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新战国联盟论坛 http://www.newtenka.cn/bbs

国内最大最专业的日本战国历史研究论坛
共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3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高宗朝唐与吐蕃的征战

1楼
上杉子宇 发表于:2006-12-30 18:58:01

高宗朝唐与吐蕃的征战 唐高宗李治的统治时间是从公元649到公元683年。我们提起这位“天皇大圣大宏孝皇帝”,一般都会联想到他懦弱的个性,孱虚的身体和逐渐被皇后武则天控制的朝政。实际上高宗一朝对内继承了太宗时期的各项政策,发展经济,与民修养,改革科举制,对外则继续强力扩张。所以说高宗一朝是对贞观政策的继承和发展也不为过。其中对外的扩张尤其引人注目。甚至可说不输于贞观时期,北部保持了对东突厥和薛延驼,葛禄落等部族的压制,其贵族首领的几次反抗均被镇压。东部在老将李世勣的率领下一举灭亡高丽,了结了太宗时期东征失败的一个尾巴。在西部,唐朝的势力不断深入西域,最终灭亡了西突厥和高昌等西域国家。为以后玄宗朝对中亚深入埋下了伏笔。军事上可谓一片盛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唐朝和另外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吐蕃关系结束了太宗时期和亲友好的时代,开始出现各种变数。而吐蕃在这个时期的强势崛起和扩张,从近的来说为高宗时期唐朝在西域丢失安西四镇的惨败埋下了伏笔,从远了说导致吐蕃在此后实际上和唐朝成二元对立之状况,变成唐朝在中晚时期的最大威胁和对手。 吐蕃是古代羌族后裔和原来西藏本土居民孟族融合建立起的国家。公元六世纪时其社会开始进入奴隶社会,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大奴隶主们开始逐渐扫平个部落统一雪域高原,建立其中央集权国家。国内产生铁,民风彪焊,由于冶炼业的发达,他的军队以重甲步兵为主力,这个在当时的亚洲来说是很少见的。不同与北方游牧民族的骑马射手,骑步兵混合的形式更类似于唐朝。吐蕃从建立之初开始,就有成为一个连接东亚大陆和南亚次大陆和中亚草原的奴隶制军事帝国的趋向。其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同时迎娶唐朝和尼泊尔的公主就多少表现了这种倾向。后来吐蕃军又帮助唐臣王玄策攻印,显示了强大的战斗力。公元*年“求亲”的军事行动,则是一种对唐朝的初次军事接触和试探。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候吐蕃已经展示了很强的军事实力,发动兵员高达20万之众,并粉碎了唐朝在松州的抵抗。唐庭发兵5万由侯君集,执失思力等率领,利用夜袭小挫吐蕃军,最终以皆大欢喜的文成公主入藏而结束,成就中国历史一段佳话。此太宗一朝,两国友好无事。吐蕃利用文成公主带入藏的各种先进生产技术和制度文明,继续强大起来,尤其是国家已不同于突厥,吐谷浑等散乱的部落联盟形式,而是向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发展,有较为完整的政治行政结构和军事制度,这是值得注意的。 实际上太宗一朝,是唐蕃两国同时上升发展的时期,由于两国实力同时上升,而非此消彼长,两个都有意于建立区域军事霸权的政权必然会碰撞,和亲虽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无法从本质上消除唐朝统治者天可汗的雄心和吐蕃统治者冲出高原获得更多财富,土地和奴隶的壮志。这个唐蕃和好的局面最终随着太宗和松赞干布的先后去世而结束。高宗朝为唐蕃持续数百年的征战拉开了序幕。 《资治通鉴》中高宗朝关于吐蕃的第一条史料就是:夏,五月,壬戌,吐蕃赞普弄赞(松赞干布)卒,其嫡子早死,立其孙为赞普。赞普幼弱,政事皆决于相国禄东赞,禄东赞性明达严重,行兵有法,吐蕃所以强大,威服氐,羌,皆其谋也。①司马光写这段的时候已经颇有为一段争霸历史开场的味道。实际上松赞干布尚在时两国关系尚好。高宗即位,擢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弄赞以书诒长孙无忌曰:“天子初即位,下有不忠者,愿勒兵赴国共讨之。”并献金琲十五种以荐昭陵。②当然这段话理解成吐蕃有野心也可以。而松赞干布死后,公元658年吐蕃又试探于唐庭:冬,十月,庚申,吐蕃赞普来请婚。③请婚结果如何,不得而知,新旧唐书皆不载。估计没有成功。但是从这次求亲之后,唐蕃开始大规模交兵,和好局面不复存在。 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唐纪十五

