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战国联盟论坛战国联盟主论坛『镰仓鹤冈八幡宫』 → [原创]凤凰涅槃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回复贴子
您是本帖的第 43224 个阅读者
树形打印
标题:[原创]凤凰涅槃
大意觉迷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真田家臣正七位下主殿少允
身份:领民
言论:668
入籍:2005年5月23日
61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查了一下《喀喇汗王朝史稿》,贝里特勤的有个哥哥叫穆罕默德不错,他于回历428年(1036/1037)年占领乌兹干。贝里特勤于1038年逃出阿里特勤儿子们的掌控开始参与夺取河中地区的战争。
不过《喀喇汗王朝史稿》没提到穆罕默德自称大汗。不知太政看的是什么资料。

专家:据考证,曹操墓被盗掘过两次,一次是在北齐,一次是在2004年。
记者:第二次怎么能如此准确地确定年限?
专家:因为我们在墓内发现了火腿肠皮、方便面袋子、矿泉水和啤酒瓶……

    2008-5-19 21:04:07
    回到顶部
    赤軍雪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正四位上参议
    身份:守护
    言论:5188
    入籍:2003年7月7日
    62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我目前手头常用的资料是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巴尔托德《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不过这两本书看起来太头大了,查世袭、清源流、看过程,大致是用两本现在人编的书《中亚五国史纲》和《中亚通史》,上述资料来自于最后一本书。

    我发誓说出真相,除真相外别无其它,以上帝、女神、佛祖、安拉、大神、神力、盖娅,以及支撑宇宙的巨龟之名……

      2008-5-20 8:25:07
      回到顶部
      大意觉迷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真田家臣正七位下主殿少允
      身份:领民
      言论:668
      入籍:2005年5月23日
      63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已查阅,穆罕默德.艾因.道拉的事迹不详,一般都是把贝里特勤当作西喀喇汗国首位君主。看来太政所写“1041年,纳赛尔的长子穆罕默德继承了‘桃花石汗’的称号”的人名时间没有问题。穆罕默德只能算自封了,是否使用桃花石汗称号不知。贝里特勤自称“桃花石?博格拉汗,东方与中国之王”是有文献和货币资料为证的。

      专家:据考证,曹操墓被盗掘过两次,一次是在北齐,一次是在2004年。
      记者:第二次怎么能如此准确地确定年限?
      专家:因为我们在墓内发现了火腿肠皮、方便面袋子、矿泉水和啤酒瓶……

        2008-5-20 9:54:22
        回到顶部
        赤軍雪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正四位上参议
        身份:守护
        言论:5188
        入籍:2003年7月7日
        64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无错了,因此改了几段,你给看看。

        拉回来说前面提过首先接受伊斯兰教的萨图克,他其实并不是喀喇汗国的最高君主,而是镇守南方喀什噶尔地区的副王。如前所述,喀喇汗国也保持着老祖宗漠北回鹘国通行的双王制度,正王称号为阿尔斯兰(狮子)喀喇汗,驻在喀喇斡耳朵,副王称号为博格拉(公驼)喀喇汗,则驻在怛逻斯,后来移到喀什噶尔。此外,双王以下还有大群小王,以阿尔斯兰伊利克(伊利克的含义为“王”)、博格拉伊利克、阿尔斯兰特勤(特勤的含义为“王子”)和博格拉特勤四人地位最为尊称——诸王林立,这就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副王博格拉汗萨图克首先接受了伊斯兰教,其子穆萨后来成为正王阿尔斯兰汗,就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并且开始打着“圣战”的旗号对外扩张,首要目标就是东面同族的高昌回鹘和南方的于阗王国。但是东进并不顺利,西方却突然亮起了曙光,999年,当他的长孙阿赫马德在位的时候,次孙纳赛尔被封为“阿尔斯兰伊利克”,率领大军很轻易地就杀入河中地区,攻克中心城市蒲华(在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把统治此地一百余年的萨曼王朝给攻灭了。

        这是喀喇汗朝的全盛时期,但随即就由盛转衰。纳赛尔本是和今天阿富汗境内的伽色尼王朝合兵灭掉的萨曼王朝,但他随即就和伽色尼王朝的君主马赫穆德产生矛盾,双方在边境线上冲突不断。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后方起火,他的堂叔玉素甫(阿尔斯兰汗穆萨的兄弟博格拉汗哈仑之子)夺取了喀什噶尔,自称“卡迪尔汗”(卡迪尔,据说是最初的博格拉汗之名),从背后狠狠捅了纳赛尔和他兄长阿赫马德一刀。玉素甫还随即南下灭亡了于阗王国。

        ……

        玉素甫吞并了于阗,势力膨胀很快,逐渐地不再买喀喇斡耳朵阿儿斯兰汗阿赫马德的帐。但阿赫马德、纳赛尔兄弟并没有在意东部的分离倾向,不忙着教训玉素甫,仍然集中兵力西进去和伽色尼王朝对战。伽色尼历史学家格尔德齐曾经记述了一个非常具有戏剧性的场面,据说当两军正在阿姆河前线对峙的时候,伽色尼军队突然“用和阗的音调唱起突厥歌曲”——和阗就是于阗,位于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的南方——喀喇汗朝的军队一听,以为玉素甫的军队也赶到了,打算和伽色尼军前后夹攻,立刻军心涣散,一溃千里。

        纳赛尔被迫掉过头来和玉素甫谈和,但经过此战,他在河中地区的统治岌岌可危,再也没有力量去进攻伽色尼朝了。1013年,纳赛尔去世,把阿尔斯兰伊利克的头衔传给了三弟曼苏尔,又过了几年,他们的长兄阿赫马德也去世了,曼苏尔继任为阿尔斯兰汗。但是玉素甫并不肯承认曼苏尔的正王地位,他费尽心机,终于在1025年进入喀喇斡耳朵,逼迫曼苏尔退隐,自己登上了阿尔斯兰汗的宝座,成为王朝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玉素甫东征西讨,使得这个回鹘王国又回光反照,阿拉伯阿拔斯朝的哈里发还送了一大堆头衔给他,包括东方之王宗教的辅助者真理的支持者国家的辅助者,等等,真是威风八面。

        玉素甫统治的时期,喀喇汗朝疆域扩展到最大,东面接着高昌回鹘,北到巴尔喀什湖,南接吐蕃,西包河中,虽然喀喇斡耳朵仍是王朝首都,但玉素甫长年留居在喀什噶尔,因此那里就被称作“斡耳朵坎特”,意思是“汗城”。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因为王室成员大多被分封了土地,阿儿斯兰汗本身所能控制的领土反而在日益缩小。别的不论,连被玉素甫派去河中地区担任阿尔斯兰特勤的他的兄弟阿里,一旦站稳脚跟,就也掉过头来反对他。

        最终,河中地区从喀喇汗王朝分裂了出去。阿里特勤在世的时候就曾经自称为“桃花石汗”,也就是中国之王,他去世以后,权力逐渐落到前阿儿斯兰伊利克纳赛尔的儿子们手里。1041年,纳赛尔的长子穆罕默德自称大汗,任命兄弟亦卜拉欣(也叫贝里特勤)为副汗,从此不再承认喀喇斡耳朵阿儿斯兰汗的宗主地位。穆罕默德死后,亦卜拉欣继位,现在还能找到他在1046年左右铸造的钱币,上刻“桃花石汗亦卜拉欣”的字样。


        我发誓说出真相,除真相外别无其它,以上帝、女神、佛祖、安拉、大神、神力、盖娅,以及支撑宇宙的巨龟之名……

          2008-5-20 11:04:22
          回到顶部
          大意觉迷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真田家臣正七位下主殿少允
          身份:领民
          言论:668
          入籍:2005年5月23日
          65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喀喇斡耳朵阿儿斯兰汗阿赫马德的帐
          --------------------
          阿赫马德的称号一般写作“托干汗”,这个称号和“阿儿斯兰汗”啥关系不是很清楚,似乎应该用“托干汗”。
          其他一些细节不好再弄多么详细了,此外,译名应该可以统一一下,比如
          阿儿斯兰汗”阿尔斯兰汗”之类。

          专家:据考证,曹操墓被盗掘过两次,一次是在北齐,一次是在2004年。
          记者:第二次怎么能如此准确地确定年限?
          专家:因为我们在墓内发现了火腿肠皮、方便面袋子、矿泉水和啤酒瓶……

            2008-5-20 12:21:58
            回到顶部
            大意觉迷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真田家臣正七位下主殿少允
            身份:领民
            言论:668
            入籍:2005年5月23日
            66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双方在边境线上冲突不断。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后方起火,他的堂叔玉素甫(阿尔斯兰汗穆萨的兄弟博格拉汗哈仑之子)

            --------------------

            刚才注意到,伊利克纳赛尔、托干汗阿赫马德、卡迪尔汗玉素甫三人同辈,玉素甫是伊利克纳赛尔堂兄弟。玉素甫的世系是阿尔斯兰汗穆萨的兄弟苏莱曼之子博格拉汗哈仑之子,也就是所谓的哈桑系传人,伊利克纳赛尔、托干汗阿赫马德是阿里系传人。

            “1041年,纳赛尔的长子穆罕默德继承了‘桃花石汗’的称号,”这段有误,这里的穆罕默德就是玉素甫的那个弟弟阿里特勤。纳赛尔的长子是易卜拉欣.贝里特勤,他上台已经是公元1052年。

            另外承认一下这段话实际上是我说错了。我在整理世系表的时候将穆罕默德.阿里甫特勤误以为是阿里特勤了。穆罕默德.阿里甫特勤应该就是贝里特勤的哥哥,《喀喇汗王朝史稿》称之为阿尔普特勤。是我弄错了,检讨一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0 14:18:46编辑过]

            专家:据考证,曹操墓被盗掘过两次,一次是在北齐,一次是在2004年。
            记者:第二次怎么能如此准确地确定年限?
            专家:因为我们在墓内发现了火腿肠皮、方便面袋子、矿泉水和啤酒瓶……

              2008-5-20 13:00:25
              回到顶部
              赤軍雪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正四位上参议
              身份:守护
              言论:5188
              入籍:2003年7月7日
              67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大意觉迷在2008-5-20 13:00:25的发言:

              双方在边境线上冲突不断。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后方起火,他的堂叔玉素甫(阿尔斯兰汗穆萨的兄弟博格拉汗哈仑之子)

              --------------------

              刚才注意到,伊利克纳赛尔、托干汗阿赫马德、卡迪尔汗玉素甫三人同辈,玉素甫是伊利克纳赛尔堂兄弟。玉素甫的世系是阿尔斯兰汗穆萨的兄弟苏莱曼之子博格拉汗哈仑之子,也就是所谓的哈桑系传人,伊利克纳赛尔、托干汗阿赫马德是阿里系传人。

              “1041年,纳赛尔的长子穆罕默德继承了‘桃花石汗’的称号,”这段有误,这里的穆罕默德就是玉素甫的那个弟弟阿里特勤。纳赛尔的长子是易卜拉欣.贝里特勤,他上台已经是公元1052年。

