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战国联盟论坛战国联盟主论坛『镰仓鹤冈八幡宫』 → 除我国和日本以外的亚洲其他国家相关历史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回复贴子
您是本帖的第 4223 个阅读者
树形打印
标题:除我国和日本以外的亚洲其他国家相关历史
林重政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城主
言论:353
入籍:2003年7月8日
发贴心情
除我国和日本以外的亚洲其他国家相关历史

缅甸东吁王朝之莽瑞体(1531——1551)

by宝塚定纲 公元13世纪末,缅甸辉煌一时的蒲甘王朝灭亡,此后缅甸进入大分裂时期。缅甸北部形成掸族统治的以阿瓦城(今曼德勒附近)为中心的阿瓦王朝,而南部则形成孟族统治的以白古(今勃固)为中心的白古王朝。从1386年到1425年,两国不断发生冲突,史称“四十年战争”。除了这两个大国之外,尚有东吁、木邦、孟养、孟密、阿拉干等国,其中尤以缅族的东吁最强。掸族统治阿瓦后,缅族不堪忍受其压迫,纷纷移居东吁。四十年战争时,东吁远离战区,未遭战争破坏,成为缅族逃避战争和灾荒的避难所,因而人口不断增多。于是,他们在缅甸大地上展开激烈的抗争。同样,北方的孟养和木邦也趁阿瓦参与缅甸内战而实力削弱时发展自己的势力,一场更大的变革正要在缅甸大地上发生。 1527年孟养国主思陆的儿子思伦联合木邦国主罕烈以及孟密国攻占阿瓦城,杀死阿瓦王莽纪岁(即瑞难乔信)及其妻子儿女,立其一族莽卜信为阿瓦国王,三国分占了阿瓦的土地。于是,阿瓦国遣使到云南向明朝当地政府哭诉,然而云南政府居然没有及时向北京呈报此事。(从元朝开始,中央王朝在中南半岛北部力量明显增强,该地区的大小土司都接受明朝的封官,担任宣慰司和宣抚司等,凡发生战乱都请求朝廷派兵增援。)后来,明朝派了永昌知府严时泰、卫指挥王训前往当地勘查实情。结果,思伦闻讯在夜间派兵到明军暂宿的驿馆喧哗闹事,并焚烧驿馆,杀死赍金牌千户曹义,严时泰等势单力孤,仓皇逃回云南。此时,因正值安凤之乱,明朝没有闲暇进一步追究,从此在北缅的势力大大消退,为日后发生更大的祸乱埋下伏笔。此后,思伦残杀缅族僧侣,毁坏佛塔,焚烧佛经。这些暴行,激起了缅族人民的强烈愤慨。 1528年,云南总兵官沐绍勋、巡抚欧阳重派遣参政王汝舟等人再次到达北缅,探访各方土司,劝告其息兵休战,不要违抗明朝的命令。此时,孟养国思伦等不想将与明朝的关系弄得更糟,各自愿意进贡象牙、土锦、金银器等物品,而且愿意退还当初抢占的土地,为自己的过错而感到悔改。但是,各国的领土纠纷仍然没有解决,日后仍然有可能爆发战争。云南方面呈报北京,希望将惹起祸端最为严重而明朝又无力长期驻军把守的蛮莫等十三处宽广的地区分给孟密,每年要求上缴差发银一千两;又因为木邦的不满,而割让孟乃等七处归属于木邦国主罕烈。明朝至此以损失自身利益暂时平息了这场纷争。 1531年,年仅15岁的莽瑞体(缅名德林瑞体)在东吁继位,从此缅甸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创建,史称东吁王朝。早先其父明吉瑜就娶了阿瓦国王的女儿进行政治联姻,从而获得皎克西的“粮仓”作为嫁妆,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又与强大的白古王朝结盟,牵制住阿瓦王朝的进犯。正当阿瓦王朝和白古王朝互相火并、两败俱伤时,东吁却在养精蓄锐,集结力量。但《明史》说:“莽纪岁有子瑞体,少奔匿洞吾母家,其酋养为己子。既长,有其地。”即认为莽瑞体是阿瓦国王莽纪岁的儿子,这是错误的记载,可能与日后莽瑞体自称上下缅甸之王有关。莽瑞体生于1516年,传说出生时王宫武库中的兵器闪闪发光,由此被认为是东吁武功的象征,其名即为“唯一的金伞”之意。莽瑞体在加冕前必须参加贯耳仪式和入教仪式,他决心在全国的四大圣地即蒲甘的瑞喜宫宝塔、卑谬的瑞珊陶宝塔、大光的瑞大光宝塔和勃固的瑞穆陶宝塔中之一举行这些仪式。为了彰显自己的威名,他毅然选择了瑞穆陶宝塔,这座宝塔正在下缅甸霸主白古王朝的都城边。莽瑞体挑选五百名精锐骑兵,自己一马当先,乘黑夜进入敌人的领土,日出时就到了瑞穆陶。城中的孟人以为这些骑兵是一支入侵军队的先头部队,急忙关上城门而徒守城内,丧失了宝贵的时间。当他们得知瑞穆陶宝塔内只有五百缅人士兵时,立刻冲出城外,包围了这所寺庙。此时贯耳仪式即将结束,王宫的占星家正在为莽瑞体贯耳。哨兵急报时,莽瑞体却平静地说:“穿好耳孔,我的牙朵比孟人更重要。”仪式一结束,莽瑞体即率骑兵冲出孟军包围,孟人士兵居然没有一个敢去拦截。莽瑞体胜利归来,他的英勇事迹传遍全国,缅人振奋,掸人和孟人则闻之胆寒。这次特殊的贯耳仪式使年轻的莽瑞体和东吁王朝声威大振。 16世纪30年代初,东吁王朝主要在南方发展,与今泰国北部的兰那泰王国(明朝称为八百宣慰司)之间发生战争,夺下其部分领土,并逼迫兰那泰向其臣服,这也导致了后来兰那泰后来受到其原先臣服的对象今泰国中南部的阿瑜陀耶王朝的征讨。这段内容在泰国著名影片《暹罗女王(素丽瑶泰)》中有所反映,但是由于我们这里了解泰国的人不多,影片中有关这段历史的人名、地名和国家的翻译存在不统一的问题,对于想了解这段历史的观众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兰那泰是中缅泰老越五国交界处的小国,由于周围势力复杂,它不得不在各国中周旋。当泰国、缅甸和越南强大时都曾对其发动过侵略战争,它只能和老挝一样依赖于强大的中国,而老挝的澜沧国强盛时居然也能使其屈服。但是,中央王朝的核心势力在中原,凭借云南的兵力保障自身领土安全绰绰有余,用来维护在中南半岛北部的势力却略显不足。所以,兰那泰只能在强国入侵时暂时归附,等敌军离开时重新反叛。 莽瑞体创建东吁王朝后不久,就开始了他的领土扩展活动。当时东吁西面的卑谬已经摆脱阿瓦的控制,他们的君主又是白古王的妹夫,城池坚固,地形险要,成为东吁的一大威胁。但是冒险似乎是莽瑞体的爱好,他撇开卑谬而攻略伊洛瓦底江下游三角洲地区,数年内将这一区域平定,占领主要港口勃生。这不仅使东吁取得了进行国际贸易的出口,而且还能从海上威胁勃固和马都八,也使得白古王朝同卑谬间的联系有着被切断的威胁。 后来,南方白古王朝发生内讧,白古王室兄弟争立,莽瑞体伺机予以和解,于是白古王室兄弟对莽瑞体甚为感激,互相争着割让地界献给东吁,并接受莽瑞体的约束,尊称莽瑞体为“哒喇”。然而,莽瑞体却没有因为这些而感到满足,他真正的目标是统一缅甸。1534年,他率军进攻勃固,但由于季风到来而被迫撤退。莽瑞体又于1535年派兵断绝白古王朝的粮道,可是又被击退,1536年的进攻也是如此结果。此刻,莽瑞体采用了离间的手段,设法除去白古王朝的两位大将,孟人国王多迦逾毕果然中计将他们处死,这使得白古失去了有力的军事统帅,同时也失去了取胜的信心。1538年,莽瑞体再度攻打勃固,多迦逾毕率部分人员逃往卑谬,另一部分孟人则逃往马都八,莽瑞体顺利占领了勃固城。 随后,莽瑞体兵分两路,一路轻兵由乳母之子并妹夫莽应龙(“国王的长兄”之意,一说莽应龙是瑞体同母异父的兄弟)率领从陆路直取卑谬,另一路则由自己亲自率领沿伊洛瓦底江北上与卑谬、勃固联军交战。莽应龙在莽瑞体大军到达前就对联军发动突然袭击,出其不意,大获全胜,等到瑞体到来便一同进逼卑谬城下。阿瓦王朝眼见南方形势危急,不愿看到东吁坐大,便派遣一支水军援助卑谬。但是即便如此,缅军仍然凭借良好的纪律以及将领的谋略,大败联军,解除了卑谬对东吁的威胁。莽瑞体又转向勃固,下令大赦愿意投降的孟人官员,许多孟人投降后,他不但赦免了他们,而且仍然命他们担任原职。他效法蒲甘国王们,将孟人和缅人当作一个民族来统治。北部的掸人终于认识到了他们必须联合起来对付莽瑞体,于是所有的掸人土司带着一支庞大的联军直逼卑谬,试图入侵三角洲地区,帮助多迦逾毕恢复统治。然而,多迦逾毕生性好猎,哪怕是逃往到卑谬后也没有停止这种娱乐活动。1539年,在一次猎象活动中,这位国王遭到杀害。这使得卑谬人丧失信心,他们决定接受莽瑞体提出的大赦,于是掸人十分失望地撤退了。 然而莽瑞体与孟人和解的政策并没能使南方城邦马都八投降,随着多迦逾毕的死,作为前国王妹夫的马都八侯即自立为王,宣布独立。其实他早有分裂之心,在勃固遭到莽瑞体攻打时也没有提供过什么援助,因此多迦逾毕最终逃到了卑谬,而不是马都八。马都八的公然对抗激怒了莽瑞体,他率领大军南下围攻,并得到了一些葡萄牙雇佣军的支持。但是马都八本身筑于高地之上,又接收了部分勃固部队,军事实力较强。同时,又有大量葡萄牙人帮助他们,在城墙上以及港口的七艘葡萄牙船上用枪炮扫射缅军。这造成莽瑞体的大军连续七个月没能取得进展。