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长五大合战之质疑

长筱合战

作者 linz

前言

    这份东西基本脱胎于某期历史读本,上面分别对信长的五次大合战通常性的说法进行质疑,这五次合战分别是桶狭间合战、美浓攻略战、姊川合战、长筱合战、本愿寺讨伐战。写的不算如何的好,但还是给予了俺一定的冲击力,基本上很多似乎已经定论的东西,都变的很有点讨论的余地。例如桶狭间合战中今川军的布阵、美浓合战中秀吉的表现、姊川合战中两军交战的缘由诸如此类等等,窃以为不妨让大家讨论讨论。但由于日文水准上的问题,下文基本上都是以俺的理解为主,有兴趣的朋友还是自己去翻历史读本吧。

长筱合战概论

    天正三年(公元1575年)五月,甲斐的武田胜赖为继承其夫遗愿,再次发动了上洛战。但由于以内应偷袭冈崎城的计划被识破,胜赖遂将目光转移到德川方在东三河的要冲长筱城,于当月出兵包围了奥平信昌(当时名贞昌)把守的长筱城。在长筱攻防战持续了半个多月之后,织田信长与德川家康的联军也终于赶到了。联军在长筱城西方三公里处布阵,摆出迎击武田军的姿态。当月二十日夜,信长派遣酒井忠次率领奇袭队绕过丰川和久间山,长途奔袭武田军的鸢ケ巢山砦(地处长筱城的东南方),并击溃了鸢ケ巢山砦守军,解了武田军对长筱城的包围。不知被切断后路的武田军,仍然按照军议在设乐原对信长军发动的攻击。这一场决战被后人评价为“在战术层次上中世纪和近代的转折点”的一战,号称“战国最强的骑兵集团”在“三千挺铁炮的交替射击”下完全崩溃的战斗,也是信长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屈指可数的几次正面大规模会战之一。

    然而,这些,就是“真实”的历史吗?

质疑一:五月十四日的长筱城总攻击战是否存在?

    根据长筱合战的展开过程,可以理出三场最主要的战斗,分别就是“长筱城攻防战”、“鸢ケ巢山砦奇袭战”、“设乐原决战”。其中的“长筱城攻防战”是奥平信昌以数百守军对抗上万武田军并坚持半月之久的苦战,而其中的值得探讨的疑点亦颇为不少。

    据平成八年编撰的《凤来町志·历史篇》(长筱城位于今爱知县东部的凤来町)“武田军总攻击”这一条的记载“五月十四日,武田军倾军出动,对长筱城发动总攻击。城兵以铁炮死守,武田军死伤众多,被迫退兵。”

    “五月十四日,长筱总攻击战”的说法,在日本陆军旧参谋本部编撰的《日本战史·长筱役》(明治三十六年编撰)中也有提到,渡边世佑博士在其学术论文《长筱之战》中更是肯定了这一说法。但如果仔细考证一下流传下来的史料的话,不难发现其中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

    有关于长筱之战的第一手史料内容,基本上还是信长的家臣太田和泉守牛一的《信长记》、太久保彦左卫门尉忠教的《三河物语》、著者不祥但估计也是同时代作品的《当代记》,以及以武田方角度撰写的《甲阳军鉴》。而其中比较详细的记载了长筱之战的书籍只有《当代记》,而此书非常详细的记载了五月十一日到十三日武田军在长筱城下的动向,但这段描写到十四日就结束了,只字不提有关十四日的总攻击事宜。而唯一提到此战的原始资料,只有六十六年后的宽永年间大修诸家家谱时,在奥平信昌这一条上的记载“同十四日,敌军包围了渡合之门(估计是指丰川和宇连川合流处的城门吧),信昌自城中突出,敌军不敌而退,己方伤数十人。”当时还有自称在长筱之战中活下来的少年武士(六十多年前是少年武士吧……汗)的记载:“十四日,武田军再次进攻河川合流处的城门,在信昌的反击下退却。”而真正出现所谓的“总攻击”的说法,则要到贞享年间,信昌的直系子孙奥平美作守昌章与信昌第四子松平忠明的后代松平下总守忠弘两家联合上书幕府,修改了有关先祖事迹的叙述,添加了“十四日,敌以总势来攻,意一举落城”的记载,“长筱城总攻击”这一说法才正式粉墨登场。(事实上,当时很多所谓的传说般的武勋,都是在那会儿,以这样那样的名义,由后人递交幕府的所谓真实记载。在某看来完全是为了效法幕府,将自己的祖先神格化的变态行径而已)

