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田豪 ![]() ![]() 身份:领民 言论:4074 入籍:2004年4月22日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3 20:04:12编辑过] | |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
![]() 2006-11-1 13:08:08 |
山名宗纲 ![]() ![]() 头衔:山名家臣正六位上淡路守 身份:城主 言论:723 入籍:2004年7月11日 | ![]() 这篇文章所述的地理知识我们并不熟悉,而后面附上的两份地图也不能很好地与文字匹配起来,尤其是没有大和、河内两国内各地区的分野,也没有宫迹、三轮山、石上等地。这似乎是整篇文章难以引起共鸣的原因。 下面有几个问题: 1、文章起首称海石榴市附近的三轮山麓与飞鸟小垦田宫接近。但据我所知,海石榴市在今樱井市中部的金屋一带,三轮山就在金屋东北侧近;而小垦田宫在明日香村北端,在金屋西南方向5到6公里处。这里,小垦田相对于海石榴市的方向与三轮山相反,而5到6公里现在看来自然不算远,但要知葛城川、飞鸟川间距离也不比这远多少,所以这个说法显然有问题。只是不知道这个错误是作者本身的还是译者引入的。 2、“宗我石川”就是系谱中的始祖“苏我石川宿祢”,文章一方面以前者出生地传说说明石川乃苏我氏之地,另一方面又说这个地方是较晚时候才被苏我氏控制的,两种说法多少不能契合。当然,要明确这个问题肯定颇费笔墨,但一点都不加以说明自然会使读者陷入困惑当中,降低文章论证的可信度。 3、译文有“苏我马子获得了原属岛大臣的岛之地”。但据我所知,“岛大臣”指的就是苏我马子本人。不知道这里是作者另有关于“岛大臣”、“马子”两人说的主张,还是译者翻了小小的错误。 4、东汉直的领地前面已经说是桧前,后面又说苏我氏在此地建立身狭屯仓。但桧前在今明日香村西北,身狭则是橿原市南部的鸟屋,前者在后者东南3公里处。须知,曾我川、葛城川间的距离还不足此数。更进一步地,葛城四邑也不与此二地相接,作者或译者心目中东汉直的核心领地究在何处? 另,文中数处采用了“应该是没有疑问的”、“这大致是不会错的”之类的话,但我读到这样的文字就越觉得其可疑和存在错误可能性较大,因为这种话往往是写作者无法阐明某些问题时的含混之词,而不是相反的情况。 PS:近几个月来几乎放弃了日本古代史的学习,很多都荒废了,仅能粗略提出以上疑点供真田殿参考,惭愧惭愧。。。。。。 |
![]() 2006-11-13 18:02:05 |
真田豪 ![]() ![]() 身份:领民 言论:4074 入籍:2004年4月22日 | ![]() 你总算出现了啊,那么探讨一下吧:
1)因为手头没有扫描仪,所以文中两张图不是书中的,而是我在网上找来的大和川的图片,应该可以配合原文加深理解苏我氏与大和川的关系~~~原书中引用有藤冈谦二郎《大和川》中大和川流域的图,以及和田萃《古代文化》中横大路周边地图,可惜没能传上来;
2)应该是原文如此,估计相对于隋使裴世清从难波出发而言,这么点距离是可以称为附近的。当时朝廷中有人反对从北边的难波入京,所以选择从东北面的海石榴市上岸由上之道入京~~不过未免引起困惑,还是做了更改;
3)这个不矛盾啊,就算宗我石川生于石川(这个还得存疑),那也不一定当时石川就是苏我氏的根据地~~~后文不是说河内国石川郡据考证是在六世纪前半叶的苏我稻目时代为苏我氏所控制,成为其根据地之一的么~~~
4)这个的确是我弄错了,“岛大臣”就是马子,已改正,谢谢指出!