马都八侯要求保留他的侯王地位,只要他每年进贡三万维斯的银子和其它一些珍贵礼品,他就投降。这遭到了愤怒中的莽瑞体的拒绝。马都八侯又要求让他全家带着金银细软安全离开马都八,但这也遭到拒绝。马都八候在绝望中向葡萄牙果阿总督求援,甘愿成为葡萄牙的附庸,此外还愿意献上他一半的金银财宝。果阿方面对此很感兴趣,但他们又害怕莽瑞体的报复,在贪欲和谨慎之间摇摆不定。1541年,莽瑞体对马都八发起最后攻击,莽应龙任主帅。他首先烧毁了港口的葡萄牙和孟人船只,然后又放下一批建有竹“塔搂”的竹筏,滑膛枪手在塔楼上向城市开火。马都八终于被攻陷,莽瑞体缴获大批战利品,他下令处死马都八侯和他全家以及全部守城士兵。随后,毛淡棉和附近地区的孟人接受马都八的惨痛教训,投降了莽瑞体。至此,缅甸南部已经基本在东吁王朝统治之下。 控制了缅甸南部后,莽瑞体将视线转向北方。1542年东吁王朝重新进军卑谬,卑谬侯慌忙向阿拉干王国求援。阿拉干拥有一支得到葡萄牙雇佣兵支持的海军和陆军,当时非常强大,而且它不愿意看到莽瑞体成为霸主,就派遣一支陆军通过安思山口,海军则从海上攻击三角洲。莽瑞体在其陆军刚出安思山口时就发起进攻,一举歼灭了他们。虽然阿拉于海军占领了勃生,但是获悉陆军惨败后就匆匆撤退了。于是,莽瑞体攻占了卑谬,随即处死了卑谬侯和他的保卫者。然后,莽瑞体挥戈北进,还击匆匆来援的阿瓦大军。掸族土司们在阿瓦重整装备,坐船沿伊洛瓦底江而下,试图避开莽瑞体的陆军。但他们的船只成了莽瑞体从葡萄牙人那里得到的大炮的活靶子,阿瓦大败而归。 至此,莽瑞体完全吞并了白古王国(缅甸南部)全境,此后各地的割据势力都对莽瑞体十分惧怕,唯恐其征讨。莽瑞体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推行了团结孟族的政策,使孟族将士为其所用,并雇佣有近代武器和战舰的葡萄牙士兵七百人。 阿瓦国王莽卜信在卑谬惨败后,就此一蹶不振,各地缅族人民纷纷起义,因为承受不了孟养思伦残害佛教的压迫,缅人均倒向东吁王朝。1543年阿瓦国王被其手下缅族大臣明吉耶襄杀害,阿瓦的灭亡已经只是时间问题。正当莽瑞体的力量如日中天时,北方的掸族势力被迫联合了,1544年阿瓦国王康孟联合锡泊、蛮莫、孟养、孟密、孟乃、洋桧组成了七个国家(土司)的庞大军团,试图夺取卑谬;而东吁王朝方的统帅正是的莽应龙。由于莽应龙高超的指挥技巧,使得原本强大的七国联军变得不堪一击,终于取得了史称“七国之战”的胜利。1546年,莽瑞体用孟族和缅族两种仪式在卑谬城举行加冕典礼,自称为上下缅甸之王,标志着莽瑞体的事业到达了顶峰。 取得北方胜利之后,莽瑞体慑于明朝的力量及南方的后顾之忧,没有继续再向北方突破,而将攻势转向西南。缅甸西南历来是历史悠久的阿拉干王朝领地,虽曾被蒲甘王朝征服,但阿拉干王室借助孟加拉领主的支持夺回了自己的国土。他们的领域延伸至整个缅甸西南沿海,是海上的强国,阿拉干人是有名的航海家和水手。1532年后,阿拉干滨海一带常受葡萄牙人骚扰,但他们仍能成功抵抗。但是阿拉干明平王并没有处理好和叔父仙道卫侯的关系,结果造成王叔相莽瑞体请求干预。缅王欣然接受,他命令莽应龙率陆军向阿拉干都城末罗汉进军,而自己亲率以孟人为主的水军从海上进发,他们在仙道卫会师后进一步挺进。莽瑞体的侵略使得明平王不得不集中国内的绝大部分力量给予有力抵抗,缅军只突破了末罗汉的外围防线。明平王又打开水闸,迫使缅军撤向高地,双方相持不下。此时传来消息说,泰国阿瑜陀耶王朝的拍斋国王趁东吁空虚试图攻击颠拿沙廉。莽瑞体连忙在僧侣的调解下与明平王议和,并促使阿拉干国王和仙道卫侯也达成谅解,随后撤兵了。明平王的抵抗是成功的,他使得阿拉干免受缅军的蹂躏,也成为后来缅甸唯一一个没有被东吁攻克过的国家。 由于在西南部的战事受挫,莽瑞体暂时停止了大规模的攻伐,而开始蓄积力量等待时机。公元1547年,泰国拍斋国王被王后毒杀,王后的情夫登上王位,阿瑜陀耶王朝多年的内乱发展到极点,就连驻扎在彭世洛的泰国边防大军也被调回南方的首都(今大城一带)参与平乱。事实上,阿瑜陀耶王朝在1350年由乌通王(拉玛蒂菩提)创立,但乌通王于1369年逝世后,素攀武里王族和阿瑜陀耶王族两个支系为了继承王位而发生多次争夺。1377年(明洪武十年)素攀武里的王子昭禄群膺(又译那空膺)到中国访问,朱元璋赐他“暹罗国王之印”。自此开始称素攀武里政权为暹罗,以别于被称为暹罗斛的阿瑜陀耶政权,素攀武里家族得以控制阿瑜陀耶王朝。但在16世纪40年代,乌通王族复辟,素攀武里家族为了夺回政权内乱愈演愈烈。直到1548年,这场内乱才得以平息,著名的暹罗王后素丽瑶泰帮助丈夫马哈-查克腊帕登上王位。 1548年底,东吁王朝开国君主莽瑞体要求暹罗进贡一头白象遭到拒绝,随即乘阿瑜陀耶国内局势动荡之机,率军从三塔径大举入侵,莽应龙亦一同前往,另外柬埔寨和老挝也配合缅甸采取了相应的军事行动,从而拉开了直到19世纪初才结束的旷日持久的泰缅战争之序幕。双方投入了大量的士兵、战象,展开一次又一次的野战和攻城战。缅甸和泰国的各种史料中有着缅军数量为30万、50万、60万等多种说法,无论究竟哪种说法是正确的,这都是中南半岛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军事行动。虽然暹罗方面的游击队延缓了缅军进兵的速度,但在东吁王朝强大的优势兵力下,暹罗军队退回到首都阿瑜陀耶中。莽瑞体随即包围了阿瑜陀耶城,这时已经到了1549年。虽然莽瑞体得到了400名葡萄牙雇佣军的支持,但阿瑜陀耶城中站在暹罗一方的葡萄牙人则更达到1000人。久攻不下之后,莽瑞体决定有条不紊地撤退。马哈-查克腊帕急于求胜,贸然出城追击,王后素丽瑶泰为了保护丈夫英勇地战死沙场,她死时仍未离开她的战象,随后其女儿即阿瑜陀耶的公主亦战死。在王后和公主英勇行为的鼓舞下,泰国军民奋勇抵抗,数次击退莽瑞体的进攻。最后,莽瑞体因担心国内的诸多割据势力再起事端,得到了暹罗的白象和贡品后凯旋回国。素丽瑶泰不愧是泰国的民族女英雄,是泰国民族精神的化身,她不但是一位精明强干的女政治家,还关心人民疾苦,努力发展泰国的军事力量,保障国家的稳定,她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和亲人献出了她年轻的生命。素丽瑶泰死后,泰国人民对她的崇敬之情进一步高涨,电影《暹罗王后》(原名《素丽瑶泰》)正是这种鼓舞民族精神的反映。影片中的情节虽有为了更突出素丽瑶泰的伟大而虚构夸张的,但是其仍然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处在内忧外患交困时期的阿瑜陀耶王朝,如果没有这样一位王后,很可能在泰缅战争爆发之初就灭亡了。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也情不自禁的对这样一位女英雄感到景仰。 1549年莽瑞体从泰国退兵后不久,就步入了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任用一个善于酿制果酒的葡萄牙,整日沉浸在饮酒和游猎之中,完全丧失了之前近20年的霸气。也许在莽瑞体看来,灭亡白古,击溃阿瓦,同阿拉干、暹罗实现和平,此时已经功德圆满,然而大臣们却不这么看。莽应龙给了那个葡萄牙人大量财物,使他离开国王,然而为时已晚。1551年,前白古王多迦逾毕的异母弟斯弥陶在沙廉起兵,莽应龙受命前往征讨。锡唐侯斯弥修都趁此机会在一次游猎中杀害了莽瑞体,随后在勃固称王。莽应龙的幼弟随后也在东吁称王,卑谬、马都八等地也呈现割据态势,缅甸中南部再次陷入分裂局面。 莽应龙此时只有36岁,但他已经跟随莽瑞体进行了近20年的征战,是一个完全可以继承莽瑞体的人物。他凭借自己的才干和莽瑞体余部的支持,经过几年的征伐,重新完成了中南缅甸的统一,统一全缅甸的事业最终也由他完成。通过20年的征战,莽瑞体使一个原本夹在阿瓦和白古两大王朝之间的中等国家,成为缅甸乃至中南半岛最强大的国家,为东吁王朝真正成为缅甸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打下了基础。 而反观这段时期的中国明朝,由于西南民族的动乱使得她失去了干预北缅纷争的兴趣和能力,在《明史》上有很多错误的记载,还将后来的莽应龙和莽瑞体混为一谈。东吁王朝的崛起,就是明朝在中南半岛势力衰落的标志。以东吁为首的各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再祈求明朝的封赏,而仍然保持与明朝联系的土司也不能及时得到明朝的保护,莽瑞体的出现是对中国力量的一次巨大挑战,也给后来的统治者以借鉴。作为中国人也可以适当了解一下莽瑞体时代的历史,因为它与我们还是比较密切的,反映了一个民族是怎样摆脱其他势力的控制和干涉并成为霸主的,也许他能教会我们很多。