              另外承认一下这段话实际上是我说错了。我在整理世系表的时候将穆罕默德.阿里甫特勤误以为是阿里特勤了。穆罕默德.阿里甫特勤应该就是贝里特勤的哥哥,《喀喇汗王朝史稿》称之为阿尔普特勤。是我弄错了,检讨一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0 14:18:46编辑过]

              耶,我把辈分算错了……

              至于名称统一问题,这事情实在太麻烦了,我脑袋都大了,还是等完篇后统一再替换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1 8:36:16编辑过]

              我发誓说出真相,除真相外别无其它,以上帝、女神、佛祖、安拉、大神、神力、盖娅,以及支撑宇宙的巨龟之名……

                2008-5-21 8:32:54
                回到顶部
                赤軍雪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正四位上参议
                身份:守护
                言论:5188
                入籍:2003年7月7日
                68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建号称尊叶密立

                耶律大石在离开高昌回鹘的时候,因为高昌王毕勒哥盛情款待,表示愿意成为附庸,所以很可能留下了几名将领作为监督。然而大军一走,情势立刻就改变了,毕勒哥也开始翻脸不认人。

                前面说过,耶律余睹曾经得到大石到达和州(高昌)的消息,上奏金主吴乞买说:“(大石)要是借了和州兵,再和夏人联合,情况就危急了。应该派遣使者前往,要当地人交出大石来。”吴乞买一直很关注相关大石的消息,闻报不敢轻慢,立刻派遣使者前往西夏。西夏国回复说:“敝国与和州并不接壤,我们也不知道大石究竟在什么地方。”

                说西夏国并不和高昌回鹘接壤,那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西夏最西面的甘、肃、瓜、沙等州原本都是开国始祖元昊从西域回鹘国抢过来的,从沙州往西数日的路程就可进入高昌回鹘境内。不过这些地方沙漠广阔,往往走数百里也见不到人烟,西夏人说并不清楚大石在哪里,不知道他是不是到了和州,倒可能是大实话。

                或许是金朝的使者又往西去了高昌,或许是西夏人去往高昌传递了消息,总之来自东方强大新兴政权——金朝——的强大压力很快就降临到了高昌王毕勒哥的头上。正好就在这个时候,毕勒哥听到了大石在喀什噶尔吃败仗的消息,于是立刻把脸一板,逮捕了城中的契丹监督,同时派出兵马,截杀败退回来的大石军。

                这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刚刚吃了败仗、士气低落的大石军怎么会是回鹘生力军的对手?两军稍一接触,很快就溃散了,残兵败将如同漏网之鱼一般匆忙逃回根据地叶密立。毕勒哥绑起大石麾下的几员将领,比如撒八、迪里、突迭——或许就是大石留在高昌的监督,或许是在战场上捉到的,史书语焉不详——派人送去金朝报捷。

                这是大石西征以来吃的第二次败仗(第一次是在谦谦州败于吉利吉斯人之手),但也是最后一次败仗。即便仁、智、勇兼备的名将,初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都是会吃败仗的,大石也不例外。但他很快就总结经验教训,调整了自己的西征步伐,这才是他人所无法望其项背的最大优点。

                撒八、迪里、突迭等人被押到金朝,是在1131年的九月,也就是大石军遭到东喀喇汗国和高昌回鹘前后夹击的第二年。在此前后,金朝因为知道大石已经不在可敦城中,觉得时机终于到了,于是集结大军前往进攻。

                发动这次战役的或许并非金主吴乞买本人,而是身在北境的大将粘罕。粘罕征发了幽云各州的汉军、女真军,任命右都监耶律余睹为主将,从云中出发,直插可敦城。关于这支军队的数量,史料上有两种记载:一说余睹所部一万,后面还有部队和民伕跟进,总数不详;另一说总数为两万人。

                进攻的目标,《大金国志》上说是“曷董城”,另有史料说是“和勒端城”,很明显都是可敦城的另外两种音译;至于所面对的敌方将领,说是“耶律大石林牙”和“耶律佛顶林牙”。大石林牙不用说了,他此时已经不在可敦城中,远征西域,书上这样记,或许有所讹误,或许只是表示进攻的乃是大石军。至于佛顶林牙,各种史料上都没有记载,他或许是大石留在可敦城中的主要守将。既然冠着“林牙”的名号,很可能他以前是大石的同事,两人同样在大林牙院里供过职。

                翰林是清贵之职,虽然没什么权力,也没什么油水可捞,但能进翰林院,就说明此人文采非凡,自然广受景仰。契丹人受中原文化影响很深,所以契丹辽朝的林牙应该也是受到追捧的,但凡当过林牙,别人在称呼你的时候,都可能把“林牙”二字冠在名上以示尊敬。“耶律佛顶林牙”可能和大石一样,都是位文武双全的高才。

                金军这次远征可敦城,再度以失败告终。《大金国志》上说:“从云中北去曷董城(可敦城),中间距离三千多里,全是沙漠无人之境。这次北征,三路民伕死亡的不可胜数,运输粮秣物资的大车、牛马,十成里面只回来了一、二成。”

                这些民伕和牲畜、大车,不大可能是在沙漠里迷路,没走到可敦城就损失惨重了。最大的可能是因为准备不够充分,金军好不容易渡过沙漠,来到可敦城周边,就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耶律佛顶率军出击,杀得他们溃不成军,被迫丢弃辎重撤退。而正因为物资不足,回去在经过沙漠的时候才会死亡枕藉,十成里面只逃回家一、二成。

                可以说,耶律大石西征的一开始就遭遇严重挫折,前线被东喀喇汗国和高昌回鹘前后夹击,后方可敦城也遭到女真人的攻打。但因为大石在可敦城留守问题上布置得宜,所以耶律佛顶等人很轻易就击退来犯的金军,为西征军保持住了稳固的后方。

                后方是稳了,前线又该怎么办呢?现在摆在大石面前有两条路:一是结束西征,退回可敦城;二是不顾损失,重新集结人马强攻高昌回鹘,甚至继续越过高昌去打东喀喇汗国。无疑第二条路是很不现实的,第一回仓促前进就已经撞得头破血流了,还来第二回,那不是找死吗?第一条路也走不得,当初自己杀青牛白马祭祀天地,发动西征,还没有取得丝毫成果就退回去,从此还怎么收拢人心,以期完成复国大业呢?

                所以明智的大石采取了一条中间路线,既不继续进兵,也不退回可敦城,只是停留在新建造的叶密立城中,一方面重新养精蓄锐、积攒实力,另方面也静静地等待西域地区形势的转变。他等的是什么呢?前面说过,喀喇汗国曾经打着“圣战”的旗号多次东进,向高昌回鹘发起进攻,所以两国虽是同源,此刻却有世仇。当面对两个敌对国家的时候,不必要做太多的离间工作,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对方总会在对立中露出破绽的,到时候就方便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了。

                大石在叶密立城休养了一年多的时间。高昌回鹘和中原王朝不同,并不施行郡县制,算不上中央集权,各地分封势力都很强大,况且虽以回鹘人为主体,境内各民族、部族也很众多,虽然大家都说突厥语,相互间却矛盾重重。大石就利用这些矛盾,逐渐把不满毕勒哥统治的很多民族、部族都聚拢到自己帐下,史书上说,很快他的“户数就达到了四万”。

                一般情况下,中原王朝的户数乘以五就是人口数,如果也按照这个比率来计算西域地区的人口,那么此时大石就已经招聚了二十万百姓,从中按一户一兵算,可以征集四万大军,加上原本跟他西征的契丹兵、汉兵,实力重新壮大,起码已经达到了西征之初的水平,甚至可能比离开可敦城的时候更为兵强马壮。

                他当初西征的时候,是先穿越了吉利吉斯人的领土,继而进入高昌回鹘境内,叶密立和可敦城之间是分隔开的。在叶密立休兵养马一年多以后,他逐渐地蚕食高昌回鹘北部领土,疆域东起土兀剌河(即今天蒙古国境内的土拉河),西到也迷里河,终于连成了一整片。

                既然实力恢复了,甚至比以前更为强大,大石就打算率兵南下,进攻高昌回鹘,以报前此的一箭之仇。不过在南下之前,他还得先完成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呢?有句老话叫“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大石想要征服西域,先得正名。论起来,他此时不过是契丹辽朝的一位王(虽然是自称的),国家已经灭亡,仅仅挂着一个王爷的头衔很难聚拢人心,完成复国大业。况且在叶密立城生聚的这一年多时间里,他招徕了大量操突厥语的民族或部族,也需要树立一个能够使他们信服的当地名号才行。

                虽然耶律大石曾经拥立过耶律淳当皇帝,并且他还当面对契丹辽朝的末主耶律延禧说,只要是太祖的子孙,为了社稷安康都可以当皇帝,但出于传统的忠君思想,他自己是不敢在耶律延禧还在的时候就称帝的,哪怕彻底决裂,离开夹山行营的时候,也不过自称为王而已。但耶律延禧早在7年前也就是1125年就被金军给俘虏了,这个时候的大石已经没有了丝毫的顾忌。

                基于这些考虑,又在麾下文武百官的拥戴下,耶律大石遂于1132年二月五日登基称帝。因为称帝的地方是在叶密立,所以按照当地人民的习惯,他给自己上了一个“汗”号。所谓“汗”,乃是突厥人的君主,后来受突厥人影响,北方草原和西域地区很多民族、部族也都争相模仿,纷纷称汗。因此光一个“汗”字,是不足以凸显大石政权的威仪的,“汗”上面还必须多一个称号,比如“阿儿斯兰汗”、“博格拉汗”、“桃花石汗”等等才行。

                按理来说,大石想要征服大石国也就是喀喇汗朝,可以给自己冠上喀喇汗朝的最高君主称号“阿儿斯兰汗”,因为他来自中国,也可以自称“桃花石汗”。但最终他并没有选择这两个称号,而是自封为“葛儿汗”,或者写作“菊儿汗”。这个称号的含义是“众汗之汗”,也就是说,如果普通的汗是指王的话,那么菊儿汗就是王中之王,是皇帝。

                大石的意思,他要在中亚细亚建立一个崭新的国家,他要做所有突厥语民族的君主,而不仅仅是喀喇汗朝之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菊儿汗”和当年草原、西域各国、各部送给唐太宗的名号“天可汗”是完全相同的。

                在称汗以后,大石手下的臣子,大多是契丹人和汉人,又按照中原习惯给他上了一个汉式尊号“天祐皇帝”,以示不忘故国。大石还按照中原习惯定当年为“延庆元年”,追谥自己的祖父为嗣元皇帝,祖母为宣义皇后,册立妻子萧氏为昭德皇后。

                登基坐朝以后,当然就要封赏百官了。大石对多年来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大臣们说:“朕和你们行进三万里,穿越沙漠,辛苦跋涉,全赖祖宗保佑,大家拥戴,才能坐上皇帝之位。为了酬谢大家这些年的辛劳,你们的祖父、父亲,都能得到追封,各人的家族都可共享荣华。”于是封赏了以萧斡里剌为首的四十九名功臣的家族。

                行进“三万里”云云,明显都是虚数,是夸张,不必要深究。而至于那个萧斡里剌,看他的名字就很明显和大石同族,也是契丹人——请大家记住这个名字,在大石政权以及此后的历史上,这个人将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

                耶律大石在叶密立自称“菊儿汗”,然后亲率大军,再次南下逼近高昌城,这可把高昌王毕勒哥给吓坏了。大石第一次率军来到的时候,毕勒哥就实行缩头乌龟政策,乖乖地开城、让路,还表示愿意当大石的附庸,现在大石的兵力只有比第一次更为强盛,他毕勒哥哪还有胆子阻拦呢?

