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战国联盟论坛战国联盟主论坛『镰仓鹤冈八幡宫』 → 晋-南北朝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回复贴子
您是本帖的第 7759 个阅读者
树形打印
标题:晋-南北朝
林重政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城主
言论:353
入籍:2003年7月8日
发贴心情
晋-南北朝

读《梁书•陈庆之传》书后 和相关讨论

读《梁书•陈庆之传》书后 (江城梅花引) 有梁一代,名将众多,其中最具传奇色彩者,或当数陈庆之。其人生平事迹,具见《梁书》卷三二《陈庆之传》(《南史》卷六一《陈庆之传》略同),另散见于《洛阳伽蓝记》、《魏书》等书,大多为人所熟知,故不赘述。然其人门地或有可论者,因作此文,并略及其余。 治史者言庆之门地,多取《梁书》本传所载武帝手诏及《南史》本传“梁世寒门达者唯庆之与俞药”语为解,遂使人有庆之出身社会下层之感,尤其诏中“本非将种,又非豪家”一语,更具迷惑性。须知“将种”、“豪家”二词,虽略有区别,均指社会身份较低之武力豪族而言则无疑义。庆之既非将种,又非豪家,又以近侍起家,似出身极为微贱。其实以当时观念论之,庆之家世实甚寒微,然寒则寒矣,非贫家也。 史谓庆之为义兴国山人,义兴陈氏不显于世,然据《南齐书》卷五五《孝义传》云:“建元三年,大使巡行天下。义兴陈玄子四世一百七十口同居,……并共衣食。诏表门闾,蠲租税。”可知亦为一保持旧风之大族。当时家族能守此旧风,除世守礼法、一门雍睦外,其经济状况亦必足以支持方可。盖一门之内,通塞兴衰不同,数世同居,必须裒多益少,方可维持,如无礼法世风为基础,必不能久;又或家风虽未衰替,而所入唯足自赡,亦难相顾。陈氏能四世同居,其家风及经济状况则可见一斑。或谓礼法旧门皆是士族,陈氏既是寒门,不得世守礼法。然自魏晋以来,世风特重孝行,此风起于儒学旧门,而周流遍天下。上引《南齐书·孝义传》,传主十六人,仅江泌(济阳江氏)、萧睿明(兰陵萧氏)、陆绛(吴郡陆氏)三人出自高门而已,又崔怀慎(清河崔氏)、孙淡(太原孙氏)、封延伯(渤海封氏)、乐颐(南阳乐氏)、杜栖(吴郡杜氏)五人为中层士族,公孙僧远(会稽人)亦有士族嫌疑①,余者皆是寒门,若计及非传主而附见于传中者,则寒门人物实居大多数。可知守礼虽为高门标志,亦未可谓寒庶皆不谙礼。又南朝寒人起家近侍者多怙宠不法,而庆之独以祗慎见称,或亦得益于家风欤?然其少子暄负才恣肆,家风替矣。 庆之本传云其散财结士、常思效用,可见其家不贫。当时所谓之寒人未必家贫,富室而兼寒门者,在所多有。此事非关贫富,但由家非士流耳。当时士人虽箪食瓢饮,犹是百世衣冠;寒庶纵高车驷马,终不得齿于士大夫。此等实例甚多,不能备举。此辈寒人本无品第,或以财力雄于乡里,甚者得仕州郡,如本地豪族比。《梁书》卷一〇《杨公则传》云: 湘俗,单家以赂求州职。公则至,悉断之,所辟引皆州郡著姓,高祖班下诸州以为法。 所谓“单家”,即“寒门”之别称也。然彼等门地寒贱,若以法裁之,则彼亦无可奈何。《梁书》卷五三《良吏传》云: (余姚)县南又有豪族数百家,子弟纵横,递相庇荫,厚自封植,百姓甚患之。(沈)瑀召其老者为石头仓监,少者补县僮,皆号泣道路,自是权右屏迹。瑀初至,富吏皆鲜衣美服,以自彰别。瑀怒曰:‘汝等下县吏,何自拟贵人耶?’悉使著芒矰粗布,侍立终日,足有蹉跌,辄加榜棰。 此处所谓“豪族”,非指地方豪强大族,乃是富室寒人之谓。沈瑀任意摧抑之,或召之为吏,或使易著布衣,而彼等亦俯首听命,正因家世寒贱、无可相抗耳。 庆之用兵之妙,为当时所称,姚思廉谓之“颇、牧、卫、霍之亚”,或有过言,然亦足以睥睨一世。南朝精兵多在北边,如徐兖青冀四州,及南徐州之京口、雍州之襄阳,皆天下劲兵处,崔僧渊所谓“淮蕃海捍,本出北豪”②,信不诬也。吴人向有不习战之名,然庆之攻荥阳,东阳宋景休、义兴鱼天愍逾堞而入,并以壮士称,此皆吴人,何其善战乃尔?又庆之不善弓马,梁武帝亦言其非将种豪家,何以竟终为名将?余意其当与庆之散财结士有关。 所谓散财结士,盖即收合部曲之同义语,庆之所领之兵,必有亲信部曲为之根本。此实南朝将帅之常态,然部曲至梁时已不受重视,治史者多引张孝秀之率部曲耕作为言,以为部曲之私兵性质已然淡化,实际南朝私兵与依附民一而二、二而一,端视其主身份而已。庆之既为将,其部曲私兵性质必然强化,不待言也。又史言庆之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观驼涧之战,庆之以麾下二百骑奔击魏军,破其前阵,其时若一人怯战,必全军尽墨矣;又彭城、洛阳两度退兵,皆败而不乱,可知其言不虚。然收纳人心非一日之功,他军或战时配给,或常驻州郡,皆不能久从将领,唯部曲随主而行,其名不登户籍,生计仰于主人,故最易收其心以为我用。庆之善抚军士,所指自不止部曲,当涵盖其前后所领诸军在内,然其所部之根本若非亲信部曲,恐亦不能控驭部下如此。 史言庆之常思效用,其所欲效用者何?观本传系此事于庆之为主书时,当是梁朝初建之际,其时内乱既息,外难方殷,若推断庆之所注意者在于梁魏战争,当无大误。正以其有意军旅,故虽甚见亲赏,而未如寻常近侍转任中书通事舍人、制局监之类要职,但为奉朝请而已,其后更历任军职。然庆之虽出外,梁武帝实未疏之。观涡阳之役,时领军将军曹仲宗总全军,庆之官不过东宫直阁、位不过军主,与仲宗相去甚远,而竟杖节军门,责诸将以无功,大言:“审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今日犯者,便依明诏!”此与受诏监军何异?又涡阳大胜之后,武帝手诏褒之,亦非常制。以此二事,可知庆之于当时特蒙恩遇,迥非寻常可比,加以武略过人,故终至通显。然梁时士庶仍如天隔,非特受恩顾,不能超越,故寒门达者唯庆之及俞药而已③。 ①《六臣注文选》二八《乐府下》陆机《吴趋行》“八族未促侈”句下注引张勃《吴录》云:“八族:陈、桓、吕、窦、公孙、司马、徐、傅。”可知公孙氏为吴之八族之一。会稽亦吴地,或有公孙氏子孙迁居于彼,故云公孙僧远有士族嫌疑。 ②《魏书》卷二四《崔僧渊传》。 ③ 俞药见《南史·陈庆之传》附传,其人亦出身武帝左右,武帝尝劝其改姓,言俞氏无先贤,而药不从,可见其与武帝关系之近。然其所终官位尚不逮庆之。庆之终仁威将军、司州刺史、都督司豫西豫三州诸军事,仁威于天监二十四班军号中为十六班、于大通三十四班军号中为二十六班;梁世刺史无常班,以佐吏班次看,湘豫司益广青衡七州为一等,可知当时视司州为重镇;殁赠散骑常侍、左卫将军,于十八班官品中均列十二班,略当北朝之正四品。俞药终云旗将军、安州刺史,而云旗不见于天监二十四班中,大通三十四班中列十二班;安州地望今不可考,《隋志》有三郡梁时曾立安州,即普安、钟离、宁越,要之皆是重镇,但其重要性较之司州仍难以比肩;《南史》不记其赠官,然自生前官位观之,纵有所赠,亦必不及庆之。庆之与俞药均受武帝宠遇,而历官不过如此,可知梁世寒人仕进之难。

作者对部曲的概念运用似不严密,部和曲本是军队编制单位,魏晋南北朝豪强勒私兵为部曲,是以部曲又有私兵的含义,但毕竟不完全等于私兵,且作为征、镇的“部曲”,往往以公禄维持,一旦去职,人数便会锐减,这样的“私兵”其实已有很大“准官方武装”色彩,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私兵,且从陆逊“部曲数万”,而死后陆抗只能继承五千人,而这五千人在陆抗死后也由吴主下诏分给其五个儿子而非由长子继承看,即使“私兵”,也并非其主可以完全控制的。--老陶

东吴将领拥有的私兵多少,是和他们的军职大小成正比的,因为军职大小往往和所统行政地域大小挂钩,而东吴的私兵又是需要将领自己养活的,所以他所能管辖的地域内的经济收入客观决定了他能带多少兵。陆逊死后,陆抗的军职是建武校尉,这个级别的领兵数可能只有5000。另外,象陆逊这样的大都督,部曲数万未必都是他的本兵,很大一部分是中央让他代领的,所有权归中央,而陆抗只有继承本兵的权利。---钱巨万

感谢陶公与千菊丸大师的指教。然而我对魏晋以来——尤其是南北朝时期——部曲的看法与陶公略有不同,今不揣谫陋,稍加陈述于下,请诸位达人不吝赐教。

我认为,上起东汉、下迄六朝,史籍中的大多数“部曲”与其说是私兵,不如说是依附民。自东汉时期起,豪族庄园中就有大量的依附民,他们既要承担劳作,又要保护庄园。也就是说,在他们身上,佃农和私兵两种性质合而为一。到了东汉末年,战乱大起,依附民被以军队形式组织起来保护庄园甚至参加混战,因此“部曲”一词渐渐成为对依附民的专称。这一时期,出于保护家园的考虑,部曲的私兵性质自然比较强,然而也不能否定他们还参与农业劳作,因为很多豪族成了坞壁之主,他们基本是靠部曲且耕且战来维持的。到东晋南朝时期,依附民的称呼增多,除“部曲”、“客”等外,还有“门生”、“义故”、“亲人”、“亲信”等,无论称谓如何,他们紧密依附在大小士族、豪族、富户周围、名注家籍、生死由之则一。由于时世不靖,部曲也依然是可耕可战的,究竟是佃农性质还是私兵性质表现得多一些,完全依主家需要而定。这些依附民是世代附属某一家族的,如无意外,不会离开。

与此同时,州郡长官或武将也可以自行征募部曲,如宋明帝时期武将多募部曲,又如许州郡长官自募部曲。这些部曲的战斗性质较强,比较类似私兵,依附性也不及世代依附一姓的依附民强,但也可以依照长官意图参与耕作,而且如无特殊情况,也不是朝廷可以任意处置的。(这里要说,孙吴政权可以干涉武将所领兵的分配与继承,是因为武将所领兵虽然属于私人,却是国家军队,是国家赐予私人的;而两晋南朝国家自有军队,部曲完全是私属,这是继承汉魏以来的传统,因此国家很难干涉。)陶公云:“作为征、镇的‘部曲’,往往以公禄维持,一旦去职,人数便会锐减,这样的‘私兵’其实已有很大‘准官方武装’色彩,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私兵。”确实如此。但我想补充说明的是,去职后可能锐减的是征募到的部曲,而非世袭的部曲,这从张孝秀离职后仍有部曲数百人就可以看出。

另外,当时似乎没有禁止将征募之众纳入世袭部曲的法令,因为无论哪种部曲,从身份上来说都是依附民,他们不注籍,无论民籍还是兵籍,只要长官有足够的财力和需要,应该可以将他们纳入自己手中。如梁代名将夏侯夔刺豫州,有部曲万人、马二千匹,史称“服习精强,为当时之盛”,然而豫州“积岁寇戎”,恐怕没有这许多精兵供他招募,这些部曲大概是自其父夏侯详起,父子兄弟累任太守、刺史而累积下来的——在夏侯详以前,夏侯氏虽是豫州大姓(这从夏侯详起家州主簿可以看出),乃父乃祖之名字官职却不见于史,夏侯详也是官途偃蹇、历事八将而不迁,从以上记载看来,很难想像夏侯氏会早就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那么,这些部曲的来源,除了家族世袭之外,大概很大一部分是在夏侯氏父子三人出任州郡时收合的,甚至可能包括州郡送故的兵力。总而言之,招募部曲理论上应该是可以转化为世袭部曲的。

综上所述,部曲的定性应为依附民,其人可耕可战,端视主家需要而定;世代依附于某姓的部曲除非特殊情况不会离散或转移,招募而来的部曲有可能在主人离职后散遣,但也有可能应主人需要而转为世袭部曲。----------------江城梅花引

"然梁时士庶仍如天隔,非特受恩顾,不能超越,故寒门达者唯庆之及俞药而已③。"《南史》所言也不尽其然- -大概纯粹是因为陈庆之不凡的战迹而夸口一下更显其不凡。

事实上梁时出自寒门混得比陈庆之强的多的是了,曹景宗、吕僧珍、张弘策都是寒门、兵家出身,有梁一代士族出身的名将大概只有韦、裴二公而已-----陈庆之是资历浅,由萧衍旁边的小姓成长起来,所以与曹景宗那样的佐命功臣比起来,上爬自是艰难了许多。

注引张勃《吴录》云:“八族:陈、桓、吕、窦、公孙、司马、徐、傅。”可知公孙氏为吴之八族之一。会稽亦吴地,或有公孙氏子孙迁居于彼,故云公孙僧远有士族嫌疑。

------个人觉得这八族是南朝士族的可能性极小,可能就只是吴地长期地方上的豪族。毕竟从东吴至东晋,基本上不见这八家的有名仕宦者。《三国志·吴书》中的诸传家族,基本上就是后来南朝的主要本土士族。而南渡后发展起来的大致还有会稽孔氏、吴兴沈氏等等- ------三好宗渡

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士族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并不是只有两王一谢等高等士族才是士族,而是包括地方豪族在内,具体的确定标准在于“婚”、“宦”两条,关于这一点,有许多前辈史家都曾加以论述,比较好找的如王仲荦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就有相关的专门章节。事实上,京兆韦氏、河东裴氏虽然是北方名门,但在南朝也只是地方豪族而已。三好殿所指出的三人中,曹景宗是新野的豪族、张弘策是范阳张氏,都是士族;只有吕僧珍确实是寒门,这从他出身小吏可以看出。梁代的武将,基本还是出身豪族的,这也是南朝的通例,陈庆之的出身则是不折不扣的寒门,算是很低了。至于第二个问题,即吴之八族自东吴以来没有身居高位者,同样不能认为他们不是士族,最多说他们不是高等士族而已,首先,东吴时士族的概念本身就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晋代以后的士族标准也经历了自当世冠冕到世代名门的转折,吴时名门到晋代或南朝时衰落的很多,如会稽四姓虞魏孔谢,到东晋以后仅有孔家长期兴盛,其余三家或昙花一现,或根本没有出过高官,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本地大姓的地位,当然,他们也仍是士族。陆机、张勃以时人记时事,既然陆机以“八族”对“四姓”(八族未促侈,四姓实名家),张勃又明确指出“八族”包括哪八个家族,已可证明此八族是次顾陆朱张四姓一等的吴郡豪族。-----江城梅花引

于是便来说士族- -

《曹景宗传》只上溯自其父一辈,而且父子两代都是武将兵家出身,并不见有与其同籍贯的士族记载,何以能称作士族?如果地方上的豪族都能称作士族,那又何来士庶之分了??其实类似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晋宋初期找到解释的例子。

张弘策的范阳张氏,出自张华,严格上来说确实还是应称作士族的,只是在他之前不太入流,在他之后才真正发达起来。- -

士族的概念,没有什么定说,但主要是以“宦”为主的,先代之仕宦与功业,决定了后代的地位。而“婚”是个很混杂的概念,最初是尚以门第相当而通婚,而后时代乱了,庶族暴起者多了,便有许多豪族乃至寒门通过与士族通婚,或者混编系谱以提高自己的门第,所以到南朝宋之后,以婚来论士族是相当不能算数的。

还有,京兆韦氏、河东裴氏并不是什么南朝地方上的豪族,首先,他们在南朝基本上没有兰陵萧氏这样的迁移性地望;其次也从来没什么北方士族到南方来沦为地方豪族之类的说法,原来是高门,南渡后照样是高门,特别是河东裴氏这样的名门,因为最初南方的高层士族除去吴郡诸家外基本上都是从北方过来的。

东吴诸家,在吴亡后经历了一个降格的过程。堂堂陆氏兄弟竟要入洛揽誉,王导去结纳顾氏、贺氏也是高门去亲近低门的表现,堂堂吴郡诸家尚是如此不容易,何况那些“八族”之类的豪族,而且这个概念只是陆机时代的,陆机眼中的吴地豪族,在晋政权下品位肯定会再被打压下一级,而到后来的南朝基本上不见这八家之事,又何以谈什么士族。有一个的例子很能说明吴地家族的家格在吴亡后被打压的情况- -陶侃的出身和前面提到的曹景宗基本上差不多,怎么也能称个地方豪族,不妨翻其传一阅,但是陶家在吴亡后就立马被打压了一级,变成了寒门。再从这个问题上说豪族与寒门事实只有一线之隔。

一般庶家混的好就称豪族,混得差是寒门,这个“豪”与“士”的距离事实上是相当大的。---三好

我所见的资料,与三好殿恰恰相反。《魏书》卷九七《刘裕传》载:“是岁(宋孝武帝大明五年),凡诸郡士族婚官玷杂者悉黜为将吏。”所谓“婚官玷杂”,“婚”的方面便指通婚非类,也即士庶通婚。士庶通婚常见,不等于合法,沈约奏弹王源文,载在《文选》,起因便是士族王源与家世无闻的满璋之结亲,而提出对王源的处分是禁锢终身,这是非常重的处罚。

判断一个人是否士族,除“婚”外,还有所谓“宦”的标准,“宦”看的不是终于何官,而是起家官。如曹景宗,最初“辟西曹不就”,这个“西曹”应是雍州西曹,按当时标准,起家州佐的必是本地大族,他的家世并不卑下,足以称之为豪族,算是士族中的中下层。陶侃出身就差了很多,他出身县吏,又被钟雅呼为“小人”,乃是绝对的寒门,如曹景宗一般起家州佐,在他是绝对不可能的。而豪族与寒门的差别,也正在这起家官的层次里表现出来。