有明刑部右侍郎衔都察院副都御史天津巡抚  林重政
尾张织田脱藩家臣   铃木重政
往来馆主               林重政
北塔死灵法师         Nicholas Ghostaleo
        以上身份,随便选一个吧..........

    2006-5-19 15:51:10
    回到顶部
    林重政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城主
    言论:353
    入籍:2003年7月8日
    发贴心情

    缅甸东吁王朝之莽应里(1581——1599)

    by宝塚定纲

    自1531年莽瑞体建立东吁王朝后,缅甸又经历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之一莽应龙的强化。经过1531年到1581年这整整50年的努力,缅甸控制了大半个中南半岛,形成了缅甸史上最大的版图。1580年,莽应龙出兵阿拉干,占领仙道卫城,但他在军中染病不起。1581年辉煌一时的莽应龙去世了,他还没有完成入侵中国的心愿就离开了人世。即位的是他的儿子莽应里,他究竟能否完成父亲的遗愿?至少刚开始人们都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他13岁时就跟随莽瑞体入侵阿瑜陀耶,此后追随父亲征战三十余年,即位时已经46岁,是位成熟而有力的君主。(莽应里是他的中文名字,他的缅名叫作南达勃因;莽瑞体缅名德林瑞体,莽应龙缅名勃应囊。) 早在莽应里还是王子时,陇川大汉奸岳凤就和他私下结交,关系颇为密切。到了莽应里正式即位后,岳凤自然受到器重。而原木邦国主后来归附莽应龙的罕拔,却依仗自己的地位和先前招抚陇川、干崖的功劳而变得过于狂妄。这直接导致了莽应里和岳凤的不满,尤其是陇川和木邦的领地之争,这最终造成了罕拔的死亡。1582年,岳凤带兵突然攻打干崖,拘捕掌握干崖官印的女主罕拔之妹罕氏,夺得干崖地区。随后,莽应里听从岳凤的计策,引诱罕拔前往都城,将其杀死,于是岳凤又带兵试图占领干崖。加上此前岳凤曾为了讨好莽应里而献上原陇川宣抚司多士宁的母亲胡氏及亲族六百余人,并将他们全部杀害,造成多氏的宗族几乎全灭,岳凤已经控制了大片土地。而此时罕拔的儿子罕进忠镇守木邦,不肯归附缅甸,有重新回归明朝的意向。莽应里派遣弟弟奇袭木邦,而罕拔的孽子罕凤和耿马土司罕虔早与岳凤等人串通,想要捉拿罕进忠献给莽应里。于是,罕进忠带着妻子儿女逃离木邦,到达明朝的控制区域寻求庇护,罕虔等人一直追到姚关,焚烧顺宁街市后方才离开。这个事件终于直接诱发了中国明朝和缅甸东吁王朝之间的正面冲突,而这场战争与1573年的那次全然不是同等规模的。 岳凤消灭了朝中的异己木邦罕氏之后,就极力劝说莽应里攻打明朝。于是莽应里派遣士卒战象数十万,多路出兵攻打云南。1582年冬,大汉奸岳凤和儿子岳曩乌、耿马土司罕虔兄弟、南甸土司刀落参、茫施土司放正堂以及莽应里的叔父猛别、弟弟阿瓦等,各率领象兵数十万攻打雷弄、盏达、干崖、南甸、木邦、老姚、思甸各地,烧杀抢掠不计其数,并进一步觇觎腾越、永昌、大理、蒙化、景东、镇沅、元江等地。1583年初,岳凤率军焚烧抢掠施甸,攻陷了重镇顺宁。岳曩乌领兵六万,突袭至孟淋寨,明军的指挥吴继勋、千户祁维垣均战死。紧接着,岳凤又攻破盏达,盏达副使刀思定向周围地区求援,但是没有得到及时的协助,盏达城破,刀思定和他的妻子儿女及族人都被杀害。这时,岳凤的僚婿明朝邓川土官知州何钰派遣使者面见岳凤,希望他能够归顺明朝,不要再协同东吁王朝的莽应里侵略中国,岳凤立刻拘捕使者交给莽应里。这段时期内,车里首领糯猛、孟养首领思威、木邦首领罕凤、孟密首领思忠、蛮莫首领思化以及孟艮、八百等都派兵支援莽应里的侵略军主力,东吁王朝军队的规模甚至超过了莽应龙的时代,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态势。 直到此时,明朝方才醒悟,开始调集各处将领和兵马与缅军决战。黔国公沐昌祚带兵移驻洱海,云南巡抚刘世曾也率军移驻楚雄,迅速征调汉人和当地土驻军队数万,命令参政赵睿镇守蒙化,副使胡心得镇守腾冲,陆通霄镇守赵州,佥事杨际熙镇守永昌,委派监军副使傅宠、江忻协同督参将胡大宾等人分几路迎击缅甸侵略军。经过大小十多次战斗,总共杀死缅军一千六百多人,并击毙莽应里的叔父猛别和南甸土司刀落参等将领,取得了一些小胜利。云南巡抚刘世曾又请求南京坐营中军刘綎担任腾越游击,武靖参将邓子龙担任永昌参将,各自调集五千士兵前往任地打击莽应里的缅军,并调集各地的土驻军队增援二人。邓子龙就是后来抗击丰臣秀吉侵略朝鲜而和李舜臣一起英勇牺牲的那位老英雄,此时抗击缅甸的时候他也已经年近六十了,不愧为老当益壮,1598年去世时已经是古稀之年了。而刘綎则更是万历年间名列第一的名将,曾击退缅甸、罗雄、日本等势力,大小数百战,威名震海内,刘綎所使用的镔铁刀重达一百二十斤,他在战马上能将其轮转如飞,天下闻名,都称他为“刘大刀”,1619年他在与清朝军队的交战中牺牲,可以看出他不但是一位善于用兵的智将,而且也是一员身先士卒的猛将,反击缅甸的时候他还比较年轻。这两位明朝的将领虽然都善于用兵,但是在人品性格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这里不再赘述。看到明朝调集十余万大军,缅甸莽应里也将部队汇合至姚关一带,交与岳凤和罕虔指挥,双方形成主力对峙的局面。(姚关在潞江东、永昌南。) 公元1583年闰二月,木邦部耿马土司罕虔劫掠干崖、南甸,不久抢渡查理江(怒江),直犯姚关,湾甸土知州景宗真和弟弟宗材也一并协助他。邓子龙急忙从永昌出发和缅军大战于攀枝树下,大败缅军,当场杀死宗真、罕虔,生禽宗材,取得了1582年中缅正式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罕虔的儿子招罕、招色率领残部逃到三尖山,命令叔父罕老率五百名葡萄牙雇佣军洋枪队和药弩手把守要害。邓子龙率军追击,用重金引诱葡萄牙雇佣军,完全探明了缅军驻守区域的小路情况。于是,邓子龙命令裨将邓勇等人带领北胜、蒗渠等地方的土兵,直捣敌军后方据点,然后预先埋伏到缅军驻扎的山后进行夹击。半夜,邓子龙生擒了招罕、招色、罕老及其士卒一百三十余人,斩首五百余人,缅军在三尖山的据点被拔除后,邓子龙又率军招抚流移达数千人。 罕虔进犯姚关被邓子龙击溃后,莽应里又组织岳凤向东攻打姚关,北据湾甸、茫施。此时,邓子龙已经追击招罕、招色而去,正巧刘綎的军队到达,明朝军队士气大振。这时,何钰再次派遣使者劝说岳凤归顺明朝,并和他立誓为盟。岳凤考虑到刘綎的军队就在面前,邓子龙的大军也在不远处,自己的处境十分危急,终于决定向明朝投降,于是命令自己的妻子和部曲向刘綎缴械。刘綎责令岳凤交出所占领地区的金牌、符印以及蛮莫、孟密等地,干崖的印符居然在战乱中丢失,不复得了。刘綎以送岳凤的妻子归还陇川为名,分兵数路赶往沙木笼山,抢先占据险要的地方,而亲自率领大队兵马进入陇川。岳凤终于意识到无机可趁,到刘綎的军门正式投降。刘綎继续率兵进攻缅甸势力,缅军将领先期逃跑,只留下少数部队守卫陇川,面对刘綎的猛攻,岳凤的儿子岳曩乌也向明军投降。于是,刘綎又带着岳凤父子前往蛮莫攻打缅甸东吁王朝的余部,蛮莫的思化得知岳凤已经投降,急忙报告莽应里,发兵攻打陇川。刘綎乘机掩杀,各土司都觉得不能低档,纷纷请求投降,都绑了缅甸士卒和战象战马向刘綎献俘。刘綎进一步招抚孟养的思威,孟养思威原本就与缅甸东吁王朝有仇,只因1579年思个被杀后受到缅军控制,思威当然支持明军的行动。驻扎在孟养的莽应里的军队想要乘座战象逃走,明军发动追击将其抓获。刘綎又移师围困孟琏,生擒孟琏的土司,陇川一带终于平定。 自从1582年10月到1583年4月,明军一共剿灭入侵的缅军一万余,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刘綎、邓子龙等将领又率兵从陇川、孟密出发,一直攻打到阿瓦城,缅将猛勺向明军投降,猛勺是莽应龙的弟弟,即莽应里的叔父。原来镇守陇川、孟养、蛮莫等地的缅将,全部溃退,大汉奸岳凤和他的儿子后来也都被处死,终于结束了他十多年的汉奸生活。明军平定陇川后,刘綎撤回了腾越,邓子龙撤回了姚安。明朝在这之后于边境增设了大量的关隘和官员,增加兵力防守,云南的防务一度加强。明军还委任思威为孟养宣慰司,罕钦为木邦宣慰司。 莽应里在对明朝的战争中遇到了较大的挫折,紧接着内部也出现了不稳定的迹象。他的叔父猛勺野心膨胀,试图串通两位王兄卑谬侯、东吁侯发动叛乱以夺取莽应里的王位。但是,阿瓦侯的计划并没有得到响应,事情败露,莽应里恼羞成怒,举兵直扑阿瓦,击败了猛勺。猛勺战败后逃往明朝境内,在路上患病而死。虽然费了不大的力气就镇压了一次叛乱,但这种暂时的稳定似乎是蒙蔽性的,对莽应里王权真正的威胁根本没有消除。 1584年,明朝副使李材派人劝说蛮莫土司思化归顺,不久孟密的土司思忠也归顺明朝。莽应里大怒,任命其子思斗镇守阿瓦,再次攻打孟养、蛮莫等地,声言复仇。思忠早在1560年就已经归附缅甸,已达24年,莽应里军队一到来就又叛归。明朝政府任命思忠的母亲罕烘代掌司印,莽应里率军猛攻孟密,罕烘带领儿子思礼、侄子思仁逃奔孟广,于是孟密沦陷。副使李材在腾冲集结兵力,遣人援救孟养、蛮莫等地,和缅军大战于遮浪,大破莽应里的象阵,生擒五千余人。但是孟密方面士兵战败,莽应里的大军围困五章。明朝把总高国春率五百人救援,居然一举攻破缅军数万,接连摧毁缅军六座营垒,堪称西南战功第一,受到朝廷的大加封赏。刘綎和邓子龙也因为与其配合而受到嘉赏。于是,在蛮莫设置安抚司,因为土司思顺有战功,将此位特授与他。莽应里即位后的第二次缅中战争又以失败而告终。 从1582年到1584年中国明朝和缅甸东吁王朝之间的战争来看,都是缅方首先发动的侵略战争,其规模都比莽应龙时代大。但是结果却都是以缅方失败而告终,造成东吁王朝北部大片领土失去,也为缅甸衰落埋下了祸根。