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历
|
年号
|
日期
|
新撰组关系事项
|
幕末暗杀史
|
当时大事记
|
1834 |
天保5 |
10/9 |
近藤勇、武藏国多摩郡上石原村出生 |
|
|
1835 |
天保6 |
5/5 |
土方岁三、武藏国多摩郡石田村出生 |
|
|
1842 |
天保13 |
6/1 |
冲田总司、江户出生 |
|
|
1848 |
嘉永元 |
11月 |
近藤勇、天然理心流近藤周助(试卫馆)入门 |
|
|
1849 |
嘉永2 |
10/19 |
近藤勇成为近藤周助生家岛崎家养子 |
|
|
1853 |
嘉永6 |
|
|
|
美国人培里率四艘军舰进入江户浦贺港 |
1854 |
嘉永7 |
|
|
|
幕府签定日美亲和条约 |
1856 |
安政3 |
|
|
|
美国总领事哈里斯到达下田 |
1858 |
安政5 |
|
|
|
幕府任命井伊直弼为大老,井伊直弼发动“安政大狱” |
1860 |
万延元 |
3月 |
近藤勇娶松田八十五郎长女为妻 |
3/3,井伊直弼(樱田门外之变) |
井伊直弼于樱田门外遭水户、萨摩浪士暗杀(樱田门外之变) |
1861 |
文久元 |
8/27 |
近藤勇于府中六社宫继承天然理心流,成为该流四代目 |
|
英国公使在高轮东禅寺受水户浪士袭击 |
1862 |
文久2 |
12/8 |
听从清河八郎献策,幕府决定招募浪士组进京 |
1/15,安藤正信(坂下门外之变)
4/23,有马新七(寺田屋事件) |
萨摩藩士在生麦村杀伤英国人(生麦事件) |
1863 |
文久3 |
2/4 |
希望进京的浪士受命与小石川传通院集合,近藤勇率试卫馆门人参加 |
1/22,池内大学 |
幕府向朝廷上奏,限定攘夷期限为五月十日 |
|
|
2/8 |
浪士队自江户出发,经中仙道向京都行进 |
|
长州藩在下关海峡向美国舰队实行炮击 |
|
|
2/23 |
浪士一行抵达京都,同日夜,清河八郎于壬生新德寺向浪士发表尊皇讨幕说 |
|
美国舰队向下关进行报复攻击,长州藩高杉晋作将部分藩士编成“奇兵队” |
|
|
3/3 |
关白鹰司政通下达命令,命浪士组回江户 |
|
萨摩藩与英国舰队在鹿儿岛交战(萨英战争) |
|
|
3/4 |
将军、德川家茂进京 |
|
公武合体派驱逐宫中的尊攘派(八月十八日政变)
三条实美等尊攘派公卿七人被逐往长州(七卿落ち) |
|
|
3/10 |
京都守护松平容保受命指挥残留在京都的浪士 |
|
|
|
|
3/12 |
近藤及芹泽等残留在京都的浪士投奔松平容保 |
|
平野国臣于但马国生野举兵(生野之变) |
|
|
3/13 |
清河八郎率领归东浪士自京都向江户出发 |
|
|
|
|
3/16 |
近藤、芹泽拜谒松平容保 |
|
|
|
|
3/22 |
近藤等十八名联名上书老中板仓胜静,将军家茂延迟归东日期 |
|
|
|
|
4/21 |
将军家茂巡视下坂摄海警备,近藤等担任警备 |
4/13,清川八郎 |
|
|
|
5/11 |
巡视完毕,家茂归京 |
5/20,姊小路公知 |
|
|
|
6/13 |
将军家茂回归江户 |
8/2,佐佐木爱次郎 |
|
|
|
8/18 |
八月十八日政变爆发,近藤等担任禁门警备,并将组织正式命名为“新撰组” |
8/10,佐伯又三郎 |
|
|
|
9/3 |
新见锦于京都祗园山绪切腹 |
8/15,铃木重胤 |
|
|
|
9/18 |
芹泽鸭、平山五郎被近藤一派暗杀,新撰组肃正完毕 |
芹泽鸭、平山五郎 |
|
|
|
9/25 |
由于八月十八日政变中有功,新撰组拜领朝廷赐金 |
|
|
|
|
10/10 |
近藤勇在一力楼与诸藩就时事诸问题进行辩论 |
|
|
1864 |
文久4 |
1/2 |
新撰组担任将军家茂进京警护 |
|
藤田小四郎于筑波山举兵(天狗党之乱) |
|
元治元 |
5/3 |
近藤对幕府当前的不明确方针提出建议 |
5/20,内山彦次郎 |
|
|
|
6/1 |
逮捕肥后宫部鼎藏的下仆 |
|
|
|
|
6/5 |
逮捕桝屋喜右卫门与古高俊太郎,审讯得情报后,急袭池田屋 |
宫部鼎藏、吉田稔麿 |
池田屋事件爆发 |
|
|
7/19 |
禁门之变爆发,新撰组于九条河原出阵 |
7/11,佐久间象山 |
禁门之变爆发,长州藩败退 |
|
|
7/21 |
攻击屯集于山崎天王山的真木和泉等十七名浪士 |
|
将军德川家茂宣布亲征长州,向西国诸藩出兵(第一次长州征伐) |
|
|
8/4 |
由于池田屋事件之功,新撰组拜领幕府赏金 |
|
美、英、法、兰(荷兰)四国舰队于下关海峡与长州藩交战 |
|
|
9/9 |
近藤勇、永仓新八下江户招募新队士 |
|
长州藩和谈,福原越后等三家老被命切腹 |
|
|
10/15 |
近藤勇与伊东甲子太郎等新队士从江户出发 |