河东之裴、京兆之韦,到了南朝便沦落了。裴邃起家本州举秀才、除奉朝请,而非如高等士族一般,直接做秘书郎或某府参军,和曹景宗“州辟西曹不就”后除奉朝请没什么实际差别,若说有差别,大概是两族文化上的差距;韦睿也起家雍州主簿,同样是州佐阶层。他们都是豪族,而非高门。若说没有著籍当地,萧氏同样没有著籍,萧氏世居京口,地属晋陵郡,而萧氏因为“寓居江左者,皆侨置本土,加以南名,于是为南兰陵兰陵人也”,也还保存着原先兰陵郡的郡望,属侨郡与属本郡,意义上是一样的。事实上,当初侨置州郡的意义,就是保留流民的本籍,北土流人凡家世略有可称者,都会保留郡望,琅邪王氏如此,彭城刘氏也如此,只有家世寒微的、或者朝廷下诏土断,才会著籍本地。

过江之后,士族沦落者比比皆是,京兆杜氏、范阳张氏、弘农杨氏、河东裴氏都是显例。杜坦是杜预之后,尝答宋文帝云:“臣本中华高族,亡曾祖晋氏丧乱,播迁凉土,世叶相承,不殒其旧。直以南度不早,便以荒伧赐隔。”张弘策所出自的范阳张氏,三好殿也承认在他之后才发达起来。杨佺期“自云门户承籍,江表莫比,有以其门地比王珣者,犹恚恨,而时人以其晚过江,婚宦失类,每排抑之”,可见弘农杨氏过江后也不为时人看作高门。裴叔业也是“父祖晚渡,少便弓马,有武干”,豪族气质甚浓。更重要的是,以上诸氏子弟过江后多以武干起家,与高门士族不乐武事的世风大不相同,可知其家门已衰,不得不以武途自奋,以求出人头地。

吴亡之后,吴地士族确实遭到歧视,但那只是西晋时期的情况,到了东晋以后,吴人虽然不登宰辅,却有世代高官的例子,如吴郡陆氏,从东晋初的陆玩开始,到刘宋末的陆仲元,代为侍中,世人方之金张二族。究其原因,正如三好殿举出王导亲近顾氏等吴姓士族的例子所表示的,东晋之初,侨人立足未稳,不得不刻意笼络吴人(而吴人此时却崖岸自高,不肯轻易为侨人所笼络)。----------------------江城

关于陶侃,我在第七楼已经提过:“陶侃的出身和前面提到的曹景宗基本上差不多,怎么也能称个地方豪族,不妨翻其传一阅,但是陶家在吴亡后就立马被打压了一级,变成了寒门。”为何这样说?那么看看《陶侃传》:“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父丹,吴扬武将军。”其父做到了吴的扬武将军,而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为宋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南史·列传第三十》:“(宗)越州里又有武念、佼长生、曹欣之、蔡那并以将帅显。武念位至南阳太守,长生甯蛮校尉,曹欣之骁骑将军。”一则传主宗越“南阳叶人也。本爲南阳次门。安北将军赵伦之镇襄阳,襄阳多杂姓,越更被黜爲役门。”,宗越一度为役门,后提及的曹景宗诸人与之门第应相当;再则文中强调这几人“并以将帅显”,另一层意思就了隐了其门第之劣,所以,就陶侃与曹景宗的父辈来说,我说这两个人的出身相当。------但时陶与曹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曹氏父子是处于由寒门上升为豪族的时代,陶氏父子两代则由吴地豪族降为了寒门,在被晋的打压下,陶侃才离开本乡鄱阳,才起家自县吏,更是因为北方士族轻视南方豪族才被钟雅称为“小人”。事实上,却应该是吴地豪族出身。

“河东之裴、京兆之韦”并不是说到南朝就沦落了,而是他们的主支一直就在北方,根本没到南朝来。梁时裴韦二公皆是处自分支,而在北方的裴、韦在五胡南北一直隋唐都是大红大紫的。“裴邃起家本州举秀才、除奉朝请”和曹景宗的“和曹景宗‘州辟西曹不就’后除奉朝”差别是不大,但他们仕宦的主要因素都不是家门士族与否,而是因各自父亲的显赫武职所荫。而裴邃中间曾在北朝一任高位,这时他的家门才占了很大原因;而韦睿“祖玄,避吏隐于长安南山。宋武帝入关,以太尉掾征,不至。伯父祖征,宋末为光禄勋。”这一段已经能说明韦氏的家门之高和南渡过程了,这里的“太尉掾”的份量可是不轻的,足见京兆韦氏当时的地位。

这两家为何会着籍本地,并不是“只有家世寒微的、或者朝廷下诏土断,才会著籍本地。”而是第三种情况,本族根本就没过来,只是分支寓居南方而已。这一点韦氏已说明了,裴氏则更明显:“(裴邃)祖寿孙,寓居寿阳,为宋武帝前军长史。”同样的,杨佺期更是如此,其父杨亮先仕北方政权,而后才只身南渡,一则失节晚归被人蔑视,二则杨氏本支还在北方,在各政权位历三公,到北齐时还有万人会葬的大场面。杨佺期的自大之言,只能说是他无自知之明而已。相应的兰陵萧氏、琅邪王氏则是基本上举族南渡,留在北方的极少了。

其它京兆杜氏、范阳张氏的衰败,各有其原因,不可与以上诸家一概论之。杜氏便是东晋真正的高等门第,只是最重要的一支杜乂,早卒无男,所以败落了,既使如此,其女仍得以成为晋之皇后,而据杜坦所言,便与杜乂关系远了,所以只能强拉祖辈的关系愤愤不平。

范阳张氏,虽是张华之后,出自士族不假,但是却是因张华受诛,而后带着刑过来的,所以终晋宋之世,一直作为底层士族苟延残喘,最高也就是个参军,足以说明问题。而后是因为与皇室的姻亲关系加上拥立之功才在张弘策手上起死回生。

吴地豪族在西晋受打压,其影响也在东晋初体现出来,吴地士族与南渡士族俨然是两个阶层,东晋政权虽吸纳了吴地士族,但只是将之安排在权利核心的外围,从不曾像琅邪王氏那样直接参与权利中心。而得享高位的,不光只吴郡陆氏,还有吴郡顾氏、会稽贺氏,这三家不只是代为侍中,而是在晋宋间屡有贵为三公者,差则也是令府,究其原因,顾陆自孙吴以来就一直是吴地士族之领袖位历宰辅,贺氏先辈也三代仕吴终至中书令,因死谏孙皓而留下美名。这三家,是东晋政权不得不拉拢以起到榜样作用的家族,然而既使是这三家,在大多数时候居的都是清显的虚职。

关于婚,士庶通婚虽一直是非法化,但在寒门出身的刘裕登上帝位后,皇室与士族通婚便成了士庶通婚的榜样,在此情况下,宋齐之间的许多案例不属鲜见,更多的是士族与跟随刘氏兴起的有官有势的豪族通婚,这种情况高等士族也只能默许了。而东海王源与富阳满氏的通婚,绝对是个极品案例,为何沈约终于忍不住要将之打击到底?因为富阳满氏基本上没有任何背景,王源是收了对方五万贯才与之通婚的- -

就上面的陶侃、曹景宗、裴邃、韦睿这四个士庶例子来说,出于豪族父辈之武功遗荫、士族寓居客乡等各种因素,以“起家”来论“宦”进而鉴别士庶之分,就绝对是行不通的了。这只是鉴别琅邪王氏那样情况较稳定士族的标准之一,而不能以之概论士族。再则,夹杂着各种时代和政治因素,高等士族的起家也分了许多种高低情况。这个“宦”只是一个大概的标准,实际上按时代来说,汉魏晋家世累历高位、魏晋以德行、风标、玄谈著名,这两个标准已经定位了基本上大多数东晋南朝士族的出身,而很多时候又以世代累历高位较为重要,即使王源那样人品低劣,但由于其先代累历高位,仍得居士族之一员。在累历高位的基础上,东晋南朝时才形成了以品流定其门第的顽固传统,因而,在东晋之后几乎再没有新兴的士族,像吴兴沈氏、河东柳庆远一族这些后起之秀,事实上都是在已经是士族的门第定位基础上通过政治上的仕进使得家门在一定程度上上升。所以在这些标准下,豪族出身的曹景宗能否被介定为士族,已经一目了然了。---三好


有明刑部右侍郎衔都察院副都御史天津巡抚  林重政
尾张织田脱藩家臣   铃木重政
往来馆主               林重政
北塔死灵法师         Nicholas Ghostaleo
        以上身份,随便选一个吧..........

  • 本贴被加为精华
2006-5-16 17:27:38
回到顶部
林重政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城主
言论:353
入籍:2003年7月8日
发贴心情

继续上面讨论

江城: 怎么说呢,我觉得士族是一个变化的群体,并非一成不变。陶氏在东吴为豪族,但在西晋成为寒门,这是吴亡之后吴人权势集体下降的结果;曹氏出身或许微陋,但不能因此否认经过曹欣之一代,他的子孙也与州郡豪族如韦氏取得了平起平坐的地位。这是我的看法。

关于沦落,我的意思是说这两族的人到了南方便无名位,成了州里豪族,不是说整个韦氏或裴氏就此衰落,毕竟这两家在北朝和隋唐的地位有目共睹。韦玄以太尉掾征,是刘裕北征时笼络当地高门之举,我觉得只能表示韦氏在关中的地位而非在南朝的地位,韦氏到了南朝,由于晚渡,没有参与权利分配,更没有要求重新分配的资格,因此只能侨居雍州,成为本州的豪族。当时晚渡诸族悉为南人视为伧荒,见《通鉴》叙杜坦事下。光禄勋一职,东晋以来虽有以高门担任之先例,亦累有非类居之,如陶侃子陶范、周访孙周仲孙之比,大概是此职为汉九卿之一,名重且无实权,所以可付于非高等士族之手,因此任光禄勋不是高门的标志。至于本族与支流之别,我认为只在于各支间地位,达者为尊,并无一定,杜坦杜骥过江以后失其名位,并非因为其人出身支流,而是在于他们是晚渡伧荒,不为南方所重,未知三好殿以为然否?

婚之一事,刘氏与高门通婚,是因为任何家族一旦登上皇位,就自动成为当世第一的高门,而与之前的地位无关,也就是说,南朝皇室与高门的婚姻,也还是符合士庶不婚的规律的。当然,随着时代发展和豪族、寒门兴起,婚宦玷杂在所难免,但在法理上士庶还是不婚的。如三好殿所说“更多的是士族与跟随刘氏兴起的有官有势的豪族通婚,这种情况高等士族也只能默许了”,虽然在高门士族而言或有不满,但从身份上来说,这些豪族一来大多本非寒庶,再者即使原为寒门,身历达官后也可以“济办二品”,而沈约云“凡厥衣冠,莫非二品”,可反证二品为士族之品第,也即这些家族从寒门晋升为士族。为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当时特别有“二品才堪”之名,与“门地二品”相区别,关于此事,可参看阎步克先生《品位与职位》一书,论述相当透彻。

起家官为鉴别家门标准一事,我认为绝无可议。当时标准虽未完全流传下来,但往往杂见于史传,也为古今史家所承认,绝非我一人杜撰。至于出身不同的人后代任起家官相同,只能说随着家族发展,原本寒微的家族取得了相对高的地位,如王敬则、陈显达任三公,无论世人尤其高门士族如何看待,他们毕竟取得了这一地位,其子也当依素姓三公子起家为秘书郎或板法曹参军,如果不是两人凶终,经历最多三世,其子孙必然会得以厕身于高门,而家族也必然从武力豪族转化为有文化的高门士族。事实上,南朝地方豪族只要有一定实力,都会走自武力豪族转化为文化士族的道路,吴兴沈氏、襄阳柳氏乃是最好的例子。

吴地高门在东晋政权中居清显虚职,与我所提出的吴人崖岸自高,是同一时期的两方面,两种情况的同时存在,是当时南北士族实力决定的。侨人士族地位高于吴地高门,这是西晋以来的传统,而且东晋也是侨人政权,不可能让吴人居于掌握实权之地;但吴人是本土高门,侨人想要安定下来,就必须笼络他们,否则无以安居。正因如此,侨人过江后不在开发较好的吴郡、丹阳求田问舍,而是高门转赴浙东,中层安于广陵、京口,下层与吴人杂居,正为避开与吴人的正面冲突。而周玘欲杀诸伧、周勰有叛谋、虞喜隐匿人口,都为元帝、王导所容,也正因为他们是本土高门,侨人必须加以笼络。甚至王导欲与陆玩结亲,而陆玩峻拒之,也是如此。

三好:

士族是一个变化的群体,这一点不假,但变化有其时代限定。汉魏晋三代,新士族不断兴起,但到东晋清谈、评议盛行,皇帝下令专修各家谱堞,士族之门第已趋于固定,而后刘裕代晋,又有了一写小范围内的上升和下降,但整体上稳定下来,之后新兴豪族很难再升格为士族,齐、梁、陈三代,依旧以旧有的已经深度腐朽的士族控制政治核心,新兴豪族大多只占据一些外围武职,这是统治核心的败落;而北方胡族政权虽接纳了旧有汉族士族进入统治核心,但其统治阶层始终有着多元化的形式,因而始终保有活力,到北齐、北周也常有新家族兴起,这些家族在隋唐又成为士族。北朝与南朝在这一点上表现出来的差别,也是北灭南的原因之一---说远了--

关于光禄勋----请注意,陶侃之初家里很寒,但不代表他之后陶家门第很低。陶家是东晋特例中的特例,在陶侃之后世袭公爵,即使是刘裕代晋之后,仍特令保有王导、温峤、谢安、陶侃、谢玄五大名臣家族的县侯世袭地位,所以陶家在陶侃之后简直比士族还士族。

柳氏始终是河东柳氏而不是襄阳柳氏,即使是南朝诸代的传中也都明确了这一点。南方的柳氏只是寓居襄阳,所以特地在传中保有原籍河东而不是襄阳--而柳氏大部分仍在北方,北朝诸传多有其高官记载。所以,柳氏与韦、裴一样,在南方是寓居士族,不是地方豪族。

吴兴沈氏,我的结论是,在东晋时已升格为低层士族,在宋初又参与了升格运动,因而到了宋之后即作为中高等士族沿习。具体过程,不妨在晋书与宋书中找答案。

曹欣之之后的曹氏,起家可能不止是与韦氏平起平坐,甚至有可能比韦氏高,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曹氏父子的武职所荫。然而豪族上升为士族的过程,基本上到宋初就完结了,而那时曹氏才历第一代曹欣之,很遗憾此家晚了一步。换一面说,若曹景宗一族被算作士族,那么类似的王珍国、马仙琕也也都该算作士族了??所以,曹景宗是豪族还是士族这一问题不能确定好,士族的标准就没了边际。

“起家”的问题我没说过你杜撰,只是士族的发展和分布迁移是一个多样化多元化的过程,有各种时代和政治因素引起的特殊性,根本不可能以“起家”这样一个简单标准去概论其整体。我前面已经说过:“这(起家)只是鉴别琅邪王氏那样情况较稳定士族的标准之一,而不能以之概论士族。”

江城:

河东柳氏始终不是襄阳柳氏,这一点是我的疏忽,确实,柳氏诸人都系籍河东解县,不曾著籍当地。我与三好殿的争论,大概就在于对于地方豪族的定义,例如柳氏,我认为柳氏侨居雍州襄阳,又非高门,世代为当地大族,所以算是雍州豪族;而三好殿着重其家族在北方的地位及其寓居襄阳的事实,认为其为寓居士族而非地方豪族。

然而,我仍然坚持柳氏为雍州的豪族,原因如下。首先,柳氏在南朝经历了从武力豪门/地方势力向文化高门/中央势力转化的过程,最初的柳氏是以武力起家,世代担任周边诸郡的太守,如柳元景曾祖卓、汝南太守(此郡不见于《宋书·州郡志》,意当是宋初司州所属,后没于北朝。东晋时司州曾与雍州、梁州同治襄阳,见《晋书·桓宣传》,当时三州均无实土,故襄阳豪族仕此三州皆无不可。据《宋书·州郡志》,荆州南河东郡本亦司州属郡,疑柳氏初到荆土时本隶司州,后以长期侨居襄阳,而司、梁各自徙出,方为雍州大族),祖恬、西河太守(此郡亦不见于州郡志,当是明帝时已并于他郡),父凭、冯翊太守(此郡是雍州属郡),元景在显达前也先后担任过随郡、京兆、广平、襄阳等郡太守(此皆雍州所领),出仕集中于本土,正是地方豪族的特点。而且,元景及柳世隆、柳庆远等柳氏代表人物都是以武勋获得人主信赖,凭借实绩位至令仆甚至三公,而非如高门士族一般“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其次,柳氏尽管有人担任中央的高官,却始终在雍州保持强大影响力,如“柳元景当权,元景弟僧景为新城太守,以元景之势,制令南阳、顺阳、上庸、新城诸郡并发兵讨玄谟”,虽可以元景时任领军将军为解,然所言四郡中,南阳、顺阳属雍州,上庸、新城属梁州,雍梁二州共统三十余郡,如僧景所恃乃领军之威,何仅制令此四郡发兵?又其后柳元怙曾任梁州刺史,可知柳氏于雍梁二州均有势力,元景为柳氏族长,威行本土,受僧景制令之郡,盖即柳氏势力所及之处,所谓“元景之势”,原不藉元景居领军为重也。其后柳元景遇害,而柳世隆能复起者,亦在于世隆本在外任,而柳氏在襄阳根深蒂固,前废帝能诛元景,然不能尽除柳氏,世隆兼资文武,自称“马矟第一,弹琴第二,清谈第三”,而得以自结于齐高帝者,实在于武略。世隆位至通显后,从弟庆远极为其所重,然非但未入京,且先后任魏兴太守、襄阳令、雍州别驾从事史等职,皆不离雍梁二州,终为梁武功臣。可知柳氏始终注意保持在本州之势力,故自宋至陈皆为名族,然柳氏犹须藉本土势力方可保持家门不衰,较之王谢诸家,可谓实力相差亦远矣。

陶氏于宋时保存县侯爵位固然不假,然亦不过空有一爵而已,同样保存爵位之五人中,王导、谢安、谢玄之族后代皆有显达者,而温峤、陶侃子孙湮没无闻,可见存其爵位与其家族实际地位还是两回事,事实上,陶氏在东晋时(准确地说是陶侃死后不久)便已衰落了。史云:“侃有子十七人,唯洪、瞻、夏、琦、旗、斌、称、范、岱见旧史,余者并不显。”此云见于旧史者,据本传有三人至三品、一人四品、一人五品,余者二公府掾、一尚书郎,然三品三人中二散骑常侍、一光禄勋,均居闲职,五品之散骑侍郎亦无实权,尚书郎“江左正用第二人”,东晋以来亦非高门所乐,唯陶称曾至四品之南中郎将、监江夏随义阳三郡军事,手握兵权,而又不得善终,不可与高门士族相比。陶夏子澹“家累千金,僮客百数”,又曾州举秀才,陶潜为侃曾孙,起家州祭酒、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以其起家仕州,可知仍为本州大族,然较之高门(无论王谢还是顾陆),已不可相提并论了。

起家一事,我与三好殿意见不同之处在于,我虽同意“士族的发展和分布迁移是一个多样化多元化的过程,有各种时代和政治因素引起的特殊性”之说,但同时也认为,在各种特殊性或时代机遇造成的变化后面,有一种共同体制,这种体制基本是不变的,一个家族无论兴衰,都要遵循这种体制。可能一个家族本来地位寒微,但随着家族兴盛起来,进入了上一阶层,遵循体制,后代起家官也就要改变,沈庆之起家板授宁远中兵参军,因为他这一支在那时还处于寒微之地,要以将帅自任(详见本传),但他的儿子文叔肯定便是以清官起家(因为后来文叔做过中书郎、黄门郎,直至侍中,都是清官,尤其前两职,品级不高而清望甚著,历来只用高门士族,不可能由浊官升任),文叔之子昭明任秘书郎,此职向来是高门子弟的起家官,而不见由他官迁秘书郎的例子,大概沈昭明当时刚刚入仕。如上述,沈氏三代起家官的变化,明确反映了沈庆之一系由豪族到高门的发展过程。在此还要附带一句,沈氏全族的兴起历程固然如三好殿所说,自东晋以来已经开始,但沈庆之一支却的的确确是刘宋时期兴起的,而且也没有沾上其他族人(如沈林子、沈田子)的光,正如后来的沈攸之没能沾上沈庆之的光一样。如此解释,不知三好殿以为然否?