莽应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东吁王朝自建立后50多年长期进行征伐战,几乎没有间隙,穷兵黩武使得生产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国内的局势得不到应有的稳定,下缅甸人烟稀少田地荒芜。莽应里的能力远不及乃父莽应龙,而且刚即位便杀害重臣,胆敢对虽不如前但仍强大的明朝发动侵略战争,这使明朝改变了过去绥靖的态度,导致了缅甸的失败。当然,其中诸如刘綎、邓子龙、李材和高国春等名将的杰出表现也是明朝取得全面胜利的原因之一,明代万历前期最突出的几位名将几乎都参与了这场与缅甸的战争,莽应里以小国抗大国,这是必然的结果。 正当莽应里在北方失利的时候,南方又出现了问题。事实上,1584年莽应里曾命令泰国阿瑜陀耶王朝的王子帕那莱(即后来的纳黎萱大帝)率部队协助他攻打北缅各部,平定阿瓦的叛乱,并想乘机杀害帕那莱。事先获悉这一阴谋,就于6月在孟肯宣布独立,并率军攻入缅甸。但莽应里迅速攻破阿瓦,帕那莱只好在勃固附近搜罗了一万余暹罗臣民后匆匆返回本土,在回程中他又成功地击退了一次缅军的追击。此后,帕那莱一直与缅甸军队周旋。莽应里后来在北方失败的原因之一也就在于他必须赶快回到南方抵御泰国的叛乱。当莽应里的大军追入暹罗境内时,帕那莱已经完成了“焦土政策”的准备,将几乎所有的抵抗力量收缩到坚固的大城内。由于事情的匆忙,缅军的数量并不太多,不足以围困阿瑜陀耶,只得撤退了。从1585年到1586年间,莽应里又两次发兵攻打阿瑜陀耶,并一度包围大城,虽然还有着柬埔寨的策应,但仍均遭失败。 而1585年,明朝命令元江土司那恕招抚车里的土司糯猛复归,于是糯猛向明朝进献驯象、金屏、象齿等诸多贡物,以谢其罪,明朝政府接受其供奉,允许车里恢复职位。东吁王朝随着阿瑜陀耶王朝和车里的分离,从此步入衰落期。莽应里的统治变得越来越不稳固,各地方的土司纷纷开始组建割据的力量,当年莽应龙时代的繁盛景象已经荡然无存。 1584年和1588年,莽应里在东吁和卑谬的两个叔父相继去世,莽应里认为自己的王位不再受到威胁,便重开了对开动武的企划。 1590年,他不顾国内割据混乱,第三次向北方进攻。莽应里的大军攻打孟广,原来从孟密迁至此的罕烘、思礼等部曲不敌,逃奔陇川,思仁逃奔工回,孟广失守。此前,思仁跟从罕烘逃奔到孟广时,与投归缅甸的思忠的妻子甘線姑私通,就想娶她作妻子,然而遭到罕烘拒绝。至此,罕烘带着甘線姑逃到陇川,思仁到达雅盖,率领士兵战象进犯陇川,想要劫走甘線姑。此时明朝在陇川有防备,思仁无法得逞,就归附了北进的莽应里。莽应里于是任命思仁掌管孟密,该地的一切事宜均由其管理。莽应里进一步北上,攻打孟养,并将孟养的土司思真生擒。于是,孟养的部长思远协同思真妻向明朝求援,明朝给与他冠带,命令他带人回到孟养守卫。思远乘战乱自立为宣慰司,向明朝进贡战象和方物,得到明朝默许。但是,思远暴虐,不得人心,手下各部都怨恨他,引导莽应里的大军攻打孟养,声称要让思真回来重新统治孟养,思远没有能力固守,便逃到盏西去了。而孟养一部土司思轰,向明朝投诚内附,和蛮莫土司思正共同占据险要关隘抗击莽应里。云南巡抚吴定和黔国公沐昌祚调集大军救援各地,同时也起复邓子龙一起前往抵御,在明朝军队和孟养、蛮莫土兵联合打击下,东吁王朝军队战事受阻,再加上木邦的罕氏因为几代的仇恨而坚决打击莽应里侧翼,缅甸军队不得不退却了。 同年即1590年,泰王坦马罗闍去世,帕那莱正式即位为王,时年35岁,始称纳黎萱。他在位时,废除许多亲王在边境地区的领地,将全国分为若干行省,由国王任命的长官管辖,奖励商业贸易,促进经济发展。这对于东吁王朝来说可以称得上是克星到来。莽应里从北方回归后,即刻发动对泰国的战争,想趁纳黎萱立足未稳将其消灭。但是,莽应里是“下降之王”,而纳黎萱却是“上升之王”,莽应里迎来的自然又是一次失败。而他此后仍未觉悟,不断发动对外战争。 1591年,莽应里再次率兵围困蛮莫,土司思化向明朝告急。此时正值天气炎热,缅军停滞不前。明朝裨将万国春星夜行军赶到蛮莫,多设了大量的火炬以为疑兵,缅军恐惧而退却。万国春率军追击,大败敌军。莽应里随后又在1592年发兵进犯孟养和蛮莫,和孟密的思仁及其属下丙测相联合,当地的土同知思纪逃奔到等练山。明朝派出邓子龙又将缅军击败,莽应里的第四和第五次北进也均以失败而告终。 但莽应里始终不明白他所缺乏的恰恰不是战争而是休整。1592年,他被邓子龙击败后不多久便发动对泰国的大规模入侵。1592年底,泰缅主力决战于泰国廓沙拉,结果缅军大败,孤军深入的统帅即缅甸王储阵亡。缅甸从此在泰缅战争中转而处于劣势,这是莽应里万万没有想到的。1593年以后,泰军掌握了战场主动权,不断向缅甸发动进攻。1593年,泰军攻占缅甸南部的土瓦、丹那沙林。同年缅甸发生了孟族反叛事件,莽应里盲目扩大镇压的对象,这激起了孟人全面的抗争,毛淡棉的孟人头领依附于纳黎萱。1594年,暹罗又进占毛淡棉、马都八等地,吞并缅甸南部狭长地带大片领土。与此同时,纳黎萱还攻破了东邻柬埔寨,泰国进入了昌盛期。 此时的莽应里已经没有能力再对外发动大规模战争了,但是他的周边各国却不愿意给他喘息的机会。1594年,明朝云南巡抚陈用宾在腾冲设立八关,留兵戍守,又募人前往泰国相约夹攻缅甸。而和缅甸有世仇的木邦则更加积极,他们主动出击攻打东吁王朝。缅甸最初经常以猛卯的土司多俺为向导,进犯东路,而这次木邦罕钦生擒多俺并将他斩首,向前修筑猛卯城堡,大兴屯田。同年,明朝军队和木邦等土兵大败莽应里派遣的孟密土司思仁攻打蛮莫的军队,将思仁的帮凶丙测杀死。由此,中国明朝的力量在北缅取得大胜。而南方的泰国国王纳黎萱响应明朝的号召,于1595年率领大军第一次攻打东吁王朝首都勃固。阿拉干的国王明耶娑基应莽应里之邀,派遣葡萄牙人勃利多(亦译菲利浦•德•布里托)率葡萄牙雇佣军同东吁王朝联合,并侵占沙廉。而清迈的兰那泰也派遣部队援助缅甸,造成纳黎萱这次没能攻陷勃固城。但缅甸已经失去了霸主的地位。 1595年之后的东吁王朝已经失去了辉煌,莽应里也在没有对外发动侵略,只能自保于都城之内,卑谬、阿瓦、清迈相继宣布独立,莽应里在东吁的堂弟更是对勃固的王座垂涎三尺,缅甸各地再次陷于军阀割据的状态。1598年,老挝也脱离了缅甸的统治,重新回到了明朝的怀抱中。与此同时,纳黎萱聚集边民在毛淡棉屯田,以准备充裕的军粮,同时与东吁侯以及阿拉干王朝联合,准备同时进军勃固。三方约同于1599年一同攻打勃固。结果,阿拉干王朝的葡萄牙雇佣军和东吁侯抢先动手,莽应里如同待宰的羔羊。阿拉干人占领了沙廉并将该城洗劫一空,随后在勃固城下与东吁军队会师。莽应里的卫队抛弃了这位可怜的国王,联军顺利地进入都城,瓜分了财宝和王女,莽应里被东吁侯监禁。当1599年纳黎萱从泰国发兵而尚未赶到缅甸时,勃固已变成一片废墟。纳黎萱因为没有分到战利品十分恼火,又去攻打东吁,但由于东吁的盟友阿拉干人的干扰使得他后勤供应不济,纳黎萱颓丧地撤退了。(1605年,纳黎萱在攻打阿瓦时因疽疾并发而死,享年50岁。) 莽应里被俘后不久便被杀害,东吁王朝也危在旦夕,这就是一代缅王的结局。他曾经多次发动对中国明朝的战争,可是没有一次是胜利的。我们虽然崇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英雄,但是莽应里的愚行却是令人蔑视的。他的衰败自然不能全怪罪于他一人,但由于在中国的多次大败,使得缅甸封建主对他失去了信心和惧怕,各附属国对他产生了鄙视和野心,这就是莽应里的悲哀。莽应龙留给他的大好基业毁于一旦,我们在他身上实在看不到一位贤君应有的表现。而从1531年至今不过69年而已,东吁已经经历了盛极而衰的历程。让我们像记住莽瑞体和莽应龙那样,记住莽应里,因为他是一个突出的教训。他的生来自于战争,他的死也因战争而成。此外,我们还应当记住刘綎、邓子龙、李材、高国春、万国春等明朝将领,使他们保卫了我们的国土,更树立了中国在当地的威信。尤其死于莽应里被俘之前公元1598年的邓子龙,这位老将更值得我们怀念。 不过,莽应里的衰败并没有使东吁王朝最终灭亡。莽应龙的幼子良渊王(1600——1605在位)挽救了这一颓势,占领以阿瓦为中心的“粮仓”地区,保住了上缅甸半壁河山,史称良渊时期。继其王位的阿那毕隆(1605——1628在位)又光复了下缅甸的所有失地,特别是于1613年收复了被葡人占领的沙廉,把葡萄牙侵略者驱逐出缅甸,从而再次完成了缅甸的统一。他隆执政时(1629——1648),国富民强,他摈弃了劳民伤财的对外扩张战争,致力于国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分配土地给无地农民。1638年,他还进行一次全国性普查,编制了各地户口、耕地面积、产量和税赋情况的调查统计,作为征税和征调劳役的依据。但到了缅王平达力时(1648——1661)国力日衰。1659年,明朝末代皇帝永历逃亡到缅甸,当时缅甸已无力抵御吴三桂的进攻,只好引渡永历以换取清军撤兵。以后,东吁宫廷内部兄弟阋墙,国王不断更迭,英荷殖民者又乘机而入,早在1627年荷兰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缅甸设分公司。1688年和1709年法国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又在沙廉设分公司,控制其对外贸易,殖民势力开始侵入缅甸。1740年缅甸孟族起义,又从内部动摇了东吁王朝的统治。1752年孟族军队占领首都阿瓦,结束了东吁王朝的统治,贡榜王朝继起。(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有明刑部右侍郎衔都察院副都御史天津巡抚  林重政
    尾张织田脱藩家臣   铃木重政
    往来馆主               林重政
    北塔死灵法师         Nicholas Ghostaleo
            以上身份,随便选一个吧..........