②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二百三十,《吐蕃传》

③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唐纪十六 如果我们翻开中国的地图,就会很容易发现,耸立在世界屋脊之上的吐蕃帝国的扩张战略。向南和向西面临的都是喜马拉雅山脉,即使是高原民族也难以跨越这个天堑做大规模扩张。正东方向是的四川西部,也就是唐朝的松,雅等州。唐蕃也曾多次在这里爆发过大战,但是多大山,峡谷,深涧和原始森林的川西地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战略的主要方向。而北部则有富庶的西域地区,这里是沟通东西交往的丝绸之路,是财富的象征,而且唐代中亚和新疆地区的气候和自然条件也远较现在优越,获得商路和农业区不但能够带来大量的财富,而且进可以继续西进和东侵,退可以把唐朝的军事力量牢牢压制在甘肃地区,保证西藏本土的安全。所以北进几乎可以说是吐蕃政权的唯一战略选择。 那么实现这个战略目的的首先条件是取得青海。当时的青海是由鲜卑族裔的吐谷浑所统治。吐谷浑政权在公元6世纪时曾经十分强大。但是由于内乱不休,很快衰落。贞观九年,太宗派出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名将征讨吐谷浑,基本将其有生力量摧毁。成为一个唐朝的羁縻政权。由受汉化教育的贵族统治,松赞干布时吐蕃曾经打败过吐谷浑而进入唐朝境内。到了高宗时期更加衰落的吐谷浑面对强盛的吐蕃,除了依靠唐朝已经没有其他办法。自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开始,吐蕃就不断进攻吐谷浑,虽然唐朝边境部队在名将苏定方的率领下曾经以一千败吐蕃军八万,杀吐蕃重臣达延,①但是吐谷浑依然节节败退。而吐蕃军负责攻略吐谷浑地区的主帅应该就是开头提到的名相禄东赞。更加玩味的是,唐高宗对于这场战争,似乎根本没有看到吐蕃势力的冉冉上升,只是采取以夷制夷式的两不相帮,事实上唐朝是倾向于吐谷浑的,可是高宗并没有派军队或从其他方面采取支援吐谷浑的措施,这不能不说是唐朝的失策。②唐朝的不作为,也导致吐谷浑内部发生分裂,一部分亲吐蕃的贵族倒向吐蕃导致局势完全崩溃。其国主诺偈钵和唐朝的和亲公主弘化公主逃至凉州。唐边军统帅苏定方也只能奉高宗之命,采取收留亡民,安抚吐谷浑的消极方针。吐谷浑灭亡,吐蕃尽取青海之地。不但获得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极为有名的良马(如著名的青海骢)产地,而且从战略上,成为从高原顺流而下取西域和甘陕川的桥头堡。从此唐朝处于战略上的被动。 吐蕃占领青海后,由禄东赞直接帅兵屯诸于此,除了在外交上要求所谓“和亲”和唐庭承认其占领吐谷浑的合理化外,不断兴兵攻唐。高宗乾封二年(667年),生羌十二州为吐蕃所破,三月,戊寅,悉废之。③唐朝的反应依然消极。仅仅是多次在外交上斥责和拒绝和亲要求。总章二年(669年)虽然曾讨论过主动出击征讨,但是没有结果。九月,丁丑朔,诏徙吐谷浑部落就凉州南山。议者恐吐蕃侵暴,使不能自存,欲先发兵击吐蕃。右相阎立本以为去岁饥歉,未可兴师。议久不决,竟不果徙。④国家发生饥荒,的确不应该轻易用兵,但是吐蕃以吐谷浑故地为基地,不断侵扰边境造成的杀伤和破坏而出动边军抵御的消耗同样巨大。况且吐谷浑旧部仍在唐凉州境内,任由盟友土地被占领,使的唐朝威信丧失,必然导致其他各边动乱。事实上高宗后期,东突厥势力再起,造成极大困饶。朝鲜之地也最终失去。最后,吐蕃新据青海未久,根基不稳,早日出兵帮助吐谷浑复国,成功机会远较以后为大。事实上唐朝日后数次出击倍为艰难。阎立本是唐朝著名画家,可是对于这番言论而言,即使不能说有迂腐之嫌,至少缺乏全面的战略考虑。所以后来史评阎立本:及为右相,与左相姜恪对掌枢密。恪既历任将军,立功塞外;立本唯善于图画,非宰辅之器。故时人以《千字文》为语曰:“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① ①周伟洲:《吐谷浑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三章104——105页 ②周伟洲:《吐谷浑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三章105页 ③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唐纪十七 ④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唐纪十七 ①刘昫:《旧唐书》卷八十一,《阎立本传》