曹金虎:虽然沢东说庆之"千载之下.令人神往",但是看了他的记载我还是不相信,南北朝历史后人多有夸大,何况陈庆之的对手亦非泛泛.

六角:东吴的部曲制度是两者结合,既有私兵的性质,又需要国家承认,国家又给予一定的奉邑作为将领养私兵的俸禄。部曲上限的多少,是由国家规定的。如果去职或者身故后,由国家来分派部曲。即使子孙不乐为将,功高者则由国家赐田亩,田客进行奖励。


有明刑部右侍郎衔都察院副都御史天津巡抚  林重政
尾张织田脱藩家臣   铃木重政
往来馆主               林重政
北塔死灵法师         Nicholas Ghostaleo
        以上身份,随便选一个吧..........

    2006-5-16 17:30:22
    回到顶部
    林重政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城主
    言论:353
    入籍:2003年7月8日
    发贴心情

    典型问题: (之所以放在这个帖子而不是问题综合贴,是觉得这个问题很典型,而且对历史比较集中.--幽灵字)

    十六国的标准? 为何冉魏和西燕未能被列入十六国之行列?十六国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北燕只是后燕的延续罢了,既然汉和前赵只能够算作一个国家,为何将后燕和北燕算作两个不同的国家,且北燕毫无作为,似乎也不够资格当十六国之一吧。

    马羽:元魏中散大夫崔鸿有《十六国春秋》,一国一录。旧史所谓“十六国”当据此而言。至于冉魏、西燕、代为何没被崔鸿列入,那就无从查考了,因为十六国春秋已亡佚了,现在只有一个辑本。 汉(赵)是一个统治集团改了国名,当然可以算一个。北燕是把后燕的末代国君捏死了篡位建国,国号没变姓都改了,怎么能算一个?

    井之口妙真:还有由鲜卑族拓跋倚卢建立的代国也是,但是这不能说不被列入五胡十六国之列,在史书里面一样要把这19个国家一一介绍,冉魏是石虎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争夺皇位互相残杀。最后,石虎养孙汉人冉闵和大将李农控制了后赵政权。350年,冉闵杀傀儡皇帝石鉴和石虎五子,自立为帝,改国号“魏”,史称冉魏。352年,从幽州南下的前燕慕容儁,与冉闵大战于魏昌城(河北无极),俘冉闵,冉魏政权灭亡。由此可见冉魏政权只是前赵的延续。因此只是被当成前赵历史中的一部分吧。代国只是鲜卑族中的拓跋部建立的一个小政权,不是一个成熟的国家其性质还是部族形式。至于西燕与后燕由于同属鲜卑族后裔,西燕管辖的山西与后燕管辖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辽宁的一部分都是前燕的领土,而西燕又是被后燕所灭因此被看做鲜卑族的内争,在两个鲜卑族建立的政权中自然是后燕被保留啦。 标准首先是看国家的性质,然后看年代和族裔吧`~

    问:仇池、翟魏为什么不算?是因为势力太小吗?我觉得北燕西燕西凉南凉这些国家比它们大不了多少啊。

    马:已经说过了十六国的说法是从《十六国春秋》这本史书而来的。崔鸿为什么列这个不列那个哪里还搞得清?可能如3楼说的那样,也可能根本是他没找到某些国家的详细史料,因此放弃了,否则说不定就是17国春秋或者18国春秋了,这谁知道捏? “十六国”现在只是被沿用来作为那个时期东晋以外中国的代称罢了,具体有多少个政权现在自然要根据史实来做,又何必拘泥于16国还是多少国?

    牧野:按照史实来算,自然是20国了。 五凉:前、后、南、西、北 五燕:前、后、南、西、北 三秦:前、后、西 二赵:前、后 成汉 夏 代 冉魏 吐谷浑

    龙泽仁骏:吐谷浑当然还是有资格算的!首先,从它的存在时间的长短看:它大约自西晋时期开始建国,纵横两晋、南北朝、隋唐,或臣或反延续了数百年时间之久,直到唐太宗时才彻底解决!这比"十六国"都长多了!其次,从它在所处时期的地位看:它自西晋开始就屡叛屡降又屡降屡叛.虽然一直不是什么大国强国,但却一直是一股令中央政权头疼的被安放在西捶的一颗定时炸弹!虽然它一直成不了时代的主角,但却是那多事之秋不可忽视的配角!(也可能正因为它的历史作用有限,所以一直没有被历史学家们列入"十六国"吧!)


    有明刑部右侍郎衔都察院副都御史天津巡抚  林重政
    尾张织田脱藩家臣   铃木重政
    往来馆主               林重政
    北塔死灵法师         Nicholas Ghostaleo
            以上身份,随便选一个吧..........

      2006-5-26 19:26:04
      回到顶部
      林重政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城主
      言论:353
      入籍:2003年7月8日
      发贴心情

      宗渡: [讨论]关于《晋书》与《通鉴》的一处矛盾置疑 公元347年,即晋永和三年,谢艾被贬酒泉后,后赵军又开始攻略凉州,先下大夏城,《晋书·石虎传》:“季龙又以孙伏都为征西将军,与麻秋率步骑三万长驱济河,且城长最。”《晋书·张重华传》:“重华以谢艾为使持节、军师将军、率步骑三万,进军临河。秋以三万众拒之。”此战是谢艾一生中最经典的一战,当时谢艾乘轺车,戴白窥,鸣鼓而行。一代名将陈庆之、韦睿作战时大约也是这样的,但谢艾比他们早了很多年。麻秋见状大怒,曰:“艾年少书生,冠服如此,轻我也。”于是立命三千黑槊龙骧军向谢艾突击,其声势之汹汹,使得谢艾身边的人都乱成一团,有人甚至劝谢艾骑上马以便于逃跑。谢艾却下车坐到胡床上,指挥若定,赵军看到他这样镇定还以为是有伏兵,反而犹豫起来,不敢再前突了,这时谢艾手下部将张瑁已奉命沿河而上绕到赵军背后进行了掩袭,赵军顿时大乱,谢艾乘此机会大举进击,前后夹攻,遂大败赵军,“斩秋将杜勋、汲鱼,俘斩一万三千级,秋单马奔大夏。”在麻秋背水为阵的前提下,淹死的人也应该不在少数,所以麻秋出兵时有三万人,最后却单人匹马逃回大夏城。“重华论功,以谢艾为太府左长史,进封福禄县伯,邑五千户,帛八千匹。” 随后麻秋以所有兵力围攻黄河以南的枹罕城,却遭到守将的重挫。此战与长最临河之战的先后顺序,《晋书》与《通鉴》上出现了错乱。《晋书》以枹罕之围在长最临河之战前,而《通鉴》以此战在临河之战后。《晋书·张重华传》:[麻]秋退保大夏,谓诸将曰:“我用兵于五都之间,攻城略地,往无不捷。及登秦陇,谓有征无战。岂悟南袭仇池,破军杀将;筑城长最,匹马不归;及攻此城,伤兵挫锐。殆天所赞,非人力也。”这一段话的真实性应该是很高的,从麻秋本人的话可以看出“筑城长最,匹马不归”是在“及攻此城[枹罕],伤兵挫锐”之前,这一段话与《晋书·石虎传》的“季龙又以孙伏都为征西将军,与麻秋率步骑三万长驱济河,且城长最。”相吻合,与《晋书·张重华传》的叙史顺序却有出入,而司马光著《通鉴》时,对此二战的顺序大概也产生了疑问,经过推敲后,《通鉴·卷九十七》上就记作“王虎复遣征西将军孙伏都、将军刘浑帅步骑二万会麻秋军,长驱济河,击张重华,遂城长最。”为麻秋与谢艾的最后一战,同时略去了麻秋围枹罕一节。这样的怀疑是很有道理的,不过《通鉴》在记叙此事上的真实性也就大大降低了。 根据麻秋的自叙可知事情的顺序是长最临河之战中麻秋的三万人匹马不归,随后麻秋集结黄河以南的兵力,大约有八万余人围攻枹罕却受到大挫,在此情况下,才有《晋书·张重华》“季龙复遣其将刘浑等率步骑二万会之。”随后,“麻秋又袭张重华将张瑁与河陕,败之,斩首三千余级。枹罕护军李逵率众七千降于季龙。自河以南,氐羌皆降。”----《晋书·石虎传》。张瑁即长最临河之战的功臣之一,败于河陕,当是乘长最临河之胜的追击作战,随后久围不下的枹罕城终于落入麻秋手中。这样就与《晋书·张重华传》的“麻秋又据枹罕,有众十二万,进屯河内,遣王擢略地晋兴、广武,越洪池岭,至于曲柳,姑臧大震。”连贯起来。

      马羽:

      如果仔细看《通鉴》的话,会发现其叙事顺序基本上是以《晋书 张重华传》为主线的,系年系月则主要参照《晋书 穆帝本纪》。即:

      1、后赵进攻、张冲叛变,后赵取金城。金城郡在今兰州西北,扼守河西走廊要冲。金城一丢,后赵就打开了凉州攻略的门户。所以“凉州震动”。依据《穆帝本纪》,时在永和二年六月。

      2、攻取金城后,后赵军以麻秋为主将,进军凉州。后赵王擢军在晋兴郡武街击破前凉军,擒获胡宣、曹权二将。张重华派遣将军裴恆拒敌,两军阵于广武。

      穆帝本纪作:“六月。石季龙将王擢袭武街,执张重华护军胡宣。又使麻秋、孙伏都伐金城,太守张冲降之。”

      石季龙载记作:“重华金城太守张冲又以郡降石宁。麻秋寻次曲柳,刘宁、王擢进攻晋兴武街。重华将杨康等与宁战于沙阜,宁败绩,乃引还金城。王擢克武街,执重华护军曹权、胡宣,徙七千余户于雍州。”

      晋兴在金城之西湟水上游,不当进取武威大路。后赵军攻破武街,目的应在于巩固其侧翼。

      曲柳的位置,据《张重华传》在记叙次年后赵的军事行动时候曾经提到:“遣王擢略地晋兴、广武,越洪池岭,至于曲柳,姑臧大震。”。由此可见,曲柳的位置在洪池岭之北。洪池岭,即今乌峭岭,河西走廊的要害之所,武威之南的惟一屏障。此岭一失,后赵军距离前凉统治中心姑臧已经咫尺之遥。

      但是,石季龙载记的这一记载值得怀疑。《张重华传》:“重华扫境内,使其征南将军裴恆御之。恆壁于广武,欲以持久弊之。”广武即今永登,地在金城西北、洪池岭东南,河西走廊大道。既然前凉军得以据守此处,则后赵军必不得过洪池岭,遑论曲柳?此间必有一误。《通鉴》取张传,不采石记,当以石记误将次年两军曲柳之阵记于此处也。按诸前后情势,《通鉴》的取舍应该说是正确的。

      3、谢艾出师,以五千破麻秋,斩首五千。秋军退,谢艾迁酒泉太守。

      关于此节,《穆帝本纪》简单作“重华将谢艾击秋,败之。”,系于永和二年六月。记载的比较详细的是《张重华传》,《通鉴》基本取张传所载。

      胜利者谢艾随后因为“诸宠贵恶其贤,共毁谮之,乃出为酒泉太守。”,酒泉在今天发射卫星的那地方,贼老远。怀疑谢艾没能实际上任,否则第二年的几次战役他就不一定能参与中枢甚至临时为将了。

      4、麻秋攻破大夏——也可以说是守将内应。宋矩死节。这件事主要见《张重华传》和《晋书 忠义 宋矩传》。要说这个宋矩还是挺不简单的,居然在忠义传里单独有一笔,可惜基本上内容与《张重华传》是一样的,多记载了他的姓字籍贯。也好。清朝的《晋书》版本往往把他的名字写成“距”,就是因为忠义传中记载了他的字“处规”,钱竹汀先生才能在《廿二史考异》中考正为“矩”,盖古人名、字往往通义也。现在各版晋书、通鉴里这个字都正过来了。

      此事的时间,《张重华传》没有明说,但是从其下一段的记载中,可以看到是永和二年的秋天。“是月,有司议遣司兵赵长迎秋西郊。……别驾从事索遐议曰……立秋,万物将成……”。《通鉴》模糊处理,未写节令,但将之置于冬天发生的“汉太保李弈自晋寿举兵反”一事之前。

      大夏的位置在金城正南,枹罕东面。属于黄河以南。在进攻凉州挫折后,后赵军开始肃清黄河以南孤立的前凉据点,大夏首当其冲,也预告着枹罕之战迫在眉睫。

      两军于永和二年的交战至此告一段落。

      5、永和三年,枹罕攻防战。麻秋以军八万围城,前凉武城太守张悛、宁戎校尉张璩等力战,后赵军伤亡数万,败退回大夏。

      此战惟独《张重华传》铺叙最详,全为《通鉴》所采。张传不系年月,但称“俄而”,通鉴系于永和三年,不知其据。

      另一个差异点是此战中前凉墙头草分子朗坦的官职。《张重华传》称晋阳太守。《通鉴》则改为晋昌太守。郎坦此人仅此一见。但晋阳在并州(就是今天山西太原附近,后来被赵光义这250毁了,改建了太原城),离前凉八竿子打不着。前凉奉晋正朔,实有一方之地,比较朴实,多半干不出东晋那等“遥领”“侨置”之类没脸没皮的事来。所以张传晋阳太守必误。前凉辖区内以“晋”开头的有晋兴、晋昌两郡,枹罕属晋兴郡。因此,这里似乎应该是晋兴太守比较对。晋昌郡的位置,比见鬼的酒泉还要西,出了玉门关,里敦煌(瓜州)不远了。晋昌太守,没事儿跑到黄河南边来守城?前凉的风俗也忒怪了吧?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通鉴》却不取顺理成章的晋兴,而取这个晋昌。莫非是字形的缘故?

      6、临河之战。

      《张重华传》:“重华以谢艾为使持节、军师将军,率步骑三万,进军临河。秋以三万众距之。……艾乘胜奔击,遂大败之,斩秋将杜勋、汲鱼,俘斩一万三级,秋匹马奔大夏。”

      《石季龙载记》:“龙又以孙伏都为征西将军,与麻秋率步骑三万长驱济河,且城长最。重华大惧,遣将谢艾逆击,败之,秋退归金城。”

      之所以认为这两条记载实为一事,第一是地点:黄河,这是一个显著特征。第二是兵力:后赵军三万,至少这一点是一致的。第三自然是战果,后赵大败。当然,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就是麻秋到底逃往大夏还是金城了?《通鉴》取“大夏”说,再次体现出其对张传的倚重。

      也因此,《张重华传》中的这一段话“秋退保大夏,谓诸将曰:‘我用兵于五都之间,攻城略地,往无不捷。及登秦陇,谓有征无战。岂悟南袭仇池,破军杀将;筑城长最,匹马不归;及攻此城,伤兵挫锐。殆天所赞,非人力也。’”,原文置于枹罕之战后。实际上,应当放在临河之战结束之后。关于临河之战与枹罕之战的先后,张传是将枹罕之战列在前面,而麻秋的这段话,又仿佛是临河之战在前。实际上,谁前谁后,都没有决定性的证据。大致的情况应该是:麻秋军以八万包围枹罕,攻城不利,此时谢艾军进军至黄河,麻秋遂与孙伏都一起以兵三万抢先渡过黄河,在长最筑围拒守,将围点改为打援。结果反而惨败,落得匹马逃回大夏的下场。枹罕之围也就自然的被打破了。

      《魏书私署涼州牧張寔父軌弟茂/子駿传》也记叙了这一战:“石虎遣麻秋率众渡河,城于长最,凉州震动。司马张耽荐主簿谢艾于重华,重华任之。艾击斩秋将綦毋安等。俘斩万五千人。”——这里与《石季龙载记》仿佛,是后赵军主动攻过黄河,谢艾迎战。但考察当时的形势,麻秋正在以重兵攻略枹罕,而且不能得手,何以又忽然改变战略目标,以区区三万之众渡河进攻凉州?此不可解。因此,还是《张重华传》之说比较符合情理。

      《通鉴》这里基本取张传的说法。但是,对于石载记中提到的战役,却认为是另一场,对此,我们下面再做分析。

      7、麻秋进军曲柳,谢艾再出军,前锋破后赵军于神鸟,后赵军遁还河南。

      穆帝本纪:“五月戊申,进慕容皝为安北将军。石季龙又使其将石宁、麻秋等伐凉州,次于曲柳。张重华使将军牛旋御之,退守枹罕。”

      张重华传:“麻秋又据枹罕,有众十二万,进屯河内,遣王擢略地晋兴、广武,越洪池岭,至于曲柳,姑臧大震。”

      史料至此愈发的难以通贯。《通鉴》在这里把两条史料摞在一起了事,显然是对此也已经没招了。带来的问题颇有几个:1、牛旋是谁?后赵军这次是板上钉钉的打过洪池岭了,而且兵势盛大空前,前凉遣出这位抗敌,看来也是经国大将。可是整个晋书此人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这里,另一次是他被害死……;2、枹罕到底在哪家手里。按照张传,此时后赵已经据有此城。但是,经过刚刚那次惨重的进攻失败,何以迅速的拿下了这座坚城?没有任何交待。而穆帝本纪以前凉方面为主语,“退守枹罕”,俨然此城还在前凉手里。然而,这样的说法更加不可解。看一看地图就知道。枹罕孤悬河南。在后赵军渡过黄河直逼武威的情况下,退守这里,实在是如同在江南防守长江却要转进山西一般……

      两个问题都是穆帝本纪这里多一些。考虑到本纪可能是依据的东晋方面史料,远隔山水,听差一点大概也是有的,所以事实还是取张传的好。本纪就作为系年之用罢了。

      再看一下石季龙载记:“重华金城太守张冲又以郡降石宁。麻秋寻次曲柳,刘宁、王擢进攻晋兴武街。重华将杨康等与宁战于沙阜,宁败绩,乃引还金城。王擢克武街,执重华护军曹权、胡宣,徙七千余户于雍州。”

      其中张冲投降、王擢克武街禽二将两事,都确定无疑的发生在永和二年六月,因为穆帝本纪中都提到了。而中间“麻秋寻次曲柳”,前面已经分析过,不可能在永和二年六月,而应该是本次发生之事。这样,紧跟着麻秋次曲柳而发生的“刘宁、王擢进攻晋兴武街。重华将杨康等与宁战于沙阜,宁败绩,乃引还金城。”两事,通鉴一并移植到本年,也算合情合理。但是,这却要让王擢进攻两次武街。虽然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总归是让人心里有些怀疑。但史料记载简略又混乱如是,通鉴也只是勉为其难吧?