      2006-5-19 15:53:19
      回到顶部
      林重政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城主
      言论:353
      入籍:2003年7月8日
      发贴心情
      叙利亚塞琉西王朝小史

      作者:大意迷觉

      塞琉古乃此朝开国之君,原为亚历山大帝国巴比伦总督。
      亚历山大大帝崩,王后罗克塞妮有六月身孕,不知男女。故立其弟阿里底斯与遗腹子为双王,马其顿人以阿里底斯心智不全,改其名为腓力,是为腓力三世。帕迪卡斯得腓力授权,分封行省于诸总督:
      托勒密为埃及、利比亚和邻近的阿拉伯总督,前任守将克里奥门尼斯为其副官;
      雷俄密敦为叙利亚总督;
      菲洛塔斯为西里西亚总督;
      培松为米底亚总督;
      攸美尼斯为卡巴多西亚、帕夫拉哥尼亚及黑海沿岸地区总督;
      安提哥那斯为大福里基亚、吕西亚、旁菲利总督;
      阿尔西塔为开利亚总督;
      梅南德为吕底亚总督;
      利奥纳图斯为赫勒斯滂-福里基亚总督;
      莱西马库斯为色雷斯及其以南地区总督,色雷斯以北、伊利里亚、埃皮鲁斯和马其顿、希腊本土则归克拉特鲁斯和安蒂帕特。
      其他地区帕迪卡斯没有分配,仍归前朝任命的当地人管辖。这是亚历山大帝国分裂的开始。
      后安蒂帕特代腓力三世行监护之权。时埃及总督托勒密欲夺叙利亚,贿赂其总督雷俄密敦,遭拒,为托勒密软禁。雷俄密敦贿赂卫兵,出逃,投奔开利亚总督阿尔西塔。
      大福里基亚、吕西亚、旁菲利亚总督安提哥那斯乘安蒂帕特去欧罗巴时,成为了全亚细亚的监督,势力正旺,一举攻灭卡巴多西亚总督攸美尼斯,驱逐巴比伦总督塞琉古,迫使其逃往埃及。安提哥那斯以放跑塞琉古为罪名剥夺了美留不达米亚总督布利托之职。这样里来,到安蒂帕特死去之时,安提哥那斯已攫取了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米提、赫勒斯滂等地的权力。
      为了夺取失去的或可得的权力,托勒密、色斯雷总督莱西马库斯、安蒂帕特之子、安蒂帕特死后领导马其顿人的凯山得、塞琉古组成军事同盟来打击安提哥那斯。安提哥那斯派其子狄密多留前去抵抗,不想大败而归。塞琉古借托勒密之力重返巴比伦。安提哥那斯亲率兵大败托勒密,军队奉其父子为王,安提哥那斯是为安提哥那斯一世;托勒密新败,余威不减,亦被军队奉为埃及国王,是为托勒密一世(索特)。此时腓力三世及亚历山大大帝遗子皆已过世,埃及、叙利亚、马其顿将成鼎足之势。
      塞琉古羽翼渐丰,消灭了安提哥那斯一世设在米提的新总督尼卡托。随着诸总督相继称王,反安提哥那斯同盟不复存在,塞琉古竟与已是色斯雷国王的莱西马库斯战在一处。安提哥那斯一世欲再奋起一搏,不料又为塞琉古所败身死,年届八旬,其子狄密多留亡命希腊。塞琉古一鼓作气,拿下美索不达米亚、亚美尼亚及亚细亚大片土地,乘胜东进,跨过印度河,欲效法亚历山大大帝再讨印度。时印度为孔雀王朝,国王名旃陀罗笈多,与其战为平手。于是两国和解,塞琉古将印度河以西的旁遮普、格多洛西亚、阿拉霍西亚及帕洛帕米萨代几个省区让与印度,印度王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塞琉古,附赠战象500头。至此叙利亚塞琉西王朝根基以立,塞琉古称王,是为塞琉古一世,别号“尼卡托(胜利者)”。
      塞琉古一世娶斯皮达马之女阿帕玛为妻,生子安提阿。安提阿爱上了后母斯特拉顿尼,塞琉古一世不但成全了他们的婚姻,而且禅位于其子,是为安提阿一世。而塞琉古一世本人后为托勒密一世之子托勒密·塞劳那斯所杀,自称王起在位42年,寿73岁。
      安提阿一世即位后,因成功地抵御了从欧罗巴侵入亚细亚的高卢人,别号“索特(保护者)”。在位19年。
      安提阿一世薨,其与后母之子安提阿二世即位,在政初年,因攻灭米利都僭主提马库斯,被当地人称为“狄奥斯(神圣的)”。但他有二妻乱政,其一名雷俄狄斯,其二为托勒密二世(菲拉德尔菲斯)的人质女儿柏累奈斯,二妻均有子。雷俄狄斯心狠手辣,先毒杀其夫,再杀柏累奈斯母子,欲霸国政,不想给埃及人以口实。托勒密二世之子托勒密杀雷俄狄斯,且犯境叙利亚、巴比伦。帕提亚人亦借机举兵暴动,国势一度危在旦夕。安提阿二世在位25年。
      安提阿二世与雷俄狄斯之子塞琉古二世继位,国势稍安,号为“卡来尼古(胜利的)”,在位20年。
      塞琉古二世之子塞琉古三世继位,别号亦为“索特”,因其身染疾病,无力号令三军,在位仅2年即被毒死。
      塞琉古三世之弟安提阿三世继位,号称大王。在位时大战罗马。在位37年。
      安提阿大王之子塞琉古四世继位,别号“笃爱父亲的人”,为宫廷官吏希利俄多斯暗杀,在位12年。
      塞琉古四世之弟安提阿四世继位,在位期间,俘虏亚美尼亚国王阿塔薛斯。后攻打埃及国王托勒密六世(菲洛麦托尔),为罗马人所阻止。别号“伊壁芬尼斯(光辉的)”。
      塞琉古四世之子狄密多留一世继位,别号亦为“索特”。然其人为埃及国王托勒密六世与塞琉西王族的私生子亚历山大所逐。
      狄密多留一世薨,其子狄密多留二世驱逐伪王亚历山大,重掌国政,亦号“尼卡托”。此王远征帕提亚,却为夫雷阿特国王所擒,但未取其性命,反将妹妹罗多瓜嫁与他。
      同时,臣仆戴奥多立伪王亚历山大与托勒密之女所生的儿子小亚历山大为王,不久又杀王自立,改名特赖福。狄密多留二世之妻克娄巴特拉深感势单力薄,遂与夫弟安提阿结婚,铲除了特赖福。然后,安提阿攻打夫雷阿特,救其兄,本人却因在后来的战争中输给了帕提亚人而蒙羞自杀。克娄巴特拉因嫉恨狄密多留二世移情别恋而将其杀死。
      狄密多留二世与克娄巴特拉之子塞琉古五世继位。其母的心理已变得暴戾无常,竟迁怒其子,将塞琉古五世射杀。
      塞琉古五世同父同母弟安提阿五世继位,别号“钩鼻子”。因畏惧自己步父兄之后尘,故毒杀其母。
      安提阿五世为保王权巩固,迫害其母与叔叔安提阿之子安提阿·塞西息那斯,反为其逐。塞西息那斯自立为安提阿六世。
      安提阿五世之子塞琉古夺回王位,是为塞琉古六世,为人残暴,被烧死于西里西亚的谟普苏斯提亚城的体育馆内。
      安提阿六世之子安提阿七世继位,别号“庇护”。然其战绩不佳,为亚美尼亚国王提格累尼斯所逐。
      安提阿七世之子亚细亚提古继位,在位一年。时罗马霸权已成定局,庞培夺其权。
      塞琉西王朝共延续了230年之久。

      有明刑部右侍郎衔都察院副都御史天津巡抚  林重政
      尾张织田脱藩家臣   铃木重政
      往来馆主               林重政
      北塔死灵法师         Nicholas Ghostaleo
              以上身份,随便选一个吧..........

        2006-5-30 12:52:30
        回到顶部
        林重政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城主
        言论:353
        入籍:2003年7月8日
        发贴心情

