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战国联盟论坛战国联盟主论坛『镰仓鹤冈八幡宫』 → 新罗的祭祀制度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回复贴子
您是本帖的第 4417 个阅读者
树形打印
标题:新罗的祭祀制度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真田豪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领民
言论:4074
入籍:2004年4月22日
发贴心情
新罗的祭祀制度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天武朝日本与新罗的外交关系是比较密切的,据史料记载十余年间新罗使者“来朝”八回,日本也派遣新罗使回访四回。 《日本书纪》天武十年纪十月条(681年)记载: 乙酉,新罗遣沙录-一吉餐-金忠平、大奈末-金壹世贡调。金、银、铜、铁、绵、绢、鹿皮、细布之类,各有数。别献天皇、皇后、太子,金、银、霞锦、幡、皮之类,各有数。 《日本书纪》自我标榜,将新罗使者来访称之为“来朝”,然而从下文我们就不难发现新罗使者来日的真正目的了,虽然书纪作者好象只是漫不经心的一笔带过。 是月,--------新罗使者至而告曰:“国王薨。” 很明显,新即位的新罗王希望获得近邻的认可与支持,才是这次新罗来使的主要目的。至于故去的新罗王,对比史料可以得知是文武王。 《三国史记》新罗本纪记载文武王死于当年七月:“秋七月一日,王薨,谥曰文武。” 三年后,即天武十三年四月天武天皇派遣使者回访新罗: 辛未,小锦下-高向臣-麻吕为大使,小山下-都努臣-牛甘为小使,遣新罗。 次年五月使者与学问僧一起回国,并带来新罗王(神文王、681——692年在位)的礼物: 辛未,高向朝臣-麻呂、都努朝臣-牛饲等至自新罗。乃学问僧-观常、灵观从至之。新罗王献物,马二匹、犬三头、鹦鹉二只、鹊二只及种种物。 想来此次派遣使者的目的,大概是对文武王(661——681年在位)这位奠定统一新罗根基的国王表示哀悼之意,也算是日本朝廷对于神文王即位这一事实的认可吧。 《三国史记》卷第三十二、杂志第一“祭祀、乐”记载: 按新罗宗庙之制,第二代南解王三年春,始立始祖赫居世庙,四时祭之,以亲妹阿老主祭。第二十二代智证主(智证王),于始祖诞降之地奈乙,创立神宫,以享之。至第三十六代惠恭王,始定五庙。以味邹王为金姓始祖,以太宗大王、文武大王,平百济、高句丽,有大功德,并为世世不毁之宗,兼亲庙二为五庙。至第三十七代宣德王,立社稷坛。又见于祀典,皆(+祭?)境内山川,而不及天地者,盖以《王制》曰:“天子七庙,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又曰:“天子祭天地、天下名山大川,诸侯祭社稷、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是故,不敢越礼而行之者欤。然其坛堂之高下、(土遣,遣前加土)门之内外、次位之尊卑、陈设登降之节、尊爵、笾豆、牲牢、册祝之礼,不可得而推也,但粗记其大略云尔。 由此可知,新罗王自第三十六代惠恭王(765——780年在位)开始供奉五庙,然而在《三国史记》新罗本纪惠恭王条中却找不到相关的记载。但是,早在之前的神文王七年四月条(687年)中就已经有相关的预兆了: 夏四月,改音声署长为卿。遣大臣于祖庙,致祭曰:“王某稽首再拜,谨言太祖大王、真智大王、文兴大王、太宗大王、文武大王之灵。某以虚薄,嗣守崇基,寤寐忧勤,未遑宁处。 奉赖宗庙——(下略)。 很明显,之所以只立五庙,是因为不敢越礼。当时的新罗奉中国唐朝为宗主国,“天子七庙,诸侯五庙”,所以最终选定供奉太祖大王、真智大王、文兴大王、太宗大王与文武大王,希求祖先之灵能予以护佑。 从《三国史记》的杂志可知,新罗古代就尊“奈乙”为圣地。太阳与谷灵对于农耕来说最为重要,受到王室的信仰与祭祀,“奈乙”被认为是举行祭祀的圣地。第二代南解王在此圣地建造始祖庙,从此以后直到第二十一代炤知麻立干,每一位新即位的新罗王,都必须来此亲自祭祀并举行即位仪式。