      这次后赵军大肆进攻,最后居然因为王擢在神鸟败给了谢艾的前锋,就呼啦啦的全军败退回河南了。如此草草,也值得起疑。神鸟的位置不可考。唐朝初年曾经在凉州短暂的设置过神鸟县,但位置未必与此时的神鸟一致。唐朝这个神鸟据说在现在的永昌西一百公里左右,我看了一下,位置比武威还要西北。后赵军要是打到了那里,前凉估计已经灭了。但想来这地名总归是可能有些联系,照这么看,神鸟这地方也应当相当深入凉州,接近于姑臧。那么王擢在这里吃个败仗,说明他是在赵军的主攻方向上,搞不好还是前锋,似乎不该顺便还负责攻击武街这种侧后掩护的事情。那么,《石季龙载记》所谓“刘宁、王擢进攻晋兴武街。”,也许真说不定是头一年发生的事情呢。当然,这都是揣测罢了。

      8、第二次临河之战?

      通鉴在这里对《张重华传》的重组还不止上面一处,请看:

      “赵王虎复遣征西将军孙伏都、将军刘浑帅步骑二万会麻秋军,长驱济河,击张重华,遂城长最。谢艾建牙誓众,有风吹旌旗东南指,索遐曰:“风为号令,今旌旗指敌,天所赞也。”艾军于神鸟,王擢与艾前锋战,败走,还河南。”

      得,通鉴不承认《石季龙载记》所谓的长最之战,与《张重华传》中的临河之战是一场。而将此战系于曲柳之阵。最主要的原因,是“长最”的地名方位不可考。也许通鉴的诸公考订出来了。但至少在长最的位置无法界定的情况下,我个人实在难以同意通鉴的处理。第一:石季龙载记称此战兵力三万,与张传临河之战正好相符,却与张传赵军进军曲柳的十二万之数相差太远。第二:曲柳之阵已经深入凉州,而石载记记叙此战,虽有“长驱”之语,但仍不过为“济河”,渡过黄河,这一战似应仍于黄河沿岸发生。第三,前引魏书是基本采用了石季龙载记这里的说法的,但是补充了一些细节,却都让人联想起张传的临河之战。其一:俘斩万五千人,与张传临河之战的万三千人相当接近了。在古史中,几乎可以认为无大差距。其二:提到斩杀秋将綦毋安,此人在史书中仅此一见。但是,在张传临河之战中提到斩秋将杜勋、汲鱼。“綦毋”,复姓也,音qiwu,是否与“汲鱼”是音近之讹呢?我们可以骋其想象……

      总之,我认为通鉴强将石季龙载记的这条记载系于曲柳之阵后,证据似乎不足。

      9、枹罕的归属

      史书中明确提到枹罕归属的,是石季龙载记:“麻秋又袭张重华将张瑁于河、陕,败之,斩首三千余级。枹罕护军李逵率众七千降于季龙。自河已南,氐、羌皆降”。

      张瑁此人,在临河之战中是有大发挥的武将,他“从左南缘河而截其后,秋军乃退。”,但看来当他独立在河南一带作战时,却不是麻秋的对手。

      李逵(显然不是黑旋风)则在这一时期的史料中仅此一见。他何时接替了张悛、张璩等守城名将,短短时间就断送了石季龙哀叹以九州之力不能拔的枹罕城?也成为永远的谜题了。

      至于这两个事件究竟发生在后赵军十二万大举进攻曲柳之前?还是之后?那就又是那个到底曲柳之阵时枹罕城在谁手里的问题了。《通鉴》按照石季龙载记的叙事顺序系于永和三年九月,其实,也是没有多少依据的……

      对于后赵前凉围绕枹罕的战役前后经过,我利用可见的史料大致梳理了一下。没有想到会写了这么多,花了这么长时间。梳理过后,发现疑点只有更多,而不是更少。甚至一千年前的宋人编纂《通鉴》,其取舍判断时左支右捂的尴尬也能为我们所见。这正是六朝史的一个有趣的地方,我们能够见到的资料,差不多就是一千年前的史学者们能见到的了,而且,我们见到的还比他们多。他们那时候没有敦煌文献、也没有清朝人辑补的各类亡书。能够与古人在几乎平等的资料基础上进行研究,着实是一种很爽的感觉。

      最近读钱竹汀先生的《廿二史考异》,钱以为读史最重“舆地”,也就是历史地理。从本案考据看,确实是如此。如果长最、沙阜、神鸟这些地名的方位能够确定,相信会容易许多吧。但是以我的能力(查阅《中国历史地图集》的水平),却是只能全部归于不可考的。因此,以上只能是个人的一点初步的考据。山本瓜瓜手里有套台湾编撰的《中国战争史》,20余卷,叙述甚详,且附有大量地图。现在禽兽处。我曾嘱禽兽将那书上的观点列出来,但他太忙。正好我又有些兴趣,就自己做起来了。希望禽兽尽快将该书的地图文字等拿出来,以证我之疏失。

      另外就是清人汤球辑补的《十六国春秋》,公认最好的辑本。不知道里面是如何组织材料的?青丝刚买了一本,最好录入出来给大家瞧瞧。

      猛虎:请教马师下。

      俺对五胡十六国的历史很感兴趣,特别是凉州地区的几个。俺在网络上常用的ID是乞伏虎,很想写点西秦的东西。最近会去兰州,一定去看看西秦的王宫遗址与古迹。

      现在的问题是,对那些地名一筹莫展,不知什么书有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详细地图,网上能查到吗?

      马羽:

      地图的话……常见的也就是谭其骧那套《中国历史地图集》了。但上面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地名问题。

      还有个办法,就是找一本很详细的现代地图集,然后遇到不认识的古代地名,就google上搜,往往能找到它曾经是现在哪个地方的曾用名,或者它的旧址在现在什么地方。

      宋代类书《册府元龟》卷231《僭伪部·征伐》的相关记叙(可见类书编著者对史料的理解):

      张重华嗣其父骏为凉州牧 自称凉王 会後赵石季龙使王擢麻秋孙伏都等侵寇不辍 金城太守张冲降於秋 於是梁州振动 重华以主簿谢艾为中坚将军 配步骑五千击秋 大破之 斩首五千级 俄而 麻秋进攻枹罕 不拔 退保大夏 重华以谢艾为使持节军师将军 率步骑三万进军临河 秋以万众距之 艾奔击 大败之 秋匹马奔大夏 其後 麻秋又据枹罕 有众十二万 进屯河内 遣王擢略地晋兴广武 越洪池岭 至于曲柳 姑臧大震 於是以艾为使持节都督征讨诸军事行卫将军 以索遐为军正将军 率步骑二万距王擢等 擢与前锋战 败 遁还河南 还讨叛虏斯骨真万馀落 破之 斩首千馀级 俘擒三千八百。


      有明刑部右侍郎衔都察院副都御史天津巡抚  林重政
      尾张织田脱藩家臣   铃木重政
      往来馆主               林重政
      北塔死灵法师         Nicholas Ghostaleo
              以上身份,随便选一个吧..........

        2006-5-29 17:32:45
        回到顶部
        林重政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城主
        言论:353
        入籍:2003年7月8日
        发贴心情

        本贴是马羽和天涯某人论战,有点乱,姑且大家看看内容吧.