                当大石在叶密立城中积攒实力,逐步并吞高昌回鹘北部领土,以与可敦城连成一片的时候,毕勒哥或者是不敢出头,或者曾经派兵前去进攻但都铩羽而归,总之根本没能拦住大石的扩张步伐。现在敌人越来越强,己方越来越弱,他除了投降也没有第二条道路好走了。

                于是毕勒哥就用比从前更为恭顺的态度召见大石派来的使者,既为上次袭击大石军后路道歉,又再次表示愿意当附庸,永不背叛。大石并不想在高昌回鹘国内浪费太多时间和精力,于是不计前仇,慨然允诺。当然,他不会再象前次那么信任毕勒哥了,他肯定会留下一支军队而不是几名官员来监督这位变色龙一般的高昌王的一举一动。

                可以说,没有遭遇到什么抵抗,大石就顺利地吞并了高昌回鹘。但他没有再走和上次相同的路线,没有越境去进攻喀什噶尔,一方面可能是怕毕勒哥再在自己背后动手脚,另方面也意识到喀什噶尔是东喀喇汗国的中心区域,直接大军挺进,可能会遭到非常强力的抵抗。于是他退回叶密立城,然后即以此地为出发点,直接向西,进攻东喀喇汗国的北部——七河地区。


                我发誓说出真相,除真相外别无其它,以上帝、女神、佛祖、安拉、大神、神力、盖娅,以及支撑宇宙的巨龟之名……

                  2008-5-21 10:05:53
                  回到顶部
                  pixy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领民
                  言论:579
                  入籍:2003年7月8日
                  69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太政手上有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吗?我翻了一下,辽全图里的镇州(你文中说就是可敦城)与金全图一里的曷董不是一个地方。虽然离的不远,但前者在土兀剌河西边,后者在斡耳罕河南岸。

                  可敦不等于曷董还是镇州不等于可敦?


                  --您能从深层次分析一下浦和今年夺冠的原因吗?
                  --俺们能上五个巴西人。
                  --明年球队卫冕会很困难吗?
                  --是的,所以我们正努力把第六个阿根廷人也变成日本人。

                    2008-5-21 17:56:04
                    回到顶部
                    赤軍雪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正四位上参议
                    身份:守护
                    言论:5188
                    入籍:2003年7月7日
                    70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镇州=?可敦=?曷董

                    对于这个问题,专家各多各话,将三者归并为一是最简单的方法,对于这篇通俗读物来说,我所以选择了这种方法。

                    PS.你看的哪版《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上下两册的?那东西很古老了呀。


                    我发誓说出真相,除真相外别无其它,以上帝、女神、佛祖、安拉、大神、神力、盖娅,以及支撑宇宙的巨龟之名……

                      2008-5-22 8:45:26
                      回到顶部
                      大意觉迷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真田家臣正七位下主殿少允
                      身份:领民
                      言论:668
                      入籍:2005年5月23日
                      71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耶律佛顶似乎在天辅六年 (公元1122年)就被金人派遣的耶律坦招降了,估计可敦城之战在很大程度上与大石在北辽的经历混淆。

                      专家:据考证,曹操墓被盗掘过两次,一次是在北齐,一次是在2004年。
                      记者:第二次怎么能如此准确地确定年限?
                      专家:因为我们在墓内发现了火腿肠皮、方便面袋子、矿泉水和啤酒瓶……

                        2008-5-22 9:43:37
                        回到顶部
                        大意觉迷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真田家臣正七位下主殿少允
                        身份:领民
                        言论:668
                        入籍:2005年5月23日
                        72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按《辽史》卷37《地理志》所载,辽上京道有两“可敦城”,一是《辽史》称为“古可敦城”的镇州建安军,“东南至上京三千余里”,一是《辽史》称为“回鹘可敦城”的河董城,“东南至上京一千七百里”。前引《大金国志.海陵炀王纪年》婆隆敦屯田之“曷董城”,《大金国志》下文有“曷董城去上京三千余里”,显然是指辽镇州建安军,亦即耶律大石所据之“可敦城”。
                        http://www.studa.net/lishi/060517/1539383-2.html
                        这个注释或许能解释可敦城的位置问题。

                        专家:据考证,曹操墓被盗掘过两次,一次是在北齐,一次是在2004年。
                        记者:第二次怎么能如此准确地确定年限?
                        专家:因为我们在墓内发现了火腿肠皮、方便面袋子、矿泉水和啤酒瓶……

                          2008-5-22 9:46:14
                          回到顶部
                          赤軍雪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正四位上参议
                          身份:守护
                          言论:5188
                          入籍:2003年7月7日
                          73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一家之言而已,这玩意儿目前还没有定论,我也只好含糊过去。

                          对于耶律佛顶之事,嗯,我会再多添几笔说明一下的。


                          我发誓说出真相,除真相外别无其它,以上帝、女神、佛祖、安拉、大神、神力、盖娅,以及支撑宇宙的巨龟之名……

                            2008-5-22 16:57:52
                            回到顶部
                            pixy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领民
                            言论:579
                            入籍:2003年7月8日
                            74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就是谭其骧的,还有什么新东西比它更靠谱啊……

                            从比例尺看镇州与曷董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00公里,与大意殿说的一千七百里和三千余里相差甚远,又不知谭老根据的是什么史料,看来只好存疑了。


                            --您能从深层次分析一下浦和今年夺冠的原因吗?
                            --俺们能上五个巴西人。
                            --明年球队卫冕会很困难吗?
                            --是的,所以我们正努力把第六个阿根廷人也变成日本人。

                              2008-5-22 22:51:30
                              回到顶部
                              赤軍雪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正四位上参议
                              身份:守护
                              言论:5188
                              入籍:2003年7月7日
                              75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怪哉,怪哉。

                              首先,是我记错了,我手头的地图也是谭老那部,其次,我又仔细查了一下——

                              辽、北宋时期全图,标注镇州,靠近土兀剌河。

                              辽之上京道,标注镇州(可敦城),靠近土兀剌河。

                              金、南宋时期全图一,标注曷董城,在斡耳罕河流域。

                              蒙古、克烈等部,标注曷董城,靠近土兀剌河。

                              TMD老子无所适从了……


                              我发誓说出真相,除真相外别无其它,以上帝、女神、佛祖、安拉、大神、神力、盖娅,以及支撑宇宙的巨龟之名……

                                2008-5-22 23:48:36
                                回到顶部
                                赤軍雪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正四位上参议
                                身份:守护
                                言论:5188
                                入籍:2003年7月7日
                                76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不战而降东可汗

                                耶律大石率军西征的时候,其实喀喇汗朝不但分裂,并且日益衰弱,已经沦为塞尔柱帝国的附庸了。且说塞尔柱人的前身是突厥民族的一支,中国史书上称为“乌护”,阿拉伯史书上称为“乌古斯”。这个部族最早居住在天山山脉东麓,公元682年,被唐朝庭州刺史王方翼打败,西迁到锡尔河下游。后来同为突厥民族一支的葛逻禄人占据了乌古斯人的牧场,又把他们继续往西赶,最远的一直跑到伏尔加河流域去了——在迁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后来的土库曼民族。

                                十世纪末期,土库曼人中间出现了一位领袖,名叫塞尔柱,率先皈依伊斯兰教,这就是塞尔柱王朝名称的由来。咱们前面说过,喀喇汗朝曾经和阿富汗、呼罗珊地区的伽色尼王朝(或译为“哥疾宁王朝”)长年鏖战,一开始塞尔柱人是支持喀喇汗朝的,后来转变阵营,南下投奔伽色尼朝,伽色尼的君主马苏德(马赫穆德之子)大喜,就于1035年招了塞尔柱首领做驸马,让他们协助防备北部边境。

                                马苏德很快就尝到了这样做的苦果,他派塞尔柱人防守国家北境,等于敞开了大门,大量突厥部族汹涌南下,按照《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书中的说法:“牧羊的人们变成了强盗;匪帮们集合为一支征服者的军队;波斯,以至于伊斯法罕和底格里斯都遭到他们掠夺性的攻击。土库曼人(塞尔柱人)公然大胆地要与亚洲骄傲的君主们比试一下,看谁更武勇,谁的兵马更多。”

                                最终,塞尔柱人占据了包括呼罗珊、河中地区北部花剌子模等大片土地,反过来控制了伽色尼的君主们。塞尔柱的统治者、“伯格”图格里克还一路往西打,在1055年进入巴格达,受阿拔斯朝哈里发册封为“东方和西方的苏丹”,宣告一个大帝国的建立。

                                塞尔柱帝国最强盛的时期,疆域几乎囊括整个西亚细亚和部分中亚细亚,东境直接和喀喇汗朝接壤,势力大得还曾经要求拜占庭的皇帝向其称臣纳贡。一开始,塞尔柱和喀喇汗朝关系是很和睦的,等到西喀喇汗国的君主亦卜拉欣去世以后,诸子争权,河中地区乱成一锅粥,塞尔柱苏丹阿尔普趁机纠结了二十万大军兵发河中。

                                可怜得很,这位阿尔普苏丹才刚出兵就被人刺死了,西喀喇汗国发动反击,反而夺取了很多原本臣服于塞尔柱的城池。新苏丹马里克.沙再次集合大军前往征伐,终于逼迫西喀喇汗国签订和约。

                                到了1081年,西喀喇汗国桃花石汗阿赫马德处死了声威烜赫的宗教法官阿布.纳斯尔,伊斯兰教长们向塞尔柱苏丹求助——那可是教主钦封的苏丹呀,他定能救我们脱离世俗暴君的残酷统治——于是马里克.沙再次大举进攻西喀喇汗国,先后攻克了蒲华和萨末鞬,捉住桃花石汗阿赫马德,囚禁起来。后来因为河中地区暴乱不断,他被迫释放了阿赫马德,但要求对方服从于塞尔柱的统治——西喀喇汗国就此臣服于塞尔柱苏丹战靴之前。

                                在拿下萨末鞬以后,马里克.沙毫不停留,继续东进,一直杀到讹迹邗(即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乌兹根),他在那里向喀什噶尔传下旨意,要东喀喇汗国阿儿斯兰汗前往朝见。当时的阿儿斯兰汗名叫哈仑,是玉素甫的孙子,他听闻塞尔柱人兵强马壮,数量更是如同天上的繁星一般不可胜数,吓破了胆,应召而至——这标志着东喀喇汗国终于也变成塞尔柱帝国的附庸了。

                                喀喇汗朝和中原王朝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密。咱们前面说过,他们称宋朝皇帝为“汉家阿舅大官家”,先后向开封府派遣过五十多次朝贡的使团,同时和契丹辽朝也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十一世纪喀喇汗朝的文学家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曾经写过一部长诗,名叫《赐予幸福的知识》(汉译《福乐智慧》),从中就能找到这样的诗句:

                                “要是中国来的商队砍倒自己的旗子,千万种珍宝从何而来?”

