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勒兵驻营南阪下,使登垒望之,曰;“可五六百骑。”有顷,复白:“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公曰:“勿复白。”乃令骑解鞍放马。是时,白马辎重就道。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荀攸曰:“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诸将复白:“可上马。”公曰:“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趣辎重。公曰:“可矣。”乃皆上马。”
第一,荀攸的那句话准确的翻译成白话应该怎么翻?“这是用诱饵来引诱敌人的,(我们)怎么能走呢?”前后句感觉有点牛头不对马嘴。。。
第二,曹操先前命令骑兵“放马”,随后“白马辎重就道”,那么曹军的马都放出去做诱饵了,后来的“乃皆上马”怎么理解?
拜谢各位不吝赐教
一:就是说的意思
二:这个是用来诱敌的,弄走做什么
三:动词,表示:向……(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一:就是说的意思
二:这个是用来诱敌的,弄走做什么
三:动词,表示:向……(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第一个,查到,白有“禀告、报告”的意思
第二个,就是想知道荀攸那话的准确解释,前面“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我理解是诸将说敌人骑兵多,不如回营中固守,那荀攸的“如何去之”如果是“我们怎么能走呢”比较合理,但是和前一句又前言不搭后语,如果是“怎么能把辎重带走呢”,又和诸将的话前言不搭后语。。。。
第三个,查到,“趣”有同“取”的用法
关于马,刚刚想到,文中的“白马辎重就道”,白马是否应指地名?曹操斩颜良解白马之围,袁绍渡河来追,于是诱敌。不过前文有“遂解白马围,徙其民,循河而西。绍於是渡河追公军,至延津南。”那曹军已经离开白马了不是么。。。
还有个问题,“徙其民”是怎么回事?莫非曹操带着百姓去打仗么
再谢
我觉着那个“趣”应该作“奔向、奔赴”讲,文丑骑兵来了都分散奔向辎重了。就在楼主引的这段前文也有“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这两个应该是同一意思。
(1) 通“促”。催促;督促 [urge;surpervise and urge]
趣其稼事。——《周礼·县正》
趣民收敛。——《礼记·月令》
趣为我语。——《汉书·周勃传》
督趣司隶。——《汉书·翟方进传》
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2) 通“趋”。趋向;奔向 [tend;hurry off to]
左右趣之。——《诗·大雅·棫朴》
来朝趣马。——《诗·大雅·棫》
汝先观吾趣。——《列子·汤问》
(3) 又如:趋时(努力与当时的形势、环境及条件相适应);趣向(向往;趋附)
(4) 赶上 [catch up]
富在俭力趣时,不在岁司羽鸠也。——《盐铁论》
(5) 又如:趣走(奔走;行走);趣役(奔走服侍)
(6) 通“取” [take]。如:趣舍(取舍)
(7) [佛教]谓众生因善恶行为不同死后趋向不同地方转生 [梵 Gati]
趣,谓所往。——《俱舍论》
(8) 小步快走。古代一种示敬的礼节 [zip]。如:趣走(小步疾行,以示礼敬)
(9) 取笑;打趣 [ridicule]
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红楼梦》
趣,两种意思都有,诸位各自取舍好了
关于这个解释可以参照荀攸的传: “……遂以辎重饵贼,贼竞奔之,陈乱。”
这儿也能看出,诱敌的是辎重,所以白马应该是地名。要说曹操也不会傻到让仅有的骑兵用坐骑来诱敌吧……
另外“徙其民”就是曹操救出刘延后度白马不可守,所以要把百姓迁到河南,不给袁绍留下生产力嘛。
不是骑兵用战马来诱敌,而是散布辎重,骑兵下马,以示无备来诱敌。
趣当作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