在遭受各种灾害时,新罗王也会前去祭祀。《三国史记》新罗本纪沾解尼师今(247——261年在位)七年条就有“自五月至七月不雨,祷祀祖庙及名山,乃雨。”的记载。 到了六世纪,第二十二代智证王在被认为是始祖诞生之地的奈乙,又创立了神宫。这个所谓的神宫当是在原有始祖庙的基础上添加一些附属建筑物而形成的。 《三国史记》新罗本纪第二十一代炤知麻立干(479——500年在位)七年四月条有“夏四月,亲祀始祖庙,增置守庙二十家。”这是一个信号,增加始祖庙的经济基础表达了新罗王炤知麻立干进一步加强祭祀制度的愿望。果然,两年之后炤知麻立干就将始祖庙移入神宫。九年二月条记载:“九年,春二月,置神宫于奈乙。奈乙,始祖初生之处也。”十七年正月条又记载:“十七年,春正月,王亲祀神宫。”此后,从第二十二代智证麻立干(500——514年在位)开始,直至新罗末期,多见“亲祀神宫”的记载。 在《三国史记》高句丽、百济各本纪中未见有祭祀神宫之语,所以“神宫”当为新罗所特有。神宫的创祀标志着新罗祭祀制的完成,是王权强化的结果。日本的伊势神宫,其神宫的称号很可能就受到了新罗的影响。 目前普遍认为新罗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者其实是第十七代奈勿尼师今(356——402年在位),而“奈勿”这一王名就含有日神信仰之意,圣地“奈乙”也含有此意。新罗祭祀制中,将始祖庙移往神宫,谷灵信仰演变为将始祖灵神格化的日神信仰,借以强化王权。而伊势神宫同样是将天皇家的始祖灵移入并拔高到日神的地位(天照大神),借宗教的支配来强化王权。考虑到六世纪时日本与新罗之间敏感而复杂的关系(此时正是新罗国力得以飞速发展,逐步吞并洛东江中下游流域及日本在朝鲜半岛的任那之地之时),再考虑到时间、形式内容上的相近,很难说,二者之间会没有联系。 受到中国的政治、宗教制度的影响,新罗王祭祀的对象由始祖赫居世演变为太祖大王以下的五位大王之灵。而其中并非新罗王真实祖先的赫居世与新罗王的直系祖先们并列,共同位于儒教所提倡的家庙之中,祭祀已经超越了血缘的限制。 始祖庙(此后称神宫)和始祖大王庙所祭祀的神灵是不同的,反映了祭祀思想与形式的变化,而始祖大王庙与神宫并存,为新罗王的祖灵建造庙屋加以祭祀,这种奇特的庙祀在《三国史记》新罗本纪中可以找到众多的相关记载。比如元圣王元年(785年)条、哀庄王二年(801年)条、宪德王五年(813年)条、兴德王八年(833年)条中均有记载。 值得注意的是,每位新罗王所祭祀的五庙并不相同。比如元圣王元年(785年)就“毁圣德大王、开圣大王二庙, 以始祖大王、太宗大王、文武大王及祖兴平大王、考明德大王为五庙。”而哀庄王二年(801年)则“春二月,谒始祖庙。别立太宗大王、文武大王二庙。以始祖大王及王高祖明德大王、曾祖元圣大王、皇祖惠忠大王、皇考昭圣大王为五庙。” 也就是说,除了保留始祖大王和五庙这一总数外,其他享受祭祀的四位大王是会变化的。这是因为礼制中除始祖或有特殊功业的祖先称为不祧之祖、其庙始终不毁外,其他祖先都要依次迁入太庙合祭。一般来说,五庙就是诸侯的父、祖、曾祖、高祖加上始祖,按昭穆制度即保留二昭二穆和始祖。等现在的诸侯去世了,入了宗庙,成为了四庙之一,他的高祖的神主就要迁入太庙,而不再单独立庙享祭,即所谓“亲尽而毁”。 元圣王元年(785年)“毁圣德大王、开圣大王二庙, 以始祖大王、太宗大王、文武大王及祖兴平大王、考明德大王为五庙。”似乎是个特例,因为我推测《三国史记》中记载的宣德王死后无子,本来选定的继承人宣德王之族子周元因天降大雨水涨而不得渡,以致群臣认为这是天意而改立上大等敬信为元圣王,其实是在掩盖一场政变。至于哀庄王二年(801年)“春二月,谒始祖庙。别立太宗大王、文武大王二庙。以始祖大王及王高祖明德大王、曾祖元圣大王、皇祖惠忠大王、皇考昭圣大王为五庙。”中的“别立太宗大王、文武大王二庙”另设五庙就更是新罗特色了,这样既不违背永久祭祀身为不祧之祖的太宗大王和文武大王,又完全符合宗主国中国所实行的五庙制度,祭祀了诸侯的父、祖、曾祖、高祖与始祖,而且没有越礼(还是五庙而非七庙)。 神文王时代在始祖大王庙的祭祀中添加他的祖父与父亲太宗大王、文武大王两位,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事件。