        缅甸三部曲之3

        缅甸东吁王朝之莽应龙(1551——1581) by宝塚定纲

        公元1531年莽瑞体的登基标志着缅甸进入东吁王朝的时代。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莽瑞体南征北战,入侵泰国。他在位后期,东吁王朝治下的领土已经覆盖了缅甸的中部和南部。然而这位年轻国王过早的失去斗志,以及公元1551年孟人发动的复国运动,最终不仅导致莽瑞体的惨死,而且使这个新生的缅甸第二帝国面临昙花一现的风险。所以此时摆在年仅36岁的莽应龙面前的绝不是大好的前景,他能否成为缅甸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此刻根本无法断言。 斯弥修都占据勃固,斯弥陶控制沙廉,就连莽应龙的兄弟也分别占领东吁和卑谬自立。莽应龙虽然拥有无人可及的威望和才能,各势力没有一个敢于主动与之交战,但他却不曾控制一个堡垒,仅有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而已。他明白勃固等重镇不是轻易可以攻陷的,自己必须拥有一块根据地,于是直取以勃生为首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不久,原先受雇于莽瑞体的葡萄牙队长米罗率领部分火枪队加入了莽应龙的军团,这使得他的力量又得以增强。莽应龙之后绕开勃固,攻打弟弟割据的东吁本处,东吁的军民纷纷归附,他的弟弟也无奈的出城投降。正当莽应龙重建缅人帝国时,两支孟人势力间却发生了内乱。斯弥陶依仗自己是前白古王的异母弟,根本不把锡唐侯出身的斯弥修都放在眼里。斯弥陶及其追随者杀害了已先自立为国王的修都,这造成孟人内部的分裂,大量不满于他行为的臣民转而加入到莽应龙麾下。公元1552年,莽应龙和他的弟弟一同攻打临近东吁的卑谬。在他们强大的攻势下,卑谬沦陷,那里的国王暨莽应龙的另一个弟弟在突围战中被击毙于战象之上。这样,经过不到两年的时间,莽应龙重又将缅人团结起来,接下来要对付的是复辟的白古王朝了。 当1554年,莽应龙的大军将勃固团团围住的时候,斯弥陶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军队根本不可能战胜如此强大的敌人。然而,他骨子里充满着数百年来白古国王骄傲的血统,斯弥陶不甘于就这样灭亡,他勇猛的提出要和莽应龙单打独斗。莽应龙居然答应了,这表现了他的自信,同时也是为了振奋军心,减小攻打坚固城池的损失。斯弥陶和身经百战的莽应龙之间实力相差非常悬殊,他的败北在当时看来就显而易见。当这位复辟的国王仓皇逃跑时,缅军就顺势攻入勃固,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胜利。当然,斯弥陶终究逃脱不了被处死的命运,白古至此彻底灭亡了。 莽应龙仅用了4年就恢复了和他年岁相仿的莽瑞体建立的第二缅甸帝国,重新将中南缅甸统一在一道,并再次使缅人和孟人在文化甚至血统上互相融合,向着一个真正的统一帝国迈进。 1555年,莽应龙发兵攻打衰落的阿瓦王朝,苟延残喘的阿瓦王朝早就丧失了还击的能力。自从1543年国王被杀之后,阿瓦几乎失去了与其它几国竞争的能力。1554年莽应龙之子应里等率军试探性的攻击了阿瓦(今曼德勒),但是并没有攻克。下一年,当莽应龙由步兵、象兵和葡萄牙火枪手组成庞大军团到来时,便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占了阿瓦城。阿瓦国王试图乔装逃出城,结果被捕,随后废为平民。至此,拥有近两百年历史,初创时连强大的元朝兵马都无法战胜的阿瓦王朝就这样灭亡了。随着白古和阿瓦这两个分裂时期的王朝相继灭亡,标志着缅甸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此时缅甸的北方只有孟养、木邦、孟密等国和在今中国境内的归属于明朝的各族土司,他们根本没有与东吁王朝争天下的能力,也最终将被东吁吞并。莽应龙当时的想法正是如此。 在北进的同时,莽应龙没有减缓东进的速度。1556年,缅甸军队占领今泰国北部的兰那泰古国,将其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流派王室成员带重兵驻守。兰那泰长期处于周围各大国的争夺之下,饱受战乱,而崇尚佛教,不好杀生,被称为“慈悲国”。可是,慈悲也挽救不了他们灭亡的命运,东吁王朝夺取兰那泰的目的并不是仅此而已,莽应龙的目光早已指向了更远的地方。兰那泰是通往泰国和老挝的重要跳板,也是进入中国明朝领地的另一条途径。此时的泰国阿瑜陀耶王朝和老挝都缺乏和缅甸抗争的能力,但是老挝的国王萨塔提腊却并不缺乏野心。1558年,澜沧国(当时中国对老挝的称呼)的军队进入兰那泰,莽应龙即刻认识到自己的威信受到了挑战。他果断的发兵反击,并在击退来犯之敌后又追击入老挝本土,夺取明朝封给老挝国王的官印,并在老挝的土地上劫掠。1559年,萨塔提腊不得不和一向为敌的暹罗阿瑜陀耶王朝结为同盟,迁居新都,加强防备。同时,老挝北方在今云南境内的车里国也表示臣服。缅甸的势力渗透到了湄公河流域。 正当莽应龙的事业处于昌盛阶段,孟密发生的内乱又给与了他一个控制北方的好机会。孟密原是木邦一部,公元15世纪中期从木邦中分裂出来,也得到了明朝政府的承认,于是成为北缅四雄之一。公元16世纪50年代,孟密老国主思真去世,孟密的两兄弟争权,内乱爆发。1560年,孟密王室兄弟中的弟弟向莽应龙求援,莽应龙于是招其为女婿,使之改名为思忠,又协助他返回孟密国,夺取兄长的王位。思忠取得王位后,便依附于东吁王朝。莽应龙进一步借道孟密攻打孟养,以报当年孟养等国攻破阿瓦城,杀害莽纪岁的“旧仇”,同时指派其将领卓吉侵占孟养的土地。后来,卓吉被孟密国老国主思真的女婿孟乃的土司别混杀死。这一行为激怒了莽应龙,他亲自带兵攻打别混父子并将其擒获。通过这次战斗,莽应龙不但帮助思忠排除了异己,同时更是为了自己北方的霸业打下基础。 消灭了别混势力后,莽应龙野心进一步膨胀,他派人招诱陇川、干崖、南甸三宣抚司的众多土官,向大明朝公然挑衅,觊觎中国领土。当他发现明朝军队有所防备时,觉得无机可乘,又生怕其在北缅停留时间过长,其他的割据势力偷袭后方,于是逐渐向南方退却。明朝的镇巡官沐朝弼等人向朝廷汇报了此事,但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兵部回复说:“荒服之外,治以不治。哒喇已畏威远遁,传谕诸蛮,不许交通结纳。”朝廷发下了这项诏令,云南方面只好执行,他们也无力派兵征讨缅甸。就这样,东吁和明朝的第一次较量在无声中开始,也在无声中结束了。 向北方的发展势头受到强大的中国明朝抑制,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的领土扩张计划。莽应龙试图破坏老挝和泰国的同盟,便将注意力集中到阿瑜陀耶。公元1548年至1549年,他曾跟随莽瑞体攻打过阿瑜陀耶王朝,但当时泰国军民在王后素丽瑶泰的英勇表现感召下奋勇抵抗,使得缅甸虽有明显强于泰国的军事实力仍然无法攻下阿瑜陀耶城。14年后的1563年,缅甸的大军在莽应龙的带领下,再次进攻处于衰败期的泰国。