11/15,中山忠光 |
高杉晋作于下关举兵 |
1865 |
元治2 |
2/23 |
山南敬助因为在战争中逃跑被命切腹 |
1/8,大利鼎吉 |
幕府发布诸藩再征长州令 |
|
|
3/10 |
新撰组将本处从壬生前川邸搬至六条西本愿寺 |
1/14,浅见安之丞 |
|
|
庆应元 |
4/27 |
土方岁三与伊东甲子太郎带领新队士53人从江户出发 |
2/11,冷泉五郎 |
|
|
|
闰
5/22 |
家茂再入京,二条城护卫 |
|
土佐藩武市瑞山等尊攘派被处刑 |
|
|
11/4 |
近藤勇、伊东甲子太郎随长州讯问使永井尚志向广岛出发 |
6/24,喜多冈勇平 |
将军家茂上奏朝廷再征长州,得敕许(第二次长州征伐) |
|
|
12/16 |
永井等回归,近藤勇残留继续调查 |
12/25,丰田谦次 |
|
1866 |
庆应2 |
1/28 |
近藤与伊东受松平容保之命再赴广岛调查 |
3/13,樋口谦之亮 |
萨长同盟成立 |
|
|
2/12 |
河合耆三郎因为在财会方面不正而被斩首 |
|
第二次征长战开始 |
|
|
|
|
9/2,丰田小太郎 |
将军德川家茂于大阪病没(21岁) |
|
|
|
|
9/12,藤崎吉五郎 |
征长停止敕命下达 |
|
|
|
|
|
考明天皇没(36岁) |
1867 |
庆应3 |
3/10 |
伊东甲子太郎受命为考明天皇御陵卫士 |
2/18,渊上郁太郎 |
睦仁亲王(后之明治天皇)践祚 |
|
|
3/10 |
伊东一派脱离新撰组,离开新撰组屯所,迁入三条地区城安寺 |
3/13,丹羽精藏 |
|
|
|
3/20 |
伊东一派迁入高台月真院,以后被称为高台寺党 |
5/25,曲濑道策 |
处理征长后事,兵库开港,岛津久光、松平庆永、山内丰信、伊达宗城至京都召开四侯会议 |
|
|
6/10 |
新撰组全员、幕府直接参上 |
6/22,武田观柳斋 |
后藤象二郎、坂本龙马、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结成萨士同盟,大政奉还之论提出 |
|
|
6/24 |
土方岁三向柳原前光、三条实爱陈述公武合体论 |
8/14,原市之进 |
|
|
|
8/8 |
伊东甲子太郎出向九州进行勤王活动 |
9/3,赤松小三郎 |
|
|
|
9/20 |
近藤经永井尚志介绍,与土佐藩后藤象二郎会面 |
10/22,饭田节 |
萨摩藩、长州藩、艺州藩结为讨幕同盟 |
|
|
|
|
11/15,坂本龙马、中冈慎太郎(近江屋事件) |
山内丰信向板仓胜静提出大政奉还建议书 |
|
|
11/18 |
伊东甲子太郎于七条地区油小路遭暗杀 |
11/18,伊东甲子太郎、藤堂平助 |
将军德川庆喜向朝廷提出大政奉还建议,敕许 |
|
|
12/14 |
|
|
王政复古大号令发布 |
1868 |
庆应4 |
1/3 |
伏见鸟羽之战爆发,新撰组受命以伏见奉行所为本阵参战 |
闰4/20,世良修藏 |
伏见鸟羽之战爆发,戊辰战争开始 |
|
|
1/12 |
幕府军舰自大阪城脱出,逃往江户 |
|
德川庆喜自大阪城脱出,逃往江户 |
|
|
3/1 |
组成甲阳镇抚队,甲府城占领 |
|
朝廷发布庆喜追讨令 |
|
|
3/6 |
于胜沼的柏尾与东山道军战斗,败走 |
|
德川庆喜于江户上野宽永寺闭居 |
|
|
3/11 |
原田左之助、永仓新八组织靖兵队,与土方岁三、近藤勇诀别 |
|
西乡隆盛与胜海舟于江户高轮会见,第二日江户城开城交涉成立 |
|
|
4/3 |
新政府军包围下总国流山,近藤勇投降 |
|
|
|
|
4/25 |
近藤勇于板桥被处斩首(34岁) |
|
五条御誓文发布 |
|
|
闰4/6 |
新撰组、白河方面出阵 |
|
江户开城,庆喜逃往水户 |
|
|
5/30 |
冲田总司于今户病没(25岁) |
|
奥羽越列藩同盟成立 |
|
|
8/21 |
母成峠之战 |
|
新政府军与上野彰义队交战 |
|
明治元 |
9/9 |
幕府军与新撰组出奔仙台 |
|
江户改称东京 |
|
|
10/22 |
新撰组投奔大鸟圭介,并经由峠下逃往函馆 |
|
榎(木夏)本武扬率领八艘幕府军舰向品川脱走 |
|
|
11/5 |
土方军进攻松前城 |
|
新政府军保卫会津若松城,白虎队于饭盛山全体自刃 |
|
|
12/15 |
榎本军宣称平定虾夷(今北海道),土方岁三出任“虾夷共和国”陆军奉行一职 |
|
一世一元制确定 |
|
|
|
|
|
会津藩主松平容保开城投降 |
1869 |
明治2 |
3/25 |
宫古湾新政府军舰袭击计划失败,逃往函馆 |
1/5,横井小楠 |
榎本军五稜郭占领 |
|
|
4/13 |
二股口攻防战 |
|
迁都东京 |
|
|
5/11 |
新政府军于函馆山登陆,土方岁三战死(35岁),新撰组结束 |
9/4,大村益次郎 |
五稜郭榎本武扬投降,戊辰战争终结 |