                                “大地铺上绿毯,契丹商队运来了中国的商品。”

                                由此可见喀喇汗朝和宋朝、契丹辽朝之间的贸易往来也非常频繁。通过这些接触,耶律大石了解到喀喇汗朝幅员辽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他谋求复国的最好根据地,于是在征服了高昌回鹘以后,再次发兵进攻东喀喇汗国,目标直指七河地区。

                                大石探听到七河地区的东境驻扎着大量军队,估计将会爆发一场恶战,于是先派人前往侦察。他没有料到,侦察兵却带来了对方的使者,抄着他家乡的语言——也就是契丹语——提出归附的请求。

                                原来,当女真人向契丹辽朝发起猛烈进攻的时候,有很多契丹人和一些契丹辽朝统治下的突厥民族被迫向西迁徙,他们先大石很多年就到了西域,并且进入东喀喇汗国境内。这些人基于契丹辽朝和喀喇汗朝之间长年的友好关系,希望得到阿儿斯兰汗的收留和庇护。

                                这个时候的东喀喇汗国君主是摩诃末.伊本.苏来曼,他看到先后有数万人前来投奔,大为欢喜,于是就委派这些契丹人和突厥人为自己守卫东部边境,不仅如此,还奖赏金钱、赐予土地,使这些外来之人成为七河东境势力最大的领主。然而好景不长,等到阿赫马德.伊本.哈桑——就是曾在喀什噶尔打败过大石的那位君主——继位以后,却和这些契丹、突厥人产生了矛盾。

                                阿拉伯史书上说,阿赫马德.伊本.哈桑“强迫他们(驻守东境的契丹、突厥人)与妻子隔离,想使他们不再繁殖”,。这句话可能有两种含义:一是向他们夺取妻、儿为人质;二是抢夺他们族中的女人。不管是哪一种含义吧,总之这些契丹、突厥人怒不可遏,起兵造反,数千上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东喀喇汗朝的首都喀喇斡耳朵。

                                阿赫马德.伊本.哈桑集结大军前来抵挡,因为那些契丹、突厥人都是从东方迁来的,绝大多数并不信仰伊斯兰教,所以他还打出了“圣战”的旗帜。这些契丹、突厥人吃了败仗,被迫退回到东部边境。大概阿赫马德.伊本.哈桑也再无力追杀,于是对立状态就一直延续了下去。

                                这些契丹、突厥人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是继续呆在这里,等待时机复仇呢,还是应该离开东喀喇汗国,到别处去发展呢?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听说有一位契丹族的菊儿汗或者天祐皇帝领兵杀了过来,大喜过望,急忙派人前去联络,愿意归服于大石麾下。

                                《全史》上说,大石的军队因此增长了一倍,这种说法可能有点夸大。这些曾为东喀喇汗国镇守边境的契丹和突厥人,数量有一万六千帐,一帐就是一个家庭,大致等于一万六千户,可动员的兵力不会超过三万,而大石在叶密立城整整积聚一年,麾下有四万户,兵力应该远较三万为多。但不管怎么说,大石得到了这些族人的投奔,势力是更为强大了。不仅如此,他还从这些新归附的人们的口中,得知了更多相关东喀喇汗国的内情。

                                然而大石并没有趁此机会进兵,直捣七河地区,攻陷喀喇斡耳朵,然后再南下喀什噶尔,他反倒在两国边境上停了下来。他在等什么呢?原来他在等东喀喇汗国自己崩溃。

                                此时的东喀喇汗国已经濒临灭亡的边缘了,不仅仅驻守东境的这一万六千帐契丹、突厥人,国内到处都是暴乱和起义,新任阿儿斯兰汗亦卜拉欣忙着救火,搞得焦头烂额。这位亦卜拉欣乃是阿赫马德.伊本.哈桑的儿子,据说阿赫马德.伊本.哈桑在前此和大石军队的交锋中虽然打了胜仗,自己却身受重伤,很快就一命呜呼了。他的儿子亦卜拉欣继位,此人按照志费尼的记载,是“一个无能无力的人”,“该地的哈剌鲁(葛逻禄人)和康里突厥人已经摆脱了对他的隶属,而且经常欺凌他,袭击他的部属和牲口,进行抄掠”。

                                前面说过,葛逻禄人本是突厥民族的一支,很早就迁徙到西域地区,还在怛罗斯大战的时候从高仙芝背后捅过一刀。游牧在七河地区的葛逻禄人后来被西迁的回鹘人所征服,成为喀喇汗朝的主要居民之一。而康里人是高车人种,当突厥帝国最强盛的时候,他们臣服于突厥王庭,所以也可以看做是突厥种——东喀喇汗国境内的康里人本是葛逻禄人的从属。

                                总之就是东喀喇汗国占统治地位的回鹘人和处于被统治地位的突厥人之间发生了矛盾。民族间的矛盾肯定由来已久,但当一个王朝强盛的时候,这些矛盾可以被压制下去,甚至可以被部分化解,而等王朝衰弱以后,矛盾就会浮出水面,处理不当还可能激化。突厥是相当善战的民族,在当时中亚细亚各国中,突厥贵族往往充当军队指挥官的角色,可以说,中亚各国的军权有一半是掌握在突厥人手里的。如果他们听从指挥,固然会是有助于国家强盛的极大力量,但如果他们离心离德,反而会变成王朝灭亡的重要因素——塞尔柱帝国的崛起就是很好的例证。

                                拉回来说,喀喇汗国内的葛逻禄、康里等突厥部族纷纷掀起叛乱,阿儿斯兰汗亦卜拉欣无计可施。他曾经想向自己的宗主国塞尔柱帝国请求支援,可是塞尔柱人远在呼罗珊,真可谓“远水救不了近火”。怎么办呢?自己还能到哪里去找靠山,才能避免被那些突厥人攻陷喀喇斡耳朵,要了自己的小命去?

                                万般无奈之下,亦卜拉欣听说耶律大石的数万大军就驻扎在东方边境上,于是派遣使者前往,“把自己的软弱、康里人和哈剌鲁人(葛逻禄人)的强大和奸诈告诉他,并请求他到他的都城去,以此他可以把他的整个版图置于他的治下,从而使他自己摆脱这尘世的烦恼”。

                                上述文字见于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虽然一大堆的“他”,指代不清,还是可以大致看明白,乃是亦卜拉欣病急乱投医,打算举国臣服于大石,请大石帮忙管教造反的突厥人。然而,对方很可能是杀死自己父亲的凶手,对方的大军还陈列在边境线上,就这样一战未交,乖乖地双手奉上整个国家,即便亦卜拉欣是个废物吧,这种怪事也实在难以使人相信。

                                史料上记载不详,咱们可以尝试猜测一下,究竟是什么迫使亦卜拉欣主动向大石递上降表的呢?首先,他当时的情况可能确实是万分危急,甚至突厥叛军可能已经杀到了喀喇斡耳朵城下,一旦城破,以突厥人对东喀喇汗统治者的仇恨来说,他肯定没有偷生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他或许愿意臣服于包括大石在内的任何一股外来势力——只要对方答应从突厥人手中救出他的小命就好。

                                另方面,大石虽然并没有深入东喀喇汗国的国土,但不会仅仅简单地在边境线上呆着,他一定会派遣使者前去威吓亦卜拉欣,并且极力渲染自己的强大。同时,大石还可能派人去联络葛逻禄人和康里人,随时准备和这些突厥部族联合起来,一起向喀喇斡耳朵进军。

                                在这种情况下,亦卜拉欣除了投降大石,已经没有其它道路可走了。于是大石在接到他的“请求”以后,就长驱直入,率军进入喀喇斡耳朵,“登上那不费他分文的宝座”。

                                其实世界上没有什么宝座可以“不费分文”得到,对于亦卜拉欣的投降,大石肯定做了相当多的军事、政治和外交工作,亦卜拉欣绝对不会是主动献出自己所有土地的。这正是孙子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耶律大石不愧是深通兵法的一代名将!


                                我发誓说出真相,除真相外别无其它,以上帝、女神、佛祖、安拉、大神、神力、盖娅,以及支撑宇宙的巨龟之名……

                                  2008-5-26 8:49:15
                                  回到顶部
                                  山名宗纲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山名家臣正六位上淡路守
                                  身份:城主
                                  言论:723
                                  入籍:2004年7月11日
                                  77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大意觉迷在2008-5-20 12:21:58的发言:
                                  喀喇斡耳朵阿儿斯兰汗阿赫马德的帐
                                  --------------------
                                  阿赫马德的称号一般写作“托干汗”,这个称号和“阿儿斯兰汗”啥关系不是很清楚,似乎应该用“托干汗”。
                                  其他一些细节不好再弄多么详细了,此外,译名应该可以统一一下,比如
                                  阿儿斯兰汗”阿尔斯兰汗”之类。

                                  “托干”不就是“桃花石”吗?所以“托干汗”就是“桃花石汗”呵。。。。。。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008-5-26 19:08:43
                                    回到顶部
                                    大意觉迷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真田家臣正七位下主殿少允
                                    身份:领民
                                    言论:668
                                    入籍:2005年5月23日
                                    78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Tughan托干汗
                                    Taugast桃花石

                                    专家:据考证,曹操墓被盗掘过两次,一次是在北齐,一次是在2004年。
                                    记者:第二次怎么能如此准确地确定年限?
                                    专家:因为我们在墓内发现了火腿肠皮、方便面袋子、矿泉水和啤酒瓶……

                                      2008-5-26 19:38:22
                                      回到顶部
                                      山名宗纲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山名家臣正六位上淡路守
                                      身份:城主
                                      言论:723
                                      入籍:2004年7月11日
                                      79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不过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对音或拼写而已。可以查阅一下,在各类不同时期和母语的文献中,“桃花石”的拼写是多种多样的。第一个音一般是“tau”、“tu”、“tuo”、“to”等等,而第二个音节是“ba”、“ghan”、“gha”、“khan”(此与“可汗”同)、“kha”等等,然后有尾音st之类的。

                                        2008-5-26 23:50:46
                                        回到顶部
                                        三好逸势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旅人
                                        言论:25
                                        入籍:2003年7月11日
                                        80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不是这样的,toγan 古突厥语"鹰"的意思

                                        ?????现代维语作

                                        tabγa?,古突厥语"桃花石",拓拔氏

                                        阿拉伯文转写作????

                                        是完全不同的拼写和意思


                                        红叶不是我放上去的/我不知道/那铭文说的是什么

                                          2008-5-27 3:32:58
                                          回到顶部
                                          三好逸势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旅人
                                          言论:25
                                          入籍:2003年7月11日
                                          81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阿拉伯字母不能显示吗?