这标志着从前以庆州贵族为中心的贵族联合体制在太宗大王、文武大王两代的努力下,转变为以王权为中心的律令体制。与之相对,王位的继承人也由贵族联合体制下通过贵族会议,从与先王有血缘关系的众多王位继承者中选出,改为深受儒家影响的嫡子相续制。从太宗武列王(*——661年在位)到文武王(661——681年在位)再到神文王(681——692年在位),就是嫡子相续。当然,此后不断由叛乱及平叛而夺得王位的人,就谈不上嫡子相续了,比如平伊湌志贞之叛的宣德王金良相(780——785年在位)与元圣王敬信(785——798年在位)。此外,也存在无子而由弟弟继承的情况,比如孝昭王(孝照王、692——702年在位)无子,就由同母弟圣德王(702——737年在位)即位。 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楚的理解这一点,列出新罗王系谱如下: 前略(新罗王经历了朴、昔、金三氏,以下从第22代的金氏智证王开始,而金氏为王始于第13代味邹尼师今) 智证麻立干(500——514年在位、第22代) | ——— | | 法兴王(514——540年在位、第23代) | 葛文王立宗 | 真兴王(540——574年在位、第24代) | | ———————————————————— | | 铜轮太子 真智王(574——579年在位、第25代) | | ————— | | | | | 国饭葛文王 真平王(579——632年在位、第26代) 文兴葛文王 | | | | | | | 善德女王(632——647年在位、第27代) 太宗武列王 真德女王 (*——661年在位、第29代) (647——*年在位、第28代) | | 文武王 (661——681年在位、第30代) | | 神文王 (681——692年在位、第31代) 从上面的新罗王系谱可以看出,在第二十九代太宗武列王之前,王位是可以在兄弟姐妹子侄中继承的,女子也可以成为国王(如善德女王和真德女王),而在太宗武列王之后,却是嫡子继承王位,这大概也与太宗武列王、文武王两代吞并百济、高句丽,基本统一朝鲜半岛,使二人的威望激增有关。但总的来说,还是律令体制逐步形成并完善的结果。 最后还有一点是值得引起注意的,前文我们提到新罗神文王七年(687年)祭祀始祖大王庙,而这一年恰好是天武天皇驾崩后他的妻子持统当政的持统元年。七世纪后半叶新罗形成以王权为中心的律令体制并加以强化,王位继承也转为嫡子相续制,这一变化直接体现在将新罗王的直系祖先作为被祭祀的对象加入始祖大王庙中。新罗王制与庙制的变化,通过天武朝及持统初期在两国之间往来的新罗使者与遣新罗使,不断传入日本,为天武、持统两朝的最高统治者及宫廷官人所认识,这大概也对日本的律令体制和王位继承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从事后日本律令制的形成与完善,轻皇子(文武天皇)顺利继承皇位等情况来看,影响是存在的,这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而这也正是本文开头提及新罗与日本两国通使交往的原因所在。 感谢本家泉重行殿的补充! 主要参考资料: 《日本书纪》、《三国史记》、前川明久先生论文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007-3-5 20:53:00
    回到顶部
    真田豪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领民
    言论:4074
    入籍:2004年4月22日
    发贴心情
    还是放八幡来,欢迎同样对半岛史感兴趣的朋友拍砖~~~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007-3-5 20:56:56
      回到顶部
      山名宗纲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山名家臣正六位上淡路守
      身份:城主
      言论:723
      入籍:2004年7月11日
      发贴心情