        上帝强贴2:汉人将军冉闵为石虎“养孙”很可能为“胡朝”史学家污蔑,尚须要考证!!(ZT)原发天涯论坛

        说到底是一个毫无根据却信口雌黄的皇汉帖被老马狠踩,可以被称为《老马虐人实录》。 作者:万里层云111 提交日期:2004-7-9 0:58:00“胡朝”学者魏收《魏书》所记:“魏郡人冉閔,殺石鑒僭立。”后率兵攻入邺城,纵兵屠城,惨杀胡人二十几万。(以后的史书改为胡人不服他统治,在城外被杀了二十几万)      冉闵是屠夫无疑,他死之后被骂名千载也是不可必免的,但在这以后的史书和小说中对其“添油加醋”,拿源自与《晋书》的《资质通鉴》,来说,就有很多添上去的丑化描写。      二位对晋史很有研究的学者正在做这方面的考证,过一段时间会给大家一个结果。      石虎的出生的时间,有史料记载分别为公元295年、298年。按公元295年计算,到冉闵父亲冉谵战败被俘的公元311年(石勒破阵午乞活军的哪年),也是是说,这时石虎算来最大只有16岁,      按《晋书》、《资质通鉴》记载:石勒,让石虎收冉谵为“子”,因此推来冉闵算石虎之孙。      疑点一:冉谵此时一说为成人,12岁的少年是他的儿子冉闵,一个成人认一个16岁的石虎为父亲?一说为冉谵当时12岁,就按冉谵仅12岁,这时16岁的石虎仅比他大4岁,就收他做“儿子”?      疑点二:冉闵被与他作战的胡人杀死,有关他的史料自然是“胡朝”写的,但除了《晋书》,和800年之后的《资质通鉴》外,   例如就像一再向石虎提醒要杀汉人冉闵的佛图登,也没有记录冉闵为石虎“义孙”的事。      《晋书》《资质能鉴》在之后“某朝”被人删改版本除外,保留下来的书中也有很多不合史实的地方,是对冉闵是刻意的丑化描写,这里不细说了。         冉闵,在天下胡族围攻下失败的屠夫。   当然他的历史不可能由他建立的朝代来写,而是由消失它的胡朝史学家记录。      与他相比,懂明史的人都知道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前,曾一度派人向元朝表示归降和称臣,唐朝开国皇帝也向过北方的胡人称臣。但是他们在“正史”上都有过光辉的一页,正所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作者:计划飞机 回复日期:2004-7-9 13:53:17    权利决定一切,枪杆子决定一切,利益决定一切。    石敬塘称儿皇帝还需要考证不?石年纪大还是契丹皇帝年纪大?    另外,有记载说石虎16岁的时候就收冉闵他爸做义子了吗?即使有也不奇怪,所谓义子不过是一种权利结盟的表达方式,和传统意义上的父子关系没可比性。    冉闵是死在前燕鲜卑人手里的,在邺城杀的是羯人,对鲜卑人来说汉人和羯人没大区别,也没必要为个羯人找面子刻意丑化冉。汉人种族问题应该搞清楚,胡人种族问题一样需要搞清楚,难道现在有人会认为只要是大鼻子就是一家人,不管东欧还是北美。    冉闵从血统上讲是汉人,但其所受教育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完全是羯人模式,按现在话说就是汉裔羯人,杀胡并不是为了汉人杀的,完全可以看做羯人集团内部的狗咬狗斗争,说他是屠夫应该没错,即算不上汉族的英雄也算不上羯族好汉。 作者:云之韵律 回复日期:2004-7-9 13:59:23    作者:计划飞机 回复日期:2004-7-9 13:53:17      权利决定一切,枪杆子决定一切,利益决定一切。      石敬塘称儿皇帝还需要考证不?石年纪大还是契丹皇帝年纪大?      另外,有记载说石虎16岁的时候就收冉闵他爸做义子了吗?即使有也不奇怪,所谓义子不过是一种权利结盟的表达方式,和传统意义上的父子关系没可比性。      冉闵是死在前燕鲜卑人手里的,在邺城杀的是羯人,对鲜卑人来说汉人和羯人没大区别,也没必要为个羯人找面子刻意丑化冉。汉人种族问题应该搞清楚,胡人种族问题一样需要搞清楚,难道现在有人会认为只要是大鼻子就是一家人,不管东欧还是北美。      冉闵从血统上讲是汉人,但其所受教育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完全是羯人模式,按现在话说就是汉裔羯人,杀胡并不是为了汉人杀的,完全可以看做羯人集团内部的狗咬狗斗争,说他是屠夫应该没错,即算不上汉族的英雄也算不上羯族好汉。         为史不要这么主观. 作者:江上苇 回复日期:2004-7-9 15:31:21    求证讲究证据和论证,开篇明义就是“可能”,只有一堆没有啥说服力的猜测——楼主到底是想说是还是不是?   冉闵的出身问题,当时知道的人不在少数,前后秦的开国主都是当事人,前燕也有翔实的纪录,《晋书》的纪录是最为详尽的,建议楼主独一下《石季龙载记》,好好学习一下再来谈这个问题。 作者:万里层云111 回复日期:2004-7-9 15:54:10    “求证讲究证据和论证,开篇明义就是“可能”,只有一堆没有啥说服力的猜测——楼主到底是想说是还是不是?”   ——事实如此,两个疑点是存在的,关与他的年龄和哪一时间有关他的记录。还有最近的考古发现,到他的墓志都未讲过他是石虎“义孙”      “冉闵的出身问题,当时知道的人不在少数,”   ——到目前没有找到他们说冉闵是石虎义孙的记载!      “前后秦的开国主都是当事人,”   ——好像未必吧,前后秦的开国主应该是当事人的后代,而且都是冉闵的仇家,不过他们倒没有编过什么冉闵是石虎“义孙”的书。      “前燕也有翔实的纪录,”   ——请你把前燕的详实纪录找给我看看吧,记住是“前燕的”      “《晋书》的纪录是最为详尽的,”   ——晋书的问题很多,历来也受到不少学者批抨。还有,我问你,晋书是在冉闵死了多少年后的什么朝代编著的?      “建议楼主独一下《石季龙载记》,好好学习一下再来谈这个问题。”   ——晋书的《石季龙下》,我谈的就是这一段。介议你多看看书再来吧,无知的人!!!!    作者:万里层云111 回复日期:2004-7-9 16:18:55    158] 、荊駝,「中國民族主義大豪傑冉閔傳」,《江蘇》,11/12期合刊本(光緒30年4月1日),頁89,104-5。      ——也有所考证。 作者:D将来 回复日期:2004-7-9 1*9:16    作者:万里层云111 回复日期:2004-7-9 16:18:55      158] 、荊駝,「中國民族主義大豪傑冉閔傳」,《江蘇》,11/12期合刊本(光緒30年4月1日),頁89,104-5。          ——也有所考证。   ==================================================   章太炎咋么考证的,请说说。 作者:无边落木44 回复日期:2004-7-9 17:36:32    可有章太炎那篇文章? 作者:D将来 回复日期:2004-7-9 17:41:49    作者:万里层云111 提交日期:2004-7-9 0:58:00   二位对晋史很有研究的学者正在做这方面的考证,过一段时间会给大家一个结果。      =============================================   这二位是谁呀?名字不保密吧。还有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知道他们的成果呀? 作者:无边落木44 回复日期:2004-7-9 19:03:58    嘿嘿,叫楼主给出点东东,还实在不容易哦。 作者:江上苇 回复日期:2004-7-9 20:21:09    “求证讲究证据和论证,开篇明义就是“可能”,只有一堆没有啥说服力的猜测——楼主到底是想说是还是不是?”     ——事实如此,两个疑点是存在的,关与他的年龄和哪一时间有关他的记录。还有最近的考古发现,到他的墓志都未讲过他是石虎“义孙”   最近的“考古发现”,我们好像只看到楼主自言自语,并没有看到任何例证——这能说明啥?楼主举证的东西呢?没有证据,就是臆断,何况楼主所谓的“墓志铭”,出土于何处?何时?现存何地?能否断定没有经过“胡族”的删改或根本就是作伪?你还没有证明嘛,你自己都说是可能,怎么辩论中反倒是言之凿凿的口气了呢?          “冉闵的出身问题,当时知道的人不在少数,”     ——到目前没有找到他们说冉闵是石虎义孙的记载!    ----应该改成,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他不是石虎义孙的记载。不然就不劳楼主费心了,就像张飞不是张辽的哥哥一样。楼主号称看了《晋书》,很令人怀疑,正是《晋书*石季龙载记》记载的冉闵的背景嘛,不读书就写文章,胆子不小啊。      “前后秦的开国主都是当事人,”     ——好像未必吧,前后秦的开国主应该是当事人的后代,而且都是冉闵的仇家,不过他们倒没有编过什么冉闵是石虎“义孙”的书。     ——又一个“好象”,楼主真的是没有把《晋书》载记当成东西啊,看来果然没有读过此书,俺好多年前读的了,勉强还记得,共同学习一下:前秦苻健,后秦姚苌,都是参加过对冉闵的战争的,苻健跟着爸爸苻洪,姚苌跟着哥哥姚襄,虽然年纪不大,也还是能记事儿了,他们自己的资料,最后二合一,被刘裕搬回东晋了,这是《晋书》的重要资料来源之一。     “前燕也有翔实的纪录,”     ——请你把前燕的详实纪录找给我看看吧,记住是“前燕的”     ——那就是说“二十四史”的史料没一个可信了?因为谁都不是自己写的嘛。前燕、前后秦的资料,最后汇总到东晋,是《晋书》载记得资料来源,不然房玄龄拿什么编故事啊?     “《晋书》的纪录是最为详尽的,”     ——晋书的问题很多,历来也受到不少学者批抨。还有,我问你,晋书是在冉闵死了多少年后的什么朝代编著的?    ——不过,本文的问题,恐怕比晋书还多,倒是请问一下,这是冉闵死后多少年,什么朝代的人写的啊?          “建议楼主独一下《石季龙载记》,好好学习一下再来谈这个问题。”     ——晋书的《石季龙下》,我谈的就是这一段。介议你多看看书再来吧,无知的人!!!!   ————楼主的无知,在于没有读,而硬说读过,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该看到的都没看到,就这样还大言不惭地说“我读的就是这一段”,到底是谁比较“无知”和无畏,呵呵,天下自有公断,搂住自己也明白吧?    作者:托马斯_曼 回复日期:2004-7-9 23:00:24    楼主暂时落在江core下风,不知是否还有反击的实力。 作者:计划飞机 回复日期:2004-7-10 0:04:41    小江同学,不是我找茬说你,把你发言里有人身攻击嫌疑的词语都去掉,能使你的水平提高不止一个档次。    再说了,你还背着个斑竹的招牌呢,很多小朋友说道理说不赢就开骂粗话,恐怕他们还有道理说是跟斑竹学的。    讨论问题是开放的,什么观点都无所谓,但是提出自己观点的同时就说对方白痴,SB,无知等等,本身就是犯规行为。    希望更多的朋友遵守讨论问题的基本规则,从自身做起,杜绝人身攻击。    作者:无边落木44 回复日期:2004-7-10 11:04:14    斑竹嘛,无非是在历史论坛上混得多一点,涉嫌人身攻击也不是不可以理解嘛。嘻嘻 作者:托马斯_曼 回复日期:2004-7-10 12:03:01    人身攻击的话这句才比较像吧,“介议你多看看书再来吧,无知的人!!!!”。 作者:云之韵律 回复日期:2004-7-10 14:05:59    一句实话   我比较鄙视这个蒋上尉 作者:cqyysy 回复日期:2004-7-10 15:17:04    石家皇帝还认比自己小的做老爸,年龄相当又有什么关系。。。。      江大人的话没什么攻击的言辞吧。个人意见。。俺不是谁的马甲也不是谁的FANS。。。 作者:无边落木44 回复日期:2004-7-11 18:57:28    哟,这帖还没被封?以天涯斑竹的气量来说,真是个奇迹。 作者:计划飞机 回复日期:2004-7-11 21:23:56    论坛上进行人身攻击和人身侮辱,不管怎么说都是不对的。如果一个人敢在面对面的的讨论中使用这些侮辱性语言,我还佩服他粗的有胆量,如果是因为论坛上没有挨对方耳瓜子的风险就任意放肆,这种人其实非常可悲。    我并不是故意针对斑竹,只是希望从斑竹起就应该注意到这点,也希望我这种观点能受到更多人支持,论坛如果变成骂人说粗话的场子,我不知道大家还有什么理由参与。    作者:不败的魔术师杨 回复日期:2004-7-13 22:18:27    天涯就是说粗话的厂子,飞机少见多怪了:)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7-14 12:03:42    ……到他的墓志都未讲过他是石虎“义孙”         ——冉闵死于非命,没有墓志铭传世。所谓的“墓志”是指的北魏染华墓志,该墓志全文是:      “君讳华,字进乐,魏郡内黄人也。其先帝喾之苗裔,周文王之少子冉季之后。高祖闵,赵武帝初,封西华王,侍中、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黄钺大将军、录尚书事、武信王。赵祚既微,遂升帝位,号曰魏天王。群臣依皇图,奏改族,因即氏焉。崩,谥曰平帝。曾祖叡,仕燕散骑常侍、海冥县侯。祖兴,圣世太武皇帝安远将军、殿中给事、蒲阴伯。崩,赠辅国将军、洛州刺史,谥曰惠侯。父雅,孝文皇帝为辇曹给事,迁使持节、征虏将军、怀州刺史、北平侯,转武卫将军、北中将、光禄太府二卿。崩,赠平西将军、河州刺史,谥曰贞侯。”      敢问谁家追溯本族先世,会把自己的先祖做别人家养孙的事情写进去?若说那个养爷爷是高大全的英雄人物也就罢了。可自己的祖先最后反咬一口把养爷爷的子子孙孙都杀光了,已成不共戴天之敌。这种情况下,后人子孙还会记载自己的先祖先做他人养孙再反噬之吗?正常人总还是要脸要皮的,更何况为尊者讳是那时候起码的礼法。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7-14 12:09:31    养父子关系又不是亲父子,岁数差距根本不说明任何问题。关于党是的历史,记载最为详细的是《十六国春秋》,但该书已亡。晋书之载记则基本以十六国春秋为依据,现在几乎是十六国历史最为丰富的资料来源。冉闵曾为石虎养孙事出自晋书(可能实际出自十六国春秋),在任何的历史记载中都没有相反的记载。现在要想翻案,恐怕不容易。所谓“晋史专家”,不知道是谁?中国治魏晋史的名家我总也知道个大概,不妨透露一下这两位“专家”的名号,我也好瞻仰瞻仰。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7-14 12:11:02    上帖中“党是”应为“当时”,更正。 作者:万里层云111 回复日期:2004-7-18 11:51:36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7-14 12:09:31      养父子关系又不是亲父子,岁数差距根本不说明任何问题。关于党是的历史,记载最为详细的是《十六国春秋》,但该书已亡。晋书之载记则基本以十六国春秋为依据,现在几乎是十六国历史最为丰富的资料来源。冉闵曾为石虎养孙事出自晋书(可能实际出自十六国春秋),在任何的历史记载中都没有相反的记载。现在要想翻案,恐怕不容易。所谓“晋史专家”,不知道是谁?中国治魏晋史的名家我总也知道个大概,不妨透露一下这两位“专家”的名号,我也好瞻仰瞻仰。   ——————————————   《十六国春秋》的很多内容散失掉了,但关与后赵哪一段确保存了下来。      关与这一段在《太平御览》卷一二○引崔鸿《十六国春秋》之《后赵录》,可有冉闵是石虎义子的记录?? 作者:D将来 回复日期:2004-7-18 16:11:57    作者:万里层云111 回复日期:2004-7-18 11:51:36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7-14 12:09:31        养父子关系又不是亲父子,岁数差距根本不说明任何问题。关于党是的历史,记载最为详细的是《十六国春秋》,但该书已亡。晋书之载记则基本以十六国春秋为依据,现在几乎是十六国历史最为丰富的资料来源。冉闵曾为石虎养孙事出自晋书(可能实际出自十六国春秋),在任何的历史记载中都没有相反的记载。现在要想翻案,恐怕不容易。所谓“晋史专家”,不知道是谁?中国治魏晋史的名家我总也知道个大概,不妨透露一下这两位“专家”的名号,我也好瞻仰瞻仰。     ——————————————     《十六国春秋》的很多内容散失掉了,但关与后赵哪一段确保存了下来。          关与这一段在《太平御览》卷一二○引崔鸿《十六国春秋》之《后赵录》,可有冉闵是石虎义子的记录??      ================================================   你有没有搞错呀!说的完全反了,在《太平御览》所引《十六国春秋·後赵录》上,恰恰是说石闵是石虎的养孙。录之如下:      《太平御览》卷一二○      石闵      崔鸿《十六国春秋·後赵录》曰:石闵,字永曾,虎之养孙也。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魏郡内黄人也。其先汉黎阳骑督,累世牙门。勒破陈午於河内,获瞻,时年十二。长而勇悍,便弓马,临阵不顾。勒奇之曰:“此儿壮健可嘉。”命虎子之。历位左积射将军,封西华侯。闵幼而果锐,虎抚之如孙。及长,身长八尺,善谋,勇力绝人。虎即位,为修武侯,历北中郎将。虎之败昌黎,闵军独全,由此功名大显。   永兴元年闰月,司徒申锺、司空郎等四十八人上尊号於闵,僭皇帝位於南郊,大赦,改元,号称大魏,复姓冉氏。…… 作者:绯衣青锋 回复日期:2004-7-18 16:28:43    楼主说——事实如此,两个疑点是存在的,关与他的年龄和哪一时间有关他的记录。还有最近的考古发现,到他的墓志都未讲过他是石虎“义孙”。      非常欣喜听说有冉闵的墓志,希望拿来说说,我听说过有他后人的墓志,但不曾听说发现他本人的。    作者:绯衣青锋 回复日期:2004-7-18 17:17:02    魏书, 列传第八十三 匈奴刘聪 羯胡石勒 铁弗刘虎 徒何慕容廆 临渭氐苻健 羌姚苌 略阳氐吕光          里面有记载:     十二年,虎自称皇帝,号年太宁。      虎死,少子世僭立。虎养孙闵杀世,以世兄遵为主。遵以闵为大将军辅政。    作者:黄河流域 回复日期:2004-7-18 18:03:36    我是道听徒说的,我曾认我错了。      如果这不是谌正后的史料的话,看来冉闵确实是个被人美化的汉奸无疑,我无话语了。             作者:黄河流域 回复日期:2004-7-18 18:14:00    我没什么说的了。一句话,我错了,我没有细看过这些书。更不该以恶传恶。谢谢绯衣青锋网友的指正。       作者:江上苇 回复日期:2004-7-18 18:23:25    计划飞机说得对,俺个人检讨检讨。 作者:万里层云111 回复日期:2004-7-18 18:41:27    即使二十四史中对西晋的记载,也是300年后唐太宗时期的房玄龄等人根据前人笔记的残留和人们口口相传的历史编撰而成,记叙粗略且错讹丛生。 作者:江上苇 回复日期:2004-7-18 19:03:26    那你的文章,依据的是哪篇可靠的资料呢?原来全篇您都没有引用《晋书》?难得难得……不过您说的东西,倒有不少和《晋书》雷同,不知何故? 作者:绯衣青锋 回复日期:2004-7-18 19:19:51    冉闵认贼做孙,一直不为人所齿。   黄河流域开始是信了一些人的道听途说,听错了就错了,谁没错过,万里层云111认为晋书“记叙粗略且错讹丛生”。希望提供更好的资料。    作者:飞天舞之梦 回复日期:2004-11-6 19:46:37    不管那帮无耻文人怎么说,冉闵绝对是民族英雄! 作者:D将来 回复日期:2004-11-6 20:08:15    作者:飞天舞之梦 回复日期:2004-11-6 19:46:37      不管那帮无耻文人怎么说,冉闵绝对是民族英雄!      ======================================   嗯,有志气,立场站的稳,讃一个。 