唐朝不出击,吐蕃却没有歇兵之举,更是开始经略西域。终于在咸亨元年(670年),对唐庭造成沉重一击夏,四月,吐蕃陷西域十八州,又与于阗袭龟兹拨换城,陷之。罢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②安西四镇的丢失,是唐朝西进政策的重大挫折。尤其是龟兹城,是唐朝在西域的最重要城市,是原安西都护府的所在地。西域落入吐蕃之手,唐朝不要说河西地区,连三辅之地都有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唐朝开始进行战略上的主动进攻,其主要目的还不是西域,而是将吐蕃逐出青海,帮助吐谷浑复国。因为正如前面所说,克复青海,吐蕃在西域的力量自然土崩瓦解。河西之困也可消除。第一次出击统军的是名将薛仁贵。元亨元年(670年),薛仁贵统帅唐军5万在青海的大非川遭遇吐蕃大将论钦陵(禄东赞之子,论为吐蕃王族之称)。由于薛仁贵与部将郭待封不和以及不熟悉地利的原因,导致唐军陷入吐蕃军40万的包围。几乎全军覆没。此战标志着唐庭帮助吐谷浑复国的计划彻底破裂。史称:吐谷浑全国尽没,唯慕容诺曷钵及其亲信数千帐来内属,仍徙于灵州。自是吐蕃连岁寇边,当、悉等州诸羌尽降之。③此战也显示了吐蕃强大的战争能力。可以动员40万之众,这个只有鼎盛时期的匈奴和突厥做到过。其实就唐军来说,5万人的兵力并不算少。盛唐时期在军队数量上重质不重量,一般大规模远征也多是5万到10万之间。此战惨败,可谓打击沉重。仪凤三年(678年),宗室李敬玄又领大军18万与吐蕃战于青海承风岭。李可谓庸才。唐史中记载他和名将刘仁轨有隙。仪凤二年,以吐蕃入寇,命仁轨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仁轨每有奏请,多被中书令李敬玄抑之,由是与敬玄不协。仁轨知敬玄素非边将才,冀欲中伤之,上言西蕃镇守事非敬玄莫可。高宗遽命敬玄代之。敬玄至洮河军,寻为吐蕃所败。④唐军交战失利,先胜后败,工部尚书刘审礼被吐蕃擒去。大军被团团包围。危在旦夕时,百济国出身的名将黑齿常之帅敢死队吊下山去,夜袭吐蕃营砦,最终大军安全得返。两次大规模出击的失败,导致了高宗一朝只能采取消极防守策略。吐蕃以青海为基地,寇边不断。河西,川陇皆受其苦。大唐王朝竟无力以制约。而史称这时的吐蕃。俨然一个地区性帝国的样子。汉人史书哀叹:时吐蕃尽收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东与凉、松、茂、巂等州相接,南至婆罗门,西又攻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余里,自汉、魏已来,西戎之盛,未之有也。⑤ ②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唐纪十七 ③刘昫:《旧唐书》卷二百七,《吐蕃传》 ④刘昫:《旧唐书》卷八十八,《刘仁轨传》 ⑤刘昫:《旧唐书》卷二百七,《吐蕃传》