      关于元圣王系统上台后新罗五庙的变化和别立,我在你的坛子里已经提到过了,但是还没有点破。这里再深入思考一点:

      1、新罗第三金朝唯一的大王宣德王是圣德王的外孙而不是新罗第二金朝的中兴之祖武烈王金春秋的直系,780年他篡位后因为家族先代不显,为表现获得政权的正当性,在祭祖时所奉考、祖两代为父亲开圣王(追封)金孝芳和外祖父圣德王,也就是说仍旧奉圣德王的曾祖武烈王一系为正朔。因此,圣德王的曾祖和祖父文武王仍为“直系”先祖,而他们和新罗第一金朝始祖味邹王一起列于五庙是天经地义的。

      2、785年,金氏的另一支元圣王一系夺取宣德王之后的王统,建立新罗第四金朝。元圣王随即追尊祖上直系四代为王,并毁去宣德王所立的圣德王、开圣王两个牌位,改为自己的考明德王(追封)金孝让、祖兴平王(追封)金魏文。因为元圣王并非出自武烈王直系,也没有继续遵奉武烈王一系为正朔,所以他此时继续把武烈王、文武王两代放在五庙之中是不合适的,这也表明这是一个新罗王统更替在五庙制度中的过渡时期。

      3、到了801年即元圣王的曾孙哀庄王主政时期,这才将武烈王、文武王的牌位请出别立,又去掉五世祖兴平王(追封)的牌位,而把曾祖元圣王、祖惠忠王(追封)、考昭圣王列入五庙。至此,五庙终于由始祖、高祖、曾祖、祖、考构成,方完成从第二金朝到第四金朝的过渡。

      以上是我眼下的看法,未知豪殿如何看待。


        2007-3-8 13:05:56
        回到顶部
        真田豪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领民
        言论:4074
        入籍:2004年4月22日
        发贴心情

        我的想法和你是一样的~~~元圣王看来是个特例,当时将武烈王、文武王两代放在五庙之中似乎也不能说不妥,毕竟武烈王、文武王是第三十六代惠恭王时就定下来的不祧之祖。而要顾忌到不越礼,就只能立五庙而不能如中国那样立七庙,也许新罗当时并不理解“有殊功异德,非太祖而不毁,不在七庙之数”这一条吧~~~这个难题到了哀庄王时才正式得以解决,那就是别立太宗大王、文武大王二庙~~~~

        另外,正是元圣王这次以暴雨为由的篡位,酿下了日后王位多次反复的恶果,政变不断,间接导致了新罗后期的大动荡局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8 15:18:41编辑过]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007-3-8 14:34:54
          回到顶部
          山名宗纲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山名家臣正六位上淡路守
          身份:城主
          言论:723
          入籍:2004年7月11日
          发贴心情
          宣德王早在五年前就篡位了,元圣王不过是效法而已。之后虽然政变多生,但直到元圣王的七世孙孝恭王于912年死后王统才转入其妹夫神德王朴景晖一系手中。这说明元圣王一系的势力还是比较稳固的,这才使王统在其内部传了128年之久。

            2007-3-9 8:27:59
            回到顶部
            真田豪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领民
            言论:4074
            入籍:2004年4月22日
            发贴心情

            从元圣王死后十几年的宪德王杀侄自立开始,到四十年后兴德王之死爆发所谓的“蔷薇战争”,血腥之极,这也能叫势力比较稳固啊~~~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007-3-9 13:24:09
              回到顶部
              山名宗纲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山名家臣正六位上淡路守
              身份:城主
              言论:723
              入籍:2004年7月11日
              发贴心情
              但是一直是元圣王直系血脉间的争夺啊,圣德王、宣德王都没有复辟,其他的金氏望族也没有另外冒出来。