这次的缅军比上次更强大,而泰国方却没有诞生第二位像素丽瑶泰那样的英雄,泰军终将失败。 兰那泰的国王此刻背弃了缅甸,他发动部下从侧翼游击骚扰莽应龙的大军。这虽然延缓了缅军攻略的速度,给了暹罗国王加强都城防御的时间。但是,驸马暨彭世洛太守的投降,给暹罗军民一个重大打击。暹军曾经试图出城决战,但是很快被压制,莽应龙后于1564年攻占阿瑜陀耶城,将泰王及大部分王室成员和居民掳至缅甸,另立傀儡王。阿瑜陀耶王朝沦为缅甸的保护国。然后,莽应龙回师攻打兰那泰和老挝,虽然轻易的取得胜利,但是他们总是在他离开之后背叛他,前前后后共征剿了八次之多。 正当缅甸的大军在泰国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东吁王朝国内重要的根据地之一白古却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564年,白古地区农民为了反抗东吁王朝封建统治举行起义。其原因在于莽应龙穷兵黩武,连年对外用兵,大批农民被征发兵役和劳役,以致稻田荒芜,农业受到严重破坏,人民死于战争、饥馑、疫病的不计其数,哀鸿遍地,民不聊生。白古农民忍无可忍,遂乘莽应龙远征泰国后方空虚之际,举行起义。起义者先与被拘留在京都附近的掸族和暹罗俘虏约两万人取得联系,然后与孟族共谋起事,引导武装农民入城,而且起义农民焚毁了国王所建的水榭和王宫。莽应龙闻讯,急忙从清迈(兰那泰都城)赶回白古,残酷地镇压了起义,把捕获的数千起义者囚困在竹栏中,要按古代习俗将其烧死。在行刑前,按例不给予食物。这一暴行激起缅族、孟族和掸族僧侣对起义者的同情,纷来赠给食物。僧侣们强力要求赦免起义者,莽应龙本人信奉佛教,最终同意免予处死起义群众,但为首的70名起义领袖均遭杀害。这次起义虽被镇压下去,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则更加尖锐,为后来的孟族大起义播下了种子。”(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 由于这次起义,莽应龙对外的攻势暂停了几年,他开始重视发展内政。莽应龙在对外战争上很有用兵之道,在处理内政方面也有十分成绩。他在位的30年里,缅甸的经济和国力有了巨大的提高。“(1)政治方面:为团结各民族,使枢密院内的权力不分掸、孟、缅,各民族一律平等,占有同样的席位;(2)经济方面:鼓励在伊洛瓦底江(当时称为金沙江)三角洲广种水稻以发展农业,利用俘获的工匠,发展从景迈传入的漆器和从曼尼普尔传入的编织、纺织、冶炼和玻璃制造等技术以发展手工业,制订统一的度量衡和货币制度,促进了国内外贸易的发展;(3)文化方面:从战俘中传入暹罗的音乐、舞蹈、戏剧、雕刻等文化艺术。为振兴佛教,又于1575年从锡兰迎来佛牙,并废除封建主和各地土司死亡要妻妾奴婢殉葬的陋俗。为激发缅族光复国土,提倡爱国诗歌的创作,使东吁文豪辈出,爱国的文学作品风靡一时;(4)立法方面:除令编纂《著名法典》和《法典九集》外,并将其亲自判决的案件汇编成史称《白象王判卷》(由于莽应龙的辉煌成绩以及定都白古,使得民众尊他为“勃固的白象王”)的法典,作为全国官吏审理案件的依据;(5)交通方面:由于战争需要,兴建由白古至东吁和至卑谬的两条主要干线,为国内交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1567年缅甸还是发生了大饥荒,这和此前的白古农民都动摇了东吁王朝的统治,带来严重后果。”(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 到了1568年,东吁王朝再次开始大规模的扩张行动。东吁的大军攻打北方的木邦,木邦国主罕拔向明朝政府报告情况,负责的官员居然向罕拔索取贿赂,而不协助木邦请求援兵。罕拔大怒,和弟弟罕章集中兵力堵塞来往的道路,使得商人旅客皆无法通行。罕拔的莽撞行为使得他在不久之后食盐匮乏,他不得不向缅甸乞和。莽应龙得知此事立即向其赠送五千籝的食盐,至此木邦也感激莽应龙的恩德,带着金银、珠宝、大象和战马前往缅甸表示答谢。莽应龙再次给与他们厚重的回报,罕拔十分高兴,决定归顺缅甸东吁,于是莽应龙和他相约结为父子。云南潞江的土司缐贵得知此事,感到莽应龙的仁德非明朝的当地官员可比,加之受到罕拔等的劝说,也向莽应龙表示归附。木邦是缅甸北方的大国,木邦的归顺大大激发了莽应龙的野心,他怀恨当年明朝政府下令各部不得与东吁联系及贸易的行为,认为现在是攻打今云南境内属于明朝各部族的好机会。然而,当他招揽陇川宣抚司(也相当于一个土邦的国君)多士宁和干崖宣抚司(地位、情况均同陇川)刀怕举时都遭到了拒绝。多士宁告诫莽应龙说,中国面积广阔,国力强盛,缅甸不过是中国的附属,不要妄想入侵中国,不要轻举妄动。莽应龙受到了坚决的抵制,不得不再次搁置北进的想法,但这次他已经取得了木邦和潞江的部分力量。明朝和东吁的第二次较量就这样结束,但是明朝的颓势已经非常明显。 莽应龙放弃继续北进的另一个理由是泰国阿瑜陀耶王朝摆脱他统治的势头开始明显起来。1567年,莽应龙曾向他在阿瑜陀耶立下的傀儡王王族求婚,但是遭到泰国方面的拒绝。这激怒了莽应龙,当他在北方前进的势头受阻时,他自然要向泰国兴师问罪。但是莽应龙没有想到的是,前泰王居然设计逃回本国,并和儿子暨傀儡王合谋复兴。他们还得到老挝的萨塔提腊王的鼓动,在威逼彭世洛太守投降失败后就发兵包围了该城。这使得莽应龙不得不重新发动对泰国的全面战争,关于他所调动军队的数量竟然有90万之众的说法。然而,暹罗方面抵抗得很坚决,阿瑜陀耶城内的葡萄牙雇佣军向缅军扫射,造成很大的伤亡。从1568年11月缅军包围阿瑜陀耶城,直到1569年8月方才攻克,在泰王带领下阿瑜陀耶城据守了10个月之久,终因内奸叛变而陷落。这也是缅甸军队第一次攻陷阿瑜陀耶城,以前都是围而不破直至其投降,但是此次距离1548年莽瑞体发动的战争已经有20多年。莽应龙在盛怒之下将泰王处死,并将泰国王储和明朝赠与阿瑜陀耶王室的官印一并携带回白古,而立亲缅的彭世洛太守为新的傀儡王。至此开始了对泰国长达15年的间接统治,这种局面直到莽应龙死后的1584年才得以终止。 平定南方后,莽应龙第三次准备向北方挺进。公元1573年,此时明朝刚刚进入了著名的万历年间,此使的明朝已经远不如前。莽应龙的大军从白古出发,经过木邦,直逼陇川。先前拒绝莽应龙无理要求的多士宁开始觉得力不从心,多士宁的记世(参谋)岳凤却另有想法。岳凤是中国江西抚州人,狡猾而长于智谋,到陇川做生意,得到了多士宁的信任,多士宁还将妹妹家给了岳凤。岳凤担任记室之后,对多士宁阿谀奉承,欺上瞒下,暗中夺取了陇川的实权。后来,莽应龙的大军到来,木邦的罕拔等人为缅甸方游说各地的土司,岳凤也暗中和他们一起歃血为盟。他引诱多士宁前往缅甸依附莽应龙,但多士宁表示反对。岳凤于是指使儿子岳曩乌毒死了多士宁,并将多士宁的妻子儿女和多数族人全部杀死,从而夺得了陇川以及明朝的官印。岳风杀死多士宁后就投靠莽应龙,向他赠送了金银,相约为父子,并接受莽应龙的伪命,成为陇川宣抚,开始了他的汉奸生涯。 正巧,当初另一个反对莽应龙的土司干崖的刀怕举去世,他的弟弟刀怕文暂时控制了干崖。刀怕举的妻子罕氏是已经归顺莽应龙的木邦罕拔的妹妹,罕拔于是引诱刀怕文归附缅甸,许诺将妹妹罕氏再嫁给刀怕文,并让他继承其兄长的权利。