    此后,这一说法在《四战纪闻·长筱战记》、《武德编年集成》等书中进一步完善,直到近代旧参谋本部编撰的《日本战史》为其作了定论。何者之所谓“后世创造的历史”,这个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事例代表。

    随便还想提一下,有关于武田家此战乃是上洛战的说法,让我感到相当的困惑。无论是就武田家的国力,还是当时天下的局势,胜赖根本不能说是占据优势。和信玄上洛时信长的窘困不同,这时的信长在完全控制了近畿三百万石的领地,其实力远远凌驾于不过百万石领地的武田家。相对上洛说,我宁可相信山冈写的武田胜赖是在冈崎城有内应,遂决心突袭冈崎城,一举拿下三河。但由于事先泄密,内应被杀,胜赖无奈之下才进攻东三河的要冲长筱城,想多少捞一把。但又因为在长筱被绊住达半个多月,阴错阳差之下,才会让设乐原之战爆发的。

质疑二:武田家的军议是否有虚构成分?

    长筱攻防战持续到五月十三日之后,信长终于从歧阜出兵,次日在冈崎与德川家会师。当月十八日在长筱城以西三公里的设乐原布阵,依托连吾川对武田军摆出了迎击的姿态。是战是退,胜赖自然要进行军议定夺。一直以来,俺们听到的事实是这样的,五月二十日,武田军展开军议,自信玄时代就跟随武田家的几个宿老力谏请求撤退,而胜赖的侧近则一力主张决战,胜赖听信了后者的谗言,无谋地决意与信长之战。

    这样的记载,分别见著于《当代记》与《甲阳军鉴》。《当代记》称马场信春、内藤昌秀(昌丰)、山县昌景、穴山信君、武田信丰等五人力主撤退,但胜赖受长于言辞的长坂钓闲斋的蛊惑,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苦谏。而《甲阳军鉴》中则分别在卷六·品第十四与卷十九·品第五十二两处提到这次军议,还写了马场、山县、内藤等人与长坂、迹部的辩论过程。(《甲阳军鉴》提到军议的这两处略有处入,第一次说仅有马场、山县、内藤三人主张撤退,第二次则加上小山田信茂和原昌胤。)

    而近代的高柳光寿博士在其著作《长筱之战》(昭和三十五年)中,提出了一个很具有颠覆性的证据。他指出,当时作为这些史料中提到的决战派的主要主张人长坂钓闲斋,当时根本没有跟随武田胜赖出兵三河,而是负责领国内的防务事宜。并提出一个有力的佐证,即长坂曾在决战前夕给胜赖送出过有关此事的书信,以作为长坂不在场的证明^o^。这样的话,那大家所熟悉的武田军议,似乎很有些疑点在里面了。

    对了,还想补充一点的是,长筱之战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通常意义上的野战。事实上还是武田军去冲击已经构筑了防御工事的织田军阵地的攻坚战,所谓信长划时代的将火枪应用于野战中的说法,并不成立。而武田军以不足信长军四成的兵力,去冲击具有防御阵地的对手,从战术角度上来看,确实是难以理解的。

质疑之三、长筱之战的诱因

    织田军与武田军决战的战场,是在连吾川(当时的书籍也有叫连子川的)展开的。连吾川实质上只是一条并不大的小河,南北处都是细长的水田(也就是决战所在处的设乐原)。织田、德川联军五月十八日就来到了这里,军队到达就开始在连吾川右岸的丘陵地带构筑防御工事,并在丘陵中心的断上山筑城(明显可以可以看出,即使具有兵力优势信长亦不打算与武田军正面冲突。)而胜赖方,则是在五月二十日时赶到连吾川左岸一带(现在这里被成为信玄台地)。