作者:心脏地带 回复日期:2004-11-7 22:32:44    你们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无非要塑造一个高大全的形象。      我知道你们又要把我划到异类当中去。那就来吧!      多少年了,文革的幽灵还阴魂不散。      你们如何偏执不要紧,但若引起民族仇恨,你们是逃不过历史的审判的! 作者:上中下棍 回复日期:2004-11-7 23:0*2    作者:D将来 回复日期:2004-11-6 20:08:15      作者:飞天舞之梦 回复日期:2004-11-6 19:46:37        不管那帮无耻文人怎么说,冉闵绝对是民族英雄!          ======================================     嗯,有志气,立场站的稳,讃一个。    ======================================   日本人也有一群把自己的甲级战犯认成民族英雄的蠢货.你赞的那个和其同类,为了美化汉族里一样出的败类,他们什么都能干出来.就因为有某党带了好头,把某族的杀人魔吹成民族英雄. 作者:汉族英雄冉闵 回复日期:2004-11-7 23:08:34    冉闵是英雄!   杀胡令一出,谁与争锋? 作者:D将来 回复日期:2004-11-7 23:28:29    作者:上中下棍 回复日期:2004-11-7 23:0*2      作者:D将来 回复日期:2004-11-6 20:08:15        作者:飞天舞之梦 回复日期:2004-11-6 19:46:37          不管那帮无耻文人怎么说,冉闵绝对是民族英雄!              ======================================       嗯,有志气,立场站的稳,讃一个。      ======================================     日本人也有一群把自己的甲级战犯认成民族英雄的蠢货.你赞的那个和其同类,为了美化汉族里一样出的败类,他们什么都能干出来.就因为有某党带了好头,把某族的杀人魔吹成民族英雄.   ==================================================      呵呵,也好玩,也讃一个。 作者:8651- 回复日期:2004-11-8 8:47:50    我认为你们有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灭族和杀人的问题,灭了一个三十万的民族就是种族灭绝比杀几百万几千万的罪还大。      杀几十万是大罪,杀几百万是大罪,几杀几万也是大罪,杀一个人也是罪。      冉闵的问题更像是被压迫阶级对压迫阶级的报复,而不是什么种族屠夫。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1:31:19    作者:D将来 回复日期:2004-7-18 16:11:57         石闵          崔鸿《十六国春秋·後赵录》曰:石闵,字永曾,虎之养孙也。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魏郡内黄人也。其先汉黎阳骑督,累世牙门。勒破陈午於河内,获瞻,时年十二。长而勇悍,便弓马,临阵不顾。勒奇之曰:“此儿壮健可嘉。”命虎子之。历位左积射将军,封西华侯。闵幼而果锐,虎抚之如孙。及长,身长八尺,善谋,勇力绝人。虎即位,为修武侯,历北中郎将。虎之败昌黎,闵军独全,由此功名大显。     永兴元年闰月,司徒申锺、司空郎等四十八人上尊号於闵,僭皇帝位於南郊,大赦,改元,号称大魏,复姓冉氏。……   --------------------------      这明明是清代汤球所辑的《十六国春秋辑补 后赵录十》,怎么成了崔鸿《十六国春秋·後赵录》?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1:46:19    《十六国春秋》在中国早已失传,在日本保留了一部份,这是事实。中国目前流传的三个版本《十六国春秋》均为明清人所伪做。(民间有一些,没有出版。)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2:07:49    冉閔の祖父は冉隆。閔の父は冉瞻、もと冉良。   冉閔、字を永曾、小字を棘奴といいます。魏郡内黄の人。その先は漢の黎陽の騎都督で、代々牙門であったといいます。冉閔は十二歳で石勒にひろわれ。左積射将軍&#12539;西華侯を歴しました。      《太平御覧》李ホウ[日方]など983年   ----------------------   冉闵的祖父叫冉隆,他的父亲叫冉瞻,又叫冉良。冉闵,字(称谓)永曾,小名叫刺奴,魏郡内黄县人,他的祖先是汉朝的黎阳骑都督,家族世代都是牙门参将。冉闵十二被投靠石勒,当上了左积射将军,被封侯过西华侯。      以上为日本方面保留的公元983年李昉著《太平御览》。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2:10:21    汤球所辑的十六国春秋辑补,是十六国春秋目前为止最好的辑本。更何况后赵录这部分直接引自北宋《太平御览》。北宋时《十六国春秋》还有存世,《太平御览》是直接引用,因此应该就是原书的面貌。石闵为季龙养孙之事载于十六国春秋,后为魏书、晋书及诸家史所采,铁证如山。都别废力气了。      zt:      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原书早已失传,可能是亡于北宋。因为《隋书·经籍志》、《旧唐书》、《新唐书》均有著录,北宋初年李昉编《太平御鉴》,还引用过此书。直到北宋仁宗时的《崇文总目》及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才不见著录。可知原书亡于北宋。现今流行的《十六国春秋》有三种本子:一为简本,共十卷,《隋书·经籍志》题为《纂录》,不一定是崔鸿所写,但系当时人根据崔鸿原书删节而成,比较可信。司马光也见过此简本,他称为《十六国春秋抄》(见《通鉴考异》)。二为详本,共100卷,系明朝万历年间,屠乔孙、项琳等人从《晋书》、《北史》、《魏书》、《册府元龟》、《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中辑录有关十六国史事,加以整编而成,仍题为崔鸿撰。此书采录丰富,凡关于十六国的事迹,一概收入,但是欠考证,有些错误;原书被群书引用的材料,反而有失检录,没有完全收集起来。三为清人汤球辑本,一百卷,书名《十六名春秋辑补》。是以简本为底本,汇集《晋书》张轨 、李暠等《传》及刘渊《载记》及原书散见于群书中的其他材料而成。《晋书》有错误的,则据《太平御览》所引,而不从《晋书》;凡崔书原文有错误,则加以改正,不以讹传讹。汤书为恢复《十六国春秋》的本来面目做了大量工作。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2:19:19    这个凌水可真是超逗,什么日文的太平御览?是不是且不说,光引的这段话,是日文网页高汝莲文库里的,原文如下:      冉閔、もと石閔。字を永曾、小字を棘奴といいます。    父は石瞻、本姓名を冉良、字を弘武といい、魏郡内黄(河南内黄)の人。その先は漢の黎陽(河南浚東北)の騎都督で、累世(代々)牙門(将家?)であったといいます。冉良は十二歳で石勒にひろわれ、石虎の子となったとか。左積射将軍&#12539;西華侯を歴しました。      里面有一个字可是被这个叫凌水的悄悄改了哦。      原文url:http://www.minajiri.com/tabula/gige/5-16.html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2:32:09    哪个小说作者姓高,是中国人,引用的是中国的史料写就。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2:36:20    日本保留的《太平御览》保留的很好,也能买到。      日本保留的《汉魏丛书》:   闵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魏郡内黄人。其先汉黎阳骑都督,累世牙门。勒破陈午于河内,获瞻,时年十二。长而勇悍,便弓马,临阵不顾。勒奇曰:“此儿壮健可嘉”,以子视之。历位左积射将军,西华侯。闵字永曾,小字棘奴,幼而果锐,虎抚之如子。及长,身长八尺,善谋略,勇力绝人,攻战无前。虎即位,拜建节将军,封为修武侯,历位北中郎将、游击将军。虎之败于昌黎,闵军独全,由此功名大显。      ----------------   抚之如子也不等于儿子。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2:41:02    《汉魏丛书》有载,石勒的以子视子的人叫石聪(中国史料中未见提及),石勒还是石虎死后造返被诛。   而不是冉瞻。冉闵被虎抚如如子。很显然,闵为石虎子,冉父为石勒子,很可能是给“张冠李代”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2:45:36    冉闵被虎抚之如子,并不等于他是义子。   石勒的义子叫石聪(中国保存的史料中未有提及此人),石聪本晋人,勒收之为子,冒姓石。后史很可以将他张冠李代。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3:06:31    汉魏丛书是明朝人屠隆编辑的,相距太平御览的时代都有几百年,根本不可能提供什么新鲜史料。对于这段“原文”,考虑到这位凌水有修改网页的惯习,在见到可靠的原文前需要谨慎对待。此外,即使这段原文无误,也只能说是编辑者对太平御览所引十六国春秋和晋书理解错误。明朝的时候能够见到的十六国史料跟今天已经没有任何区别,屠隆能见到的,我们都能见到,所以他若真是这么编写的,就只能说他读书不够认真。就好像明朝还有个小说家杨什么的,写了本小说《两晋秘史》,也在这里犯了同样的错误。用明朝的东西去推翻南北朝和唐朝留下的资料,而且明朝的东西本身就是从南北朝、唐朝留下的资料中来的,这个逻辑显然是根本不通的。      汉魏丛书中国也能见到,别什么都扯到日本。      石聪在“中国保存的史料中未有提及”?表继续逗了,晋书里就提到了13处。石聪是石勒时期的活跃武将,石勒死后,他投向晋朝,后来被石虎攻杀。此人的记载虽然不多,但很清楚分明,晋书根本不可能把他和石闵混淆。      “抚之若孙”当然不一定是养孙,问题是连姓都从冉改成了石,和和,而且后来的石遵还要对他说:“努力!事成,以尔为储贰。”,把他当石家人看待,这个嘛,就不是有些同志想怎么圆都行的了。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3:24:23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3:06:31      汉魏丛书是明朝人屠隆编辑的,相距太平御览的时代都有几百年,根本不可能提供什么新鲜史料。对于这段“原文”,考虑到这位凌水有修改网页的惯习,在见到可靠的原文前需要谨慎对待。此外,即使这段原文无误,也只能说是编辑者对太平御览所引十六国春秋和晋书理解错误。明朝的时候能够见到的十六国史料跟今天已经没有任何区别,屠隆能见到的,我们都能见到,所以他若真是这么编写的,就只能说他读书不够认真。就好像明朝还有个小说家杨什么的,写了本小说《两晋秘史》,也在这里犯了同样的错误。      --------------------------   《汉魏丛书》直接根据《十六国春秋》留下的十六卷本编写,真实性更强。不像清代汤球所辑的《十六国春秋辑补 后赵录十》,基本上是根据《晋书》《资治通鉴》等的内容所写。《两晋秘史》我不清楚,但我觉的作者也哪么写,不是没有来由的。你哪么轻易的就说别人犯错误,未免太武断了。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3:32:19    最后说一下,楼主试图证明冉闵没当过石家养子孙,但所有的史料都与他作怪,他只好无语。凌水折腾来折腾去,想证明“日本保存的史料”中冉闵是石虎的儿子辈而不是孙子辈,然而也只有失败。冉闵是石虎的养子还是养孙,性质都是一样的,因此所谓“胡朝”的史学者们大可不必在这个问题上歪曲(难道不是养孙是养子就好听点儿),因此这一点上可以排除所谓“篡改”的干扰去客观看待所有相关资料。事实就是:太平御览保留下来的十六国春秋、魏收的魏书、唐人编的晋书,这几种距离当时最近的资料(全部都有元明清前的版本)无一例外的采“养孙说”。此后,再没有关于这一问题的更新鲜的史料被发现,明清人偶尔出现的理解错误,是二三手资料的错误,是无法与前列一手史料相抗的。冉闵在叫石闵的时候,在石家班里到底该排什么辈分,已经再清楚不过了。自民国以来一个多世纪,史学名家辈出,冉魏研究也有进展,如果真有什么“保存在日本的史料”,也早已经被采纳入研究的依据范围。然而,迄今为止,除了网上个别人的异想天开外,中国学术界和海外学术界从没有人翻出什么养子说的新花样,此足见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铁的事实。 作者:黄河流域 回复日期:2004-11-8 13:35:33    “努力!事成,以尔为储贰。”把这句话当作所谓的铁证就更无聊了。冉闵多半对是否当上太子并不在意。古代的义子不可能立为太子,这个无论是石遵还是冉闵都应该知道。其次,以冉闵的野心,不甘心居于人下的性格,又岂肯等石遵死后禅让给他。一句话和一个似是而非的推测,未免苍白了一些。之前的史书<十六国春秋>等亦无记载,   冉闵于公元349年五月,扶立傀儡石遵,使其“杀世自立”。歼灭幽州南下的石冲十万胡军,俘杀了石冲,为消灭胡人的有生力量,冉闵坑杀被俘降军三万余人;冉闵石闵劫两位手据重兵的汉人——后赵的司空李农及右卫王基造反,要求石遵“正式”让位予他,并打算改后赵国号为卫(类似于汉、魏、晋之间的国主惮让和改国号).这一点,从《十六国春秋》中就可以明确看到。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3:46:19    古代以义子为继承人的例子还真就是有。      还有什么“以冉闵的野心,不甘心居于人下的性格,又岂肯等石遵死后禅让给他”,这才是“似是而非的推测”,不嫌苍白吗?      十六国春秋的问题已经很清楚了,太平御览所引后赵录(第120卷)就是最贴近原貌的。你们找来看看不就清楚了?这书书店里堆老高呢。最接近十六国春秋撰写时代的史书是东魏魏收的《魏书》,那上面“养孙”两字也是清清楚楚的。早期的后魏、东魏、唐人都众口一词的事情,拿一二个明人的编辑资料就能推翻吗?开玩笑。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4:01:34    现在流传的《十六国春秋》只有以下三种。通用的也就是清版的《十六国春秋》。      一种是明代屠介孙、项琳编写的百卷本,托名为崔鸿,是根据《晋书·载记》、《资治通鉴》以及《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涉及十六国史实的书籍补充而成。   第二种是《汉魏丛书》中保存的十六卷本,十六国各有一录,这是明朝人根据《晋书·载记》编写的。   第三种是清朝的汤球编写的《十六国春秋辑补》,他以上述《十六国春秋》为底本,再以《晋书·载记》、《资治通鉴》所引佚文补足。      明朝和日本史料并非没有根据。      另外,现在出版的《晋书》,有的版本出版前,也有过没有记录冉闵是“义孙”的版本,也有记为义子的版本。均被有些像茶水斋之流的“历史专家”“修证”过了再出版的,有的硬说是掉了字,补上去的。很难让人信服。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4:03:17    刚才有一点说错了,《汉魏丛书》是何镗辑的,只不过后来屠隆写了篇序,清朝修明史的时候就糊里糊涂当成屠隆的了(见明史艺文志)。      《汉魏丛书》收的这个16卷本《十六国春秋》,前人早有考证,白寿彝教授主编《中国通史》里这样说:      “《十大国春秋》北魏崔鸿撰,一百卷,宋以后亡佚。明代末叶屠乔孙、项琳撰成百卷,托名崔鸿,万历时(1573—1619)刊行。在屠、项之前,何镗(嘉靖廿六年进士)所编《汉魏丛书》中收有十六卷本《十六国春秋》,每国各为一录。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认为亦是明人抄撮群书,伪充古籍。《隋书·经籍志》在百卷本《十六国春秋》之后列有《十六国春秋纂录》十卷,盖是百卷本的摘要。其书流传后代,清末汤球以《纂录》为依据,采《晋书》纪传载记及唐宋类书,成《十六国春秋辑补》百卷。可借助于此利用唐宋类书中所引崔鸿书佚文。”      因此,十卷本《纂录》要比16卷本可靠。而清人汤球的《辑补》以此为根据,杂采太平御览等类书及晋书,是公认的最为反映《十六国春秋》原貌的辑本,这是一个基本常识。就算尔等非把汤说成“胡朝史学家”,那么还是那句话:养子是比养孙光荣些吗?“胡朝史学家”为何在这里要搞鬼?      还是你们想搞搞鬼?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4:04:50    至于《魏书》《晋书》有的版本从民间收集到,出版之前,是经过“订正”的,没有记哪么东西,也会被“茶水斋”这类搞史学的工作者“订正”上去。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4:06:16    我可不是“历史学家”,但还是一个老老实实承认白纸黑字的人。不想某些凌水流的历史爱好者,连日文网页都要篡改,而且前面还说是日本保留的《太平御览》,后面就又说是中国保存的史料,反复之快,比冉闵这个二姓家奴也不遑多让。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2:07:49          以上为日本方面保留的公元983年李昉著《太平御览》。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2:32:09      哪个小说作者姓高,是中国人,引用的是中国的史料写就。            这个论坛没有编辑功能,挺好。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4:09:53    又扯到晋书上了?搞笑的事情继续发生,《晋书》的版本,现在能见到比较早的有敦煌抄本。敦煌是上个世纪初发现的,“胡朝史学家”来不及改了吧?解放后修订的中华书局本是综合了多个清以前版本校对的,那里面的记载如何?还有某些人传说中“日本保存的”晋书秘本。可是日本翻译成日语的《晋书》就是依据的中华书局本——目前公然最好的版本。倒是那个什么日本的“秘本”,到现在没有一个人能拿出来给大家瞧瞧。      这就是有些人的鸵鸟状态,他们不知道是不是怕被别人见到脸上的羞红,不把脑袋埋到沙子里坚持到底,是不行的哦。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4:10:36    有的版本的《晋史》硬在出版之前被人说是掉了字,硬补上去的。很难让人信服呀!   参照日方的史料(不是从近代传过去的哪些),是很有价值的。      另外,茶水斋一再提《太平御览》,这部书的日本版就比就中保存的好啊。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4:13:36    至于中国的史料,日本保存的不少,并且很多在中国失去了的文献都是从日本从新“取”回来的,这是众所周之的。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4:18:01    敦煌版的《晋书》,是公认的,日本很重视这部书。敦煌版的《晋书》,没有被元清及一些人更改过,可信度较高。      敦煌版的《晋书》,也不是没有错误,如:陈午投降石勒的事,就是一个错误。