                                          那么提供桃花石的转写,tabγach


                                          红叶不是我放上去的/我不知道/那铭文说的是什么

                                            2008-5-27 3:53:46
                                            回到顶部
                                            山名宗纲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山名家臣正六位上淡路守
                                            身份:城主
                                            言论:723
                                            入籍:2004年7月11日
                                            82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鹰”不是“卡吉尔”吗?

                                              2008-5-27 19:52:22
                                              回到顶部
                                              三好逸势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旅人
                                              言论:25
                                              入籍:2003年7月11日
                                              83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魏老师的书并不完全正确,因为他不懂古代和中古突厥语,而当时条件也不能够查阅到相关的字典类书,他书里未明出处的“卡吉尔”大概是从俄罗斯学者的书里转引来的(魏老师的俄语非常棒),而我们都知道俄语里的d在词中和软元音拼的时候经常要发j这个音,所以我很怀疑这个“卡吉尔”实际上是来自于突厥语的Kartal,"金雕"的意思,不过尚无确凿证据。但鹰确实是toγan ,这个词早在鄂尔浑突厥碑里就有了,你看突厥人当中好多的托干汗(toγan khan)都是这个意思。

                                              红叶不是我放上去的/我不知道/那铭文说的是什么

                                                2008-5-28 0:30:47
                                                回到顶部
                                                山名宗纲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山名家臣正六位上淡路守
                                                身份:城主
                                                言论:723
                                                入籍:2004年7月11日
                                                84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包括毗伽阙、玉素甫以及后来的苏来曼-本-达乌德这些“卡迪尔汗”是不是就是这个“卡吉尔”?'d'和'j'应该是相通的吧?


                                                  2008-5-28 9:23:29
                                                  回到顶部
                                                  赤軍雪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正四位上参议
                                                  身份:守护
                                                  言论:5188
                                                  入籍:2003年7月7日
                                                  85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东进复国铩羽归

                                                  耶律大石在进入喀喇斡耳朵以后,就把此城定为自己的首都,改名为“虎思斡耳朵”。咱们前面说过,喀喇斡耳朵本名八剌沙衮,喀喇汗国在此定都,才改成了这个名字,斡耳朵就是“宫帐”之意,而喀喇在突厥语中是“黑”的意思。正因如此,汉语才会意译喀喇汗国为“黑汗国”,或者讹写为“黑韩国”。

                                                  大石定都虎思斡耳朵,意思为“强有力的宫帐”。因为居于喀喇汗国故地,或者更准确点来说,是基本继承了可汗国那些喀喇汗们的领土,所以中亚历史上称他的政权为“喀喇契丹”,也就是黑契丹,中国史书则称为“西辽”,因为它是契丹辽的残部西迁后所建立的国家。

                                                  为什么要定都虎思斡耳朵,而不仍然留在称帝的根据地叶密立呢?一方面,这说明大石并不因为吞并了高昌回鹘和东喀喇汗国而感到满足,他希望更能向西方大步迈进,彻底征服整个“大石国”,也就是说,他把目光又瞄向了以河中地区为中心的西喀喇汗国。另方面,虎思斡耳朵周边,也就是七河地区,实在是个能耕能牧的好地方,适合作为一个新兴王朝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大石定都虎思斡耳朵是在1134年,此后又过了整整87年,蒙古帝国崛起,成吉思汗率军发动第一次西征,他召全真教的掌教长春真人邱处机前往西域军中觐见,邱处机带着弟子们跋涉万里,最后在大雪山(即今天阿富汗境内的兴都库什山)见到了成吉思汗。这趟旅程留下了一部史料价值很高的著作《长春真人西游记》,书里对于途中所见的西辽故都,是这样描述的——

                                                  “自金师破辽,大石林牙领众数千走西北,移徙十余年,方至此地。其风土、气候与金山以北不同,平地颇多,以农桑为务。酿蒲萄为酒,果实与中国同,惟经夏秋无雨,皆疏河灌溉,百谷用成。东北西南,左右山川,延袤万里,传国几百年。”

                                                  这本书的作者是邱处机座下得意弟子李志常,他曾经跟随邱处机前往觐见成吉思汗,所写所记皆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可信程度很高。由他的记述可以看出,虎思斡耳朵周边以农业生产为主,能种“百谷”,还能植桑养蚕,种葡萄酿酒,虽然雨水较少,但河渠纵横,引水灌溉,收成是很好的。再远一点的地方,还有大片牧场,放养牛、羊、马匹,确实是一块丰饶沃土。

                                                  但是进驻虎思斡耳朵,并不代表大石已经统治了东喀喇汗国全境。咱们前面说过,东、西两个喀喇汗国都实行分封制度,各贵族、部族都有自己的采邑,有自己的部属和百姓,当阿儿斯兰汗无法控制全境的时候,仅仅令其降服,是无法把贵族们和各部族都同时征服,让整个东喀喇汗国都跪伏在大石脚下的。

                                                  那么,应该怎样彻底统治如此广大的领土呢?耶律大石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还是正名,他现在已经是名义上的东喀喇汗国之主,那么就不能允许在其治下还有西域回鹘国的最高领袖——阿儿斯兰汗——的存在。于是大石降封亦卜拉欣为“伊利克—伊.土库曼”,意思是就土库曼王。他自己占据了七河之地,但允许亦卜拉欣继续统治喀什噶尔和其附近的和田地区。也就是说,大石把原来东喀喇汗国的国土一分为二,将其北部划归东喀喇汗之上的喀喇契丹菊儿汗直辖。

                                                  史料上说,大石曾经派出过一支军队,到喀什噶尔和和田巡行,很可能是护送亦卜拉欣回去喀什噶尔,也就是亦卜拉欣老祖宗玉素甫起家的地方。随即大石又降服了原本东喀喇汗国境内的葛逻禄人和康里人,并且派遣部队再度杀往谦谦州,沉重地打击了当地的吉利吉思人,报了当年一箭之仇。

                                                  大石定都虎思斡耳朵是在1134年初,等到整个东喀喇汗国都平定了下来,他就誓师东进,对金朝发起了大规模的复仇之旅,那是在当年的三月份。由此可知,大石征服如此大一片领土,花费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最多不超过三个月。再往前算,降服高昌回鹘国是在1132年,随即他就发兵向西,收服了驻扎在东喀喇汗国东境上的那一万六千帐契丹、突厥人,中间两年的时间,他大概一直都停留在边境线上,未曾前进一步。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大石肯定做了大量的外交斡旋和分化瓦解工作,所以不动则已,一动之下,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彻底征服了有现在半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小的东喀喇汗国。孙武子所谓的“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就是大石用兵最好的写照吧。

                                                  大石西征,最大的目的不是迁徙,更不是流亡,他一心想着回归故土,光复旧物,消灭女真人,重建庞大的契丹辽朝,所以当在西域的根据地稳固以后,当然就应该整顿兵马,东进复仇了。定都虎思斡耳朵以后,大石把年号从延庆改为“康国”,并于三月间再次宰杀青牛白马,誓师东征。

                                                  不过仔细探讨一下,这次东征的时机选择得并不好,东喀喇汗国刚刚征服,还不可能在短短的数月间就稳定下来,原本回鹘人和突厥各部的矛盾,也不是在他们头上压上一伙契丹人就可以搞定的,从西辽以后的历史发展来看,国内各民族的矛盾始终占有相当突出的地位,大石就不能多等一段时间,先搞几年内政,把情况稳定下来,再东征攻金吗?

                                                  很有可能是跟随大石万里西征的那些契丹人和汉人已经快要熬不下去了,他们穿越沙漠,翻过高山,行经很多无人之地,多次遭受当地游牧民族的袭扰,好不容易找到块既适合放牧也适合耕种的好地方,那地方的人们却又语言不通,风俗不同。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回归故土,以前不回去是因为没有机会——如果回去就要受女真人的奴役,还不如客死异乡呢——但是现在已经兵强马壮,足堪一战了,为什么还不能回家呢?

                                                  几乎每个人的心都飞到了万里之外,都恨不得一步就回归中原。或许这些人没有政治头脑,没有战略眼光,不知道新领土还不够稳定的情况下贸然发动东征,很可能会给这个崭新的政权带来无法弥补的创伤和损失,但人心既然如此,大石也不可能去一一加以说服。

                                                  人心思归,大石也无法阻拦,很明显的,虽然他的威望很高,但如果在根本原则问题上背离众人所想,那些一直跟随他的契丹兵、汉兵,或许还有渤海兵、奚兵,是肯定会离他而去的。从来英雄只是引领潮流,而无法创造潮流,潮流是一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聚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这就是天时、人心,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所以大石无奈之下,只好仓促发起了东征。但他很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并不愿意此时东进的想法,身为万里迢迢带领着这些子弟兵远征西域的领袖,他竟然没有亲自出马——当然,其中也包含着另外一个因素,他现在不再是一位普通将军了,也不是自封的王,他是菊儿汗,是天祐皇帝,又怎能轻易地离开自己的国土呢?

                                                  大石挑选的主将就是咱们前面提到过的萧斡里剌,当时在西辽朝廷中担任的职务是六院司大王。六院司属于北面官,负责游牧民族事务,比之汉制,大致等同于户部,但权力要更大一些。相当于户部的北面官衙门还有一个,就是五院司,也称为北院,六院司可称为南院,萧斡里剌这个时候,也可以称他为“南院大王”,就其此后的表现来看,很可能算是大石朝廷里总理一级的人物。

                                                  萧斡里剌是东征军主帅,副帅则选定了敌剌部前同知枢密院事萧查剌阿不,此外,还任命茶赤剌部秃鲁耶律燕山为都部署(前线总指挥),护卫耶律铁哥为都监。敌剌部和茶赤剌部都是当初大石在可敦城召集开会的那十八部游牧民族之一,不过看这两位将军的姓名,应该是契丹人,而不会真是敌剌部和茶赤剌部的人,大概前面冠以部族名,是指他们统领从这些部族借来的兵马吧。同知枢密院事,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秃鲁”则是头人的意思,护卫就是禁卫军官,这个阵容可以说是超级豪华。

                                                  不仅派将豪华,出兵数量也实足惊人,竟然整备了七万骑兵,大概跟随大石西征的契丹骑兵、汉族骑兵,还有比大石较早迁来西域的那一万六千帐契丹人和突厥人,全都包括进去了吧。虽说大石很可能并不想如此仓促地发动东征,但如果只是敷衍了事,很可能会引发部下不满的。要么不做,做就尽量做到最好,所以他才会派出最强的将军和最强的部队,除了自己没有亲征之外,那简直就是新兴的西辽政权的倾国之兵了。

                                                  在宰杀青牛、白马,立旗誓师的时候,大石再次对他英勇的战士们发表演讲,他说:“我大辽自从太祖、太宗艰难创业以来,其后的多位君主耽于逸乐,不理国政,致使盗贼蜂起,天下土崩瓦解。朕被迫率领着你们远征大漠,希望能够恢复故土,中兴大辽。这地方,终究不是你我君臣世代居住的地方,咱们总是要回去的呀!”