                2007-3-9 19:03:18
                回到顶部
                真田豪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领民
                言论:4074
                入籍:2004年4月22日
                发贴心情
                金周元之子熊川州都督金宪昌就发动过声势浩大的叛乱,只不过被镇压了而已,此后其子梵文也欲谋反,结果也没成功~~~这就是元圣王夺位的直接后果~~~~金周元的曾孙金阳,先后扶持金均贞及其子金祐徵,后者能击败金明成为神武王,金阳功不可没~~~金阳此人野心勃勃,如果不是五十而亡的话,还真难预料会做出什么事来~~~毕竟金祐徵的根基并不牢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007-3-9 21:03:00
                  回到顶部
                  山名宗纲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山名家臣正六位上淡路守
                  身份:城主
                  言论:723
                  入籍:2004年7月11日
                  发贴心情

                  金阳实力虽强,但神武当年就死了,其子文圣王在位19年,先有张保皋、金礼徵,后有金谊靖,他们都在朝中占有大权。金阳把女儿嫁给文圣王,充其量他想当个有实力的外戚而已,恐怕对复兴太宗一系没什么奢望了,终究易帜70多年了。金阳和文圣王几乎同时去世,这使得宪安王即位没有特别大的障碍,也为僖康王的后人复辟作了准备(僖康王妃与宪安王之母是亲姐妹)。

                  说到这里有个疑问,问一下你的看法:

                  《新唐书》说元圣王敬信是宣德王良相的“从父弟”,《旧唐书》也说“敬信即(良相)从兄弟也”。《新罗本纪》也以群臣之口称元圣王乃“前王之弟”。众口一词,金良相和金敬信当出自一脉,所以才会同谋篡位。

                  如果敬信是良相从弟,则良相之父孝芳和敬信之父孝让就是亲兄弟;若为从父弟,孝芳和孝让就是堂兄弟。孝芳、孝让名讳都有“孝”字,敬信之子金礼英(追尊惠康大王)的两个儿子就叫作均贞、宪贞,金阳之父贞茹与金昕之父璋如也都是堂兄弟,似乎在名讳上有相合之处。故此,金良相和金敬信都出自金义宽(追尊神英大王)之后。

                  问题就在这里,《新罗本纪》说良相是奈勿王十世孙,敬信是十二世孙,这是不可调和的。除非良相“十”下脱去了“二”字?

                  金良相与金敬信又有不同。良相虽然篡位,但仍奉太宗武烈王正朔,仅追尊父孝芳为开圣大王,五庙中供奉父开圣、外祖圣德,以此与太宗一脉联系,死后又以太宗六世孙金周元即位,称周元为“族子”,其实是母家的孙辈。可见,良相心里始终认为自己是武烈系统的篡位者,要千方百计把自己和太宗联系起来。而敬信一上台就追尊四祖,以后直至孝恭王的128年间王统都出自这一系,已经全面颠覆了太宗一系。


                    2007-3-14 12:04:47
                    回到顶部
                    真田豪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领民
                    言论:4074
                    入籍:2004年4月22日
                    发贴心情

                    张保皋虽记为阎长所刺杀,但阻拦其女嫁给神武王的正是金阳,极有可能谋划刺杀行动的也是金阳~~~至于金礼徵,其实才能并不突出,相比之下《三国史记》单独为金阳列传,“授苏判兼仓部令, 转侍中兼兵部令,唐聘问,兼授公检校卫尉卿”,神武王授苏判兼仓部令, 苏判是新罗权势序列的第三位,仓部令掌握财政大权,而文成王转侍中兼兵部令,兵部令又握有军权,以致 大唐也知道金阳大权在握~~~~

                    至于金良相与金敬信的关系,的确令人疑惑,如果《三国史记》没有记错的话,那么金敬信与金良相可能并不是从弟的关系,他应该是另一系的(比如庶出?),这样的话就可以解释其追尊四祖的行为了~~~~至于史料记载嘛,可能和我们唐朝李世民篡改国史那样吧~~~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007-3-14 12:54:26
                      回到顶部
                      真田豪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身份:领民
                      言论:4074
                      入籍:2004年4月22日
                      发贴心情
                      总之,篡位者的家系渊源本来就是很值得怀疑的啊~~~何况半岛三国的史料几乎都已经散失,《三国史记》已经是新罗灭亡两百年后的东西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007-3-14 12:57:45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