综观高宗一朝和吐蕃的战争,败多胜少,有战略上的失误,也有战术上的不足。同时吐蕃自身的强大也有很大关系。而唐朝方面领兵的将领,从苏定方,刘仁轨到薛仁贵,黑齿常之都有参与对高丽的征战。这说明高宗时唐朝对外就是主要东西对吐蕃和高丽用兵。而这两者互为牵制,导致两个方向都最终失败。其主要原因,初唐采取府兵制,尚没有固定强大边境军团,遇到战事,中央调遣而已。《通典》中有载:国朝李靖平突厥,李绩灭高丽,侯君集覆高昌苏定方夷百济,李敬玄、王孝杰、娄师德、刘审礼皆是卿相,率兵御戎,戎平师还,并无久镇。其在边境,唯明烽燧,审斥候,立障塞,备不虞而已。实安边之良算,为国家之永图。①从将领带兵的情况看,苏定方,刘仁轨都是处在吐蕃灭吐谷浑后还没有和唐朝全面开战的时期,主要任务是边境守备,没有大的功过。薛仁贵和李敬玄都是败将,其中宗室李敬玄更是庸碌。真正能够有效制衡吐蕃的将领是黑齿常之和娄师德。娄师德是后来武周时期名臣,其崛起就和唐蕃征战有关。史称师德:上元初,为监察御史。会吐蕃盗边,刘审礼战没,师德奉使收败亡于洮河,因使吐蕃。其首领论赞婆等自赤岭操牛酒迎劳,师德喻国威信,开陈利害,虏为畏悦。后募猛士讨吐蕃,乃自奋,戴红抹额来应诏,高宗假朝散大夫,使从军。有功,迁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司马,并知营田事。与虏战白水润,八遇八克。②黑齿常之可以说是高宗一朝崛起的最耀眼将星(我认为其在历史被忽略了)。和阿史那杜尔,高仙芝等为唐朝外族将领的代表人物。史载其:调露中,吐蕃使赞婆等入寇,屯良非川。李敬玄之败,常之引精骑三千夜袭其军,斩首二千级,获羊马数万,赞婆等单骑去。即拜河源道经略大使。因建言河源当贼冲,宜增兵镇守,而运饟须广。乃斥地置烽七十所,垦田五千顷,岁收粟斛百余万。由是食衍士精,戍逻有备。永隆二年,赞婆营青海,常之驰掩其屯,破之,悉烧粮廥,获羊、马、甲首不赀。诏书劳赐。凡莅军七年,吐蕃檐畏,不敢盗边。③可惜其人在武周时期被酷吏周兴迫害至死,另人扼腕。 高宗一朝,吐蕃寇边见于记载的不下十余次。到了后期唐朝基本处于被动挨打。有一条史料同见于《资治通鉴》和《新唐书》。后者更为详实的记述了朝廷的失败主义情绪。帝既儒仁无远略,见诸将数败,乃博咨近臣,求所以御之之术。帝曰:“朕未始擐甲履军,往者灭高丽、百济,比岁用师,中国骚然,朕至今悔之。今吐蕃内侵,盍为我谋?”中书舍人刘祎之等具对,须家给人足可击也。或言贼险黠不可与和,或言营田严守便。惟中书侍郎薛元超谓:“纵敌生患,不如料兵击之。”帝顾黄门侍郎来恒曰:“自李勣亡,遂无善将。”恒即言:“向洮河兵足以制敌,但诸将不用命,故无功。”帝殊不悟,因罢议。④唐庭多少有些束手无策。西人评价到:在高宗末年,唐庭对吐蕃已经拿不出任何积极的措施。从677年起,保卫崎岖难行的现甘肃和四川边境需要建立一支更庞大的常备军,尽管那里建立了屯田组织而使部队能够部分自给,但事实证明那里的后勤供应是困难而又昂贵的。同时,吐蕃的扩张却大大加快了。⑤弘道元年(683年),李治走完了他受病痛折磨的一生。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事实上,高宗一朝也不过唐蕃数百年战争的一页而已。禄东赞,苏定方,刘仁轨,薛仁贵等人先后故去。李敬玄被贬。娄师德和黑齿常之等继续活跃在新的时代。武周时唐朝克复安西四镇,玄宗时开始经略中亚。同时与吐蕃在青海的争夺愈加激烈。杜甫名篇《兵车行》中,“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一句悠哀思于千古。安史之乱后,吐蕃肆虐河西,一度攻破长安,大掠士女。直到两国同时为内乱所困,最终同时衰落。值得注意的是,著名的文成公主,直到元隆元年(680年)才去世。他几乎完整度过了高宗朝唐蕃争霸的整个过程。这个女性的心情如何,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但是在现代史书歌颂她促进藏汉友好功业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应该为个人在大历史中的悲剧性命运感到一丝无奈和惆怅呢? 我写此文的时候,希望能真正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出发,以中立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题目。无论唐也好,吐蕃也好,所进行的战争都是为了进行争霸,本质上都不具有什么正义性。尤其是体现在西域的争夺。我的目的只是为了展示当时东亚两个政权在青海草原和西域荒漠地区发生的一场场生死搏杀和背后反映的大的历史变迁及战略搏弈。不过我也要指出的是,在此期间,尤其到了中后期,唐朝军队的军事行动主要是为了保护人民免受吐蕃军队的掠杀,而且从战争发起来看,也基本都是吐蕃先挑动战争,从侵灭吐谷浑到掠扰河西都是如此。所以就从当时战争的起因来说,无疑也应该给予唐朝的军事行动以正面评价。