5)这个我的理解是和文中一样的,四邑汉人的代表东汉直氏从属于苏我氏,东汉直可能只是苏我氏控制此地的代表;
6)其实原作者就是这个意思,文首也已经翻译出来了:“由于史料的缺乏,不可避免的在文中推论的情形比较多,权当在诸位先贤考证论著基础上的一次尝试吧”~~ 最后,谢谢拍砖~~~呵呵~~~
|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
![]() 2006-11-13 19:06:28 |
山名宗纲 ![]() ![]() 头衔:山名家臣正六位上淡路守 身份:城主 言论:723 入籍:2004年7月11日 | ![]() 以下是引用真田豪在2006-11-13 19:06:28的发言:
3)这个不矛盾啊,就算宗我石川生于石川(这个还得存疑),那也不一定当时石川就是苏我氏的根据地~~~后文不是说河内国石川郡据考证是在六世纪前半叶的苏我稻目时代为苏我氏所控制,成为其根据地之一的么~~~
5)这个我的理解是和文中一样的,四邑汉人的代表东汉直氏从属于苏我氏,东汉直可能只是苏我氏控制此地的代表;
我很想知道他是怎么考证出石川是苏我氏的据点的,又如何将这个时间定在六世纪前半。 关于东汉直的问题,可能是我没表达清楚。我这里强调的是桧前、身狭不是同一个地方,另外四邑也不与桧前(我认为这才是东汉直的核心据点)相邻。文中的部分表述欠妥。 另,翻一下《新撰姓氏录》会发现“苏我马背”和“苏我马子”可能是同一个人,这或许是名字相近的混淆,或者确实是同一个人。当然,这篇文章虽然称在探讨苏我氏前期的活动,但对于具体的内容却几乎都没有涉及,很泛泛地讲了有关河川的事情。所以,马背、马子,乃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本来也不在这篇文章的讨论范围之内了,或许豪殿日后还会搜集更多的苏我氏资料吧:) |
![]() 2006-11-14 7:59:24 |
真田豪 ![]() ![]() 身份:领民 言论:4074 入籍:2004年4月22日 | ![]() 以下是引用山名宗纲在2006-11-14 7:59:24的发言:
我很想知道他是怎么考证出石川是苏我氏的据点的,又如何将这个时间定在六世纪前半。 关于东汉直的问题,可能是我没表达清楚。我这里强调的是桧前、身狭不是同一个地方,另外四邑也不与桧前(我认为这才是东汉直的核心据点)相邻。文中的部分表述欠妥。 另,翻一下《新撰姓氏录》会发现“苏我马背”和“苏我马子”可能是同一个人,这或许是名字相近的混淆,或者确实是同一个人。当然,这篇文章虽然称在探讨苏我氏前期的活动,但对于具体的内容却几乎都没有涉及,很泛泛地讲了有关河川的事情。所以,马背、马子,乃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本来也不在这篇文章的讨论范围之内了,或许豪殿日后还会搜集更多的苏我氏资料吧:)
苏我氏是个神秘的氏族,早期相关的记载缺失,所以早期的发家史的确难以琢磨。那么接着谈你上面说的问题:
1) 原作者文中没有花篇幅考证石川是苏我氏的据点,但提到了两点: ① 苏我氏的根据地究竟在哪里就众说纷纭,目前常见的就有四种说法,分别是: 1) 大和国高市郡苏我里说 2) 河内国石川郡说 3) 大和国葛城郡说 4) 大和国轻说 个人认为,其实这四处可能都是苏我氏的根据地,不过是其不同时期的根据地。也就是说,苏我氏随着自身权势的扩张,根据地在大和与河内两国之间发生了迁移。
② 根据钦明十四年纪记载苏我稻目命王辰尔数录船赋一事,以及王辰尔后裔氏族的居住地,推断苏我稻目控制了曾我川、飞鸟川、葛城川(包括葛下川、高田川)以及龟濑峡谷旁的石川,命船、津、白猪三氏的祖先负责诸河川的水运管理和支配。
2) 东汉直的问题,不在于桧前、身狭、汉人四邑的地理位置,而在于古代氏族的根据地很可能不只一处,就象前面说到的苏我氏可能有四处根据地,只是在某一时期以某一处为根据地而已~~~