                                                  这番话喊出了大石本人的理想,也喊出了兵将们的心声,立刻就引来如同海潮一般的欢呼。然后大石关照元帅萧斡里剌说:“你这趟去,一定要赏罚分明,和士卒们同甘共苦,选择水草繁茂的地方扎营,调查清楚了敌人的情况再进攻,别自取其败。”从这番话里可以看出,大石对此次东征并不报太大的希望,把那么大一支部队交到萧斡里剌手里,他也是不大放心的。否则,那些老生常谈,还用对跟随他多年、做到六院司大王高位的萧斡里剌说吗?

                                                  西辽这次东征,准备得相当不充分,后勤物资的保障尤其是如此。万里行军,在那个时代是很艰难的事情。后来蒙古人也万里远征,取得了辉煌胜利,那是因为蒙古骑兵同时也是牧民,可以连续数日数夜驰骋而不下马,一人携带数匹战马,随时换乘,渴了、饿了,靠喝马奶就能解决问题。契丹人虽然也是游牧民族出身,终究在中原闲散了数百年,已经不复当年悍勇了。况且,大石远征西域,是一程一程走过来的,也不是一口气就跑来东喀喇汗国,从不停步的。

                                                  真要想大规模进攻金朝,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在帝国东境,也就是高昌回鹘国的东部集结兵马和粮草,然后联络西夏和草原游牧民族,一起向金朝的腹地推进。以虎思斡耳朵为出发地,距离目的地未免太过遥远了,恐怕还没等走到边境线上,粮草物资就会耗光。

                                                  结果也正是如此,萧斡里剌率领西辽军走了一万多里地,连个女真兵都没有见到,反而自己的物资消耗殆尽,牛马累死大半,只好垂头丧气地返了回来。虽然这一切都应该在大石的预料之中,他也不禁仰天长叹一声说:“天意、命数如此,难以成功呀!”

                                                  可是大石此次出兵,倒也并非全无所获,所造成的政治影响是相当巨大的。金人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并且为此战栗不已。有一则记载说,1134年,南宋使者杨安前往金朝,见到了金朝的礼部尚书宇文虚中——这位宇文虚中并不是女真人,而是汉人,原本在北宋当官,后来被俘投降,被金朝尊为“国师”,但他一直心向南朝。宇文虚中给了杨安一封“矾书”,让他把情报传回南宋。

                                                  所谓“矾书”,就是指用明矾水写的书信,这种书信笔迹一干就变成了一张白纸,得重新沾水才能现出字来,算是一种古老的密信吧。宇文虚中是个聪明人,他还怕矾书被人识破,所以书信内容乍看只是一部佛经和经后的“跋语”(后记)而已,其实秘密全都藏在那跋语里。在跋语中这样写道:

                                                  “石头双林,虽未出世,气象已咄咄逼人……当坚其心,有进无退,众魔将降,吾道自胜。”

                                                  前人早就看出了其中的秘奥所在。所谓“石头”当然是指大石;“双林”是指两位林牙,也即耶律大石林牙和耶律佛顶林牙;“魔将”是指女真人;“吾道”是指南宋朝。这段话看上去都是些神神鬼鬼的妄语,真实含义却是说最近耶律大石的势力变得极为庞大,如果能够与之联络,请他大举进攻金朝,宋朝就有恢复中原的希望。宇文虚中希望杨安把这份跋书传递给南宋大将张浚,再由张浚奏报给宋高宗赵构知道。

                                                  可惜赵构一心只想着投降、和谈,他才不奢望恢复中原,重整河山呢,宇文虚中的一番苦心,就此化为了泡影。那么,远在西域的耶律大石首次东征失败,他其后又该怎么做呢?他有没有再次发兵进攻金朝呢?

                                                  其实,这一切并非结束,而只是开始。


                                                  我发誓说出真相,除真相外别无其它,以上帝、女神、佛祖、安拉、大神、神力、盖娅,以及支撑宇宙的巨龟之名……

                                                    2008-5-28 13:00:37
                                                    回到顶部
                                                    三好逸势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旅人
                                                    言论:25
                                                    入籍:2003年7月11日
                                                    86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山名宗纲在2008-5-28 9:23:29的发言:

                                                    包括毗伽阙、玉素甫以及后来的苏来曼-本-达乌德这些“卡迪尔汗”是不是就是这个“卡吉尔”?'d'和'j'应该是相通的吧?

                                                    Kartal和kadir 不是一个词啊,毗伽阙卡迪尔汗的拉丁转写是bilga kul kadir khan,其中kadir的意思我在《撒夫丁手札 》那帖的回复里有提到,不过我前面打字的时候误了一个字母,已经修正。值得注意的是,阿拉伯语中也有kadir一词,但和突厥语里的这个词应该不是同一个意思。


                                                    红叶不是我放上去的/我不知道/那铭文说的是什么

                                                      2008-5-29 1:22:20
                                                      回到顶部
                                                      赤軍雪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正四位上参议
                                                      身份:守护
                                                      言论:5188
                                                      入籍:2003年7月7日
                                                      87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第五章、卡特万:改变历史的瞬间

                                                      轻徭薄赋理新朝

                                                      在首次发兵东征失败以后,耶律大石调整策略,暂时不抱杀回老家的妄想,而是安下心来,先稳定自己在七河、喀什噶尔和高昌等地的统治。前面说过,他允许高昌王毕勒哥继续统治和州回鹘故地,允许土库曼王亦卜拉欣继续统治喀什噶尔与和田,作为雄踞他们之上的喀喇契丹菊儿汗,直辖领地则只包括以虎思斡耳朵为中心的七河地区,以及较早的根据地叶密立和最早的根据地可敦城周边土地。

                                                      当时喀喇契丹也就是西辽的全部疆域,大致等同于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归高昌回鹘国,南部归东喀喇汗国,北部、西部和东北一隅属于菊儿汗直辖,就疆域面积来看,基本上可以算是公平三分。那么,在这种三分而立的情况下,大石要怎么保证他的中央政权永远凌驾于附属国之上,而不会养虎贻患呢?

                                                      大石早在叶密立称帝的时候,就根据原来契丹辽朝的制度,设立了完整的中央机构,担任中央各部负责人的,比如萧斡里剌、萧查剌阿不、耶律燕山,等等,全都是跟随他百战功能的宿将。一方面,对于这些老部下,大石熟悉他们每一个人的能力和性格,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如臂使指,另一方面,如果这些部将随着功勋的提升、权力的扩展而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也确实是一件麻烦事。

                                                      类似情况在中原王朝屡见不鲜,更不用提可以算半个中原王朝,但仍然保留着浓厚分封制色彩(头下军州制度)的契丹辽朝了。大石总结辽亡的教训,认识到那么庞大的一个王朝瞬间崩溃,很大一方面原因就是分封制度,贵族们都拥有自己的土地、拥有自己的私兵,既有能力和中央政府叫板,互相间起了矛盾、冲突,甚至爆发战争,中央政府也往往无力镇压。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大石建国以后,并没有彻底照搬契丹辽朝的制度,他大刀阔斧地把头下军州制给砍掉了。

                                                      《全史》上记载说:“他(大石)劝导自己的亲信们要居安思危、战战兢兢,不让异密(即“艾米尔”,阿拉伯语“王子”之意,后来引申为“长官”)们拥有自己的封地,但自己赏赐他们,并说:‘如得到封地,就要肆虐’。”大石不仅不给功臣们分封土地,还不让他们畜养私兵,国家军队统一由政府掌握,逢有战事才调配给某位将领指挥,“将不专兵”,加强了中央集权,消除了分裂的根苗。

                                                      虽然并没有留下很明确的记载,但综合种种史料所言,应该可以判断出大石对于他在七河、叶密立、可敦城,甚至包括一部分谦谦州在内的直辖领地,是按照中原王朝的习惯实行的郡县制度,由朝廷任命地方官员来管理农业、牧业、工商业,而不是把治民之权扔给贵族们,朝廷只管向贵族们收税而已。

                                                      原本西域和中亚细亚各地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大石所施行的正好相反,国王的直辖地非常狭窄,贵族们或者某些部族雄踞一方,他们有自己的百姓和军队,国王只向他们索取贡赋而已。因为无法清楚了解各位贵族、各个部族的财力高低,国家要求的献纳数额就经常不靠谱:征得少了,既无法维持政府日常开销和国王本人家族的消费,还容易使地方势力积聚坐大;征得多了,又容易引发贵族们和各部族的不满,矛盾积累深了就会发生暴乱。大石的政策虽不能说从根本上扭转了这种情况,却也可以算是一剂良药。

                                                      其中很重要一个因素是,管理农业民族和管理游牧民族的方法是根本不同的。农业民族安土重迁,百姓易于控制,生产量易于估算,从而赋税也就容易分配和收纳;游牧民族迁徙不定,百姓不好控制,生产量无法估算,从而赋税也就不容易分配,更不容易收纳。你总不能往各个游牧群里都安插一名官员,让他们跟着牧群跑吧,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把大片牧场或者大群牧人分配给一名贵族,让他代为管理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西辽政权的中心区域,也是大石直辖领中最重要的七河地区,因为灌溉的便利,生产以农业为主,这就方便他施行汉法。而至于七河地区的畜牧业,以及其它直辖领的牧民们,又该怎么管理呢?契丹辽的南北两面官制度已经基本上解决了分而治之的问题,大石只要稍加修改,去芜存菁,就可以得心应手地运用了。

                                                      换了一伙不同时具备农业和游牧两方面管理经验的外来征服者,换了一个不同时精通蕃汉文字、学识渊博的领导者,恐怕都不能用很短时间就在西域站稳脚跟,并且建立起如此庞大的一个大帝国来吧。

                                                      大石对于帝国直辖领实行汉法郡县制,并且以两面官制度来对农业居民和游牧民分而治之,就管理上来看,恐怕是那个时代所可以拿出手的最科学的方法。而就赋税制度来说,大石深切地体会到契丹辽朝之所以灭亡,很大一个因素是对百姓压榨太狠,导致民不聊生,烽烟四起,因此他是主张轻徭薄赋的。

                                                      轻徭薄赋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把普天下的人都看成一个整体,同样受皇帝一人统治,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也,百姓有义务供养皇帝和他的行政机构、军队组织,皇帝也有义务让百姓都过上富足的生活。怎样才能让百姓富足呢?按照传统的儒家思想,能够做到轻赋税、不扰民,那就比较到位了。可以说,世界其它地区在历史上当然也出现过类似的轻赋、爱民思想,但都没有中华的相关思想来得深入和成体系。