①杜佑:《通典》卷一百四十八,兵典②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一,《娄师德传》③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三,《诸夷番将传》④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二百三十,《吐蕃传》⑤(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五章290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0 21:11:24编辑过]
2楼
织田南蛮丸 发表于:2006-12-31 1:19:43

当时好象还没有经济封锁和技术封锁的说法吧?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许多先进的科技,致使吐蕃军事和农牧技术都得以发展,实在是失策。

3楼
武田信朝 发表于:2007-1-1 18:16:05
东北面的契丹也很让大唐头大啊!
4楼
山名宗纲 发表于:2007-1-4 18:39:56
在文中所涉及的那个时代还轮不到契丹来说话。。。。。。
5楼
衣冠南渡 发表于:2007-6-26 15:02:10
多得不说了,就说这个大非川的四十万。

一句话丢这里,吐蕃当时是没有实力动员一只40万的大军的。

吐蕃的核心兵力是五如六十一千户,赞普传记里的这个数字水分非常大。

而且大非川战场是一次策应作战,其目的是拖住唐军主力,掩护西进的吐蕃军夺取西域诸地。







6楼
衣冠南渡 发表于:2007-6-26 15:07:12
关于高宗武后时期唐与吐蕃之间的军事斗争,不宜将其与两国争夺西域互相笼络突厥诸部落割裂开来理解,而应该把视野放大一点,把唐蕃斗争放到中西亚势力真空的大环境下来理解。

推荐个自己的帖子吧。
http://sonicbbs.eastday.com/topicdisplay_safe.asp?TopicID=1812183&Page=5&BoardID=-20


虽然阉党鸟,8过写完TALAS以后,会重新开始更新的。

7楼
上杉子宇 发表于:2007-6-26 15:59:55

历代打了败仗,夸大对方的实力也是常有的。大非川那里,史书既然这么提,也就记下了。留做一说,如同蒙金战争中辽东一战,金军竟然出动60万,自然不能不让人怀疑。如同希波战争,希罗多得自己说150万,当然是夸张的,但是具体多少,也只能自己估计了。不过我认为为开化的部落,以民兵为主要战斗力量,有时候数量庞大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比如北方部族的控弦之士几十万,那基本就是成年男子都算上了。

楼上也在研究TALAS?在下也是,在下最近也写了一篇高仙芝军团的中亚攻略,是利用国内史书写的,不过没有参考网上的文章,但是知道不如网上的文章水平,所以就没有贴出来。楼上研究突骑施,这个部落和强大啊,我文中认为:实际上玄宗朝中前期,中亚最强大的领袖既不是驻木鹿的阿拉伯呼罗珊总督,也不是在龟兹的安西节度使,而是建牙于碎叶的突骑施苏禄,只是他仅仅强大了一代人。