    根据太田牛一的《信长记》的记载,决战前夜,信长派遣家康的重臣酒井忠次,率领数千临时编成的士兵,去偷袭长筱周围武田军的鸢ケ巢山、姥ケ怀、君ケ卧、中山、久间山等五砦。(后世将这一个过程戏剧化了,称当夜军议评定时,酒井提出了该作战计划,被信长大斥愚蠢,当场驳回。但过后又偷偷地招酒井前来,让其秘密地执行这个作战计划。当然,这个说法是宽永年间酒井家的后代提出的,可信度不高就是了。)五月二十日晚戌时(晚八点前后),酒井率领四千人的部队秘密渡过了丰川,绕过了武田家的大军,在南侧的深山迂回前进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拂晓,酒井军突然出现在毫无防备的武田军面前,鸢ケ巢山一战而下,长筱之围遂解。此战,史称“鸢ケ巢山砦奇袭战”。后世的历史学家们认为,这一战亦长筱之战的序幕,由于鸢ケ巢山被攻克,武田军的退路被切断。(由于武田军是抄小路自甲斐群山里直接攻入三河的,据说胜赖打算依靠内应一举攻下冈崎城。但内应被发现,而本军又在长筱整整耽搁了半个月之久,使信长有足够的时间集结部队)进退维谷的胜赖遂发动了自杀般的决战,试图让强悍的武田家骑兵在数倍于己且拥有坚固阵地的敌军面前杀出一条生路。咋一听确实有理,这也解释了武田军多少有些不合常理的举动。KOEI的英杰传系列中,也将这场决战的诱因定为玩家派酒井等偷袭武田军背后的砦寨后,胜赖被迫发动决战。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在《当代记》与《宽永年间诸家系传》中,都是称对鸢ケ巢山砦发动攻击时“天未明”或是“晓”,《松平记》中,则直接写明了是“卯刻”(约上午六时)。而在〈信长记〉中,称酒井攻入鸢ケ巢山砦时为“辰刻”(上午八时许),而决战开始时的记载则明确写为“日方出”。决战的时间为旧历五月二十一日,公历则是在七月九日,这个时期爱知县一带日出的时间约在上午五点左右。把几个时间稍微对一下就可以知道,在鸢ケ巢山砦被攻克之后,武田军再决心发动决战根本是没有丝毫可能性(即使酒井一进攻胜赖就得到消息,战前准备的时间的也太不充分了)。

质疑之四、长筱真是所谓“战国最强的骑兵集团”与“划时代的铁炮战法”之间梦幻般的对决吗?

    长筱合战后人评价为“在战术层次上中世纪和近代的转折点”的一战,此战中号称战国最强的骑兵团在三千挺铁炮的交替射击下完全崩溃,历史学家们也宣称信长发明了三段交替射击的“划时代”的铁炮战法,使得使用中世纪骑兵冲击的武田遭受完全的败北,也让铁炮战术成为当时的主流,比欧洲早了整整二百年淘汰了古老的骑兵战术。

    事实上,不用我过多的阐述,大家也能体会其中到底有多少牛皮的成分(或许说多少真实的成分更妥当,兑了水的酒?兑了酒的水?哈哈)其实上文中我已经提到过了,信长并不是在我们想象中的野战中使用火枪部队,而是躲在尽管并不那么坚固但多少也有点用处的防御工事后迎战,战斗的地形是不适合骑兵冲击与展开的水田,而且在信长军阵地之前还有一条不大但也不算是小溪的河。(Koei的〈英杰传V〉对那一战的地形基本没画离谱)在为胜赖的智力感到悲哀的同时,俺们也应该能体会,这种场合,骑兵能发挥其机动力与冲击力吗?所谓的骑兵战术,也是有其展开的最基本条件的,但这种地形,似乎并不存在这种条件。即使信长军使用的是弓箭,照样能一样有效地杀伤武田骑兵队。关于信长的三段战法,对中国史比较熟悉的朋友应该有所了解,在中国早已有之。汉代时大量应用强弩的军队中,就有引数列,轮番装填射击的战法。宋朝时的武备录更是将之记载为标准战术。信长所做的,只是将强弩改为火绳枪之后全盘引进而已。

    而对于信长在此战中所谓的“三千挺铁炮”,日本史学者亦有质疑。所谓的“三千挺铁炮的交替射击”的说法,源自于小濑甫庵的〈信长记〉中“三千挺铁炮诸手……(下略)”云云,小说家之言,自然不可尽信。太田牛一的〈信长记〉中,对信长军的铁炮数量的描写则是“千挺计”、“千挺铁炮”诸等。而〈当代记〉中的记载则是“铁炮者数千丁”(这应该是说铁炮众的数目,并不能理解为铁炮的数字,数人使用一挺铁炮也没什么可以奇怪的)。自然,和以前很多错误一样,日本参谋本部的〈日本战史〉参考了流传比较广的小说〈信长记〉(真难以想象,幸好中国人没编本什么〈中国战史〉而频频引用〈某某演义〉内的资料^o^),将这个定为官方说法。(不过这种东西要想证明,也只有死扣古籍,无聊的紧)

    基本上这篇东西写的不能算是精彩,我翻着翻着就后悔的很了,而且作者写的时候相当没有条理,基本上是想到就说,还东引一块西注一下(尤其是假名贼多),俺反正是翻的惨勿忍睹,怎么看觉得怎么无聊,大家将就着看看吧,不爱看就别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