3) 苏我马子不太可能等同于苏我马背,文中已经说了,苏我马背有半岛背景(或者说血统),虽然也有苏我氏是渡来系的说法,但还需要更多的证据加以证实。
4) 最近得到朋友帮助,入手《谜之豪族 苏我氏》一书扫描版的前五章,但都是图片,看起来很累,才看了开头十几页,你要不要?要的话我可以传给你~~
先去吃饭了,饭后我试着帖这本书的目录上来你看看吧~~ |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
![]() 2006-11-14 12:27:25 |
真田豪 ![]() ![]() 身份:领民 言论:4074 入籍:2004年4月22日 | ![]() |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
![]() 2006-11-14 12:56:20 |
真田豪 ![]() ![]() 身份:领民 言论:4074 入籍:2004年4月22日 | ![]() 这本书比较详细的介绍了苏我氏,而我译的这篇文章只是前川明久先生的著作《日本古代氏族与王权的研究》第四部《古代氏族的诸相与大和王权》之第六章,二者在资料上肯定不能比~~~~如果时间精力允许的话,我可能会在读完此书扫描版后再来谈谈苏我氏~~~~如果你也感兴趣的话,那就让给你来弄好了~~~ PS:才发现,你居然这么早就上网的啊~~~ |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
![]() 2006-11-14 13:04:48 |
山名宗纲 ![]() ![]() 头衔:山名家臣正六位上淡路守 身份:城主 言论:723 入籍:2004年7月11日 | ![]() 以下是引用真田豪在2006-11-14 12:27:25的发言:
2) 东汉直的问题,不在于桧前、身狭、汉人四邑的地理位置,而在于古代氏族的根据地很可能不只一处,就象前面说到的苏我氏可能有四处根据地,只是在某一时期以某一处为根据地而已~~~
作者和豪殿的意见我绝大多数都是赞同的,或者说是我对这些问题了解太少,根本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但是文章某些地方欠妥也的确存在。 上面这点我从来就不反对,但是你看这句话: 桧前是东汉直氏的根据地,苏我稻目曾在此设置大身狭、小身狭屯仓(见钦明十七年纪十月条,橿原市见濑)。 因为桧前和身狭并不是同一个地方,所以这种表述是错误的。我就是这个意思,汗。。。。。。 那个书我也想看看,是信之给你的吗?有空Q上说:) ![]() |
![]() 2006-11-14 14:29:17 |
真田豪 ![]() ![]() 身份:领民 言论:4074 入籍:2004年4月22日 | ![]() 以下是引用山名宗纲在2006-11-14 14:29:17的发言:
作者和豪殿的意见我绝大多数都是赞同的,或者说是我对这些问题了解太少,根本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但是文章某些地方欠妥也的确存在。 上面这点我从来就不反对,但是你看这句话: 桧前是东汉直氏的根据地,苏我稻目曾在此设置大身狭、小身狭屯仓(见钦明十七年纪十月条,橿原市见濑)。 因为桧前和身狭并不是同一个地方,所以这种表述是错误的。我就是这个意思,汗。。。。。。 那个书我也想看看,是信之给你的吗?有空Q上说:) ![]()
宗纲殿言重了,我才是初学者~~~ 桧隈(桧前),《日本书纪》记作桧隈,位于高市郡~~~而据《日本书纪》钦明十七年纪十月条记载:“冬十月,遣蘇我大臣稻目宿禰等於倭國高市郡,置韓人大身狹屯倉、言韓人者,百濟也。高麗人小身狹屯倉。紀國置海部屯倉。一本云,以處處韓人,為大身狹屯倉田部。高麗人為小身狹屯倉田部。是即以韓人、高麗人為田部。故因為屯倉之號也。”~~~都位于高市郡,又去查了原书,我应该没翻错。~汗~
现在上班呢,晚上才能上Q啊~~ |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
