他们的后代还在,找他们后代去!于是一股怨恨全部发泄到现在的满人的身上,就好像若是满人没有入关,李自成的大顺统一了天下,就会不扼杀资本主义萌芽,于是可以顺利资本主义过度,到了现在那些幼稚的汉愤们自然就不用受苦受穷了。)

        扯了那么多,再说说努尔哈赤的“七大恨”
        要揍一个人,就需要一个理由。更何况女真与明积怨很深,不大大的声讨一下怕是对不起手下人,所以,努尔哈赤搬出了他的“七大恨。”
        关于七大恨,说的是努尔哈赤对明朝的七个出兵的理由。很残念的是,这七大恨我们已经看不到原稿。在清实录里的七大恨已经变得非常离谱,主要是清朝入主中原后,觉得自己以前曾经是明朝玛法的阿哈,心里很不爽。而七大恨原稿内容偏偏又句句都证明了这一点,怎么办?老祖宗的东西,几代皇帝都没敢碰。还是其中一个皇帝脸皮厚,一个字,改!!于是噼里啪啦改了个彻底。
        这个皇帝是纯皇帝,
        这个纯是纯洁的纯
        他就是高宗乾隆。

        既然如此,咱们就只搬出天聪年间七大恨来说说,此稿乃皇太极从北京撤兵的时候在关内四处张贴的,很多清史砖家们都认为,此稿应该是和原稿最接近的。其内容如下:
        第一恨:我祖宗是为明朝看守边界的老人了,突然万历年,讲我老爷子和老豆无罪咔嚓!(这个是杀父之仇,无可辩驳吧。)
        第二恨:九部落来群殴我的时候,你明朝不管我的死活。我打赢了,收了哈达部孟老大的儿子武尔古岱做女婿,你们明朝就来管了。我遵从了,结果哈达部一回去就遭到北关女真的袭击,你们明朝却不吭气。哦,我打哈达是罪过,人家打哈达什么事没有?
        第三恨:我曾经和你们明朝的辽阳副将吴希汉一起发誓,汉人到我地盘来我就杀,满人去汉人地盘汉人也可以杀。之后汉人一拨一拨的往我这里跑,我只好把他们咔嚓了。之后新巡抚到任,我派几个人去送礼,结果你们明朝人礼收了,还把人抓了个正着,不由分说也咔嚓了,(因为使者国界了)
        第四恨:叶赫和我们都是女真人,明朝要调停就调停吧,居然支援叶赫部兵器火器和补给!实在是太偏心
        第五恨:叶赫家有个妞,说好了是给我做小的,结果和我翻脸后就不干了,但是又忌惮咱社团的强大,不敢许配给别人,拖了多年成了三十多的老妞了。结果明朝做主让她嫁了别人了!!(虽说明显的强词夺理,好歹也能算个夺妻之恨。)
        第六恨:我们女真人,世代为明朝看守边疆,已经二百多年了,所以在边界开开荒种种地是很自然的事。结果明朝突然发兵来,命令我们退回三十里,咱们种的地被霸占,房屋被烧毁,让边界的女真人个个没有饭吃没有房住!
        第七恨:咱一直对明朝恭顺,没有一点不老实的地方。明朝派了个叫萧伯之的人来,作威作福,对咱们百般欺凌,还满口脏话,骂得咱都受不了啦!

        努尔哈赤把“七大恨”宣布完,也没有传檄各地,而是一把火烧了!说是祭天了。
        他膨胀归膨胀,但多年的军事经验告诉他,传出去就是打草惊蛇,若是让明朝先知道了有了准备,那可是了不得。不过努尔哈赤是幸运的,他不像拿破仑一样要面对整个欧洲的反法联盟,他要面对的仅仅是一个内忧外患腐败衰弱的帝国而已。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开始带领数万大军进军明朝的第一边城:抚顺!


        そこ...駄目!手を放せ!放して! 痛ぃ!いや!止めろ!
        やめて …速く……気持ちいい ,いやだ,はなして……いい ……だめだ,……ほしい…… すごい…… ぃく!!

          2009-10-10 0:34:06
          回到顶部
          诹访赖清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朝仓家臣
          身份:领民
          言论:193
          入籍:2004年11月8日
          35
           个性首页 | QQ | 邮箱
          发贴心情
          《听雨丛谈.满洲原起》(清.福格著):“满洲之俗,同于蒙古者衣冠骑射,异于蒙古者语言文字。满洲有稼穑,有城堡世居之民;蒙古则逐水草为行国,专射猎而无耕种也。……土著习射猎,知稼穑,非如蒙古行国可比者也。”

          诹访太郎赖清の花押

            2009-12-8 22:04:44
            回到顶部
            高柳宗望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赤军家臣正八位下左卫门大志
            身份:领民
            言论:1426
            入籍:2003年7月8日
            36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别的倒也罢了,拜托老吉你写努尔哈赤的时候别老跟拿破仑横向评论好么?老实说,拿破仑时期的事,你不专业啊。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2009-12-12 1:12:14
              回到顶部
              吉兵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朝仓家督正五位上越前守
              身份:城主
              言论:5167
              入籍:2003年7月7日
              37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耸肩,总不见得我不专业就说不得撒。你和尚摸的,我却摸不得?


              そこ...駄目!手を放せ!放して! 痛ぃ!いや!止めろ!
              やめて …速く……気持ちいい ,いやだ,はなして……いい ……だめだ,……ほしい…… すごい…… ぃく!!

                2009-12-12 18:01:10
                回到顶部
                缚花醉雪斋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领民
                言论:3495
                入籍:2003年7月11日
                38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吉兵卫在2009-12-12 18:01:10的发言:

                耸肩,总不见得我不专业就说不得撒。你和尚摸的,我却摸不得?

                因为他是达武,你是那勾引路易十四的中国公主

                以上为玩笑

                正事儿嘛........拿破仑在奥斯特利茨打的是俄、奥联军,你乱摸到普鲁士头上去了。


                健康_长寿_活力

                  2009-12-15 20:35:14
                  回到顶部
                  畠山氏信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足利家臣正八位上散位
                  身份:领民
                  言论:271
                  入籍:2003年7月7日
                  39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在1601年,远离欧洲大陆的东方,一个游牧民族的首领在建州女真的都城赫图阿拉,同样建立了一个军队编制,那就是八旗。

                  创建八旗是必然形成的,努尔哈赤的实力逐步雄厚,人口开始越来越多,为了便于管理,他将部众分为黄红白黑四旗,所以严格的说,1601年时建立的是四旗。”

                  纠正一个小错误。女真人是渔猎民族,和蒙古,契丹这样的游牧民族不同,属于典型的渔猎文化,明朝时期,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属于半农半渔猎的生产关系,而东海女真仍然是渔猎经济。

                  古代的女真人讲究财产不是看你家种地得到的作物有多少,而是你的猎物多不多。虽然处于半农半猎,但是打猎的女真人要比种地的女真人更受尊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4 18:11:20编辑过]

                  万里车书皆混同
                  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
                  立马吴山第一峰

                    2010-1-14 18:10:46
                    回到顶部
                    凌云茶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领民
                    言论:463
                    入籍:2007年5月13日
                    40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太监了?

                    出售河图、天书、麒麟、灵龟、卿云、嘉禾等诸般祥瑞;定制独眼石人、黄帛绢书、狐狸叫声CD等各种反像;代编谶语,代写劝进表。

                      2010-1-14 21:57:39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