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日本“浮世绘”简史
五 清长和喜多川歌麿的美人绘黄金时代 |
|
|
|
清长(1752~1815)年轻时即入鸟居清满习画,明和、安永之际(1770~75)颇受师承“役者绘”之影响。“歌舞伎一景”(图28)取材自流行剧“花之道”,恋爱中的情侣正慢步地离开舞台,依日本的古老传统,男女共撑一伞就像西方的心为爱神之箭所射中的象征意义。这件早期作品不但具有师门描绘演员的专长,将伴奏乐师栩栩如生地置于主题之背景更是清长自己独特的手法;此般出众的才华决定了日后成为鸟居派传人的主因。
稍后的五、六年,不断地吸取北尾重政(1739~1820)和湖龙斋的长处而致力于美人绘之精研,于是天明年间(1781~89)有所谓“清长风”美人的出现。
十八世纪中叶流行的少女型美人随着铃木春信于1770年逝去而走下坡路,一方面以湖龙斋与北尾重政居首的成熟型美女渐渐受欢迎。资质聪慧的清长,在转变的时期将前二者美女的腰身变得更修长玉立,更接近江户儿的理想典型,从此“清长美人”遂一跃而为浮世绘师们争相模仿的对象。
鸟居清长的故乡原以出美女著称,加上他又擅于此道,无怪乎当时有位作家曾戏曰:“女人绘派系”。他喜欢描述艺妓的日常起居,或是踏青于郊外的成群妇女(图29),使前景高脁柳腰的佳人和富丽的风景相得益彰。在生活富裕的天明年间,这位艺术家还被形容为“新时代的大师,江户锦绘之父……自元禄(1688)以来,没有人能与之相抗衡……”。
追随“清长风”而从事美人绘的有春潮(活动于1780~95)、荣之(1756~1829)、荣昌(活动于1786~1800)、歌麿(1753~1805)和长喜(活动于1786~1805,彩图12)等杰出艺术家;其中以春潮学得最神似,几乎可以乱真;而歌麿的成就最大,可以说是青出于蓝。
堪称日本美人绘泰斗的歌麿(1753~1806)较清长年轻一岁,早期拜在鸟居石燕门下习画,与长喜算是师兄弟。1780年以前颇受北尾重政(图30)的影响,稍后又心仪清长美女的风格。82年完成的“四季图”之人物虽然是模仿自清长的高脁体态,但在用色方面歌麿却显得大胆强烈,而表达衣料的透明性更宣告了自己创作的意愿(图9)。皇天毕竟不负苦心人,一位能写能画的出版商——茑屋重三郎旋即发现这株刚由地里冒现的美人绘异种,从此尽其财力去支持他。
有着茑屋出版社作后盾,卅来岁的浮世绘师便能在人才辈出的江户专心于艺事之探讨。到了1790年,清长风已耐不住时间的考验,而能将女性个别特征刻画入微的喜多川歌麿因此登上美人绘之首席。
天明、宽政年间,江户发展成空前未有之繁华,源自庶民的浮世绘亦取代贵族文化下之传统绘画而为主流。在这个日本木刻版画的黄金时期,歌麿之美人绘犹如一颗巨钻,正光辉地闪烁着。1790年由茑屋出版的“青楼十二时”系列,即是他传世之名作。若拿亥时那张来看(彩图11),艺妓和服的图样就是素描艺术的颠峰,发根一丝不苟的处理实在唯妙唯肖,至于悬空之背景尤能衬托出主题的明显性。亥时是晚上九至十一点,早已抵达青楼的艺妓与侍从的雏妓,于夜宴作乐之余,正斟着一盏温酒给赏光的顾客。假使碰上一位害羞且不太习惯豪奢款待的仁兄,机伶的艺妓和青楼人员会故意制造更尴尬的局面,好让他能从腰包内掏出更多的钱去掩饰自己的窘态。
喜多川歌麿同时也是“大首绘”的创始者,亦即有脸部特写的半身胸像。一张比平常尺寸大两倍,而以大阪贫妓为主题的版画,便是此类的上乘佳作(图32)。图示的少女虽不像大阪贫妓般的垂老带病,但仍旧胁下夹着草席,徘徊街头。由于局部特写的功能,我们可轻易察觉原本整齐的发根早就零乱不堪;另一方面她的右手正探向腰带,或许是藏下刚赚进的几文钱。从前有首带喜剧味道的日文诗曾生动地描述过这种低级娼妓:故事是流浪路旁的可怜女人,因为受不了冬天的饥寒交迫,狼吞虎咽地吃了两碗单价十六文的汤面,可是最后的客人却只留下她每次的正常酬劳——廿四文钱。
无论是隅田川畔生活奢侈的游女或讨活于大阪街角的贫妓,这位艺术家均能生动地表现了她们互异的内在本质和天壤之别的境遇。在深深地体会到他笔下女性生活的浮华与辛酸之余,我们大概想不到歌麿竟然也是描绘自然的高手。1788年由茑屋重三郎出版之“花果昆虫绘本”为不可多得的锦绘画册,每一页均配合以当时名作家之题诗,且有老师鸟山石燕的珍贵序文。其中一图是夏天矮篱边的景色(图33);斜过前景的紫蓝桔梗花,挺直而红、粉、斑斓的石竹,烘托着属于热闹季节的气氛。至于白描枝头顶的工笔设色蚱蜢,在一片花叶微动之上的宁静,颇有画龙点睛之妙处。歌麿这方面的造诣主要来自日常敏锐的观察力,正符合我国历代花卉名家的创作过程,更巧的是石燕为狩野周信门人,而狩野派绘画本身即保留了许多两宋花鸟画的遗风。
十八世纪的最后几年,喜多川歌麿无疑的是全日本最受欢迎的浮世绘师,然而于出版商们的怂恿下,也不免大量制作版画。晚期因为健康逐渐受损,昔日极富灵性的美女却变得臃肿笨拙。这位浮世绘黄金时代的大师跨过了十九世纪,竟在1806年逝去,当时才只有五十三岁。
喜多川歌麿的学生里要数歌麿二世和菊麿(月麿)较有成就。前者是位执壶济世的贵族,后来却过着剃度隐居的生活;同时代人的评语是:技巧胜于其师,与歌麿晚期作品甚难分辨。菊麿又名喜久麿、月麿,艺术才气最高,只可惜改行作肉笔美人绘。至于歌麿晚年才进门学艺的菊川英山(1786~1867),在采取美人绘的优点后,自己更能创出独特的风格。十九世纪前半叶,属于英山的妖艳型美女一直传递至门生英泉,亦即日本浮世绘史上所谓“颓废期”的开始。
——前田利休(录入)
前一章 返回 后一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