                                                      以中亚细亚为例,因为普遍实行分封制度,所以普天之下不都是王土,率土之滨不都是王臣,对于贵族们封地上的百姓,我有必要爱护吗?我就算想要爱护,根本连管理权都没有,又如何爱护得了?爱不爱这些百姓,他们过的日子是富裕还是贫穷,那是贵族们的事情,和国王是无关的,国王也不直接向这些百姓收税,国王只是向贵族们索取贡赋而已。赋税制度沉重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封贵族,因此重税、加税、税额不科学、税制无体系,乃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大石在统治西域以后则表现得与此不同。在西辽帝国内真的没有分封制度吗?也不能完全这样说,起码高昌回鹘国和东喀喇汗国就可以算是分封诸侯了。但在帝国直辖领内,是基本上没有分封制度的,国家直接面对小民百姓收税,一方面,对于赋税额度比较容易掌控,另方面,要是重税逼急了百姓,他们也会直接把矛头指向中央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大石设定了相当低的税额,并且引进了西域和中亚很少见的人头税制度。

                                                      西域和中亚地区原本最常见的是土地税和商业税,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哈拉吉”也就是土地税竟然高达收获量的三分之一。大石一方面降低了土地税,按照《金史》上所载,有几个回鹘人自称在他们国家“以田为业,所获十分之一输官”,也就是说必须缴纳收获物的十分之一——比起原本的三分之一,土地税轻了三倍还多。

                                                      另一方面,大石为了便于控制直辖领地内的人口,引进了中原王朝延续千年的人头税制度。《全史》上说:“他们(契丹人)占据了整个突厥斯坦国家。当他们占领城市以后,对于它的居民未做任何改变,只从每户——从城市居民,此外,也从农村居民——收一个狄纳尔。至于耕地之类,拿它们给居民享用。”

                                                      狄纳尔是当时中亚地区常见的金币,不是铸造的,而是用金片冲制花纹而成的,很粗糙,也很薄,从出土实物来看,每枚重约78克。现在的金价,每克在150元人民币以上,按照150元算,8克金子就是1200元,但这不是摊派到每个人头上的人头税,而是“户赋”,一户如果有5口人,这笔钱就不算很多了。

                                                      元朝有个名叫刘郁的人,写过一本《西使记》,曾经说七河地区“民赋税只输金钱十文”,十文就是10枚狄纳尔,他用了一个“止”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用“才”字来替换,也就是说,老百姓交人头税才每户10枚狄纳尔,赋税真是太轻了。其实西辽时代的人头税是刘郁时代的十分之一,那才真叫轻呢!

                                                      某些专家认为西辽并没有土地税,只收人头税,也就是《全史》上说的“至于耕地之类,拿它们给居民享用”,但这未免把耶律大石看得过于伟大了,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大石就不是一位君主,而是一个苦行僧。他有庞大的国家机构要维持,有庞大的军队要养活,他在世的时候,几乎每两、三年就会爆发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每户只收1枚狄纳尔,真的够他开销的吗?莫非大石是个炼金师,能够点石成金不成?

                                                      对于自己的直辖领地,大石所设定的赋税是非常低的,而对于高昌回鹘和东喀喇汗这两个附庸国,他也没有横征暴敛。对于附庸国当然不能再收土地税,他却也不按照传统规矩每年收取无法定额的贡赋,而是套用直辖领地上的人头税制度,照样每户收取1枚狄纳尔。因为这个原因,西辽前期和这些附庸国的关系始终都很好,不象包括塞尔柱突厥人在内的其它各个中亚细亚王朝,经常是兵锋一扫,百国归降,大军一退,万邦作乱。

                                                      耶律大石在1134年三月任命萧斡里剌为统帅,发兵七万,东征复国失败以后,有没有再次和女真人打过仗呢?史料记载不详,不敢妄语。不过,某条野史记载似乎提供了一些说法,往往被专家们所引用。

                                                      这条记载出现在南宋进士徐梦莘编纂的《三朝北盟会编》一书中,书里有一篇《粘罕狱中上书》,提到因为大石军“忽然猖獗,干冒陛下”,也就是说对金朝发动进攻,所以金朝皇帝派粘罕率军反击。金军在进入沙漠以后,被大石潜伏在沙漠中的军队反复交攻,双方打了整整三昼夜,胜负不分。但是金军粮草断绝,人马也冻死很多,副将外家得本是契丹人,得知他的父兄妻子都在大石军中,于是突然率数千骑兵阵前倒戈。金军因此全面崩溃,伤亡异常惨重。

                                                      粘罕死在1137年八月,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已被架空,不再掌管军队了,而《狱中上书》里提到他跟随两位“先帝”南征北战,可见写这篇上书的时候,金朝已经是第三代天子——金熙宗完颜亶——在位了。战争也应该发生在金熙宗1135年即位以后,否则粘罕就不会说大石军“干冒陛下”,而会说“干冒先帝”。以此考据,战争应该发生在1135年或者1136年间。

                                                      不过话还得说回来,这条野史记载真的可靠吗?答案很可惜,是彻底的否定。首先,粘罕是病死的,根本就没有下过狱,而这条野史后面紧跟着就是《金熙宗诛粘罕诏》,那是完全的无中生有。就算按某些学者的说法,《诛粘罕诏》是西贝货,而《狱中上书》是《病中上书》的误写吧,文中所提到的战争对象也是“御林牙兵”而不是“林牙兵”或者“大石军”。御林牙兵,当然应该拆读为“御林、牙兵”,而不会是“御、林牙兵”,在非本国君主的相关事物前面加个“御”字,那是日本人的习惯,不是女真人的习惯。

                                                      因此即便《狱中上书》里提到的战争确有其事,战争对象也是一支叛乱的“御林牙兵”,而和耶律大石一点关系都没有。某些专家不但考证说这是金和西辽之间的战争,甚至还考证出战争的地点是在可敦城南方的沙漠地带,粘罕所面对的是西辽留守可敦城的兵马,虽然看着似模似样,但根基就是虚的,大厦也就无从建立,再怎么努力考证也只是空中楼阁而已。

                                                      大石在虎思斡耳朵继续生聚的过程中,除了一次失败的东征以外,并无史料记载对金朝发动过进攻或者骚扰。他再次对外用兵是在3年以后,也即1137年,进攻的目标不是东面的金朝,而是他的既定目标——西面的西喀喇汗国。


                                                      我发誓说出真相,除真相外别无其它,以上帝、女神、佛祖、安拉、大神、神力、盖娅,以及支撑宇宙的巨龟之名……

                                                        2008-6-2 10:56:55
                                                        回到顶部
                                                        赤軍雪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正四位上参议
                                                        身份:守护
                                                        言论:5188
                                                        入籍:2003年7月7日
                                                        88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忽毡驻兵待天时

                                                        耶律大石从新都虎思斡耳朵向西挺进,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其腐朽和衰弱丝毫也不亚于东部的西喀喇汗国。咱们前面说过,1081年因为宗教冲突,河中的伊斯兰教长们招来了塞尔柱苏丹马里克.沙,攻破蒲华和萨末鞬,捉住桃花石汗阿赫马德,把他带到波斯囚禁了起来。但是塞尔柱人并没能真正统治河中地区,马里克.沙前脚才走,当地各民族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起义,把苏丹委派的官员赶到阿姆河上游的花剌子模去了。马里克.沙没有办法,只好释放阿赫马德,让他以塞尔柱附庸的身份继续统治西喀喇汗国。

                                                        马里克.沙死于1093年,他才闭上眼睛,庞大的塞尔柱王朝立刻陷入了长达十二年的内斗和混乱。作为塞尔柱附庸国的西喀喇汗国也受到波及,内乱频发。首先是1095年,桃花石汗阿赫马德被萨末鞬宗教集团逮捕,并且受到了审判,据说因为他被塞尔柱人囚禁在波斯的时候,曾经接触过伊斯玛仪派(什叶派激进派),因此逊尼派的萨末鞬宗教集团怀疑他改信了异教,就宣判其死罪,把自己的君主用弓弦给勒死了。

                                                        阿赫马德被杀以后,他的堂兄弟马斯乌德被拥戴为新的桃花石汗,到了1097年,塞尔柱苏丹别尔克.雅鲁克再度插手河中事务,任命西喀喇汗开国君主亦卜拉欣的孙子苏莱曼为汗。5年以后,东喀喇汗国进攻河中,苏莱曼逃往呼罗珊,去向塞尔柱的总督桑贾尔求救。

                                                        桑贾尔,也翻译为“辛扎尔”,他是马里克.沙最小的儿子、别尔克.雅鲁克的异母兄弟,野心勃勃而又能征惯战。据说当时桑贾尔并不在呼罗珊,而在巴格达,他听闻消息后立刻点集兵马,浩浩荡荡杀向东方,于当年622日击败东喀喇汗国的军队,收复了河中地区。桑贾尔随即派兵送苏莱曼回归萨末鞬,并且还把自己一个女儿嫁给了他,表示愿意做他的坚强后盾。

                                                        桑贾尔为什么那么看得起这位桃花石汗呢?其实他的真实意图是保障自己根据地呼罗珊的东境,以便把主要精神放在西面,全力争夺塞尔柱王朝的统治权。到了1117年,桑贾尔终于如愿以偿,在争权夺势中获得初步胜利,继任为王朝苏丹。

                                                        然而这个时候,其实塞尔柱王朝内部诸侯林立,冠以苏丹之名的并不仅仅只有桑贾尔一个人,在小亚细亚、在叙利亚、在伊拉克,桑贾尔的大群叔伯兄弟和远房表亲都纷纷建国,自称苏丹。虽然整个王朝名义上的统治者还是呼罗珊的桑贾尔,因此他习惯上被称为“大塞尔柱苏丹”或者“塞尔柱大君”,但这位大君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帝国一半领土(伊拉克以东)的直接控制权。

                                                        为了重振雄风,恢复父亲马里克.沙时代的极盛疆土,桑贾尔整兵经武,开始了他漫长但卓有成效的征服之路。他首先把目标瞄向了外姓诸侯,打算先稳固东部领土,然后再一路向西去打击那些同姓诸侯,并且威服蠢蠢欲动的阿拔斯朝哈里发。

                                                        首先就是西喀喇汗国。且说桑贾尔的女婿苏莱曼一开始对他老丈人还是恭顺有加的,但后来他和宗教人士再起冲突,一方面向桑贾尔求救,一方面在国内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和屠杀。桑贾尔率领大军还没有进入河中地区,苏莱曼就已经稳定了局势,他请求桑贾尔退兵回去,遭到拒绝,就起了异心,派人去刺杀桑贾尔。洞悉了女婿阴谋的桑贾尔大怒如狂,于1130年春季再次攻陷萨末鞬,把苏莱曼囚禁起来,改立苏莱曼的兄弟亦卜拉欣为桃花石汗。

                                                        桑贾尔重新征服西喀喇汗国以后,挥师直下,进攻伽色尼王朝。咱们前面说过,塞尔柱王朝原本就脱胎于伽色尼朝,1059年,伽色尼苏丹亦卜拉欣和塞尔柱人签订和约,彻底退出河中地区,被迫改向北印度发展。1135年,桑贾尔彻底征服伽色尼朝,把它也纳入了塞尔柱的附庸系统。