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4:19:32    太平御览在日本保存的几种版本解放后中华书局都有影印出版,中华书局后来出的本子就是以三种日保存善本为主,书店里就能找到。      前面D将来引的太平御览就是现在中华书局出的本子里的。      这些本子里所引《十六国春秋 后赵录》都很清楚。但凡有一种与通说相异,不要说中国学界,就是在日本东洋史(就是中国史)学术界也早已引起争论了。      一百年来,有吗?      请不要继续作鸵鸟了,虽然继续做下去也是你的权利。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4:23:06    敦煌版的《晋书》,也不是没有错误,如:陈午投降石勒的事,就是一个错误。      ——哈,可笑,你说的是鸣沙窟本《晋书》,是名字相同的另一种晋史著作,那上面对陈午乞活军的记载较正史中的《晋书》详瞻,后人根据此记载指出了正史《晋书》“勒将陈午以浚仪叛于勒。”一句的脱漏和句序颠倒错误。      周一良先生的《乞活考》,阁下看过吗?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4:27:53    敦煌版的《晋书》,是公认的,日本很重视这部书。敦煌版的《晋书》,没有被元清及一些人更改过,可信度较高。        敦煌版的《晋书》,也不是没有错误,如:陈午投降石勒的事,就是一个错误。      而相反,别的不少版本《晋书》没有这个错误。      至于相关《晋史》都是经过“订正”后出版的。没有记冉闵为石虎义子或义孙的情况也是有的。但都被中国的史学工作者以其“掉了字”   补上去。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4:30:55    至于相关《晋史》都是经过“订正”后出版的。没有记冉闵为石虎义子或义孙的情况也是有的。但都被中国的史学工作者以其“掉了字”      ——哪一种?列出版本来。      ——以如今文化交流的繁昌,各种版本还在的早就很方便找到。你列出版本来。就算有利于你的说法的版本被本朝史学者给毁灭一空,日本不是也还有吗?找到不难。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4:31:48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4:23:06      敦煌版的《晋书》,也不是没有错误,如:陈午投降石勒的事,就是一个错误。          ——哈,可笑,你说的是鸣沙窟本《晋书》,是名字相同的另一种晋史著作,那上面对陈午乞活军的记载较正史中的《晋书》详瞻,后人根据此记载指出了正史《晋书》“勒将陈午以浚仪叛于勒。”一句的脱漏和句序颠倒错误。          周一良先生的《乞活考》,阁下看过吗?   ----------------------------   你可以说来听听!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4:34:40    这么常见的东西,谁没事给你去录入?周一良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论集》是书店里最常见不过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著作,也是如今治史者必备。      虽然与主题没什么关系,但你要是感兴趣,晚上再抄给你,现在在上班,书不在手上。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4:37:45    另外,你那“掉了字,给补上”的说法,了解中华书局等中国古籍出版机构通常做法的人就知道,如果校对时候发现版本差异,史学工作者即使有所取舍,也必然在校勘记中列明哪些版本哪些差异,根据哪种版本补,清清楚楚。      你看看近一百年来新出的各种版本的《晋书》,哪个没有校勘记(当然一些文白对照普及本是没有的)?哪个校勘记里有你说的这个“差异”?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4:38:05    哪好吧,我也很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研究情况。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4:43:31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4:30:55      至于相关《晋史》都是经过“订正”后出版的。没有记冉闵为石虎义子或义孙的情况也是有的。但都被中国的史学工作者以其“掉了字”          ——哪一种?列出版本来。          ——以如今文化交流的繁昌,各种版本还在的早就很方便找到。你列出版本来。就算有利于你的说法的版本被本朝史学者给毁灭一空,日本不是也还有吗?找到不难。   -------------------------------   日本是有,但都会照着中国的去“订正”,可能认为中国的详细全面。我有的晋书,通鉴之类。都是民国时期就出了的老版的,至于什么版本不清楚,和现在的不同的是,关与冉闵内容都给人别有用心的由“义子”改成了“义孙”,还加了一内容。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4:51:17    我考,我服了你了,你手里的老本子既然都是“养孙”,你还说什么?那些老本子的校勘记呢?有提到这个差异吗?      你就是说破了天说曾经存在“养子”说的版本,你也得拿出来,至少给出版本名字。      我还说这世界上有鬼呢,后来我党搞无神论,把鬼全吓没了,我党还把一切鬼怪的记载都说成迷信。怎么,这样就能证明世界上真有鬼了?      你这不是学术,是善男信女式的宗教……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4:51:17    我不是专门搞历史的,没有去搞这方面的研究,也没有必要把钱花在都去买这方面的史料上。至于元清版的我决不会相信。   不过既然史料中有或没,我相信总不会是没有原因的,不应轻易的被人“订正”改掉。但出版发行的这些书,都经过了不少的“订正”。或许不“订正”出版更容易让后人去全面研究。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4:53:43    上面的字打错了,我是想说,解放后,被人由“义子”改成了“义孙”。这是晋书和通鉴都是。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4:55:15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4:51:17      我考,我服了你了,你手里的老本子既然都是“养孙”,你还说什么?那些老本子的校勘记呢?有提到这个差异吗?          你就是说破了天说曾经存在“养子”说的版本,你也得拿出来,至少给出版本名字。          我还说这世界上有鬼呢,后来我党搞无神论,把鬼全吓没了,我党还把一切鬼怪的记载都说成迷信。怎么,这样就能证明世界上真有鬼了?          你这不是学术,是善男信女式的宗教……   -------------------   至于石虎抚之如子,也没有说他改姓的事。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4:56:57          这种情况我专门问过一位搞历史的朋友,才知道都是被解放后“订正”了出版的。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5:01:38    这种情况我专门问过一位搞历史的朋友,才知道都是被解放后“订正”了出版的。      ——真是见鬼了,没见到过你这么嘴硬的。解放后出的晋书、通鉴除了重印本外还有影印本,就是直接用老本子影印的。这重印本可以偷偷的改订,影印本怎么改?就算那小刀子剜了划了,这动一个字,书从此处开始的整个版面就乱了,还影印个p。技术上想想也知道不可能。      ——凡事要讲依据,不要听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5:02:25    应该是这样写的,我记的清清楚楚。   闵字永曾,内黄人,本姓冉,赵主勒破陈午,获之,命虎抚之如子。闵骁勇善战,多策略。虎爱之,比于诸孙。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5:05:33    不仅如此,另一版:   闵名瞻,内黄人,本姓冉,赵主勒破陈午,获之,命虎养以为子。闵骁勇善战,多策略。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5:07:51    就拿关于冉闵是儿子还是孙子的晋书这段来看:      闵字永曾,小字棘奴,季龙之养孙也。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魏郡内黄人也。其先汉黎阳骑都督,累世牙门。勒破陈午,获瞻,时年十二,命季龙子之。骁猛多力,攻战无前。历位左积射将军、西华侯。         如果原本是养子,就必须把“季龙之养孙也”一句中的“孙”替为“子”。这还好说,但是,还必须在“时年十二,命季龙子之。”之前有“闵”一个字(否则就成了说他爹了)。这还不算,还必须再在“骁猛多力,攻战无前。历位左积射将军、西华侯。”前再有一个“瞻”字,因为这两个官位都是他爹干过的,而不是他。      这么反过来一勘,本朝史学工作者要想“订正”,就得在影印本中改一个字、删两个字。改好改,我都会,删呢?剩下的那个窟窿怎么办?影印本里有这个窟窿吗?      更何况,真要原文那么写的,整个儿一颠三倒四,头一句说冉瞻,第二句说冉闵,第三句又说冉瞻。考,哪个编正史的这么错乱?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5:09:35    闵名瞻,内黄人,本姓冉,赵主勒破陈午,获之,命虎养以为子。闵骁勇善战,多策略。      ——这句是国学电子版《资治通鉴》的,在“名瞻”二字前漏了一个“父”字。你看任何一种印刷本的《通鉴》都很清楚。国学的录入人员漏字了。      ——否则你怎么解释冉闵忽然又多了个“瞻”的别名?他爹呢?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5:13:39    闵字永曾,内黄人,本姓冉,赵主勒破陈午,获之,命虎抚之如子。闵骁勇善战,多策略。虎爱之,比于诸孙。      ——哪种书?版本?出版社(就算是古代的善本,也有刊刻人吧)?列出来看看,别你记的啥样就啥样。你这几句话分明就是就着晋书删些字罢了。不说清楚渊源,谁也不敢信。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5:25:53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5:09:35      闵名瞻,内黄人,本姓冉,赵主勒破陈午,获之,命虎养以为子。闵骁勇善战,多策略。          ——这句是国学电子版《资治通鉴》的,在“名瞻”二字前漏了一个“父”字。你看任何一种印刷本的《通鉴》都很清楚。国学的录入人员漏字了。          ——否则你怎么解释冉闵忽然又多了个“瞻”的别名?他爹呢?      ------------------------   冉闵又叫冉瞻,就是同一个人,也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而且说的清清楚楚,是被养以为子。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5:28:18    版本我记不起,书在老家,不在我身边。看到到的就是说冉闵为石虎义子,或石虎抚之如子。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5:30:52    冉闵又叫冉瞻,就是同一个人,也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而且说的清清楚楚,是被养以为子。      ——拜托,就一个录入漏字的问题,别搞那么复杂了,这世界上各种版本的《通鉴》,都放一起让你挨个儿挑,你能找到一个版本没这个“父”字的就行。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5:32:29    “而且说的清清楚楚,是被养以为子。”      ——没错,这句话主语是“冉父”,也就是冉瞻,他是被石虎养以为子,所以冉闵是石虎干孙子。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5:39:52    不管怎么说《汉魏丛书》、还有你说的《两晋秘史》等等就是最好的证明冉闵是义子的“证据”。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5:47:02    古人不会无故的“范错误”,至于为什么哪么写,一定有他们的道理。《汉魏丛书》、还有你说的《两晋秘史》应该是根据《十六国春秋》等当时还没有失传的史料写的。相信作者也不会轻易范错误。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5:50:53    我考,败了,汉魏丛书收的就是16卷本的《十六国春秋》,这个16卷本究竟如何,我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两晋秘史》就是一小说,小说家就别指望他们有什么史学上的成就。《三国演义》牛吧?第十七回:“术看毕,怒曰:“黄口孺子,何敢乃尔!吾先伐之!”长史杨大将力谏方止。”。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后术死,长史杨弘、大将张勋等将其众欲就策”。罗贯中也不知道是不是看了一盗版三国志,少看见一个“弘”字,愣造出了一个叫“杨大将”的长史来。罗贯中都这样,你还打算指望这些小说家什么呢?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15:58:19    古人糊里糊涂的错误多了,要不还要校勘校定的干什么?各种好的赖的资料放在一起,稍微用点儿逻辑,就能判明真假对错。放着后魏、东魏、唐、宋史学者的史料不用,偏去相信明朝人的小说。这不跟用三国演义否定三国志一样吗?最后的结果就是整个儿一循环论证。    作者:箫杨 回复日期:2004-11-8 17:35:09    在这260多年的民族大屠杀里的事件有什么好研究的。还想挑起民族大分裂吗?横,回去找块水泥板来砸1 作者:D将来 回复日期:2004-11-8 18:15:51    这么一大堆,我汗。   不过,我很怀疑凌水网友从一开始就看错了。   ===========================   作者:凌水 回复日期:2004-11-8 11:31:19   作者:D将来 回复日期:2004-7-18 16:11:57           石闵              崔鸿《十六国春秋·後赵录》曰:石闵,字永曾,虎之养孙也。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魏郡内黄人也。其先汉黎阳骑督,累世牙门。勒破陈午於河内,获瞻,时年十二。长而勇悍,便弓马,临阵不顾。勒奇之曰:“此儿壮健可嘉。”命虎子之。历位左积射将军,封西华侯。闵幼而果锐,虎抚之如孙。及长,身长八尺,善谋,勇力绝人。虎即位,为修武侯,历北中郎将。虎之败昌黎,闵军独全,由此功名大显。       永兴元年闰月,司徒申锺、司空郎等四十八人上尊号於闵,僭皇帝位於南郊,大赦,改元,号称大魏,复姓冉氏。……   ======================   这是我原贴的完全版本吗?俺的原贴明明写明了:       你有没有搞错呀!说的完全反了,在《太平御览》所引《十六国春秋·後赵录》上,恰恰是说石闵是石虎的养孙。录之如下:          《太平御览》卷一二○   ……   (下同,略)   俺一开始就说明此段是来自宋之《太平御览》,这跟明清人的辑补加编造的所谓全版《十六国春秋》有什么关系呀?事实上,这明清人造出来的《十六国春秋》的史源之一就是《太平御览》。他们的这种《十六国春秋》的内容真真假假,有些是从诸如《太平御览》这种一般可信的书中截取,有些是他们的肆意编造,我们没有道理因为此书有大量编造的内容,继而把它抄自可信的书中内容也否定了,这完全不合逻辑。如此,就譬如我们去看头盖骨化石复原标本展览,我们没理由因为头盖骨化石标本有大量为复原而添加的石膏,就进而怀疑其中的化石也是假的一样!   您如果要想反驳俺的例证,那么请找出李昉编的《太平御览》所引的相关书目的不可靠,或者是现在出版的《太平御览》有问题的证据,这才是正道。 作者:我错了tommy 回复日期:2004-11-8 18:34:45    个人觉得他是一个不错的人,喝酒不赖酒,欠钱也还啊! 作者:能仁寂寞 回复日期:2004-11-8 18:42:11    今日遇见史家高手,惭愧中,以后要多读书才敢在这里发言了。   茶水斋是历史科班出身吧,试图挽回自尊心的一问。 作者:茶水斋 回复日期:2004-11-8 20:58:25    回家一看周老先生引的鸣沙窟写本《晋史》,靠,那么长一篇,没办法,白天答应在先,硬着头皮抄吧: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      第21页(《乞活考》一文):      “……是乞活之于石氏仍虚与委蛇,叛服无常也。陈午事迹兹后不复见于唐修《晋书》暨清儒所辑诸家《晋史》,然罗振玉氏《鸣沙石室佚书》所收伯希和二五八六号写本《晋史》(注2)记晋元帝太兴二年(319)事,适有关于乞活之极可贵之资料。其文云:      “四月……戊寅,振武将军陈留内史陈午卒。午临卒戒其众勿事胡。午者乞活帅也。永嘉大乱,中夏残荒。保壁大帅数不盈四十。多者不过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午时据浚仪,众可五千余人,率劲悍善战。午既死,子赤特尚幼。大帅冯龙李头等共推午从父川辅相赤特。川遂自号宁朔将军陈留内史。川本大陵县吏,以法绳下,众心不附。讨樊雅之役,祖逖征兵诸村保。川使李头将兵助之,逖遇之厚。雅既灭,以其名马遗之。头深德逖,称美之甚。川怒煞头,乃袭其支党,余人奔于逖。川使魏硕帅其众掠豫州诸郡。逖遣卫策邀击灭之。川大惧,以浚仪叛。……五月……平西将军伐陈川。闻石虎等济河将救之。逖人左伏肃先驰,逖设伏射煞之。虎乃退。遂掠豫州诸郡。徙川襄国。留桃豹屯于川台。”      陈午蟠据于浚仪一带几近十年,实为司马氏之外围。虽曾降石氏,卒受晋官号,其临殁勿事胡之戒尤值注意。陈川之归石勒乃出于个人意气,固非乞活一贯主旨也。”         上文中那条注就不抄了。大致是说:这本鸣沙窟写本《晋史》,罗振玉推定为邓粲所著《晋纪》,但是周一良先生表示怀疑。因为以前所见各资料中转引邓《晋纪》,用语都很简略,而这一大段看来十分详细,迥非邓史风格。      总之这本《晋史》断非唐修正史《晋书》就是了。唐修晋书时还有十几家晋史、晋纪之类的可以参考,唐修晋书既成,定于一尊,十几家前人私史都亡佚了。清朝人勉强辑出一些,也都是残篇。想来这个《晋史》也不出那十几家之一就是了。               p.s. 我不是历史科班出身的。唐以前因为印刷技术的问题,书籍副本不多,又经天灾人祸,古书十不存一。因此现在唐前史料是非常少的,对于某个专题问题,比如冉魏,基本上就是那些有限的资料。业余爱好者与专业史家能接触到的都差不多,只不过如果有新资料,专业人士可能更早接触到罢了。因此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完全可以在与专业人士差不多的资料基础上进行探讨,只是,必须本着尊重史料、尊重事实,不凭自己好恶肆意取舍和臆断的态度就是了。