刀怕文拒绝,罕拔就发兵和刀怕文交战。罕拔请求请莽应龙出兵干崖,认为如果干崖被攻陷,陇川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莽应龙的儿子莽应里向莽应龙提议,陇川、干崖虽然没有了“主人”,但是因为位置较远,要立刻完全控制还需要时间,而孟养的国主思个的势力就在边上,素来和缅甸为敌,万一孟养的大军乘虚顺流而下,东吁的军队将会腹背受敌。莽应龙同意了莽应里的观点,借助木邦的一万多士兵作为攻击主力,并以众多缅甸军队为后盾逼迫干崖的刀怕文,自己亲自率领大军攻打孟养。刀怕文没有料到莽应龙的军队会到得如此迅速,顿时溃散,刀怕文逃到永昌。莽应龙就将干崖的官印交给罕拔的妹妹罕氏掌管,并委派盏达副使刀思管、雷弄、经历廖元协助她,一同守备干崖,防止中国明朝的进攻。干崖成为缅甸的附属。 与此同时,蛮莫的土司思哲也归顺莽应龙,调集了一万多士兵出入于迤西界上,以牵制孟养国主思个。此时,在陇川和干崖一带的缅甸方军队已经达到二十多万。岳凤和罕拔、思哲会盟,一同承认莽应龙的宗主地位,将协助东吁抵制明朝。莽应龙制作了锦囊象函贝叶缅文,声称西南金楼白象王“莽哒喇弄王”撰写国书递交明朝皇帝,书中言辞十分傲慢,完全作为与明朝平等的国王身份,在中国看来这是最大的挑衅。莽应龙又指示罕拔和岳凤的军队南下稳固孟密,自己率领主力主攻北缅最后一个支持明朝而与缅甸抗衡的国家——孟养。 然而,孟养国的实力并不虚弱,国主思个很善于用兵,又因为和莽应龙的家族是世仇,所以一心抗缅。莽应龙军队虽然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但是仍然多次遭到思个的挫败。思个兵力不足,退守孟伦,双方相持不下。正在这时,明朝金腾副使许天琦派遣指挥侯度带着檄文安抚孟养国。思个接到了檄文,愈加尽力抗击缅甸。莽应龙增派了兵力攻打孟养,思个连忙向许天琦告急。正巧许天琦去世,暂时由署事罗汝芳代管,罗汝芳犒劳了思个的使者,让他先行回到孟养报信,使思个等待救援,然后立即调兵进驻腾越(在今腾冲,当时尝为南甸)。思个听说援兵到来,士气振奋,命令土目马禄喇送等领兵一万余,断绝莽应龙的粮道,并且带领重兵埋伏在戛撒,引诱莽应龙深入。思个带领士兵从正面猛攻莽应龙,而约定明朝罗汝芳的援兵从陇川出发攻击其后方。莽应龙大败,粮草又已经消耗殆尽,只能屠杀战象和战马来充饥,这是莽应龙一生征战中最大的失败。此时有人向云南巡抚王凝提议,认为为了孟养而大举攻杀莽应龙不合适,于是王凝派快马制止罗汝芳的援军前进。罗汝芳得到命令,不得不撤退,思个等待援军迟迟不到,也无法彻底剿灭被围困的莽应龙。岳凤观察到明军的动向,集合陇川士兵二千人日夜兼程突进,引导莽应龙从小路逃离战场。思个发兵追击缅甸军队,再次获得大胜,在这次追击战中莽应龙险些被俘。 莽应龙的第三次北进遭到以孟养国思个为主的顽强抵抗,遇到了东吁王朝建国以来的最大的一次败仗,险些丢了性命。看上去莽应龙确实失败了,缅甸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但从总体上说,莽应龙的第三次北进获得了陇川、干崖和蛮莫等地的支持,明朝在这一带的势力只剩下孟养一国。明朝那种对于莽应龙疯狂扩张和侵略的行为不采取主动的抵制和打击的态度,以及不认为保障边境各国不受缅甸侵略是自身义务而只依靠当地土司自发的进行抵抗的想法,必将导致明朝在中南半岛北部势力的萎缩,这也是明朝万历年间的特点,这样根本不可能消除东吁对明朝国土和属国的威胁。显然,莽应龙逃回南方后,力量得到了恢复,他在1575年又发动了对老挝的战争,缅甸的军队将老挝的新都万象洗劫一空,这就是明证。莽应龙不但没有因为第三次北进的失败而心灰意冷,相反,这更坚定了他翦除孟养的决心。 1577年,云南巡按陈文燧向朝廷提议为孟养国主思个加官进爵,使他更坚定的为明朝抵御缅甸。然而,公元1578年明朝政府做了一件极为荒唐的事,廷议派遣使者到达孟养,命令思个将所俘获的缅甸士兵和战象归还莽应龙,并赠送莽应龙金帛,对他好言慰谕。这显然是大国作风,当时的明朝仍然没有意识到东吁王朝天天增长着的领土野心,还以为莽应龙等是一般的部族冲突。莽应龙对此当然不予理会。1579年,明朝永昌的千户辛凤奉命到孟密购买大象,被早就投靠东吁王朝的思忠抓获,思忠将辛凤送交到缅甸,缅甸方面又将辛凤遣送回国。同年,莽应龙再次攻打孟养,报“戛撒之战”惨败血仇,这是他第四次北进。莽应龙这次的准备尤为充分,思个得不到明朝的救援,惨败而逃往腾越,在中途被叛变的部下抓获,押送到莽应龙处。莽应龙毅然将他杀害,完全吞并了孟养的国土。就这样,通过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北进,莽应龙终于将北缅的全部领土纳于东吁王朝的统治之下,继蒲甘王朝之后完成了缅甸的第二次统一。1580年,当明朝云南巡抚饶仁侃派遣使者招抚缅甸时,莽应龙已经完全不作回应了,在他的眼中取下明朝也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莽应龙虽然拔除了明朝在北缅的所有力量,但却没能真正开始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莽应龙在位末年,缅甸的国土已经空前辽阔,东到老挝的林城(即万象),西到印度的曼尼普尔,南到印度洋海岸,北到现中缅边境的九个掸族土邦,占据了大半个中南半岛。这就是缅甸历史上最强城的时期。1581年,莽应龙去世,享年66岁,他的事业恐怕只有他的后世才有可能完成,即位的正是他的儿子莽应里。(是否真能完成父亲的心愿则另当别论。) “毫无疑问,在莽应龙统治期间,他的人格影响了整个印度支那半岛,赢得了各种民族集团的敬畏。”(引自貌丁昂《缅甸史》)如果说莽瑞体使东吁崛起,那么莽应龙这位白象王就是使得东吁真正强大的君主。莽应龙敢于多次与明朝抗衡,并取得优势。让我们在为明朝后期衰微而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对这位伟大的缅甸国王表达我们的崇敬之情吧。 参考文献: 1、[英]哈威 著,姚梓良 译,缅甸史,商务印书馆,1973年6月第二版 2、[缅]貌丁昂 著,贺圣达 译,缅甸史,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1983年出版 3、贺圣达,缅甸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第一版 4、[清]张廷玉 主编,明史 5、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


        有明刑部右侍郎衔都察院副都御史天津巡抚  林重政
        尾张织田脱藩家臣   铃木重政
        往来馆主               林重政
        北塔死灵法师         Nicholas Ghostaleo
                以上身份,随便选一个吧..........

          2006-5-30 13:28:16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