                                                        桑贾尔的第三个目标是花剌子模。所谓花剌子模是指阿姆河下游南岸地区,北靠咸海——那个时候的咸海,就被叫做“花剌子模海”。这一地区最初依附于喀喇汗王朝,后来又归从伽色尼王朝。伽色尼朝的势力退出河中地区以后,花剌子模已成河中孤岛,被迫服从塞尔柱人的统治,塞尔柱人派遣宠信的“突厥奴”,也即奴仆出身的突厥人前去统治,称为“花剌子模沙”(“沙”是波斯语“国王”之意)。

                                                        桑贾尔征讨东喀喇汗国和伽色尼朝的时候,花剌子模沙阿即思一直跟随在他的军中,但野心勃勃的阿即思感受到苏丹对自己并不信任,而塞尔柱诸将则人人怀有嫉妒之心,于是请求返回花剌子模。志费尼认为此时桑贾尔就已经察觉到了阿即思的离心倾向,对他的大臣们说:“一个我们再见不到他的面的人,背着走了。”大臣们询问:“倘若陛下肯定这点,那为什么他获允回家,得到这种恩许呢?”桑贾尔回答道:“他给我们的服劳使我们受到他的大恩,伤害他不合我们的仁义之道。”

                                                        果然不出所料,阿即思一回到到花剌子模就宣布独立。11389月,桑贾尔亲率大军进攻花剌子模,阿即思因为不相信自己的军队,战斗还没爆发,他就从两军阵前落荒而逃。于是桑贾尔委派自己的侄子苏莱曼.本.穆罕默德为花剌子模沙。

                                                        但是这位苏莱曼.本.穆罕默德的统治并不长久,被志费尼誉称为“德行高尚、才艺过人”,既是诗人又是政治家的阿即思很快就卷土重来,1140年他收复花剌子模全境,甚至攻克西喀喇汗国的重镇蒲华,杀死了当地的塞尔柱总督增基.本.阿里。

                                                        阿即思毕生的奋斗目标就是使花剌子模赢得独立,但经过前一次不战而逃,说明他很清楚自己还不是桑贾尔的对手,因此虽然恢复了故土,却立刻呈交一份言辞卑恭的誓书,表示愿意回归塞尔柱人的怀抱,老老实实当他们的附庸国。当然,桑贾尔是不会再相信阿即思了,他打算找机会再征河中,给这个其心叵测的老家伙更多苦头尝。

                                                        可是,阿即思已经表示臣服了,要找什么借口才能再次发兵东进呢?桑贾尔在等待机会,嘿,这机会转眼就出现了——西喀喇汗桃花石汗马合木写信给桑贾尔,说境内的葛逻禄人不服统治、屡次掀起叛乱,希望大塞尔柱苏丹能够给予增援。

                                                        于是桑贾尔集合了整整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东方杀去。要说仅仅为了镇压西喀喇汗国内葛逻禄人的叛乱,是不需要如此数量和规模的军队的,桑贾尔的真实目的是稳定西喀喇汗国的局势、威服花剌子模,甚至恢复七河和喀什噶尔地区的附庸国,从而彻底稳定东方局势,好让他全力往西,再次把大塞尔柱的统治推进到地中海岸边。

                                                        就这样,桑贾尔撞上了刚刚征服东喀喇汗国不久的菊儿汗耶律大石。

                                                        1134年,耶律大石征服了东喀喇汗国,在休养生息整整三年以后,他再次率军西进,进攻西喀喇汗国。西辽大军首先进入费尔干谷地(即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费尔干纳盆地),并未遭遇到什么抵抗,于是势如破竹地杀到忽毡(即今天塔吉克斯坦的苦盏)城下。

                                                        忽毡是河中地区的历史名城,位于锡尔河中游南岸,距离西喀喇汗国首都萨末鞬只有不到300公里的路程。当时担任西喀喇汗国桃花石汗的乃是马合木,也就是那个可怜巴巴被囚禁至死的桑贾尔的女婿苏莱曼汗的第三个儿子,他一看情况不好,急忙亲自领兵前往迎击。

                                                        根据《全史》的记载,西喀喇汗和西辽的双方军队,是在回历五三一年的拉马丹月,也即113756月间交锋对战的,这个时候,估计大石已经攻克了忽毡,因此战场应该就在忽毡城下。大石百战之将、精锐之师,当然不是日薄西山的西喀喇汗国军队所可以抵挡的,马合木汗吃了一个大败仗,率领残兵狼狈地逃回了萨末鞬。《全史》中说,这一事件“严重地震惊了它(萨末鞬)的居民,恐慌和沮丧加重,单等着早上或晚上的灾难,蒲华和河中其它城的居民也是如此”。

                                                        当时河中地区已经基本上伊斯兰化了,而伊斯兰教徒打着“圣战”的旗号,曾经和东方的佛教徒打过很多年仗,比如在喀什噶尔、在高昌、在和田,连番厮杀中,杀戮、抢掠、仇恨是根本无法避免的。虽然塞尔柱人多次征服河中,虽然东部喀喇汗国和花剌子模也曾经挥军前来,但在穆斯林们想来,他们终究都同为真主的信徒,杀戮和抢掠不会很严重,更不会迫使我们改变信仰。那些异教徒就不好说了,传说巴拉沙衮(虎思斡耳朵的旧称)的菊儿汗是个佛教徒,或者是个摩尼教徒,一旦让他进入萨末鞬城中,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真主的信徒会不会无一幸免,玉石俱焚?

                                                        于是如同漏网之鱼一般逃回萨末鞬的马合木汗就写信向宗主国大塞尔柱求救,他在信中写到,有一支异教徒的军队突然从东方侵入他的国土,穆斯林遇上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他请求苏丹桑贾尔发兵保护穆斯林世界。

                                                        好在马合木汗,以及萨末鞬、蒲华等城的居民们很快就大松了一口气,因为那支来自东方的“异教徒军队”在占据忽毡,并且击败了西喀喇汗国军队以后,并没有乘胜前进,而是停下来巩固新占据的领土。

                                                        很多历史学者都认为大石之所以停步不前,一方面是因为实力还不足够把西喀喇汗国一口吞下,另方面是为了稳固忽毡以东的领地,是纯粹被动式的。但在对照征服东喀喇汗国的整个过程以后,我们或许也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正如猛虎的狩猎,轻易不扑,扑则必中,大石的军队虽然停在了忽毡,他的使者、哨探却应该已经散布到了整个河中地区,他在寻找,更重要的是在制造时机,待到时机成熟,只需一战,甚至可以兵不血刃地就进入萨末鞬,吞并整个西喀喇汗国。当初他驻兵在东喀喇汗国边境上,一连两年,表面上毫无动作,实际上却很可能直接煽动和资助了葛逻禄人和康里人的反叛,把阿尔斯兰汗亦卜拉辛逼到山穷水尽,然后顺利地“登上那不费他分文的宝座”。今天对付西喀喇汗国,大石的策略应该也是一般无二的。

                                                        和东喀喇汗国相同,西喀喇汗国王室和葛逻禄人之间也是矛盾重重。突厥人西迁进入中亚细亚,甚至一直跑到西亚和地中海边以后,他们臣服于当地政权,因为保持着很强的游牧性和战斗力,所以往往被征发从军,很多上层人士也从而节节攀升,成为各国举足轻重的军事将领。举例来说,塞尔柱人的祖先就曾经担任过喀喇汗王朝和伽色尼王朝的军官,他们很快就反客为主,反而变成了这两个王朝的宗主国势力。

                                                        从广义上来说,回鹘人也算突厥种,但喀喇汗国的开国之君本就是西域回鹘国,或者更往前推是回鹘帝国的王室成员,多少代的养尊处优,战斗力早就不行了,文化水平倒在逐步提高——相比塞尔柱历代苏丹来说,喀喇汗王朝历代大汗都可以算是文化人,包括桑贾尔在内的塞尔柱苏丹们则大多是文盲。所以喀喇汗王朝往往会任命葛逻禄或者康里贵族做军官,王朝的主要军事实力也是葛逻禄人和康里人。和中亚地区其它政权一样,时间一长,这些骄横的葛逻禄和康里将领就会擅权,甚至会起兵造反。

                                                        但是喀喇汗朝王室和突厥军官们的矛盾非止一日,为什么偏在大石兵临城下的时候才会彻底激化,搞到无法收拾呢?要说这里面没有大石的暗中谋划,纯粹是巧合,是老天也在帮助那些国破家亡的契丹人,实在是难以令人置信的。

                                                        东喀喇汗国是如此,西喀喇汗国也是如此,大石虽然停在忽毡,不再前进一步,桃花石汗马合木和境内葛逻禄军官的争斗却逐渐表面化了。葛逻禄军官们甚至拥立了自己的可汗,不但不服从马合木汗的统治,还集结起来向萨末鞬进发。

                                                        火烧眉毛,且顾眼下,马合木汗毫无办法,只能再次求救于桑贾尔。此时桑贾尔已经集合了整整十万大军进入河中地区,驻扎在萨末鞬城中,马合木汗请他先别管异教徒了——貌似他们并无继续前进的迹象——还是先帮我把葛逻禄人给解决了吧。

                                                        葛逻禄军官们听闻此信,大感恐慌,匆忙派遣使者前往忽毡,请求菊儿汗的救助——要说大石此前没有和东喀喇汗国境内的葛逻禄人取得过联系,没有搞过什么小动作,那实在是不可能的……


                                                        我发誓说出真相,除真相外别无其它,以上帝、女神、佛祖、安拉、大神、神力、盖娅,以及支撑宇宙的巨龟之名……

                                                          2008-6-6 15:33:30
                                                          回到顶部
                                                          大意觉迷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真田家臣正七位下主殿少允
                                                          身份:领民
                                                          言论:668
                                                          入籍:2005年5月23日
                                                          89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最近看到点新鲜的东西,天佑这个年号辽道宗已经用了,而赵子砥的《燕云录》有:“……大石林牙已立为王,称天辅皇帝”。因此《西辽史论.耶律大石研究》的作者纪宗安认为“佑”可能是“祜”字之误,“祜”“辅”发音相近,而与“佑”相差较远。
                                                          PS:突然让我想起曹天佑和曹天祜的问题来了XD

                                                          专家:据考证,曹操墓被盗掘过两次,一次是在北齐,一次是在2004年。
                                                          记者:第二次怎么能如此准确地确定年限?
                                                          专家:因为我们在墓内发现了火腿肠皮、方便面袋子、矿泉水和啤酒瓶……

                                                            2008-6-15 23:18:11
                                                            回到顶部
                                                            赤軍雪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正四位上参议
                                                            身份:守护
                                                            言论:5188
                                                            入籍:2003年7月7日
                                                            90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好奇怪的问题……

                                                            道宗的天祐无疑是年号,大石的天祐无疑是尊号,年号必避,尊号同朝的也没有相同的,而以尊号避年号,有这种必要吗?我是不清楚,哪位朋友懂得,是否这也必须要避?

                                                            不过以天辅和天祜为传误,因为辅、祜出于同一韵部,应该是有道理的。只是祜此字似乎作为尊号不大常见呀……


                                                            我发誓说出真相,除真相外别无其它,以上帝、女神、佛祖、安拉、大神、神力、盖娅,以及支撑宇宙的巨龟之名……

                                                              2008-6-20 8:26:13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