        有明刑部右侍郎衔都察院副都御史天津巡抚  林重政
        尾张织田脱藩家臣   铃木重政
        往来馆主               林重政
        北塔死灵法师         Nicholas Ghostaleo
                以上身份,随便选一个吧..........

          2006-5-30 13:01:19
          回到顶部
          林重政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城主
          言论:353
          入籍:2003年7月8日
          发贴心情

          说实话,在转这个时候,我比较矛盾,不转可惜了.转的话,完全不符合班规,郁闷!!

          南朝岭南社会阶级的变动 作者:胡守为 主题类号:K22/魏晋南北朝隋唐史 【 文献号 】1-529【原文出处】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原刊地名】广州【原刊期号】200001【原刊页号】53~60【分 类 号】K22【分 类 名】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复印期号】200003【 标 题 】南朝岭南社会阶级的变动【英文标题】The Change of Social Classes of lingnan During the Southern DynastiesHu Shouwei【 作 者 】胡守为【作者简介】胡守为(1929-),男,广东东莞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山大学 历史系,广东 广州 510275【内容提要】陈寅恪先生在《魏书司马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一文中,敏锐地指出,侯景之乱不仅于南朝社会上为巨变,并在江东社会上亦为一划时期之大事,其故即在于所谓岩穴村屯之豪长乃乘此役而起,造成南朝民族及社会阶级之变动。本文从陈先生之说,以岭南土著为例,阐述其在南朝的变化。文中还对陈先生使用阶级一词作了辨释。【英文摘要】In his article,Prof.Chen Yin-ke keenly pointed out that the Redellion ofHou Jing was not only a great change in the society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but also a great event in the society of Jiang Dong.Taking advantage of the occasion,the so-called rustic despotic gentry rose,which causeb the change of social classes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Drawing an inspiration from Prof.Chen's remarks,this article is to expound the change of Lingnan originalinhabitants at that time.The article also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the term"class"used by Professor Chen.【关 键 词】南朝社会阶级/岭南土著the Society classes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the Lingnan original inhabitants【 正 文 】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639(2000)01-0053-08 清人赵翼曾论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说: 至宋、齐、梁、陈诸君,则无论贤否,皆威福自己,不肯假权于大臣。而其时高门大族,门户已成,令、仆、三司,可安流平进,不屑竭志尽心,以邀恩宠;且风流相尚,罕以物务关怀,人主遂不能藉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注:王树民:《廿二@①史记校证》卷8“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3页。) 他已观察到曾在政治舞台上显赫一时的高门大族,在南朝期间逐渐走向衰落。其原因乃由于人主独揽朝政,不让大臣分享权力,高门大族既可平流进至高位,便不必竭心尽力,甚至轻视政务,原来处于社会下层的所谓寒人于是趁机而起,成为左右政局的社会阶层。赵翼关于南朝寒人掌机要的论断,颇具史识。而南朝创业的四君主,刘裕、陈霸先出身寒微,萧道成、萧衍虽属兰陵著姓,但本为将家,陈寅恪先生称之为“非文化显族”,自不能与东汉以来位于社会高层的儒家大族相比,然则南朝君主已是寒人掌权矣。不肯假权于高门大族的大臣,乃势所必然,南朝君主借重寒人,实是寒人兴起的结果。若论寒族的兴起,还应有其他因素。 陈寅恪先生曾指出: 侯景之乱,不仅于南朝社会政治上为巨变,并在江东社会上,亦为一划分时期之大事。其故即在所谓岩穴村屯之豪长乃乘此役兴起,造成南朝民族及社会阶级之变动。盖此等豪酋皆非汉末魏晋宋齐梁以来之三吴士族,而是江左土人,即魏伯起所谓巴蜀@②俚诸族。是等族类在此以前除少数例外,大抵为被压迫之民族,不得预闻南朝之大政及居社会高等地位者也。(注:《魏书司马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载《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01页。)他又说: 是以谓江左世族无功臣,与言南朝帝室止出于善战之阶级无异。此善战之阶级,在江左数百年间之变迁,与南朝境内他种民族之关系,治史之人,固应致意研求者也。(注:王树民:《廿二@①史记校证》卷8“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3,94页。)概括陈先生的意见,可归结为3点:1.侯景之乱后,江东之岩穴村屯之豪长乘机而起使南朝民族及社会阶级发生变动;2.此等豪长却是江左土人,他们是被压迫的民族,不得预闻南朝政治大事,社会地位不可与士族相比;3.南朝一改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垄断政治的局面,其最高统治者皆出身善战之阶级,此等人与汉族以外诸民族的关系,治史者应注意研究。陈寅恪先生从南朝史实中,敏锐地指出江南土著的社会地位的变迁,是我国中古史演变的一个侧面,他在《魏书司马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一文中,列举了一些例证,却未作详细讨论。 陈先生之论发表了近60年,笔者所见,就此课题作进一步研究的还不多,本文从陈先生之说,搜集有关史料,对南朝岭南社会阶级的变动试作一简释,然而未必能符合陈先生之意旨也。 一、南朝岭南的几次叛乱显示土著的实力 所谓岭南土著,从地域上而言,是指历来生长于岭南的族类,主要是俚僚等民族,亦应包括某些汉人家族,他们虽不致被视为蛮夷,但也是如陈先生所说的非文化显族。南朝岭南曾发生几次与土著有关的严重动乱,足可以见其在政治上的实力和影响,分述如下: 宋元嘉二十二年(445),孔熙先勾结范晔谋反,曾联系周灵甫策应。周灵甫,增城(今属广东)人,灵甫的族属尚不明确,即使是汉人,也是南方的土著无疑。其家有家兵部曲万余人,(注:〔明〕黄佐著,陈宪猷点校:《广州人物传》卷19,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52页。)可知此人实土著豪强。孔熙先是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出身于名门。父亲孔默之为广州刺史时,已与周灵甫有交往。名门出身的孔默之同周灵甫的交往,大抵由于灵甫在地方上有势力,默之仍需笼络。熙先且将灵甫带到建康(今江苏南京),荐之得官,后又合谋造反,熙先给以六十万钱着周灵甫回广州筹备举兵响应。灵甫一去不返,孔熙先谋反未遂,周灵甫也忧愤而死。(注:《宋书·范晔传》卷69,中华书局点校本(以下所引廿四史同),第1821页。)岭南土著参与政治动乱,此其一例。 陈檀是合浦大师,(注:《南史·夷貊传上》卷78,第1951页。)合浦郡治今广西合浦北,是土著民族的集聚地。所谓“合浦大帅”必是合浦土著民族的豪帅。宋大明(457~464)年间,朝廷派遣朱提太守费沈攻打陈檀,显然又是一次镇压土著民族的行动。结果却未能取胜,可见陈檀亦是豪师中的强者。朝廷改派龙骧将军刘@③,授以西江督护、郁林太守,出兵合浦,终于把陈檀降服。(注:《南史·刘掖传》卷39,第1001页。)陈檀归附后,曾官高兴郡(治今广东化州)太守,他转过头来又随费沈等南伐,企图打通朱崖(今海南)道,没有成功。费沈竟迁怒于陈檀,把他杀了。陈檀本想效力于宋朝,却落得个悲剧的下场。 刘宋泰始四年(468),交州刺史张牧(《资治通鉴》卷132作刘牧)死,交州土豪李长仁杀戮北来流寓者,(注:《宋书·徐爰传》卷94,第2312页。)自领州刺史。北来流寓者即北方迁入岭南者也,其中有官吏,也有士兵。李长仁是否汉族以外的族类,史书也未明言。他所以要杀北来流寓者,显然是由于受这些外来人的压迫所采取的报复行动。东晋年间,“专威交土”的梁硕,亦地方的土豪,也曾悉杀“侨人”之“良者”。(注:《晋书·王机传》卷100,第2625页。)所谓“侨人”、“良者”,指的是北来上层人物,梁硕把他们统统杀掉,同样是因为受他们的压迫之故。可见岭南的土著,包括地方豪强,受北来官吏的欺凌,由来已久。 李长仁死后,其弟李叔献继续把持州政,时齐高帝萧道成刚夺取皇位,为了息事宁人,仍以之为交州刺史。而叔献受命后,割断外国贡献,实以土族势力与朝廷对抗。永明三年(485),齐武帝派刘楷为交州刺史,率领郡兵准备诉诸武力,李叔献自知不能抗衡,才舍州逃避。(注:《南齐书·东南夷传》卷58,第1017~1018页。) 梁大同七年(541年),交州发生李贲之乱。李贲出身交趾豪族,(注:《陈书·杜僧明传》卷8,第135页。)颇具文化。但梁统治者对他并不重视,李贲郁郁不得志。他的同郡并韶,亦有才学,前往京都求官,吏部尚书蔡撙仍抱着门第的观念,以并姓先前没有显著人物为借口,不肯给予较高的官位,委派他为广阳门郎。广阳门是京城建业西南的一座城门,广阳门郎便是这座城门的长官。并韶耻登此低位,与李贲同返乡里。时武林侯萧谘是交州刺史,因苛刻暴虐,大失众心。李贲回到交州后,利用他曾监德州(今越南荣市)的身份,连结数州的上层人士,于大同七年一齐反叛,将萧谘赶跑,(注:《资治通鉴》卷158大同七年条,中华书局点校本,第4909页。)并在交趾称帝,年号大德(一作天德),(注:《南史·梁本纪中》卷7,第216页。)企图摆脱梁朝的统治。 李贲的族属史书未有明确的记载,陈霸先说他的军队是“夷獠乌合”(注:《陈书·高祖纪上》卷1,第2页。),他统率的部众是当地的土著民族,后来李贲失败,逃往屈獠洞(今越南永富)(注:《梁书·武帝纪下》卷3,第90页。),南朝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往往称洞,如胡颖“征讨俚洞”(注:“《陈书·胡颖传》卷12,第187页。),马靖“每年深入俚洞”(注:《南史·萧引传》卷18,第504页。),所谓“俚洞”说的是俚人的村落。屈獠洞是名为屈獠的獠人聚居地。李贲既与獠人有如此密切关系,那么他可能就是“夷獠”的首领。李贲被镇压后,其兄李天宝入九真(今越南清化),收集二万人,会同当地人李绍隆继续抵抗,最终被陈霸先平定。 以上几次颇具规模的反叛,显示了岭南土著的实力,此亦善战阶级也。同时也反映了南朝的统治者确实有未处理好同岭南土著的关系,以致叛乱屡发。 二、南朝岭南土著对统治者的支持 此外,南朝岭南的著名的土著人物还有: 欧阳@④、欧阳纥父子。据《陈书》本传,欧阳@④乃长沙临湘(今湖南长沙)人,陈寅恪先生说他可能是始兴(今广东韶关)人,盖《陈书·萧允传》及《南史·萧思话传》俱有“始兴人欧阳@④”之语。而始兴是土著民族聚居地,故陈先生推测其族类甚至可能是俚族或溪族。(注:《魏书司马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05~106页。)欧阳@④的后人、唐代文学大家欧阳询撰《艺文类聚》,收录了陈江总《广州刺史欧阳@④墓志》,墓志说:“公家习尚书,少府孺高于汉册,世居渤海,太守文重乎晋原,中原丧乱,避地南迁。”(注:《艺文类聚》卷50“刺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898页;同书卷52“善政”引陈徐陵《广州刺史欧阳@④德政碑》亦有类似的文字,可见是当时欧阳家世流行的说法。)汉代渤海在今河北沧州东南,是古代著名的郡望。南北朝时候,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虽大大下降,而崇尚门第之风尚未湮灭,人们喜攀附著名的郡望,以光耀其身世。岭南的土著,为了掩饰其被视为“蛮夷”的族源,每每伪称祖先原居中原,且乡里显著,因遇战乱而南徙。由于年代久远,实情却难以稽考,欧阳氏恐乃其中一例。不管怎样,欧阳@④少年时已“以信行笃信著闻于岭表”,(注:《陈书·欧阳@④传》卷9,第157页。)可知他早已同岭南结缘。梁朝末年,欧阳@④累迁始兴内史、东衡州刺史,他在始兴的根基深厚,可以想见。又得陈霸先的信任,授以都督广、交等十九州军事、广州刺史。弟盛为交州刺史,次弟邃为衡州刺史,“合门显贵,名振南土”(注:《陈书·欧阳@④传》卷9,第159页。),岭南尽属其家族势力范围。 陈天嘉四年(563),欧阳@④死,其子纥嗣位,独掌南方十余年,引起了陈宣帝的猜疑,太建元年(569),乃下诏将他调离岭南,这意味他将丧失岭南的地盘。纥仗其土著的地位,且积蓄力量多年,决心与朝廷较量,结果为章昭达所击灭。欧阳家族的势力始则为统治者所利用,后对他又诸多猜疑,终于酿成变乱,此亦当时统治者未处理好与土著的关系另一种例子。 侯安都,始兴曲江(今广东韶关)人。《陈书》本传说他“为邑里豪雄”(注:《陈书·侯安都传》卷8,第143页。),即是土著豪族。陈霸先北上逐鹿中原,路过始兴,便与侯安都结交。安都在始兴招募三千人随同出征,此后在历次战役中,屡建奇功,成为陈霸先的重要的依靠力量。安都北上后虽没有重返岭南,但以其势重,又渐用骄矜,终为陈文帝所忌,以“行将不轨”的罪名,赐死于狱中。(注:《陈书·侯安都传》卷8,第148~149页。) 洗夫人,高凉(治今广东阳江)人,(注:《隋书·谯国夫人传》卷80,第1800页。)洗氏的族源有不同的说法。清代洗宝干所修《岭南洗氏宗谱》卷一称: 冼氏为先,盖出于沈子国,亦周之苗裔。在秦居真定郡(今河北正定南)。有名枘者,以义侠闻,为仇家所持,因秦法严,改今姓。始皇三十三年,遣赵佗将谪卒五十万人戍五岭,枘与佗同里,且有旧,往投其帐,至岭南,遂家焉,是为冼姓入粤之始。 又云: 自是子孙蕃衍于岭南。……以广东为大宗,分为二支,居广州者为南海冼氏,居高州者为高凉冼氏,虽郡望不同,皆枘公之后。 洗氏族谱虽修于清代,仍将祖源列于显要之门,力图掩饰其与蛮夷同一族源。隋唐以前的姓氏录均无洗氏的记录,为了使洗氏发迹于中原,洗宝干便编造了沈枘改姓从赵佗入粤的故事。在此之前,明朝吕毖《事物初略·人姓》说,沈氏出于周文王第十子,因食于沈,因以为氏,“今汝南平舆沈亭即沈子国”(注:《四库全书存目存书》,齐鲁书社。)“沈”、“冼”字形相近,修冼氏族谱者便攀附以为周之苗裔。入粤一事最方便的托词是随赵佗南征,但后来的族系不详,故皆不可信,《隋书》说她是高凉人应较确实。(注:《隋书·谯国夫人传》卷80,第1800页。) 《隋书》又说洗夫人“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余万家”(注:《隋书·谯国夫人传》卷80,第1800页。),高凉是俚族的聚居点,据说洗夫人婚于冯宝后,“俚人始相率受约束”,(注:《广州人物传》卷2,第36页。)可知洗夫人大抵是俚族的首领。其兄洗挺亦豪雄,海南、儋耳(在今海南)归附者千余洞。梁罗州(治今化州)刺史冯融,乃北燕苗裔,其所统领的地方,土著民族叛服无常,融于是为其子高凉太守冯宝娶洗夫人为妻,“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及宝卒,岭表大乱,夫人怀集百越,数州晏然”。(注:《隋书·谯国夫人传》卷80,第1801~1802页。)直至陈朝时,洗氏家族仍为岭南稳定的重要因素。洗夫人的主动归附,使这片南裔土地最后顺利统一于隋朝。自梁至隋,洗氏家族在岭南举足轻重,其势力之大,不言而喻。 宁氏也是岭南很有势力的家族。宁猛力,廉州(今广西合浦北)人。猛力原“倔强山洞”,(注:《隋书·何稠传》卷68,第1596页。)“南海以西溪洞,自汉晋以来,宁族最大。世为俚帅,蛮獠皆归之”。(注:黄佐:《广东通志》卷55“宁纯传”,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影印明刻本1997年,第1395页。)宁氏便是俚人另一大族。梁朝参与镇压李贲之乱的宁臣,是罗州刺史,罗州州治在今广东化州,按南朝往往授土族以当地行政长官之例,宁巨恐即聚居于南海以西的俚人之首领。初猛力恃强,不肯投附于隋。开皇十七年(597年),令狐熙为桂州总管,以恩信治州,授猛力安州(治今广西钦州)刺史,遂归服于隋。近年发现《宁越郡钦江县正议大夫之碑》及《刺史宁道务墓志铭》,(注:参见杨豪:《岭南宁氏家族源流新证》刊引,载《考古》1989年3期。)碑主宁@⑤、墓主宁道务分别是宁猛力的儿子及曾孙,但却说是“冀州临淄人”。碑文又云猛力父宁逵,梁武帝时为定州刺史,陈宣帝又除授安州刺史。文献记载宁氏家世为俚帅,必有所据。临淄在今山东,向来是文明发达的地区,宁家自称临淄为籍贯,与欧阳@④墓志铭称其先渤海人一样,也是企图掩饰其出身于落后的土著民族而已。 上述诸人,都属善战之类。 梁朝官至南陵太守的陈文彻,便是西江俚帅;(注:《南史·萧迈传》卷51,第1262页。)陈朝的宁猛力,亦俚帅,都被授以一定官职;高凉洗氏,“世为蛮酋”,(注:《资治通鉴》卷163,第5047页。)北燕苗裔主动与之联婚,隋朝册封为谯国夫人。他们彰显于史册,正反映了其社会地位的提高,统治者觉察岭南土著民族的兴起,不得不采取笼络的办法,使之为王朝所用,息事宁人,其利昭然可见。 三、南朝岭南土著兴起的原因 至于影响南朝土著民族的变化及社会阶级变动的原因,可从四个方面探讨。 (一)岭南土著民族的兴起,与地方的开发有密切关系 所谓岭南大抵指南岭山脉以南至海的地带,此处自古为越族的聚居地,“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注:《礼记正义·王制》卷12,第1338页。(《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79年)),这是先秦人们对岭南人的印象,化外之人也。汉元帝时,贾捐之称:“骆越之民,……与禽兽无异”(注:《汉书·贾捐之传》卷64下,第2834页。),其对岭南人的观念,仍没有多少改变。东汉曾派遣一批“循吏”到岭南,无疑对岭南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吴国取得了岭南的统治权后,基于立国的利害关系,对这片南疆更努力经营。及至东晋,由于中原战乱等原因,王朝的政治重心南移,岭南的移民增加,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属于岭南的交、广两州,对内对外都是王朝关心的地域。上引所谓“广州诸山并俚獠,种类繁炽,屡为侵暴,历世苦之”,说的是岭南土著的暴乱,而暴乱的原因,主要是统治者的压迫,及掠夺他们的财富以充实府库或自肥。宋陈伯绍为西江督护,“以合浦北界,夷獠丛居,隐伏岩障,寇盗不宾,略无编户,乃帅兵二千猎于北地”。(注:《粤大记》卷8“陈伯绍传”,黄国声等点校本,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页。)南朝置西江督护、南江督护,其目的是专门对付今粤西及广西东部边界的土著民族。陈伯绍既为西江督护,便以征伐俚、僚为务,所谓“略无编户”即是说这个地方的土著民族尚未归宋朝直接统治,伯绍“猎于北地”的意图是使这部分土著民族列入编户。由于伯绍伐俚、僚有功,他相继出任交州、越州刺史。 梁大同元年(535年),兰钦都督衡州三郡兵,进攻桂阳、阳山、始兴叛蛮。兰钦征夷僚,所获不可胜计,他所献的大铜鼓,历来所无。(注:《南史·欧阳@④传》卷66,第1*页。)铜鼓乃夷僚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兰钦所得之铜鼓当掠夺于夷僚酋长。 梁宗室萧劢为广州刺史,“俚人不宾,多为海暴,劢征讨所获生口宝物,军赏之外,悉送还台”。(注:《南史·萧劢传》卷51,第1262页。)征伐土族,以掠取生口宝物为重要目标,此亦一例。 南朝统治者对岭南的开发,固然提高了岭南社会、经济、文化的水平,同时也加紧了对当地的人民特别是土著民族的压迫和掠夺,必然引起他们的反抗,在历次斗争中不断显示他们的实力,包括过去被视为禽兽的土著,也逐渐在政治舞台上显露头角。陈寅恪先生从梁、陈二朝南方阶级动向的史实,敏锐地观察到这个不为人们注意的变化。 (二)土著民族有家族组织及武装力量支持 清人赵翼谓“江左世族无功臣”,指的是六朝曾显赫一时的世家大族,如王、谢之流,已步向衰落,一批出身非高门,甚至是属寒微阶层而有武功者,即陈寅恪先生谓之“非文化显族”,逐渐取而代之,(注:参王树民:《廿二史@①记校证》卷12“江左世族无功臣”条,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53~254页。)南朝四代开国皇帝都是这类人物。土著民族为了反抗压迫、掠夺,必需组织武装力量。南朝岭南历次叛乱,都有以种族或家族为核心的武装组织。从上述所举的土著头面人物看,他们都具有相当强的战斗力。周灵甫家有部曲万余人,这是一支很具规模的军队。李长仁能在交州刺史张牧死后,杀戮北来部曲,然则李长仁必掌握有比北来部曲更为强大的队伍,否则不能为此。陈霸先虽称李贲领导的是“夷獠乌合”,却把交州刺史萧谘赶走,又抗击了为首的讨伐队伍,可见其实力不凡。而欧阳@④、侯安都、洗夫人等,其势力且直接影响岭南以至王朝的局面,更是影响整个地区的人物。岭南土著的豪帅既是善战之人,无论反叛失败或为王朝出力,在此世族衰落的潮流中,当会受到重视。 此外,另一些很有战斗力的豪帅,下文将会述及。 (三)中央王朝需要借助岭南土著的力量以巩固王朝 南朝的最高层对待岭南的土著,压迫、掠夺是基本的一面,但在其需要的时候,也会利用其善战的一面。 晋宋年间,岭南的俚、僚仍不断叛乱,上文已述陈檀是合浦地方的俚族首领,归附后以为有自身为土著之利,主动提出领兵征讨尚未顺从者,宋孝武帝本想利用“以夷制夷”的办法,派曾任朱提太守的费沈和龙骧将军武期协同行动,且企图打通朱崖(今海南),却没有成功,费沈竟将陈檀杀了以掩饰其失败。俚、僚本来就不稳定,而今连他们归附的首领也杀掉,然则俚、僚“屡为侵暴”的局面,如何能可以平息?显然这是一起当权者没有处理好与土著民族的关系的例子。 《南史》又称,陈文彻是西江俚帅,西江即今广东肇庆一带,陈文彻便是那里俚人的首领。梁大同年间(535~545年),文彻率众出攻高要(今广东肇庆),时左卫将军兰钦正率兵镇压桂阳(治今湖南郴州)、阳山(治今广东阳山)、始兴(治今广东韶关)叛蛮,因往击陈文彻,文彻兄弟二人被擒,遂降于广州刺史萧劢,官至南陵太守。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乱后,陈文彻引兵出援台城(在今江苏南京),(注:《梁书·侯景传》卷56,第844页。)他归顺于梁朝后,并为之出力参与平定侯景。 李迁仕的出身不太清楚,徐陵为陈霸先加九锡的策文中,曾说:“迁仕凶慝,屯据大皋(今江西吉安),乞活类马腾之军,流民多杜@⑥之众”。(注:《陈书·高祖纪上》卷1,第16页。)将李迁仕军比作马腾手下的氐、羌兵和杜@⑥的流民军,他所率领的必是纠集俚、僚的队伍,颇疑迁仕乃高州土著豪帅,梁朝授以刺史而用之,故曾任高州刺史。侯景之乱,迁仕出援台城,有如陈文彻所为。李迁仕后来又在大庾岭的北边设防,力阻陈霸先北伐,也是听命于朝廷的。 最典型的是洗夫人的作用。关于洗夫人与冯宝的婚姻,上文已作叙说。冯宝的祖父辈,三世为岭南守牧,而号令不行。及冯、洗婚后,“夫人诫约本宗,使从民礼”,“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注:《隋书·谯国夫人传》卷80,第1801页。)“自是溪峒之间,乐樵苏而不罹锋镝者数十年”。(注:《广州人物传》卷2,第36页。)此后,欧阳纥谋反,洗夫人师百越酋长迎陈将章昭达,加速欧阳纥的败亡。番禺(今广东广州)人王仲宣,是一很有实力的土豪,隋初反叛,又是洗夫人配合隋将鹿愿把他平服。洗夫人与隋使裴矩巡抚诸州,各地的土著首领纷纷来参谒,“岭表遂定”。(注:《隋书·谯国夫人传》卷80,第1803页。)这也是统治者利用土著民族最成功的例子。 以上事例,说明土著民族有着民族本身的特点,统治者利用他们的力量,笼络或讨伐其他族类,土著首领以此讨好朝廷。朝廷也乐意借助其力量对附土著民族。而李迁仕、侯安都、欧阳@④等,在江左侨寓之寒族北人已成为不善战之民族时,这批岭南土豪洞主,竟是朝廷武力的重要依靠,他们因此显露头角,乃事所必然。(四)南北对峙及王朝内部纷争,给岭南土著民族创造了崛起的机会 南北对峙使南朝历代都不得不投入比较多的力量,以防御北方的进攻,朝廷对岭南的控制因而受到削弱。当李长仁盘据交州时,宋朝廷未尝不想尽快将他镇压下去,先后派南康相刘勃、南海太守沈焕、讨伐土著民族的老手、越州刺史陈伯绍为交州刺史,就近出兵,终于因他们统领的地方军仍不足以动摇李长仁的地位,只好承认现状。及李叔献代其兄掌权,时齐武帝刚登位不久,要处理的事情多,竟陵王萧子良劝他暂且将交州之事置之度外。他深知中央直属的军队主要用于沿江防守,对付李叔献只能“缘道调兵,以足军力”,而诸道兵多是“民丁乌合,事乘习锐”,应更俟机会。(注:《南齐书·萧子良传》卷40,第696页。)齐武帝大概也觉得如此,便不立即采取行动。永明三年(485),大司农刘楷平定湘中,时机较为成熟,乃发南康(治今江西赣州)、庐陵(治今江西泰和)、始兴郡兵征交州,才解决了李氏兄弟盘据交州的问题。 李贲在交州称帝,改年号,立百官,事情闹得很大,梁朝廷仍就近遣高州刺史孙@⑦、新州刺史卢子雄率领地方军征讨。孙、卢军遇疫,几全军覆没。朝廷遂授杨瞟为交州刺史,担负继续征讨之任。瞟以高要太守陈霸先为前锋,勒兵出发。受命同往征讨的还有越州(治今广西合浦)刺史陈侯、罗州(治今广东化州)刺史宁巨、安州(治今广西钦州)刺史李智、爱州(治今越南清化)刺史阮汉。梁武帝动用了交趾周围的力量以扑灭李贲的叛乱,亦可见这次叛乱规模之大,但朝廷仍没有动用中央军队,盖北边的对手更为重要。 宋、齐二代,王室纷争,彰于史册,无须细说。王室忙于互相倾轧,南方出现的动乱,只要不伤及大体,自然不会关注,李长仁就钻了这个空子。梁朝的王室,虽没有出现宋、齐时的局面,但内争的剧烈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陈寅恪先生引《陈书》的话:“梁末之灾,群凶竞起,郡邑岩穴之长,村屯邬壁之豪,资剽掠以致,恣陵侮而为大。(注:《陈书》卷35“熊昙朗等传论”,第490页。)指出侯景之乱,使梁朝陷入困境,江东所谓岩穴村屯之豪长乃乘机而起。至于岭南的例子,陈先生举了侯安都、欧阳@④,洗夫人亦当其列。其他如上述的李贲、宁巨、陈文彻、李迁仕等,名声虽不及侯安都之辈,然而他们确是梁末崛起的岩穴之长。 四、陈寅恪先生使用阶级一词的涵义 此外,陈寅恪先生在《魏书司马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一文中所说的社会阶级,自有其本身的涵义,在此略加阐释。他在该文中称东晋时长江上游南来北人之武力集团,“本为北方中层社会阶级”,(注:《述东晋王导之功业》,载《金明馆丛稿初编》,第60页。)他所说的阶级近似现时所谓阶层。而他所说的阶级的划分,主要从其文化背景。比如他分析晋朝司马氏集团与江东顾氏集团,“虽属不同邦土,然就社会阶级言之,实为同一气类”(注:《述东晋王导之功业》,载《金明馆丛稿初编》,第52页。)司马氏与顾氏虽处于不同地域,但都是尊奉儒家名教同一气类者也。而吴、蜀之人,对司马氏政权态度不同,“其主因在两国统治者之阶段性各殊所致”,(注:《述东晋王导之功业》,载《金明馆丛稿初编》,第49页。)吴国的统治者孙权依靠江东顾氏等大族立国,而蜀国之统治者刘备,原以贩履织席为业,自称为汉中山靖王之后,实难确证。刘备就算是与汉室有血统渊源,此时也已沦为庶人矣,故观其立国所依靠者,又多为寒族出身之人。吴、蜀两国的文化背景各异,气类不同,亦即所谓阶级性不同,因而对司马氏政权的态度各殊。 陈寅恪先生分析中唐以后统治集团的两部分人:“一为受高深文化之汉族,且多为武则天专权以后所提拔之新兴阶级,所谓外廷之士大夫,大抵以文词科举进身者也,一为受汉化不深之蛮夷,或蛮夷化之汉人,……即阉寺之特殊阶级是也。”(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21页。)两者都属统治集团内部的人,但文化背景不同,政治倾向各异,故陈先生仍视为不同的阶级。 陈寅恪先生使用阶级的概念,虽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定义有差别,且阶级多根据文化的特点划分,是否准确,此处不作讨论。但应指出,陈先生的阶级分析法,把握某部分人的社会特点,作为理解一定的社会现象,较诸前人只从个人的道德行为解释历史,是前进了一大步。而其所得的结论,一般说来并未背离历史的真实,故仍具有其价值。儒家大族不屑戎旅,寒人遂逐渐掌握武装势力,南朝大族的衰落此亦一重要因素。上面讨论的善战阶级,便代表了南朝的寒人,岭南土著民族之善战,实是我国中古史上下层阶级兴起的一个侧面。【责任编辑】赵洪艳 收稿日期:1999-11-30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搭去扌右加刂 @②原字奚右加页的繁体 @③原字面加力 @④原字危右加页的繁体 @⑤原字(虎右加虎)下加贝的繁体 @⑥原字弓右加出改下边的上框为又 @⑦原字商取下框内


          有明刑部右侍郎衔都察院副都御史天津巡抚  林重政
          尾张织田脱藩家臣   铃木重政
          往来馆主               林重政
          北塔死灵法师         Nicholas Ghostaleo
                  以上身份,随便选一个吧..........

            2006-5-30 13:26:24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