![]() 2006-11-14 15:34:18 |
大意觉迷 ![]() ![]() 头衔:真田家臣正七位下主殿少允 身份:领民 言论:668 入籍:2005年5月23日 | ![]() 另,翻一下《新撰姓氏录》会发现“苏我马背”和“苏我马子”可能是同一个人,这或许是名字相近的混淆,或者确实是同一个人。当然,这篇文章虽然称在探讨苏我氏前期的活动,但对于具体的内容却几乎都没有涉及,很泛泛地讲了有关河川的事情。所以,马背、马子,乃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本来也不在这篇文章的讨论范围之内了,或许豪殿日后还会搜集更多的苏我氏资料吧:) “苏我马背”和“苏我马子”是两人,马背是马子的祖辈,豪殿的文章里说的比较清楚. |
![]() 专家:据考证,曹操墓被盗掘过两次,一次是在北齐,一次是在2004年。 记者:第二次怎么能如此准确地确定年限? 专家:因为我们在墓内发现了火腿肠皮、方便面袋子、矿泉水和啤酒瓶…… | |
![]() 2006-11-20 16:41:11 |
山名宗纲 ![]() ![]() 头衔:山名家臣正六位上淡路守 身份:城主 言论:723 入籍:2004年7月11日 | ![]() 你终于出现啦。。。。。。 依据一般的苏我氏系图,马背确实是马子的祖父,但我已经说了《新撰姓氏录》中将他们视作一人。马背事迹无考,又称为“高丽”,是个很玄的人物。如果真的考察苏我氏的话,应当对其加以研究。 |
![]() 2006-11-22 15:07:26 |
大意觉迷 ![]() ![]() 头衔:真田家臣正七位下主殿少允 身份:领民 言论:668 入籍:2005年5月23日 | ![]() 你终于出现啦。。。。。。
依据一般的苏我氏系图,马背确实是马子的祖父,但我已经说了《新撰姓氏录》中将他们视作一人。马背事迹无考,又称为“高丽”,是个很玄的人物。如果真的考察苏我氏的话,应当对其加以研究。
最近在学习中,也没精力细致分析一些问题,不过我没看到《新撰姓氏录》中将他们视作一人。不能光看到个"马"就把他们联系起来。 我认为苏我家的世系是诸豪族中最可信的世系,比起葛城、平群、纪、和迩、大伴、物部来说清晰多了,可以把它作为分析那段历史的线索。 |
![]() 专家:据考证,曹操墓被盗掘过两次,一次是在北齐,一次是在2004年。 记者:第二次怎么能如此准确地确定年限? 专家:因为我们在墓内发现了火腿肠皮、方便面袋子、矿泉水和啤酒瓶…… | |
![]() 2006-11-23 9:55:01 |
山名宗纲 ![]() ![]() 头衔:山名家臣正六位上淡路守 身份:城主 言论:723 入籍:2004年7月11日 | ![]()
| |||||||||||||||||||||||||||||||||
![]() 2006-11-23 12:42:16 |
大意觉迷 ![]() ![]() 头衔:真田家臣正七位下主殿少允 身份:领民 言论:668 入籍:2005年5月23日 | ![]() 你也知道,姓氏录中很多世数都是乱写的,孤证不能轻信啊.只能说这一条将馬背宿祢当作武内宿祢六世孫,不知何故,不能直接得出"《新撰姓氏录》中将他们视作一人。"的推论. |
![]() 专家:据考证,曹操墓被盗掘过两次,一次是在北齐,一次是在2004年。 记者:第二次怎么能如此准确地确定年限? 专家:因为我们在墓内发现了火腿肠皮、方便面袋子、矿泉水和啤酒瓶…… | |
![]() 2006-11-24 18:32:18 |
山名宗纲 ![]() ![]() 头衔:山名家臣正六位上淡路守 身份:城主 言论:723 入籍:2004年7月11日 | ![]() 此二条是连缀的,与分散在不同卷次中的世代数错误问题不同,当是将“马背宿祢”视作“稻目宿祢”的子辈。 不过这个问题是很难考证,确为孤证。 |
![]() 2006-11-29 7:48: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