8楼
衣冠南渡 发表于:2007-6-26 22:22:01
以下是引用上杉子宇在2007-6-26 15:59:55的发言:

历代打了败仗,夸大对方的实力也是常有的。大非川那里,史书既然这么提,也就记下了。留做一说,如同蒙金战争中辽东一战,金军竟然出动60万,自然不能不让人怀疑。如同希波战争,希罗多得自己说150万,当然是夸张的,但是具体多少,也只能自己估计了。不过我认为为开化的部落,以民兵为主要战斗力量,有时候数量庞大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比如北方部族的控弦之士几十万,那基本就是成年男子都算上了。

楼上也在研究TALAS?在下也是,在下最近也写了一篇高仙芝军团的中亚攻略,是利用国内史书写的,不过没有参考网上的文章,但是知道不如网上的文章水平,所以就没有贴出来。楼上研究突骑施,这个部落和强大啊,我文中认为:实际上玄宗朝中前期,中亚最强大的领袖既不是驻木鹿的阿拉伯呼罗珊总督,也不是在龟兹的安西节度使,而是建牙于碎叶的突骑施苏禄,只是他仅仅强大了一代人。

不是夸大对方的实力,而是吐蕃自己在《赞普传记》里的说自己动员了20万人。

这个数字相对40万人的记载比较合理。

吐蕃绝对不是一个仅仅用“开化部落”就能形容的王国,你仔细去研究一下他的“钦定六大法”就明白了。

TALAS战役的文章有个人以前写过,但是他写的文章漏洞非常多,但是传播也很广,研究TALAS战役不能依靠中国的史料,还要依靠西方的史料来对证才可以,否则连几个基本问题都搞不清楚。

比如高带领的远征军团到底有没有到达TALAS城?

按两唐书的说法很矛盾含糊,有说到了,有说只是围城,具体过程不清楚。

但是参看白拉祖里的创世与历史就一下子明白了,高本人到晚了一步,阿拉伯人先占了城,阿布本人也率领了卫队从呼罗珊赶到了撒马尔罕,阿拉伯援军都在往TALAS这边赶。

而这个也是高为什么急切要开战的原因!

9楼
高衫晋元 发表于:2007-7-2 15:32:51
苏禄不是蓝突厥贵族,势力虽大可根基不足,他一死,势力就散了
10楼
小松如雪 发表于:2007-8-11 18:51:15
以下是引用上杉子宇在2007-6-26 15:59:55的发言:

在下最近也写了一篇高仙芝军团的中亚攻略,是利用国内史书写的,不过没有参考网上的文章,但是知道不如网上的文章水平,所以就没有贴出来。

也请子宇兄一定贴出来让我等拜读,最近两天对高仙芝比较关注,但在网上也没看到几篇,可能是搜索未够班,只在SB看了一篇恶魔之读书者的怛罗斯相关文章,请一定贴出来,多谢多谢!

11楼
枫崎天羽 发表于:2007-8-11 21:12:49
雪爷,你那本瘸子帖木尔的电子书何时传我看眼啊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2楼
上杉子宇 发表于:2007-10-8 20:18:29
以下是引用小松如雪在2007-8-11 18:51:15的发言:

也请子宇兄一定贴出来让我等拜读,最近两天对高仙芝比较关注,但在网上也没看到几篇,可能是搜索未够班,只在SB看了一篇恶魔之读书者的怛罗斯相关文章,请一定贴出来,多谢多谢!

汗...N久没来彰考馆,疏漏了。。。网络的文章我也看了,觉的大概是应用外文材料的能力不够,自感写的不如,不过那文也完成了,只是电脑有恙,最终版本找不到了,就剩一个草稿,正在朋友那里努力搜索最后版本中。。。如果找不到,就贴草稿了。。。

共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3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08 NewTenka.Cn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6037601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1.0
Processed in .09375 s,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